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叠层体.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235474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8572.9

申请日:

2003.05.30

公开号:

CN1493617A

公开日:

2004.05.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11.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8L81/06; B32B33/00

主分类号:

C08L81/06; B32B33/00

申请人: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清水洁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优先权:

2002.10.28 JP 312725/200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激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叠层体,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的特征是在由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的任意一种、环状酮类(C)和沸点在150℃以下的脂肪族酮(D)构成的混合溶剂中溶解至少1种的聚砜系树脂组成,该叠层体是,将该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涂敷在基膜的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上述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性质稳定,溶液中不残留未溶解物,溶液不增粘、不凝胶,在涂敷在基膜表面时形成平滑的涂层,而且不发生有害的成分,上述叠层体可作为耐热性光学用薄膜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其特征是在由内酯类(A)或含 芳香环酮类(B)的任意一种、环状酮类(C)和沸点在150℃以下的脂 肪族酮(D)构成的混合溶剂中溶解至少1种的聚砜系树脂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其特征是将 混合溶剂(100容量份)中的内酯类(A)、含芳香环酮类(B)、环状酮 类(C)及脂肪族酮(D)的混合用量(容量份)分别作为a、b、c、d时, 同时满足下述的式(1)~(4), 80≥(a或b)≥10          (1) 70≥c≥5                (2) 50≥d≥5                (3) (a或b)+c+d=100         (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其特征是聚 砜系树脂的配合量,对于混合溶剂100重量份是1~30重量份。
4: 一种叠层体,其特征是将在第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砜系 树脂溶液组合物,涂敷在基板的至少一侧的面上,干燥后形成聚 砜系树脂涂膜层。

说明书


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叠层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叠层体,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在基材表面涂敷时,形成平滑的涂敷层,而且不发生有害成份的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及将该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涂敷在基材表面,干燥后得到的叠层体。

    得到的叠层体由于光学特性和表面特性优良,所以被用作耐热性光学用薄膜等。

    背景技术

    聚砜系树脂,耐热性、尺寸稳定性、机械特性、耐蠕变性、阻燃性、人体安全性、耐酸性、耐碱性等优良,而且溶解度参数(SP值)非常高,具有特异的性质,所以广泛地使用于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卷线筒、套筒、电容器膜、碱性电池外壳等的电气、电子部件、电池盖、保险丝、传感器、点火部件等的汽车部件、超滤器、化学泵、电镀辊工业品等的成型品。

    另外,利用聚砜系树脂的上述优良特性,也可用于被覆材料、涂料、粘结剂及薄膜,但在制造它们时,通常是将聚砜系树脂溶解在溶液中作成溶液组合物,将它们直接地涂敷或涂敷在基材表面,干燥作成制品。

    作为代表的制品,有为了制作液晶显示元件用透明电极基板而使用的耐热性光学用薄膜。

    以往,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用透明电极基板,采用光学特性优良、通过研磨表面平滑性极优良的玻璃基板,但由于玻璃比重大容易裂,所以必须将玻璃基板本身作厚,难以实现液晶显示元件小型化、轻量化和耐冲击性,作为改善玻璃基板具有的缺点方法,提出使用高分子薄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代替玻璃基板而使用蒸镀了导电性氧化金属物质的长方形的聚砜系树脂连续地制造液晶显示元件,但得不到具有玻璃基板那样表面平滑性优良的聚酯薄膜。

    特别是为了得到高精密度显示,作成STN(Super TwistedNematic)型液晶显示元件时,由于是以0.1μm单位控制间隔进行基板间的液晶的多折射性显示,所以高分子薄膜的表面平滑性成为极其重要地问题。

    另外,作为改善上述的聚酯薄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耐热性和透明性优良的光学塑料叠层板,该板是由聚砜系树脂构成的至少第1层和、比该层玻璃化温度低的光学透明材料(聚砜系树脂)构成的第2层进行叠层而成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可是,在此公开的叠层板,作为构成各层的塑料,虽然在采用耐热性、光学特性优良的聚砜系树脂的点上比以往技术有所改善,但通过熔融共挤出法进行叠层板成形,或者将各层单独通过溶剂浇注法或熔融挤出法按照需要的厚度作成薄膜后贴合而得到。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的叠层板的表面平滑性不充分。

    另一方面,提出了对于聚砜系树脂的溶液组合物,使用强酸性的惰性液体(DMSO(二甲基亚砜)、DMF(二甲基甲酰胺))作为主体,并用环式脂肪族酮和高挥发性脂肪族酮的混合溶剂的提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可是,此溶液组合物存在着如下问题,即,在被覆表面平滑性差,涂敷、干燥时蒸发,在为了废弃而被焚烧时产生SOx或NOx等有害成份。

    专利文献1

    日本第68099/1978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第126559/1979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第110725/1974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其在基材表面上涂敷时形成平滑的涂敷层,且不产生有害成份,以及提供该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涂敷在基材表面、干燥而得到的叠层体。

    本发明者们,鉴于上述的课题,准备由各种溶剂构成的混合溶剂,制成在其中溶解了聚砜系树脂的溶液组合物,在基膜上涂敷、干燥,作成叠层体,进行耐热性光学用薄膜的评价时,发现在使用特定的组合的混合溶剂时可得到良好的结果,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按照本发明的第1发明,可提供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其特征是在由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的任意一种、环状酮类(C)和沸点在150℃以下的脂肪族酮(D)构成的混合溶剂中溶解至少1种的聚砜系树脂组成。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2发明,可提供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其特征是在第1发明中,将混合溶剂(100容量份)中的内酯类(A)、含芳香环酮类(B)、环状酮类(C)及脂肪族酮(D)的混合用量(容量份)分别作为a、b、c、d时,同时满足下述的式(1)~(4)。

    80≥(a或b)≥10         (1)

    70≥c≥5               (2)

    50≥d≥5               (3)

    (a或b)+c+d=100        (4)

    进而,按照本发明的第3发明,可提供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其特征是在第1发明中,聚砜系树脂的配合量,对于混合溶剂100重量份是1~30重量份。

    进而,按照本发明的第4发明,可提供叠层体,其特征是将在第1~3的任意一项发明所记载的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涂敷在基板的至少一侧的面上、干燥后形成聚砜系树脂涂膜层。

    本发明的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是,溶液组合物稳定,在溶液中没有残留未溶解成份、液体不增粘,不凝胶,在涂敷基材表面上进行涂敷时,具有形成平滑的涂敷层,且不发生有害的成份的效果。

    另外,将该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涂敷在基材表面、干燥后得到的叠层体的表面平滑性优良,光学特性优良,所以可作为耐热性光学用薄膜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混合溶液的3成分相图。

    图2是表示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的任意一种满足80≥(a或b)≥10的范围的图。

    图3是表示环状酮类(C)满足70≥c≥5的范围的图。

    图4是表示脂肪族酮(D)满足50≥d≥5的范围的图。

    图5是表示图2~图4的共有范围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使用的溶剂混合物的组成图。

    图7(A)是表示钢丝棒的断面图。

    图7(B)是表示钢丝棒的侧面图的一部分。

    图8(A)是具有小直径的钢丝棒的涂敷装置的示意图。

    图8(B)是具有大直径的钢丝棒的涂敷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叠层体的每一项进行详细的说明。

    1.混合溶剂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混合溶剂是指可溶解聚砜系树脂,制成聚砜系树脂溶解液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的混合溶剂是由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的任何一种、环状酮类(C)和沸点在150℃以下的脂肪族酮(D)构成,将混合溶剂(100容量份)中的内酯类(A)、含芳香环酮类(B)、环状酮类(C)及脂肪族酮(D)的混合量(容量份)分别作为a、b、c、d时,同时满足下述的式(1)~(4)。

    80≥(a或b)≥10         (1)

    70≥c≥5               (2)

    50≥d≥5               (3)

    (a或b)+c+d=100        (4)

    将同时满足上述式(1)~(4)的范围表示在图1的3成分相图中。首先,对于3成分相图的读法进行说明。

    3成分相图是正三角形,在正三角形的左侧斜边上从0容量份(正三角形的顶点)到100容量份(底边的左端)以10容量份地刻度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的、在混合溶剂(100容量份)中的混合量(容量份),例如表示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的10容量份的线段是连接图2的a和b的线段,表示80容量份的线段是连接图2的c和d的线段,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是上述(1)式的范围,所以是图2中具有点(各小三角形中的·)的区域。

    同样,在正三角形的右侧斜边上从0容量份(底边的右端)到100容量份(三角形的顶点)以10容量份地刻度环状酮类(C)在混合溶剂(100容量份)中的量(容量份),例如表示环状酮类(C)的5容量份的线段是连接图3的e和f的线段,表示70容量份的线段是连接图3的g和h的线段,环状酮类(C)是上述(2)式的范围,所以是图3中具有点(各小三角形中的·)的区域。

    另外,在正三角形的底边上从0容量份(底边的左端)到100容量份(底边的右端)以10容量份地刻度脂肪族酮(D)的在混合溶剂(100容量份)中的量(容量份),例如表示脂肪族酮(D)的5容量份的线段是连接图4的i和j的线段,表示50容量份的线段是连接图4的k和l的线段,脂肪族酮(D)是上述(3)式的范围,所以是图4中具有点(各小三角形中的·)的区域。

    因此,图2~4的共有点范围,如图5所示,用(1)、(2)、(3)、(4)、(5)及(6)表示的共有点范围内的各线段的交点时,用连接这些交点的线段围起的内部,是与同时满足上述式(1)~(4)的范围一致,成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从图5读取各交点的各溶剂组成如下。

    交点   内酯类(A)或      环状酮类(C) 脂肪族酮(D)

            含芳香环酮类(B)

    (1)      25容量份           70容量份      5容量份

    (2)      10容量份           70容量份      20容量份

    (3)      10容量份           40容量份      50容量份

    (4)      45容量份           5容量份       50容量份

    (5)      80容量份           5容量份       15容量份

    (6)      80容量份           15容量份      5容量份

    在由连接以(1)、(2)、(3)、(4)、(5)及(6)所表示的交点的线段围起的范围以外的混合溶剂中,不能溶解聚砜系树脂,或只膨润聚砜系树脂,使其凝胶化,是不理想的。

    另外,在从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的任何一种、环状酮类(C)和沸点在150℃以下的脂肪族酮(D)的3种中选出2种的2成分系混合溶剂中,不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进而,即使是3成分系混合溶剂,不满足上述式(1)~(4)的范围的也同样不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是不理想的。

    对于该理由尚没有确论,但可以推定以特定比例的3成分系混合溶剂时,聚砜系树脂溶解度是以相乘效果而增加,而且只将膨润了的聚砜系树脂分散在作为弱溶剂的沸点在150℃以下的脂肪族酮(D)中,另外,由于沸点在150℃以下的脂肪族酮(D)是低粘度,所以使溶解液的粘度下降,涂敷时是低粘度,表面变得平滑。

    1.1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

    在本发明中,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也可以使用从以下详述的溶剂群中的1种或2种以上。

    1.1.1内酯类(A)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内酯类(A)是在环内具有酯基(-CO-O-)的环状化合物,可举出β-丙内酯(100~102℃)、γ-丁内酯(206℃)、γ-戊内酯(206~207℃)、δ-戊内酯(218~220℃)、ε-己内酯(235.3℃)、碳酸乙烯酯(238℃)、碳酸丙烯酯(90℃、5mmHg下)、4-异丙基环庚二烯酚酮(140~141℃、10mmHg下)、双烯酮(127.4℃)等。但是,括号内的数值,除记载了测定压力之外,是103.3kPa(=760mmHg)的沸点,也可以使用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代表的内酯类,将γ-丁内酯的化学式(1)表示如下。

    [化学式1]

    1.1.2含芳香环酮类(B)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含芳香环酮类(B)是具有芳香环基的酮类,可举出苯乙酮(202℃)、对甲基苯乙酮(228℃)、苯丙酮(218℃)、1-苯基-1-丁酮(218~221℃)、异丙基苯基酮(217℃)、苯甲醛(179℃)、邻羟基苯甲醛(196~197℃)、间羟基苯甲醛(191℃、50mmHg下)、对羟基苯甲醛(116~117℃)、苄基甲基酮(216℃)等。但是,括号内的数值,除记载了测定压力之外,是103.3kPa(=760mmHg)的沸点,也可以使用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代表的含芳香环酮类,将苯乙酮的化学式(2)表示如下。

    [化学式2]

    1.2环状酮类(C)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环状酮类(C)是在环内具有酮基(-CO-)环状化合物,可举出环丁酮(100~102℃)、环戊酮(130℃)、环己酮(156.7℃)、庚酮(179~181℃)、甲基环己酮(165~166℃)、环辛酮(74℃、1.6kPa下)、环壬酮(Bp.93~95℃、1.6kPa下)、环癸酮(Bp.107℃、1.7kPa下)、环十一酮(Bp.108℃、1.6kPa下)、环十二酮(Bp.125℃、1.6kPa下)、环十三酮(Bp.138℃、1.6kPa下)等。但是,括号内的数值,除记载了测定压力之外,是103.3kPa(=760mmHg)的沸点,也可以使用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代表的环状酮类,将环己酮的化学式(3)表示如下。

    [化学式3]

    1.3脂肪族酮(D)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脂肪族酮(D)是沸点在150℃以下的脂肪族酮,可举出丙酮(100~102℃)、甲基乙基酮(100~102℃)、甲基丙基酮(100~102℃)、甲基异丁基酮(100~102℃)、甲基正丁基酮(100~102℃)、甲基仲丁基酮(100~102℃)、二异丁基酮(100~102℃)、频哪酮(106.4℃)、甲基异戊酮(144.9℃)、二乙基酮(101.8℃)、二异丙基酮(125.0℃)、乙基-丙基酮(123.2℃)、丁基-乙基酮(147.3℃)等。但是括号内的数值是103.3kPa(=760mmHg)下的沸点,也可以使用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代表的脂肪族酮(C),甲基乙基酮的化学式(4)表示如下。

    [化学式4]

    2.聚砜系树脂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聚砜系树脂是指在主链上具有芳香环基和作为其结合基的砜基的热塑性树脂,大致分为聚砜树脂和聚醚砜树脂。

    2.1聚砜树脂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聚砜树脂(也可称为PSF)代表性地是指具有用下述化学式(5)表示的结构的聚合物。

    [化学式5]

    用上述的化学式(5)表示的聚合物,作为原料使用双酚A的碱金属盐和双酚S的氯化化合物,由脱氯化钠反应而得到,但也通过将双酚A置换成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二苯硫醚、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4,4’-二羟基-二苯基-苯基乙烷、4,4’-二羟基-二苯基-全氟丙烷、对苯二酚、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二羟基-二苯基等,可得到用下述化学式(6)~(13)表示的聚合物,在本发明中使用。

    [化学式6]

    [化学式7]

    [化学式8]

    [化学式9]

    [化学式10]

    [化学式11]

    [化学式12]

    [化学式13]

    作为PSF,使用优德尔(注册商标、美国阿莫科社制造,帝人阿莫科工程(株)进口销售)及优德尔P-3500(注册商标、日产化学工业(株)制造销售)的市售品。

    2.2聚醚砜树脂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聚醚砜树脂(也可称为PES)是指具有代表性地用下述化学式(14)表示的结构的聚合物。

    [化学式14]

    PES由二苯基醚氯砜的弗里德尔-克拉夫茨(フリ一デルクラフツ)反应而得到的。

    作为PES,使用沃尔特拉曾(ウルトラゾ一ン)E(注册商标、德国BASF社制造,三井化学(株)进口销售)、莱德尔(レ一デル)A(注册商标、美国阿莫科(アモコ)社制造,帝人阿莫科工程(株)进口销售)及斯密卡塞尔(スミカエクセル)(注册商标、住友化学(株)制造销售)的市售品。

    3.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是指在由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的任意一种、环状酮类(C)及沸点在150℃以下的脂肪族酮(D)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溶解至少一种的聚砜系树脂,在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涂敷、干燥,用于制造由聚砜系树脂涂膜层和基材构成的叠层体。

    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中的聚砜系树脂的配合量,对于混合溶液100重量份是1~30重量份、优选的是5~20重量份。若配合量不足1重量份,虽然粘度变低,容易涂敷,溶液组合物的寿命变长,但涂膜的厚度不足1μm,所以是不理想的,若超过30重量份,粘度变高,不能得到均匀的涂膜,另外,溶液组合物的寿命变短,所以是不理想的。

    另外,在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中根据需要可添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阻燃剂、染料、颜料、润滑剂、防霉剂、防锈剂、均化剂等。作为均化剂的例子,可举出全氟烷基磺酸钙盐、全氟烷基磺酸钾盐、全氟烷基磺酸铵盐、全氟烷基乙基氧化物、全氟烷基三甲基铵盐、氟化烷基酯等。

    本发明的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涂层在铁、铝、铜、锌、钛等的金属板、玻璃板、金属棒、金属部件、线圈等,可作成耐热性、耐药性、耐冲击性、耐划痕性等优良的制品,它们利用在一般产业机械器具部件、电气、电子部件、汽车部件、办公设备部件、厨房器具类、化学、药品成套设备的配管、贮槽等。另外,可被覆在金属线的表面作为耐热性、耐药性的钢丝使用。另外,也可作为涂料利用。

    4.基材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基材是指薄膜、片、板、棒、管、卷材、钢丝、织布、无纺布、纸等,承担叠层体的机械强度,在其至少一方的面上叠层聚砜系树脂层。

    作为基材,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萘酸乙二醇酯、聚对萘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高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四甲基戊烯1、聚苯乙烯、聚砜、聚醚砜(PES)、聚苯硫醚、聚对亚苯基苯二酰胺、聚酰胺、聚醚醚酮、聚亚苯基醚、聚亚苯基氧化物、聚缩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氯三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对二甲苯、聚醚亚酰胺、聚酰亚胺、多芳基化合物、聚氯乙烯、聚氨酯、环氧树脂、二甲基苯树脂、三聚氰二胺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丙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苯酚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呋喃树脂、蜜胺树脂、脲树脂等的塑料;铁、铝、铜、钛、锡、锌等的金属;玻璃、陶瓷、混凝土、岩石等的无机物;木材、竹等。

    在这些树脂中,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不存在成本、鱼眼和厚薄不均匀的问题,有强度,使用性优良、与聚砜系树脂层的粘结性优良、可以强的密着强度叠层,所以是最优选的基膜。

    树脂薄膜的原料树脂可以是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树脂薄膜的厚度,例如是1~200μm、优选的是3~150μm、更优选的是12~100μm、特别优选的是20~80μm。若不足1μm时,薄膜没有强度,使用性差,若超过200μm时,强度过强,卷膜困难,另外,材料费增加,质量过度增加,成本提高,是不理想的。

    在基膜中,根据需要,也可以添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阻燃剂、染料、颜料、润滑剂、防霉剂、防锈剂等。

    另外,为了提高与聚砜系树脂涂膜层的表面的粘结性,也可以进行电晕放电处理或埋入涂层处理等。

    5.聚砜系树脂涂膜层

    本发明的聚砜系树脂涂膜层可作为光学用薄膜等使用。在作为光学用薄膜使用时,表面必须有优良平滑性。

    另外,聚砜系树脂涂膜层可容易从粘稠物通过溶剂浇注法叠层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作成1~15μm的薄膜,与干叠层法比较,可提供低成本高品位的表面保护薄膜。

    6.叠层体

    本发明的叠层体是在基膜的至少一方的面上具有聚砜系树脂涂膜层的。

    本发明的叠层体是通过在厚度1~200μm的基膜的至少一方的面上涂敷聚砜系树脂的粘稠物、干燥,叠层厚度是0.1~100μm、优选的是0.5~75μm、更优选的是1~50μm的聚砜系树脂层而制造的。这些叠层体可用于光学用薄膜等方面。

    7.叠层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叠层体是通过在基膜上涂敷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后,进行干燥处理而制造的。作为涂敷方法,可使用辊涂、喷涂、压模涂、刮刀涂、气刮刀涂、钢丝棒涂等。在基膜上涂敷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时的溶液温度,从生产成本上考虑优选的是20~50℃。

    另外,作为干燥方法,优选的是在50~150℃下干燥0.1~5分钟。

    7.1钢丝棒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钢丝棒的构造没有特别限制,但如图7(A)所示,是在直径5~25mm的圆棒状体(杆)3上根据液粘度和涂膜厚度将直径20~1000μm左右的钢丝2密实地卷起来构成的。

    这样的钢丝棒,如图7(B)所示,在连接钢丝顶点的线和钢丝间形成多数个断面是倒三角形状的空间5。在此空间5中充满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转移到基膜的涂敷面4a上。

    7.2具有钢丝棒的涂敷装置

    本发明中使用的具有钢丝棒的涂敷装置的构造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的是图8(A)或(B)所示的涂敷装置。

    图8(A)所示的涂敷装置是从溶解液导入管10将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9导入到贮槽12,由于大直径的支撑辊8缓缓地将溶液组合物9卷起供给到小直径的钢丝棒1,所以不产生泡沫,溶液组合物9不偏在一方,可将规定的溶液组合物9供给到钢丝棒1上。另外,由于具有刮片7,可将规定量以上的溶液组合物9刮掉,可更准确地控制涂敷溶液组合物9的量,可提高涂敷膜的表面平滑度。

    由于通过溶解液排出管11连续地排出溶解液9,所以可将溶液组合物的成份比例保持一定,防止生成阻碍表面平滑性的胶。

    在钢丝棒1的空间5中充满溶液组合物9,将其均匀地转移到基膜涂敷面4a上,然后进行干燥得到叠层体。

    图8(B)所示的涂敷装置是改造了图8(A)所示的涂敷装置的一部分的。由于使用比图8(A)所示的涂敷装置大直径的钢丝棒1,虽然表面平滑度稍微差些,但有可制造涂敷膜厚的叠层体的优点。

    另外,凹面架台13的凹面形状与大直径钢丝棒1的外形形状相同,由于两者的间隔是数mm的等级,所以可精密地控制溶液组合物9向钢丝棒1的附着量,可得到表面平滑性优良的叠层体。

    8.叠层体的用途

    本发明的叠层体可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用透明电极的基膜等,作为表面平滑性及外观优良的耐热性光学薄膜等使用。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聚砜系溶解液及叠层体,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在由γ-丁酯40vol%、环己酮30vol%及甲基乙基酮30vol%组成的混合溶剂100份(在图6中以X表示。)中,添加10wt%聚醚砜树脂(PES)(住友化学工业(株)制、斯密卡塞尔(注册商标)PES5003P),搅拌24小时制造聚醚砜树脂溶液组合物。

    接着,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薄膜)(帝人杜邦(デユポン)(株)制、帝特隆(テトロン)(注册商标)S(厚度100μm))作为基膜,用图7所示的具有钢丝棒的涂敷装置(图8(A)所示。)涂敷上述的聚醚砜树脂溶液组合物,使干燥涂膜厚度达到2μm。

    涂层后,在烘箱中在150℃下干燥5分钟,确认涂膜上不发粘,结束干燥。

    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2

    在由γ-丁内酯30vol%、环己酮50vol%及甲基乙基酮20vol%组成的混合溶剂100份(在图6中以Y表示。)中,添加5wt%聚醚砜树脂(PES)(住友化学工业(株)制、斯密卡塞尔(注册商标)PES5003P),搅拌24小时制造聚醚砜树脂溶液组合物。

    接着,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薄膜)(帝人杜邦(株)制、帝特隆(注册商标)S(厚度100μm))作为基膜,用图7所示的具有钢丝棒的涂敷装置(图8(A)所示。)涂敷上述的聚醚砜树脂溶液组合物,使干燥涂膜厚度达到2μm。

    涂层后,在烘箱中在150℃下干燥5分钟,确认涂膜上不发粘,结束干燥。

    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3

    在由苯乙酮40vol%、环己酮30vol%及甲基乙基酮30vol%组成的混合溶剂100份(在图6中以Z表示。)中,添加5wt%聚砜树脂(PSF)(日产化学工业(株)制、优德尔(ユ一デル)(注册商标)P-3500),搅拌24小时制造聚砜树脂溶液组合物。

    接着,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薄膜)(帝人杜邦(株)制、帝特隆(注册商标)S(厚度100μm))作为基膜,用图7所示的具有钢丝棒的涂敷装置(图8(A)所示。)涂敷上述的聚砜树脂溶液组合物,使干燥涂膜厚度达到2μm。

    涂层后,在烘箱中在150℃下干燥5分钟,确认涂膜上不发粘,结束干燥。

    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

    比较例1

    在由γ-丁内酯20vol%及甲基乙基酮80vol%组成的混合溶剂100份(在图6中以S表示。)中,添加10wt%聚醚砜树脂(PES)(住友化学工业(株)制、斯密卡塞尔(注册商标)PES5003P),搅拌24小时制造聚醚砜树脂溶液组合物。由于残留聚醚砜树脂的未溶解物,所以没有进行涂敷。

    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

    比较例2

    在由环己酮80vol%及甲基乙基酮20vol%组成的混合溶剂100份(在图6中以T表示。)中,添加10wt%聚醚砜树脂(PES)(住友化学工业(株)制、斯密卡塞尔(注册商标)PES 5003P),搅拌24小时制造聚醚砜树脂溶液组合物。溶解后放置10小时,由于观察到白化增粘,所以没有进行涂敷。

    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

    比较例3

    在由二甲基甲酰胺20vol%、环己酮40vol%及甲基乙基酮40vol%组成的混合溶剂100份中,添加10wt%聚醚砜树脂(PES)(住友化学工业(株)制、斯密卡塞尔(注册商标)PES5003P),搅拌24小时制造聚醚砜树脂溶液组合物。

    接着,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薄膜)(帝人杜邦(株)制、帝特隆(注册商标)S(厚度100μm))作为基膜,用图7所示的具有钢丝棒的涂敷装置(图8(A)所示。)涂敷上述的聚醚砜树脂溶液组合物,使干燥涂膜厚度达到2μm。

    涂层后,在烘箱中在150℃下干燥5分钟,确认涂膜上不发粘,结束干燥。

    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

                                          表1  树脂  树脂含量  重量份                    溶剂组成     溶液状态     膜外观  GBL 苯乙酮 DMF  Anone  MEK  实施例1  PES    10  40    30  30  溶解  ○  良好  ○  实施例2  PES    5  30    50  20  溶解  ○  良好  ○  实施例3  PSF    5    40    30  30  溶解  ○  良好  ○  比较例1  PES    10  20  80  不溶解  ×   -  -  比较例2  PES    10    80  20  凝胶化  ×   -  -  比较例3  PES    10  20    40  40  溶解  ○  凹凸  ×

    PES:聚醚砜树脂

    PSF:聚砜树脂

    GBL:γ-丁内酯

    DMF:二甲基甲酰胺

    ANONE:环己酮

    MEK:甲基乙基酮

    溶液状态

    溶解○:没有未溶解物,溶解后密闭10小时,在溶液中没有变化。

    不溶×:残留未溶解物。

    凝胶化×:溶解后放置10小时而看到白化、增粘。

    薄膜外观

    良好○:干燥后,膜平滑。

    凹凸×:干燥后,膜成为波纹状,缺乏平滑性。

    评价结果

    实施例1~3:溶液组合物稳定,涂层后的面也平滑而良好。

    比较例1:在溶液中残留未溶解成份,不能涂敷。

    比较例2:溶液增粘,不能涂敷。

    比较例3:涂敷膜呈波纹状,显著外观不良。

    实施例4

    使用在实施例1中制造了的叠层体,通过如下工序制作作为其用途的液晶显示元件。

    在实施例1中制造了的叠层体上,用DC磁控管法从初期真空度3×10-4Pa的状态导入氧/氩气9%的混合气体,在3×10-1Pa的条件下进行溅射得到500埃()厚的SiO2。接着,作为透明导电膜,用同样的DC磁控管法从初期真空度3×10-4Pa的状态导入氧/氩气4%的混合气体,在1×10-1Pa的条件下进行溅射得到由In/In+Sn的原子比是0.98的氧化铟锡(ITO)组成的透明导电膜。测定结果,膜厚是1600埃()、电阻率是4×10-4Ω·cm。将ITO成膜后,涂敷抗蚀剂显像,用腐蚀液在10vol%HCl、液温40℃中进行图形腐蚀,形成对角线长3英寸、L/S=150/50μm的显示图形。形成图形后,涂敷STN用定向膜,在150℃下进行2小时烧成处理后,进行研磨处理以成为240度螺旋的定向。研磨处理后,散布隔片,涂敷密封剂,在130℃下密封固化后单元化,注入STN用液晶组合物。将偏振光片贴合在对比度成为最大的位置,制作成液晶显示元件。

    评价结果

    在驱动电压0V~±5V下对该液晶显示元件进行点灯试验时,没有看到由于液晶的单元间隙的异常引起的显示不均匀,显示效果良好。

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叠层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叠层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叠层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叠层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叠层体.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叠层体,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的特征是在由内酯类(A)或含芳香环酮类(B)的任意一种、环状酮类(C)和沸点在150以下的脂肪族酮(D)构成的混合溶剂中溶解至少1种的聚砜系树脂组成,该叠层体是,将该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涂敷在基膜的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上述聚砜系树脂溶液组合物,性质稳定,溶液中不残留未溶解物,溶液不增粘、不凝胶,在涂敷在基膜表面时形成平滑的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