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的窗框模制件用夹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汽车门的窗框模制件固定在车门上的夹子,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窗框模制件的末端部分固定在门柱上的窗框模制件用夹子。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门上缘部设置有支承门玻璃的框架,另外还设置了包上该框架和玻璃边缘部分的窗框模制件。在图1中,在以汽车行进方向为基准的从前侧到后侧方向上,沿前车门1的上缘部将窗框模制件2沿长度方向设置在前车门1的上缘部处。能够支承窗玻璃5移动的门柱6沿上下方向在窗框模制件2后端的末端部分3上延伸。图1中用圆II表示部分地放大图也就是图2中,窗框模制件2覆盖着门柱6上端使外观良好,同时,利用窗框模制件用夹子将包含末端部分3的窗框模制件部分固定在门柱6上。在沿图2中III-III线所做的断面图也就是图3(A)中,将窗框模制件用夹子7插入窗框模制件2末端部分3的空腔内。夹子7填塞末端部分3的空腔使外观良好,同时,夹子7具有被固定在门柱6上的固定部分(图中未示),用于将窗框模制件2的末端部分3固定在门柱6上。
如图3(A)所示,窗框模制件用夹子7采用适当姿势将窗框模制件2固定在门柱6上。但是,在门柱6和窗框模制件2的下缘部之间会存有间隙9,既影响外观,也降低了防止雨水等浸入的密封性。为此,如图3(B)所示,在门柱6的整个宽度方向上,与门柱6相交叉的窗框模制件2的下缘部与由软质塑料材料制成的唇缘10接合,将窗框模制件2安装在门柱6上后,唇缘10就会挡住间隙9。但是,要挡住间隙9,就必须使唇缘10在门柱6的全部宽度11(参考图2)上与窗框模制件2接合,然而,使唇缘10与窗框模制件2形成一体是困难的。虽然利用粘结剂可以将唇缘10粘在窗框模制件2上,但是在现场组装的操作,不仅批量性差,而且可靠而稳定地接合唇缘10需要熟练的工作,提高了成本。因此,希望不把唇缘粘合到窗框模制件上就能填塞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的间隙。
日本实开平3-51616号公报记载了一种结构,为了填塞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间隙,可以在玻璃滑道(支承能够移动的窗玻璃的元件)内形成有衬垫,该衬垫由沿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的间隙延伸的突出片构成。由于这种结构是为了填塞间隙而在沿窗框架纵向延伸的玻璃滑道中按特定形状形成的,不是利用填塞间隙用的窗框模制件用夹子的设计。日本特开平7-186724公报公开了一种插入汽车车门窗框模制件末端部分内的填塞末端罩。在这种末端罩中,设置了沿门柱一侧延伸的锁定部,另一方面,在门柱的柱盖内设置了承受该锁定部的钩。将末端罩插入窗框模制件时,锁定部邻接门柱,通过使柱盖的钩与该锁定部卡合,使柱盖相对于窗框模制件保持适当的位置关系。该末端罩是保持柱盖相对于窗框模制件处于适合的位置关系的设计,对于填塞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间隙的唇缘没有任何启示。日本特开平8-30095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提高密封性能和窗玻璃导向功能的玻璃滑道结构。该结构是给前车门和后车门之间的窗框模制件以连续感的设计,但既不能改良能填塞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间隙的唇缘,也不能使用窗框模制件用夹子来填塞间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框模制件用夹子,该窗框模制件用夹子能将窗框模制件末端部分固定在门柱上,同时,还具有填塞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间隙的唇缘。
为了实现相关目的,本发明的汽车车门窗框模制件用夹子特征在于:包含插入窗框模制件末端部分的空腔内的细长末端罩部、被固定在沿窗框模制件延伸的门柱部分上的紧固部、填充在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间隙中的唇缘;紧固部和末端罩部由硬质塑料材料一体形成,紧固部相对末端罩部被一体形成的位置为当该末端罩部被插入窗框模制件内时该紧固部能够在门柱的规定位置上固定的位置;唇缘由软质塑料材料制成,该唇缘具有将熔化的软质塑料材料流进上述末端罩部预定位置处固化形成的预定形状,并与该末端罩部连接成一体。
如果采用这种夹子,因末端罩部和紧固部由硬质塑料材料一体制成,且通过将熔化的软质塑料材料流进该一体成形元件上形成唇缘,所以不需要粘接到窗框模制件上;由于唇缘是利用熔化结合与末端罩部连结的,所以能保持与末端罩部的高强度连接;由于能够利用模具形成夹子,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能够大批量生产;只要将末端罩部插入窗框模制件的末端部分内,就能将紧固部固定在门柱上,不需要熟练的工作能力,就能填塞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窗框模制件用夹子中,从唇缘连续的由软质塑料材料制成的盖部一体地连接到末端罩部的端部。根据这种情况,末端罩部的外观面和唇缘呈没有缝隙地连续状,窗框模制件末端的密封性能以及末端部分一体的外观性良好。另外在末端罩部上,形成多个软质塑料材料要流入的通孔,所述软质塑料材料流入所述通孔内固化,形成固定锚固件,使软质塑料材料与硬质塑料材料的连接被强化。在此情况下,形成的通孔直径为软质塑料材料的流出口大于流入口状的大直径,且能阻止固定锚固件从通孔内拔出。由此唇缘和盖部更牢固地连接到末端罩部上。
在上述夹子中,硬质塑料材料是聚碳酸酯类的聚合物共混物;软质塑料材料是热可塑性弹性体(TPE),并且是对硬质塑料材料的热熔粘性高的材料。软质塑料材料沿末端罩部纵向和该末端罩部的端部被连接,该末端罩部的纵向连接缘部和端部被形成为凸凹线形,可以增强上述软质塑料材料与硬质塑料材料的连接。在上述夹子中,为了把紧固部插入门柱上的安装孔内并固定,将紧固部形成为从末端罩部突出的锚脚形状。
发明效果: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窗框模制件用夹子,由于末端罩部和紧固部是由硬质塑料材料一体形成的,且在该一体成形部件上流入熔化的软质塑料材料形成唇缘,不需要粘合窗框模制件;由于唇缘利用固定锚固件和熔粘被连接到末端罩部上的,能保持与末端罩部的高强度连接;由于夹子是利用成型模具形成的,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能够大批量生产,只要将末端罩部插入窗框模制件的末端部分,就能将紧固部固定在门柱上,不需要熟练的工作能力,就能填塞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前门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2是将图1中II圆包围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2中III-III线所做的断面图,显示现有技术中窗框模制件用夹子和窗框模制件之间关系,其中(A)显示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存在间隙的状态,(B)显示填充间隙的唇缘与窗框模制件粘合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从窗框模制件用夹子上方看到的斜视图;
图5是显示图4所示窗框模制件用夹子的平面视图;
图6是从图4所示夹子底侧看到的斜视图;
图7是沿图5所示夹子中的VII-VII线所做的断面图;
图8是沿图5所示夹子中的VIII-VIII线所做的断面图;
图9是从图4所示夹子中的末端罩部上方看到的透视图,此时唇缘和盖部还没有被连接到末端罩部上;
图10是显示图9所示末端罩部的平面视图;
图11是沿图2中III-III线所做的断面图,显示本发明窗框模制件用夹子和窗框模制件之间的关系;
图12是包含有紧固部的断面图,显示图11所示窗框模制件用夹子的紧固部被固定在门柱上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 前车门
2 窗框模制件
3 窗框模制件末端部分
5 窗玻璃
6 门柱
7 现有技术中的窗框模制件
9 间隙
10 唇缘
11 门柱宽度
15 本发明的窗框模制件用夹子
17 末端罩部
18 紧固部
19 唇缘
21 末端罩部的主体部
22 末端罩部的唇缘支承部
23 末端罩部的盖部
25 通孔
26 固定锚固件
27 锚脚固定部
29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图4~8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窗框模制件用夹子15,图9和10显示了连接唇缘之前的窗框模制件用夹子15的末端罩部(エンドキヤツプ)17。如图4~8所示,本发明的窗框模制件用夹子15包括插入窗框模制件末端部分(可以参考图2中窗框模制件2的末端部分3)的空腔内的细长末端罩部17、被固定在沿窗框模制件延伸的门柱(可以参考图2的门柱6)部分上的紧固部18(参考图6)、填充在窗框模制件和门柱之间间隙中的唇缘19。
在本发明中,所谓的紧固部18和末端罩部17由硬质塑料材料一体制成。在图9和10中,紧固部18被遮挡着看不见,显示了末端罩部17。末端罩部17具有填塞窗框模制件末端部分尺寸大小的主体部21和沿窗框模制件纵向方向在门柱宽度(参考图2中的门柱6的宽度11)范围内纵向延伸的唇缘支承部22,紧固部18一体形成并被固定在图9和10所示的里侧。这种硬质塑料包括聚碳酸酯(PC)类的聚合物共混物,例如,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为混合对象的PC/PBT共混物。
在本发明中,唇缘19由软质塑料材料制成。作为这种软质塑料材料最好是热可塑性弹性体(TPE),特别是可以用聚酯类热可塑性弹性体。这种热可塑性弹性体对上述PC/PBT共混物具有热熔粘着性高的优点。为了能形成唇缘19,把能填充门柱和窗框模制件之间间隙且沿门柱宽度方向(参考图2中的宽度11)延伸形成规定形状的成型模,沿着由硬质塑料材料制成的末端罩部17的主体部21和唇缘支承部22的纵向延伸缘部进行设置,使流入该成型模中的软质塑料材料固化,就能获得具有预定形状的唇缘19。使唇缘19熔粘在沿末端罩部17纵向延伸的缘部的预定位置,并与末端罩部17一体地连接。
窗框模制件用夹子15中,把从唇缘19开始连续的并采用与唇缘19相同软质的塑料制成的盖部23一体地连接在末端罩部17的主体部21的端部上。用于形成唇缘19的成型模最好是与盖部23一起形成的成型模具,从而能够将唇缘19和盖部23一体形成。由于唇缘19和盖部23被连接成一体,成为末端罩部17填充窗框模制件末端部分的末端罩部17外观面的盖部23和唇缘19没有缝隙地进行连接,能够提高窗框模制件末端部分的密封性能,使末端部分的一体在外观上好看。
参考图9和10,在末端罩部17上形成多个软质塑料材料要流入的通孔25。通孔25在沿着连接唇缘19的主体部21和唇缘支承部22的纵向缘部间隔着形成有多个,在沿着形成盖部23的主体21端缘部也形成通孔25。在形成唇缘19和盖部23时,将软质塑料材料流入到这些通孔25中,软质塑料材料固化后形成固定锚固件。由此提高了由软质材料形成的唇缘19和盖部23与由硬质塑料材料制成的末端罩部17的连接强度。如图7和8所示,这些通孔25的直径是以出口侧的孔径a大于软质塑料材料流进时入口侧孔径b的形式形成的。由此,阻止在通孔内所形成的固定锚固件26从通孔25内被拔出,由此唇缘19和盖部23更牢固地被连接在末端罩部17上。另外,如图5、9和10所示,硬质塑料材料制成的末端罩部17的主体部21和唇缘支承部22的纵向延伸的缘部的形状和主体部21端部的形状不是直线形,被形成为具有凸部或凹部的凸凹线形。根据这种情况,使软质塑料材料沿该凸凹线形熔粘在末端罩部17上,随着向末端罩部17的粘合面积的增大的同时,纵向或端缘方向的活动受到限制,更加难于分离,软质塑料材料和硬质塑料材料的连接更加被强化。
如图6所示,末端罩部17插入窗框模制件时,于紧固部18能够在门柱规定位置固定的位置上,相对末端罩部17一体形成紧固部18,其形状也被形成为适合固定在门柱上的形状。如图所示,为了把紧固部18插入门柱安装孔内并固定,紧固部18是以作为从末端罩部17突出的锚脚固定部27的形式形成的。该形状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任何能够实现将夹子15固定在门柱上的紧固部功能的形状。另外,要进行固定时,门柱除了字面意思上的门柱外,也包含被设置在门柱上的被称作门外壳等的柱盖等。
图11是沿图2中III-III线所做的断面图,显示使用本发明的窗框模制件用夹子15将窗框模制件2固定在门柱6上的状态。在图11中,夹子15的末端罩部17的主体部位于窗框模制件2的空腔内,唇缘19从末端罩部17的下缘部一体地延伸出来,从窗框模制件2的下缘部和门柱6之间的间隙延伸出来。唇缘19由于是由软质塑料材料形成,容易在所述间隙内沿门柱6或窗框模制件2的形状挠曲,能够紧密地填塞所述间隙。另外,图12显示的状态为把紧固部18插入门柱6上的安装孔29内,将夹子15固定在门柱6上,和由此把窗框模制件2固定在门柱6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