利用工业废料生产硫(铁)铝酸盐水泥熟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现有硫(铁)铝酸盐水泥工艺的补充或改进,特别是对生产熟料工序的改进。背景技术
硫铝酸盐与铁铝酸盐水泥从配方组份到加工工艺上均没有本质的区别。习惯上把硫铝酸钙为主的水泥称其为硫铝水泥,而以铁铝酸钙为主的水泥则称为铁铝水泥,即是在国家相关的标准中也没有明显或严格的界限。而且其生产技术上表现出来的近似性,则实质上可以认为硫铝水泥与铁铝水泥系列包括在一个共同的技术领域之内。以下就简称为硫(铁)铝酸盐水泥。该系列水泥中包括快硬型硫(铁)铝酸盐水泥,低碱度型硫(铁)酸盐水泥和膨胀型硫(铁)酸盐水泥。其生产的工艺中均要经过以下三个工序,将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配成生料粉碎、研磨;将生料煅烧为熟料;再以制成的水泥熟料为基料按其最终的技术要求配入适量的天然石膏或其它填充改性剂进行重量百分比混配、粉磨至标准细度成为不同规的水泥。在硫(铁)铝酸盐水泥的熟料生产阶段,主要的原料为石灰石,矾土和天然石膏。天然石膏地原料价格比较昂贵,优质矾土资源缺乏而且应用时并非必须的极限量。所以特种水泥的价格偏高,而且存有较大的可改进空间。所以如何利用现有工业废料或者大量地取代天然原料,不但是对资源的节约,而且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能解决工业废料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利国利民利企的优秀研究课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在硫(铁)铝酸盐水泥热料的生产工艺中要用工业废渣磷石膏部分取代天然石膏,用铁粉或铁矿石粉(主要是选铁矿时筛出来的尾矿)做为填充剂来配制生料。通过反复多次的配比和正交试验选择出合理的组份配比方案并通过相应的煅烧工序制成成品熟料进行检测,以求达到水泥中间产品的物化标准。为实现对胶体状磷石膏脱水而特别实验成功了磷石膏脱水工序,经脱水后磷石膏水份含量6.5%可以达到配制生料时的标准含水量,所以并不影响生料组份的质量。所加入的铁粉主要是氧化物成份,铁矿石的尾矿砂加入做为增加铁铝相成份,经过无数次试验与熟料物化性质的检测对比终于选定了利用工业废料磷石膏和加入铁砂或铁矿石尾砂后生料的配比组份范围为:
石灰石: 46-52%
矾土: 16-36%
磷石膏: 0-16%
天然石膏: 0-16%
铁砂或铁矿石: 0-12%
下面结合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具体实施方式:
磷石膏是生产磷酸时的工业废料、含水量高达20%以上。利用烘干方法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所以采取用加热100℃低温除去部分水份,使含水量下降至6.5%以下,然后再按重量比做为生料组成部分参加混配、磨碎、磨制。
生料中使用的矾土是铝矾土,铁矾土、或两者之间的混合物均可以,需根据具体产品的用途或产品设计需求而定。
磷石膏的组份可用氟石膏来取代,具体处理的工序和工艺条件相同。
其煅烧工艺和常规工艺并无任何区别,按配方(或以下实施例)配比、即可配比后烧出合格的硫(铁)铝酸盐水泥熟料,将熟料再和改性料配比后粉磨即可配成合格的硫(铁)铝酸盐水泥熟料,将熟料再和改性料配比后粉磨即能制得各种性能的硫(铁)铝酸盐水泥产品。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下:(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 石灰石 磷石膏 矾土 天然石膏 尾铁矿石 1 46 16 38 0 0 2 48 10 30 6 6 3 50 6 26 10 8 4 52 0 16 16 16
按以下实施例所给出的配方可以煅烧出合适于不现特性硫(铁)铝酸盐水泥的熟料,据以上配出微加调整在熟料研磨工序中加配不同的改性原料即能制成快硬,膨胀、低碱等不同性质的硫(铁)铝酸盐系列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