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纸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纸张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应纸张的供纸装置,且尤其涉及用于供应长纸张的供纸装置及使用该供纸装置的纸张处理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一般地,纸张处理装置为,例如电子照相型(electrophotographic)的成像装置。
在这种常规的成像装置中,电子照相类的成像机(image forming engine)安装在装置本体中,通过成像机形成图像,纸张从供纸装置供应到成像机,由成像机形成的图像被转印和定影到所述的纸张上,之后所述的纸张被输出到纸张排出装置。
这里,有几种供纸装置,诸如结合在装置本体中的盒式或手动提供纸张的手动式供纸装置。
例如,如手动式的供纸装置,设有一种供纸装置,其中在手动纸盒(tray)的后端边缘设有可移动的一级或多级辅助纸盒以确保一纸张放置表面,其中利用手动纸盒和辅助纸盒即使是长纸张的后端也能放置在所述的纸张放置表面上,且辅助纸盒是可伸长的以适用于长纸张(例如,参照JP-A-2001-163454和JP-UM-A-3-28145)。
在这种手动式供纸装置中,能保证长纸张的所述的放置表面。但是,用于调整纸张宽度方向中地位置的侧向导板只用于手动纸盒,即只设置在堆积的长纸张的纸张供给方向的前端侧上,且所述的辅助纸盒侧不设置所述的侧向导板。
因此,在长纸张的纸张供给方向后端侧的宽度方向中的位置必然得不到调整,且手动纸盒与辅助纸盒上的长纸张的堆积状态不稳定,所以担心发生长纸张的调整错误及伴随调整错误而发生长纸张的传送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纸装置和利用该供纸装置的纸张处理装置,且能良好地保持长纸张的调整性能和可传送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供给堆积的纸张S的供纸装置,如图1A和1B所示。所述的供纸装置包括标准的纸盒1,其具有用于调整堆积的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的标准侧向导板2,和设置在所述的标准纸盒1的纸张供给方向中的上游侧的可伸长的扩展纸盒3。所述的扩展纸盒3带有辅助的侧向导板4,用于调整长纸张S的纸张供给方向上游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1A所示,这种供纸装置5应用于处理纸张的纸张处理装置10。这种纸张处理装置10具有成像装置,其中成像机12安装在装置本体11中,由成像机12形成的图像被转印和定影到由供纸装置5供给的纸张S上,且之后纸张被排出到纸张排出装置(纸张排出部分)6。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供应纸张S的所述的供纸装置5包括不同类型,诸如手动式装置和盒式装置。
另外,虽然本发明的供纸装置包括标准的纸盒1,所述的标准纸盒1也需要标准的侧向导板2。
原因如下:如果纸盒1没有标准的侧向导板2,即使已经利用辅助侧向导板4来调整纸张的侧向位置,也担心纸张的侧向位置在纸张供给方向的下游侧发生移动的情况。
另外,所述的扩展纸盒3是可延伸的。虽然事先设置纸盒3与标准的纸盒1是一体的,但是考虑到当使用除长纸张S之外的普通纸张S时空间的减小,因此所述的纸盒3优选地为可伸长的或可拆卸的。
就所述的可伸长式而言,设置扩展纸盒3相对于所述的标准纸盒1可伸长,扩展纸盒3的全部或部分能设置在标准纸盒1中,扩展纸盒3的延伸部分构成纸盒的扩展部分。
另一方面,就所述的可拆卸式而言,扩展纸盒3相对于标准纸盒1是可拆卸的,且可拆卸式表示扩展纸盒3是可拆卸地与标准纸盒1连接。扩展纸盒3的连接构成纸盒的扩展部分。
可拆卸的扩展纸盒3的形状可以适当地选择为不同的形状,诸如U形和倾斜形(hanging shape)。
另外,作为辅助侧向导板4的优选模式,所述的辅助侧向导板4相对于扩展纸盒3优选地是可折叠的或可拆卸的。
根据这种模式,如果扩展纸盒3是可延伸式的或可拆卸式的,则辅助侧向导板4的存在并不构成妨碍。
另外,优选地所述的辅助侧向导板4在所述的供纸方向中是可移动的。根据这种模式,所述的辅助侧向导板4的位置可根据长纸张S的大小而可变地设定。
而且,在供纸方向中有多个可设置辅助侧向导板4的位置。这样,通过设置多个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长纸张S的大小设置辅助的侧向导板4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不仅限于供纸装置,其也适用于采用该供纸装置的纸张处理装置。
这样的话,本发明是进行对由供纸装置5供给的长纸张S的预定处理的纸张处理装置,和所述的供纸装置采用上述的供纸装置作为供纸装置5。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及优点,其中:
图1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供纸装置及采用所述的供纸装置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外形轮廓的示意图,和图1B是沿图1A中的箭头B看的视图;
图2是表示作为第一实施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所述的实施例的手动式供纸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辅助的侧向导板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纸张传送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手动式供纸装置的示意图;
图7A和7B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辅助侧向导板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手动式供纸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手动式供纸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10A是表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手动式供纸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和图10B式沿图10A的箭头B看的视图;
图11是表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盒式供纸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所述的供纸装置中使用的纸张排放装置的变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图2是表示用作本发明的纸张处理装置的串联式成像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串联式成像装置中,四色(在本实施例中为黑、黄、洋红和青色)的成像单元22(具体的为22a至22d)横向设置在本体壳体21中,和沿每个成像单元22的排列方向循环传送的中间转印带23设置在单元22的上部。另一方面,在本体壳体21的下部设置具有预定级数的供纸盒24,所述的供纸盒中存储有纸张(未示出),且从供纸盒24延伸的纸张传送路径沿近似垂直的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成像单元22(22a至22d)从中间转印带23的循环方向的上游侧以黑色、黄色、洋红色和青色的顺序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不仅限于这种顺序结构)。此外,每个成像单元22都包括一个光电导体单元30,显影单元33和一个共用的曝光单元40。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光电导体单元30通过整体地将光电导体鼓31、事先对所述的光电导体鼓31充电的充电器32(在本实施例中为充电辊)和用于将光电导体鼓31上残留的显影剂清除的清洁器34形成于到一处理盒(cartridge)中来构成,且所述的处理盒构成所谓的CPU(CustomerReplaceable Unit用户可更换单元)。
另外,所述的显影单元33利用相应的颜色调色剂(在本实施例中具有负极性)来显影由曝光单元40在充电的光电导体鼓31上曝光形成的静电潜像。
标号35(35a至35d)是调色剂盒(toner cartridge),用于向每个显影单元33提供每种颜色成份(color component)的调色剂(调色剂供应通路未示出)。
另一方面,曝光单元40在单元壳体41中存储有四个半导体激光装置(未示出),多角镜42,成像透镜(未示出)和与相应的光电导体单元30(未示出)相对应的镜子,其中从每种颜色成份的半导体激光装置发出的光通过多角镜42偏转扫描(deflection-scan),和光图像通过成像透镜和所述的镜子导向到相应的光电导体鼓31的曝光点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带23位于一对张紧辊231和232(它们中的其中之一是驱动辊)之间。在中间转印带23的与每个光电导体单元30的光电导体鼓31相对应的后表面上设有初级转印单元51(在本实施例中为初级转印辊)。通过对初级转印单元51施加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反的电压,光电导体鼓31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地传送到中间转印带23上。
此外,在中间转印带的与位于最下游的成像单元22d的下游侧的张紧辊232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次级转印单元(secondary transfer unit)52,用于提供次级传送(成堆的传送)将中间转印带23上的初级转印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在本实施例中,次级转印单元52包括:初级转印辊521,设置成使其与中间转印带23的调色剂图像运载表面侧压力接触,和备用辊(在本实施例中张紧辊232作为备用辊),所述的备用辊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3的后侧并提供与初级转印辊521的相反的电极。
例如,初级转印辊521接地,并对所述的备用辊(张紧辊232)施加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同极性的偏压。
而且,带清洁器53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3的最上游的成像单元22a的上游侧上用来清除中间转印带23上残余的调色剂。
此外,对于供纸盒24,设有获取纸张的取纸辊(feed roll)61。在运送辊61的后面上直接设有输送纸张的送纸辊(take away roll)62,和在纸张输送通路25上次级转印部分的直接前方设置对齐装置(对齐辊)63,其用于在预定的定时向次级转印部分提供记录介质。
另一方面,在位于次级转印部分的下游侧的纸张输送通路25上设置定影装置66,在定影单元66的下游侧设置纸张排出辊67,并且在本体壳体21的上部形成作为纸张排出装置的排出盘(exhausting tray)68,所排出的纸张存储在所述的纸张排出盘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本体壳体21的侧边设置手动式供纸装置(MSI)70,且手动式供纸装置70上的纸张通过取纸辊64朝直接位于对齐辊63前面的纸张输送通路25的部分输送。
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手动式供纸装置70包括:标准的纸盘71;设置在所述的标准纸盘71上的标准侧向导板72,用于调整堆积的纸张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伸长地设置在所述的标准纸盘71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扩展纸盘73;和设置在所述的扩展纸盘73上的辅助侧向导板74,用于调整对齐所述的堆积的纸张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标准的侧向导板72包括固定的侧向导板72a和能在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可动的侧向导板72b,该侧向导板72用于调整对齐在长纸张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侧的两侧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3和4所示,所述的辅助侧向导板74包括固定的侧向导板74a和能在纸张的宽度方向移动的可动侧向导板74b,并且用于调整对齐在长纸张的输送方向的后端侧的两侧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任何辅助侧向导板74在预定方向上相对于支撑架75是可折叠的。例如,所述的固定的侧向导板74a的支撑架75固定到扩展纸盘73,而可动的侧向导板74b的支撑架75设有倒T形导块76且所述的导块76可滑动地连接到在扩展纸张73中形成的导向狭缝77。标号78表示支撑弹簧用于提供导块76与导向狭缝77之间的弹性支撑。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如果长纸张S堆积在手动式供纸装置70上,如图3和5所示,在扩展纸盘73从标准的纸盘71伸出之后,扩展纸盘73上的辅助侧向导板74从折叠状态挺起。因此,长纸张S堆积在延伸的纸盘71,73上,并且长纸张的前、后两侧的位置由标准的侧向导板72和辅助的侧向导板74来调整对齐。
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每个侧向导板72、74来准确定位堆积在手动式供纸装置70上的长纸张S并将其设置在纸盘71、73上。
因此,如图5所示,由手动式供纸装置70提供的长纸张S通过纸张传送通路上的对齐辊63被输送到次级转印部分。长纸张S在初级转印部分接收在中间转印带23上被初级转印的图像的次级转印之后,通过定影装置66和纸张排出辊67将所述的长纸张输送到所述的纸张排出盘68上。
在这种传送过程中,长纸张S的供应状态十分稳定。因此,不会发生诸如长纸张S歪斜的传送失误,且长纸张S上的图像质量保持良好。
实施例2
图6表示手动式供纸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在图中,虽然手动式供纸装置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近似相同,但是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辅助侧向导板74(固定的侧向导板74a,可动的侧向导板74b)在纸张输送方向上是可移动的。
例如,就辅助侧向导板74的固定侧向导板74a的支撑结构而言,其中所述的固定侧向导板的侧边位置固定,如图7A所示,固定的侧向导板74a可折叠地由支撑架81支撑,所述的支撑架81沿着在纸张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方向导向狭缝82可移动,并且在支撑架81突出并形成预定数量的固定销83。在输送方向导向狭缝82的内壁形成装配槽84,其中所述的固定销83可滑动地装配在所述的装配槽中,和固定的侧向导板74a能沿所述的输送方向导向狭缝82移动。
另外,就其侧边位置可移动的可移动侧向导板74b的支撑结构而言,如图7B所示,可移动的侧向导板74b可折叠地由支撑架81支撑,并且所述的支撑架81可滑动地安装到在扩展纸盘73上形成的输送方向导向狭缝82中(安装槽未示出)。另一方面,在所述的支撑架81上还形成导块85,且所述的导块85可滑动地安装在任意预定数目(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的宽度方向导向狭缝86中,所述的狭缝86在扩展纸盘73上形成并在宽度方向延伸,从而可移动的侧向导板74b能沿输送方向导向狭缝82和宽度方向的导向狭缝86移动。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构成的所述的辅助侧向导板74在纸张输送方向可移动,所述的侧向导板能移动并能根据长纸张的大小设置在最佳的位置,因此所述的供纸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能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长纸张。
实施例3
图8表示手动式供纸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在图中,虽然手动式供纸装置的基本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基本相同,但是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纸张输送方向存在多个可设置辅助侧向导板74(固定的侧向导板74a,可移动的侧向导板74b)的位置。
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就辅助侧向导板74的固定的侧向导板74a的支撑结构而言,在固定的侧向导板74a的下端形成向下延伸的安装凸块91,而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在扩展纸盘73中形成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安装孔92(具体为,92(1)至92(3)),并且固定的侧向导板74能任意地安装到任何安装孔92中。
另一方面,就可移动的侧向导板74b的支撑结构而言,在可移动的侧向导板74b的下端形成倒T形的导块95,而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在扩展纸盘73上形成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平行的导向狭缝96(具体为,96(1)至96(3)),并且所述的可移动的侧向导板74b能任意地安装到任何一个导向狭缝96中。另外,在导向狭缝96的一端形成用于导块95的插入槽97。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纸张输送方向中存在多个能设置辅助侧向导板74的位置,因此能根据长纸张的大小选择所述的辅助侧向导板74并使其处于最佳位置,从而与第二实施例相似,使得供纸装置能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长纸张。
此外,可提供多组的辅助侧向导板74。这样的话,为了便于对齐,利用协调机构(未示出)能良好地协调所述的多组辅助侧向导板74。
实施例4
图9表示手动式供纸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主要部分。
根据本实施例的手动式供纸装置具有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扩展纸盘不同的扩展纸盘200。
扩展纸盘200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到标准纸盘71(参照图3)的后端的连接件201,和近似U形的纸张放置表面202。在纸张放置表面202的上部和下部都设有辅助侧向导板203,204。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如果供应长纸张,则扩展纸盘200与所述的标准纸盘71连接。
这样,利用辅助侧向导板203和204能准确调整对齐长纸张的后端部分的位置,其中所述的长纸张处于保持在(stuck on)扩展纸盘200的翻转U形的纸张放置表面上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不使用长纸张,则扩展纸盘200与标准纸盘71脱离。
实施例5
图10A和10B表示手动式供纸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主要部分。
根据本实施例的手动式供纸装置具有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扩展纸盘不同的扩展纸盘210。
所述的扩展纸盘210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到标准纸盘71(参照图3)的后端的连接件,和从水平部分211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部分212。此外,设置分别用于水平部分211和倾斜部分212的辅助侧向导板213和214,和带有单向离合器的压辊215设置在水平部分211的辅助侧向导板213处,用于挤压长纸张以防止长纸张的掉落。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如果供应长纸张,则所述的扩展纸盘210与标准纸盘71连接。
这样,虽然长纸张的后端从扩展纸盘210的水平部分211附着到所述的倾斜部分212,但是通过压辊215的挤压操作可以保持住所述的长纸张而不会掉落。此外,利用辅助侧向导板213和214能准确对齐所述的长纸张。
另一方面,如果不使用长纸张,则扩展纸张210与标准纸盘71脱离。
实施例6
图11表示盒式供纸装置的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适用于盒式供纸装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盒式供纸装置24(与图2中的供纸盒24对应)包括作为标准纸盘的盒体221,和盒体221中的标准侧向导板222。另一方面,在盒体221上与纸张输送方向相反的侧边上形成能直立和放倒的壁部221a,放倒的壁部221a用作扩展纸盘223,且设置用于扩展纸盘223的可转动后支撑杆224从而增加长纸张的后端支撑部分。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盒式供纸装置24中,在壁部221a的内侧形成导向连接部分225(安装槽和导向狭缝),从而使辅助侧向导板226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的导向连接部分225。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如果使用长纸张,则盒式供纸装置24的使用模式变为使用长纸张的模式,所述的长纸张堆积在扩展纸盘223上,所述的扩展纸盘包括从盒体221放倒的壁部221a和后支撑杆224,利用标准的侧向导板222和辅助的侧向导板226调整对齐所述的长纸张。
在这种状态下,由于长纸张得到了准确地设置且没有歪斜,因此在供应长纸张的过程中很少发生传送失误。
变形
在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中,在完好状态(intact state)下使用的纸张排出盘68作为纸张排出装置。但是,如图12所示,从保持长纸张的排放和容置良好的角度出发,在纸张排出盘68的附近可设置纸张排出容置单元(exhaustaccommodating unit)230,从而利用纸张排出盘68和纸张排出容置单元230提高长纸张的排放和容置,或提供不需使用纸张排出盘68的可拆卸连接的专用的纸张排出容置单元(未示出),用于将长纸张排放到所述的纸张排出盘68并将长纸张容纳在其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具有标准的侧导向板的标准纸盘的纸张输送方向中的上游侧设置扩展纸盘,且所述的扩展纸盘设有辅助侧向导板。因此,如果长纸张堆积在纸盘上,则利用侧向导板能确保调整对齐所述的长纸张的前部及后部。
因此,长纸张的堆积状态稳定,从而避免发生长纸张的设置错误及伴随设置错误而引起的传送错误。
此外,根据使用上述供纸装置的纸张处理装置,所供应的长纸张的传送性总是能保持良好。因此,能确保避免因长纸张的传送失误而引起的处理质量的下降,所以能一直保持良好的长纸张的处理质量。
上文关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和说明。因此,不应认为上文的描述是对本发明的穷尽的说明或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且通过上述的说明或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获得的启示能对本发明进行变形和改进。所选择和描述的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以不同的实施方式来实现本发明和对其进行适合预期的具体用途的改进。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本文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同等变形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