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E-NI-CO基触媒.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237384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18388.3

申请日:

2003.05.20

公开号:

CN1467030A

公开日:

2004.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3/74; B01J3/06

主分类号:

B01J23/74; B01J3/06

申请人:

湖南三一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树芳; 陈建海; 赵彬强

地址:

410100湖南省长沙市星沙开发区三一工业城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永星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周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Ni-Co基触媒,该触媒的化学成分为:镍20-35,钴10-25,添加剂0.05-0.5,其余为铁。本发明触媒成本较低,利用本发明能产生粗颗粒、高强度的金刚石,70/80以粗的占85%以上,其产量峰值区在30/40,约占总产量的35%-40%,平均静压强度可达12kg,最高静压强度达到40kg,35/40粒度级达15kg/粒以上的占7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Fe-Ni-Co基触媒,其特征是:化学成分为(重量%):镍 20-35、钴10-25、添加剂0.05-0.5、其余为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5-30、钴14-2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30、钴17。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9、钴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9、钴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7、钴1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7、钴1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7、钴15。
5: 钴10-25、添加剂0.05-0.5、其余为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5-30、钴14-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30、钴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9、钴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9、钴16。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
7: 钴1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7、钴16。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7、钴15。
9: 钴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9、钴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7、钴1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7、钴1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Ni-Co基触媒,其特征在于:镍钴含 量(重量%)分别为:镍27、钴15。

说明书


一种Fe-Ni-Co基触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合成金刚石用的Fe-Ni-Co基触媒。背景技术:

    目前合成粗颗粒、高强度金刚石用触媒,被使用最多的是化学成分(重量%)为:镍70%、钴5%、锰25%的镍锰钴触媒,该触媒由于成本不是特别高,合成的金刚石70/80以粗占70%以上,其产量峰值区一般在45/50粒级,30/40以粗的产量很少,其平均静压强度约在10kg左右,从金刚石工具制造行业要求看来,45/50粒级的仍然偏细,平均静压强度也偏小。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增加粗颗粒、高强度金刚石产出量并且成本相对较低的一种Fe-Ni-Co基触媒。

    本发明Fe-Ni-Co基触媒的化学成分(重量%)为:镍20-35、钴10-25、添加剂0.05-0.5、其余为铁。

    添加剂为碱金属化合物、钽铌类贵金属、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二种、三种的混合物。

    由于本发明触媒适当提高了Co的含量,较大幅度降低了镍的含量,而且以资源较丰富且价格低廉的铁替代锰部分替代镍,又添加了微量的添加剂,因此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Co含量的提高,其催溶性得以改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2.由于添加剂的活性,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能产生搅拌、脱氧、净化作用。

    3.经多次试验显示,利用本发明触媒能产生粗颗粒、高强度的金刚石,70/80以粗的占85%以上,其产量峰值区在35/40,约占总产量的35%-40%,平均静压强度可达12kg,最高静压强度达到40kg,35/40粒度级达15kg/粒以上地占70%。

    4.虽然钴的含量提高,但镍的含量大减,铁的含量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锰,部分替代了镍,最终平均价格仍低于现有技术的镍锰钴的价格。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Fe-Ni-Co基触媒的化学成分(重量%)为:镍20-35、钴10-25、添加剂0.05-0.5、其余为铁,其中镍钴含量(重量%)最好分别为:镍25-30、钴14-20(见表1),按照该表,实施中共配制了6批不同含量的触媒原料(见表2),可分别按照粉状触媒及片状触媒的工艺进行加工,这6批配料所得的触媒能合成金刚石的合成范围,产量峰值区,平均抗静压强度值及颜色都是较好的(见表3)。

        表1 Fe-Ni-Co基触媒原料配比(重量%)    Ni    Co    添加剂    Fe    20-35    10-25    0.05-0.5    余量    25-30    14-20    0.05-0.5    余量

                 表2六批原料配比(重量%)    编号    Ni    Co  添加剂    Fe    1    30    17  0.05-0.5    余量    2    29    17  0.05-0.5    余量    3    29    16  0.05-0.5    余量    4    27    17  0.05-0.5    余量    5    27    16  0.05-0.5    余量    6    27    15  0.05-0.5    余量

                               表3    编号  70/80以粗  (合成范围)30/40以粗(峰值区)  平均抗静  压强度    颜色    1    88.7%  39.5%  13kg    金黄    2    87.5%  38.5%  12.5kg    金黄    3    86.8%  37.6%  12.5kg    金黄    4    86.3%  36.2%  12kg    金黄    5    85.6%  35.8%  12kg    金黄    6    87.5%  38.5%  12.5kg    金黄

一种FE-NI-CO基触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FE-NI-CO基触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FE-NI-CO基触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FE-NI-CO基触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FE-NI-CO基触媒.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NiCo基触媒,该触媒的化学成分为:镍2035,钴1025,添加剂0.050.5,其余为铁。本发明触媒成本较低,利用本发明能产生粗颗粒、高强度的金刚石,70/80以粗的占85以上,其产量峰值区在30/40,约占总产量的3540,平均静压强度可达12kg,最高静压强度达到40kg,35/40粒度级达15kg/粒以上的占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