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43269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9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1689.5

申请日:

2002.01.16

公开号:

CN1432496A

公开日:

2003.07.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1.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B60R21/16

主分类号:

B60R21/16

申请人:

严正郁

发明人:

严正郁

地址:

韩国汉城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在两端被可动锤支撑部支撑的上述可动锤上形成直径减少的台阶部,使之能够以给定的距离移动,上述动作环通过安全销维持锁死状态,在同轴上设置用于支撑上述动作件的支撑圆板和支撑托架以及弹簧,在上述加强板上,分别形成用于安装与气体供应连接部件连接的气体引导配管且具有给定深度的配管安装槽、穿设的气体容器安装孔以及连接上述支撑托架的托架连接孔,在上述气囊内藏单元的底面组合、连接内藏单元连接盖,在其内部设置的气体喷出管上以给定间隔形成多个喷出孔,使气囊能够均匀膨胀。该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即使由安装开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是具有下述结构的乘客保护用气囊 动作装置:是在形成动作单元(100)外壳的加强板(2)和盖体(3) 上设置的压缩气体动作机构(1),在可动锤(4)的前方设置动作环(5), 可以以一侧的铰链部(11)为中心旋转,在另一侧以气体供应连接部件 (8)为中心,在后部设置压力气体容器(9),同时在前面以被弹簧(67) 弹性保持的状态并且可以轴(12)为中心旋转地设置动作件(6),如果 由上述动作环(5)与动作件(6)相互锁死的状态转变为解除锁死的状 态,穿孔销(7)前进,并且设置成能够将压力气体容器(9)前端的密 封部穿孔,内藏于气体容器(9)中的压缩气体沿气体供应连接部件(8) 的内部通路(8a),通过连通软管(20)瞬间被排出至连接的气囊内藏单 元(200)中,从而瞬间使气囊(21)膨胀, 其特征在于,在两端被可动锤支撑部(14)支撑的上述可动锤(4) 上形成直径减少的台阶差部(4’),使之能够以给定的距离移动,上述动 作环(5)通过安全销(19)维持锁死状态,在同轴(12)上设置用于 支撑上述动作件(6)的支撑圆板(66)和支撑托架(65)以及弹簧(67), 在上述加强板(2)上,分别形成用于安装与气体供应连接部件(8)连 接的气体引导配管(18)且具有给定深度的配管安装槽(15)、穿设的 气体容器安装孔(16)以及与上述支撑托架(65)连接的托架连接孔(17), 在上述气囊内藏单元(200)的一侧组合、连接内藏单元连接盖(24), 在其内部设置的气体喷出管(22)上以给定间隔形成多个喷出孔(22a、 22b、22c),使气囊(21)能够均匀膨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氮 气压缩填充在上述气体容器(9)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 盖体(3)在两端分别形成与加强板(2)的安装孔(2’)对应的安装孔 (3’),在上述安装孔(3’)的形成部位分别安装容易装卸的辅助盖(3a、 3b)。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 动作件(6)由凸轮部(6a)、支撑槽(6b)、锐角端部(6c)和弯曲端部 (6d)组成,其中,凸轮部(6a)设置在一侧,以轴(12)为中心逐渐 改变曲率半径;支撑槽(6b)以一面开放的状态设置在另一侧,弹性保 持弹簧(67)的端部;锐角端部(6c)设置在一侧角部,在锁死状态时 与动作环(5)的卡合突起(5’)卡合;弯曲端部(6d)设置在另一侧角 部,在解除锁死时不与动作环(5)配合地通过。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 气囊(21)沿喷出方向形成分割内部空间的多个隔膜(21’),使由气体 喷出管(22)的各喷出孔(22a、22b、22c)喷射的气体能够传递至整个 气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对 角线方向形成上述气体供应连接部件(8)的内部通路(8a),使之形成 至气体引导配管(18)的最短路径。

说明书


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动作装置,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使安装在车辆内驾驶座等处的,在发生撞击事故时用于保护驾驶员或乘客的气囊更稳定且迅速地进行动作的动作装置。

    换而言之,本发明涉及安装于车辆内部,能够在发生撞击事故时用通过压缩气体动作机构的动作形成的气囊(Air Bag)保护乘客安全的车辆乘客保护用安全装置的压缩气体动作机构,特别是涉及使压缩气体动作机构的动作时间最短化,能够更有效的保护乘客安全的,采用气囊的乘客保护用安全装置的压缩气体动作机构。背景技术

    一般地,采用气囊的乘客保护用安全装置大致分为电子式和机械式。电子式的场合,由采用传感器的输入传感部分、采用计算机地比较判断部分和进行点火使气囊膨胀的输出部分组成,该装置的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价格昂贵,因此对一般需要者而言是一种很大的负担,因而在实用化方面存在问题,特别是老化的车辆或更换了部件的车辆,输入传感部分发生误操作,在车辆发生撞击时不能适当地动作,气囊正常发挥功能的概率逐渐降低,因此存在结果不能100%地进行动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者提出了撞击感应式,应用了机械式的采用气囊的乘客保护用安全装置(韩国实用新型申请第91-19000号、韩国实用新型申请第92-463号、韩国实用新型申请第92-9087号)。

    但是,上述本发明者的在先实用新型的压缩气体动作机构在合成树脂材料的外侧框架上设置有隔板进行分割,在一侧设置金属材料的薄板,在弹发的轴上设置动作环、动作件和弹簧,这种本发明者的在先实用新型在弹发地安装动作件时,将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动作件和外侧框架上,但是如果安装了该弹簧状态长期持续,合成树脂材料的外侧框架上出现毛刺,存在可以解除动作环和动作件之间锁死状态的顾虑,有时也会引起误操作。而且,由于汽车碰撞等撞击引起压缩气体动作机构动作时,叩击穿孔销的动作件的凸轮部分与穿孔销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因而存在即使短时间对乘客的安全有很大影响的安全装置的动作时间变长的缺点。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因而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由安装开始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发生变形引起的误操作,在由于外部撞击而动作时,能够迅速且有效地进行气体喷出过程之前的动作的结构,提高产品的生产率。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气囊装置安装在车内,可以进一步改善动作效率和美观的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是具有下述结构的乘客保护用气囊动作装置:是在形成动作单元外壳的加强板和盖体上设置的压缩气体动作机构,在可动锤的前方设置动作环,可以以一侧的铰链部为中心旋转,在另一侧以气体供应连接部件为中心,在后部设置压力气体容器,同时在前面以被弹簧弹性保持的状态并且可以轴为中心旋转地设置动作件,如果由上述动作环与动作件相互锁死的状态转变为解除锁死的状态,则穿孔销前进,并且设置成能够将压力气体容器前端的密封部穿孔,内藏于气体容器中的压缩气体沿气体供应连接部件的内部通路,通过连通软管瞬间被排出至连接的气囊内藏单元中,从而瞬间使气囊膨胀,其中,在两端被可动锤支撑部支撑的上述可动锤上形成直径减少的台阶差部,使之能够以给定的距离移动,上述动作环通过安全销维持锁死状态,在同轴上设置用于支撑上述动作件的支撑圆板和支撑托架以及弹簧,在上述加强板上,分别形成用于安装与气体供应连接部件连接的气体引导配管且具有给定深度的配管安装槽、穿设的气体容器安装孔以及与上述支撑托架连接的托架连接孔,在上述气囊内藏单元的一侧组合、连接内藏单元连接盖,在其内部设置的气体喷出管上以给定间隔形成多个喷出孔,使气囊能够均匀膨胀。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气囊动作装置外壳的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气囊动作装置挤出气体动作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挤出气体动作机构结合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挤出气体动作机构动作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挤出气体动作机构动作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气囊动作装置的气囊内藏单元的分解斜视图。

    图7是图6中的气体喷出管的放大斜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气囊动作装置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的概略图。

    其中,1-动作机构,2-加强板,3-盖体,4-可动锤,5-动作环,6-动作件,7-穿孔销,8-气体供应连接部件,9-压力气体容器,10-连接环,11-铰链部,12-轴,14-可动锤支撑部,15-配管安装槽,16-气体容器安装孔,17-托架连接孔,18-气体引导配管,19-安全销,21-气囊,22-气体喷出管,24-内藏单元连接盖,25-内藏单元主体,26-内藏单元下侧盖,100-动作单元,200-气囊内藏单元。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囊安全装置设置在汽车内部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进行使用。

    如图2所示,给气囊供应气体的动作单元100内的压缩气体动作机构1通过加强板2和盖体3形成外壳,在上述加强板2上的给定位置形成用于安装、连接各部件的连接贯通孔16、17和安装槽15,从而使动作单元100的厚度最小,同时使部件的组合稳定地进行。

    如图3至5所示,上述盖体3通过成为下述结构:在与穿设于加强板2两端的安装孔2’对应的位置设置安装孔3’,在上述安装孔3’形成部位安装自由装卸的辅助盖3a、3b,从而能够使车体安装作业更容易地进行。

    另一方面,内部部件中,重物的可动锤4通过形成两端直径减少的台阶差部4’,从而被可动锤支撑部14支撑可在给定距离范围内作直线运动,通过形成一端以给定角度成倾斜面的锥形面4a,从而在向前移动时,能够对动作环5施加以铰链部11为轴的旋转力。上述动作环5能够被安全销19限制旋转,从而即使可动锤4的力被传递,在一定的撞击力内,也能够维持锁死状态。

    支撑托架65与穿设于上述加强板2的托架连接孔17连接,同时在同轴12上安装有弹簧67、支撑圆板66和动作件6。上述动作件6由凸轮部6a、支撑槽6b、锐角端部6c和弯曲端部6d组成,其中,凸轮部6a设置在一侧,以轴12为中心逐渐改变曲率半径;支撑槽6b以一面开放的状态设置在另一侧,弹性保持弹簧67的端部;锐角端部6c设置在一侧角,在锁死状态时与动作环5的卡合凸起5’卡合;弯曲端部6d设置在另一侧角,在解除锁死时不与动作环5配合地通过。

    穿设于上述加强板2的其它贯通孔,即气体容器安装孔16中安装有压力气体容器9,穿孔销7通过内部弹性部件7’靠近、连接的气体供应连接部件8位于压力气体容器9的前端。

    特别是通过在上述压力气体容器9中填充单纯气体氮气N2,能够改善原有的填充二氧化碳引起的冷冻问题以及气体供应速度。

    在上述气体供应连接部件8上连接有压力气体容器9穿孔时用于引导压缩气体的气体引导配管18,上述被连接的气体引导配管18安装在加强板2一侧形成的配管安装槽5中,从而能够防止气体引导配管18的移动。至上述气体引导配管18的内部通路8a沿对角线方向形成,使气体的供应沿最短路径进行。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将压缩气体通过连通软管20由具有上述结构的动作单元100输送到的气囊内藏单元200的结构,通过内藏单元主体25和内藏单元下侧盖26形成外壳,通过在其底面连接铁质的内藏单元连接盖24,能够更强地维持与车体的固定力。

    另外,在其内部设有被两侧固定部27固定的气体喷出管22,如图7所示,在上述气体喷出管22上以给定间隔形成多个喷出孔22a、22b、22c,使气囊21均匀膨胀。

    另外,气囊21形成均匀分割的多个隔膜21’,使由上述喷出孔22a、22b、22c喷射的压缩空气全部被传递至内部空间。

    图中未说明的符号10表示连接铰链部11和轴12的连接环。

    下面,研究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发明动作装置的操作的动作和效果。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碰撞引起的撞击力时,位于动作单元100内的可动锤4由于惯性前进。此时,只有50kg/m2以上的撞击力发挥作用的场合,才对动作环5施加旋转力,其以下的撞击力被传递时,由安全销19控制动作环5的旋转,从而使可动锤4通过其回弹力再次回复至原来的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传递50kg/m2以上的撞击力,如图5所示,可动锤4突破安全销19对动作环5施加旋转力,上述动作环5以铰链部11为轴进行旋转。此时,在卡合凸起5’锁死的动作件6的锐角端部6c被解除,由于弹簧67的弹力,以轴12为中心逆时针方向产生瞬间的旋转,同时凸轮部6a与穿孔销7压接。这样,穿孔销7前进,瞬间将压力气体容器9的前端密封部穿孔,然后,通过弹性部件7’的弹力再次回复至原来的位置。

    这样穿孔销7将气体压力容器的前端密封部穿孔,高压且内藏的氮气通过气体供应连接部件8内沿对角线方向形成的内部通路8a、气体引导配管18和连通软管20,迅速地流入气囊内藏单元200侧。

    然后,高压气体通过穿设于气体喷出管22上的各喷出孔22a、22b、22c喷出,从而使多层折叠的气囊21膨胀,通过这种强大的膨胀力,使内藏单元下侧盖26由内藏单元主体25分离,同时气囊21在乘客的头部前面瞬间膨胀。

    此时,由于气囊21内的隔膜21’,瞬间喷出的高压气体均匀地供给整个内部空间。这样,能够改善气体集中在一侧的问题。

    实际上,本发明气囊装置的试验结果可以确认,对以时速40km前进的车辆施加撞击力时,可动锤4动作,通过动作环5、动作件6和穿孔销7的动作,压力气体容器9内的氮气流入气囊21中,从而至操作结束需要0.05秒~0.1秒,在以时速30km以下的速度前进时,产生的弱撞击不会动作。

    因此可以看出,能够防止传递微弱的撞击力时的操作引起的误操作,同时能够在实际撞击事故时更安全地保护乘客。

    另一方面,将通过盖体3和加强板2形成外壳的本发明气囊动作单元100设置在车辆的框架上时,如图1所示,上述盖体3易于装卸,得到与可防止连接部件外部露出的辅助盖(3a、3b)结合的结构,从而能够使安装和连接作业更有效地进行,同时可以使外观更加美丽。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气囊动作装置能够提高使感知外部撞击的重锤的动作可信性,使各部件之间的动作更迅速地进行,能够由传感撞击时开始沿最短路径供应气囊膨胀用压缩气体。因此,能够防止气囊误操作的发生,并且能够使车辆上的乘客更安全。

    另外,得到各部件可稳定地安装和连接的结合结构,从而具有防止部件发生变形和改善安装性的优点。

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车辆用气囊动作装置,在两端被可动锤支撑部支撑的上述可动锤上形成直径减少的台阶部,使之能够以给定的距离移动,上述动作环通过安全销维持锁死状态,在同轴上设置用于支撑上述动作件的支撑圆板和支撑托架以及弹簧,在上述加强板上,分别形成用于安装与气体供应连接部件连接的气体引导配管且具有给定深度的配管安装槽、穿设的气体容器安装孔以及连接上述支撑托架的托架连接孔,在上述气囊内藏单元的底面组合、连接内藏单元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