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管装置.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230656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4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33156.9

申请日:

2010.03.12

公开号:

CN101898400A

公开日:

2010.12.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45/03申请日:20100312|||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5/03; B29C45/22; B29C45/26; B29C45/74

主分类号:

B29C45/03

申请人:

汉斯·施雷克

发明人:

汉斯·施雷克

地址:

德国布格瓦尔德-波腾多夫

优先权:

2009.03.13 DE 102009012659.7; 2009.04.08 DE 102009016501.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代理人:

闵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成型件注塑用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置入模具中的喷管装置(10),其中所述喷管装置包括一根第一喷管体与一根第二喷管体(20,21)以及一个用于连接两根喷管体的连接元件(22),其中喷管体与连接元件各具有一根用于传送熔料的传送管道(26,28,29),熔料可以通过连接元件从第二喷管体(21)送入第一喷管体(20)中,其中第一喷管体至少具有一个传送管道(30,31)用于将熔料射入模具的一个型腔(14,15)中,其中连接元件通过如下方式与两个喷管体相连,即,喷管体可以在喷管体的纵轴(47)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其特征在于,喷管体(20,21)与连接元件之间的连接区域(42)是以如下形式构成的,即,连接区域是自动密封的。

权利要求书

1: 塑料成型件注塑用装置, 特别是一种可置入模具中的喷管装置 (10, 48, 58, 64, 65, 66, 75, 82, 95, 106, 108, 117), 其中所述喷管装置包括一根第一喷管体与一根第二喷管体 (20, 21, 49, 59, 67, 77, 80, 83, 97, 109, 111, 118) 以及一个用于连接两根喷管体的连接元件 (22, 50, 79, 110), 其中喷管体与连接元件各具有一根用于传送熔料的传送管道 (26, 28, 29, 52), 熔料可以通过连接元件从第二喷管体 (21, 80, 111) 送入第一喷管体 (20, 49, 59, 67, 77, 83, 97, 109, 118) 中, 其中第一喷管体至少具有一个传送管道 (30, 31, 53, 124, 125) 用于 将熔料射入模具的一个型腔 (14, 15, 71) 中, 其中连接元件通过如下方式与两个喷管体相 连, 即, 喷管体可以在喷管体的纵轴 (47, 56) 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 其特征在于, 喷管体与 连接元件之间的连接区域 (42, 51, 113) 是以如下形式构成的, 即, 连接区域是自动密封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接元件 (22, 50, 79, 110) 是以单件的形 式构成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接元件 (22, 50, 79) 与两个喷管体 (21, 80) 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接元件 (110) 与 两个喷管体 (109) 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接元件是由喷管体构成的。
6: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连接区域 (42, 5, 113) 中, 连接元件 (22, 50, 79, 110) 的径向外表面 (43, 54) 与喷管体 (20, 21, 49, 59, 67, 77, 80, 83, 97, 109, 111, 118) 的径向内表面 (44, 55) 构成一种密封 (45, 57)。
7: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接元件 (22, 79, 110) 构成了传送管道 (26, 28, 29) 的径向密封壁 (46), 所述密封壁可以将密封力施加到喷 管体 (20, 59, 67, 77, 83, 97, 111, 118) 的径向内表面 (44) 上。
8: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接元件 (50) 的传 送管道 (52) 在连接元件中拐入一根横向于传送管道走向的第一喷管体 (49) 的传送管道 (53) 中。
9: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喷管体 (20, 21, 49, 59, 67, 77, 80, 83, 97, 109, 118) 具有一个定位装置用于在模板 (12, 72, 85, 10, 130) 中定位第一喷管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喷管体 (20, 21, 49, 59, 67, 77, 80, 83, 97, 109, 118) 的凸缘 (32, 60, 68, 91, 96) 构成了定位装置, 其中第一喷管体的凸缘可以 在模板 (12, 72, 85, 102, 130) 的轴向和 / 或径向上定位。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凸缘 (60) 可以以多边形的形式构成, 并 且可以啮入模板的相应支撑凸肩 (63) 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 或 11 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凸缘 (32, 68, 91, 96, 40, 92, 99) 上设置有一个销子, 所述销子啮入模板 (12, 85, 102, 130) 的安装缺口 (41, 93, 100) 中, 并在径向上定位第一喷管体 (20, 59, 67, 77, 83, 97, 109, 118)。
13: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喷管体 (83, 97, 109) 是以如下形式构成的, 即, 第一喷管体可以从模板 (85, 102) 的正面 (84) 插入模板 中。 2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定位装置具有一个紧固螺钉 (104, 107), 所述紧固螺钉可以从模板 (85) 的正面 (84) 插入第一喷管体 (83, 97, 109), 或者可以 从模板的背面 (105) 插入模板中, 并在轴向上定位第一喷管体。
15: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喷管体 (20, 21, 49, 59, 67, 77, 80, 83, 97, 109, 118) 在底部末端设置有一个喷管头 (34, 61, 69) 用于注塑 位于第一喷管体侧旁的型腔 (14, 15, 71)。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喷管头 (69) 与第一喷管体 (67, 77) 的顶部末端 (73) 之间设置有一个延长段 (70, 76)。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延长段 (76) 是以筒状形式构成的, 第二 喷管体 (80) 的加热装置 (81) 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一喷管体 (77) 中。
18: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喷管体 (118) 中设置有一个缺口 (119), 其中, 缺口以如下形式设置在加热装置 (116) 与第一喷管 体的传送管道 (124, 125) 之间, 即, 加热装置的热能可以导向第一喷管体的喷射道 (126, 127)。
19: 带有一个模板 (85) 与一个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喷管装置 (82, 95, 108) 的模具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模板的正面 (84) 设置有一个带有支撑凸肩 (87, 101) 的喷 管体支座 (86)。

说明书


喷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成型件注塑用装置, 特别是一种可置入模具中的喷管装置, 其中所述喷管装置包括一根第一喷管体与一根第二喷管体以及一个用于连接两根喷管体 的连接元件, 其中喷管体与连接元件各具有一根用于传送熔料的传送管道, 熔料可以通过 连接元件从第二喷管体送入第一喷管体中, 其中第一喷管体至少具有一个传送管道用于将 熔料射入模具的一个型腔中, 其中连接元件通过如下方式与两个喷管体相连, 即, 喷管体可 以在喷管体的纵轴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另外,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模板与喷管装置的 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的喷管装置与模具装置只有在模具装置可安装与拆卸时才可正常 使用, 而因为模具装置本身结构的原因, 决定了其成本相对过高。 特别是当喷管装置是一种 多口喷嘴时, 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所述多口喷嘴中, 在模具中的喷管装置侧旁安装有多个 型腔。在这种形式的喷管装置中, 喷管体中的一个中心传送管道要以星形的形式分支成多 个喷射道用于侧面注满型腔, 其中在喷射道中安装有喷头, 所述喷头会伸出喷管体并伸入 模具中。因此, 毫不费力地就可以将喷管体从模具中取出来。所以, 模具必须以多段的形式 构成, 或者喷管体必须设置成以下形式, 即, 喷管体可以使喷头的安装和拆卸与模具无关。
     根据现有技术所述, 在本文开头所述的喷管体中, 喷管体是以多段的形式构成的, 因此, 在出于清洗目的而需要从固定喷管装置的模具装置支撑板上卸下喷管体时, 就不必 卸下模具了。因此, 所公开的喷管装置具有一根第一喷管体与一根第二喷管体, 所述两根 喷管体可以借助一个连接元件连接起来, 并且两根喷管体可以以管道连接器的形式推入与 拉出。另外,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 喷头总是对准型腔的喷射道, 因为由于喷管装置的加 热可以平衡纵向变形。因为熔料是在高压的状态下被传送给型腔的, 所以在连接元件与第 一喷管体之间的连接区域中要设置一个柔性环形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安装在连接元件的端 面, 并以密封的方式紧靠在相对的第一喷管体端面上。 密封元件可以消除掉轴向密封间隙, 所述密封间隙可以使两个喷管体的纵向可移动性补偿纵向变形, 所述纵向可移动性是在密 封元件柔性的框架下确定的。
     其缺点在于, 因为连接密封性取决于密封间隙的大小以及所安装密封元件的大 小, 所以只能补偿少许纵向变形。而且在安装时必须总是注意密封元件的安装位置是否正 确以及是否存在损伤。为了排除可能的不密封性, 因此建议在安装时更新密封元件。另外 在上述喷管装置中, 需要拆卸与安装模具, 因为喷头的更换与模具有关。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建议一种喷管装置, 所述喷管装置可以特别简单地被安 装与拆卸, 并且可以在加热的作用下补偿相对较大的纵向变形。
     通过具有权利要求 1 所述特征的喷管装置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特征的模具装置可以解决本任务。
     根据发明所述的塑料成型件注塑用装置, 特别是一种可置入模具中的喷管装置, 所述喷管装置包括一根第一喷管体与一根第二喷管体以及一个用于连接两根喷管体的连 接元件, 其中喷管体与连接元件各具有一根用于传送熔料的传送管道, 熔料可以通过连接 元件从第二喷管体送入第一喷管体中, 其中第一喷管体至少具有一个传送管道用于将熔料 射入模具的一个型腔中, 其中连接元件通过如下方式与两个喷管体相连, 即, 喷管体可以在 喷管体的纵轴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 其中在喷管体与连接元件之间设置有一个可自动密封 的连接区域。
     特别是通过连接区域的自动密封结构可以不再使用具有现有技术所述缺点的密 封元件。 还可以补偿连接区域内部相对较大的、 由加热作用决定的纵向变形, 而不必考虑密 封元件的位置是否准确。因此, 原则上来说, 纵向变形只受连接区域的长度限制。也不需要 特别考虑涉及到连接元件与喷管体长度的可能的制造与安装偏差。总之, 可以简化喷管装 置与模具装置的安装与拆卸, 因为不必使用密封元件。
     当连接元件是以单件的形式构成时, 连接元件制造起来就特别简单, 而且成本较 低。还可以减少喷管装置的部件数量, 从而进一步简化安装与拆卸。
     连接元件除了可以在纵向上相对于两个喷管体移动外, 连接元件还可以紧紧地与 两个喷管体相连。例如 : 连接元件可以紧紧地与两个喷管体拧紧在一起, 因此, 在这里不必 给连接件设置可移动的密封件。
     作为可选方案, 连接元件也可以紧紧地与第一喷管体相连,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 在 第一喷管体区域不会发生连接元件的纵向变形, 而只在第二喷管体区域中发生连接元件的 纵向变形。 因为在这里不必设置自动密封的连接区域, 所以可降低第一喷管体的结构尺寸。 因为只在第二喷管体中设置有自动密封的连接区域, 所以自动密封的连接区域不会再承受 很高的热负荷, 因为连接区域与喷管装置的加热装置隔开了。
     在一种结构形式中, 连接元件是由喷管体构成的。 也就是说, 取消了连接元件的特 别结构, 因为这样的话两个喷管体就可以直接相互相连, 并在两个喷管体之间构成连接区 域。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简化喷管装置的结构。
     如果连接元件的径向外表面与两个喷管体的径向内表面构成了一种密封, 那么连 接区域就可以简单地自动密封。 也就是说, 连接元件与所涉及到的喷管体相互结合在一起, 并且在径向表面之间形成一种密接式环形间隙, 所述环形间隙既可以使部件在纵向上滑 动, 但又可以保证连接区域的充分密封。
     为了进一步改进密封效果, 连接元件可以构成传送管道的一个径向密封壁, 所述 径向密封壁可以将密封力施加到喷管体的径向内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 连接元件的一端 或一段是以如下方式构成的, 即, 在喷管体的传送管道与连接元件的圆周直径之间设置有 一种膜状薄壁。 在压力下传送熔料时, 圆周直径会扩张, 从而在喷管元件的径向内表面以及 内径与连接元件的圆周直径之间形成一种密封。 自动密封的连接区域在其密封效果方面可 以适应传送管道中的压力状态。 前提条件是连接元件的传送管道至少在一段连接区域中与 喷管体的传送管道是相对同轴的。
     在一种改进的结构形式中, 连接元件的传送管道在连接元件中拐入一根横向于传 送管道走向的第一喷管体的传送管道中。 这样就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连接区域, 即, 在连接元件的圆周面中至少设置有一个开口, 所述开口可以将连接元件的传送管道与喷管体的传 送管道连接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 连接区域也可以自动密封, 并具有更多的径向密封面与密 封面配对。
     特别有利的是, 如果第一喷管体具有一个定位装置用于将第一喷管体定位在模具 的模板中。定位装置可以以如下形式构成, 即, 第一喷管体可以以形状配合和 / 或力配合的 方式固定在模板中, 并且喷管体的喷头可以相对于在模板中设置的喷射道调整到需要的位 置。 因此, 第一喷管体不再需要根据第二喷管体固定, 所述第二喷管体要相对于支撑板定位 于固定。
     第一喷管体的凸缘可以构成一种定位装置, 其中所述凸缘可以将第一喷管体轴向 和 / 或径向定位在模板中。凸缘设置在第一喷管体的上部末端或下部末端, 并且与喷管体 的纵轴同心。
     另外, 凸缘可以以多边形的形式构成, 并且可以啮入模板的相应支撑凸肩中。例 如: 凸缘可以设置成圆形、 方形或多边形, 其中模板的支撑凸肩优选具有一个相应的结构。 因此, 第一喷管体可以设置成任意的径向形状并具有一个任意的喷头装置, 而与凸缘无关。
     在凸缘上也可以设置一个销子, 所述销子可以啮入模板的安装缺口中, 并在径向 方向上定位第一喷管体。安装缺口可以设置成模板中的一个槽, 所述槽的走向为第一喷管 体的纵轴走向。销子或者是螺栓或者是凸缘的凸出部分可以插入槽中, 并对第一喷管体进 行径向定位。 在支撑凸肩中也可以设置一个孔形安装缺口, 安装在凸缘端面上的销子、 螺栓 或凸起可以插入所述安装缺口中。 特别有利的是, 如果第一喷管体设置成如下形式, 即, 第一喷管体可以从模板的正 面插入模板中。这样在拆卸第一喷管体时就不必再从支撑板上拆卸模板了。直接从模板的 正面就可以拆下第一喷管体, 其中由于连接区域的结构, 所以只需从连接元件与第二喷管 体中拔出第一喷管体, 而不必额外的工作步骤松开连接区域。
     在正面安装喷管体时, 比较有利的是, 定位装置具有紧固螺钉, 所述紧固螺钉可以 从模板的正面插入第一喷管体中, 或者从模板的背面插入模板中, 并在轴向上定位第一喷 管体。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模板安装缺口中的第一喷管体位置正确, 并避免在拆卸模具时第 一喷管体从安装缺口中意外掉落。
     第一喷管体在底部末端还设置有一个喷管头, 所述喷管头用于注满安装在第一喷 管体侧旁的型腔。 因此, 喷管装置可以以多头喷嘴的形式构成, 其中喷管头优选以如下形式 构成, 即, 模板正面的多口喷嘴的喷头可以从喷管头上拆下来, 也可以插入该喷管头中。在 更换以及安装喷管头时, 第一喷管体可以保留在模板中, 而不必再以多段的形式设置模具 模板用于安装与拆卸第一喷管体, 所述模具模板可以构成喷射道。
     特别是型腔相对较长并且模板较厚时, 比较有利的是, 在喷管头与第一喷管体上 部末端之间设置有一个延长段。 延长段是以第一喷管体上部末端的凸缘与第一喷管体下部 末端的喷管头之间的环形槽的形式构成的, 所述喷管头带有喷头。延长段的长度总是根据 模板的厚度选择。因此, 更换模板时就不必完全更换喷管装置, 因为只需要更换第一喷管 体。 因此, 这样就可以相对较快地更换模具, 而不必从支撑板或模板上取下或拆下喷管装置 的不同部件。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 延长段是以筒状形式构成的, 即, 第二喷管体的加热装置至少
     部分安装在第一喷管体中。 也就是说, 延长段仅仅克服从凸缘至喷管头之间的距离, 而不是 延长段本身设置一个传送管道。 在这种区域中, 延长段可以覆盖住第二喷管体, 所述第二喷 管体的加热装置伸入延长段中, 这样就可以保证比较有利地加热传送管道。
     比较有利的是, 在第一喷管体中设置有一个缺口, 所述缺口以如下方式设置在加 热装置与第一喷管体的传送管道之间, 即, 加热装置的热能可以被引向第一喷管体的喷射 道方向上。缺口可以设置成径向环形间隙的形式, 所述环形间隙由于其隔离作用可以避免 将加热装置的热能直接传递到传送管道的顶部区域。也就是说热能导入第一喷管体, 并由 于环形间隙而被导入传送管道的底部区域以及第一喷管体的喷射道区域。 这样就可以通过 第一喷管体的密封环平衡热损耗, 所述密封环可以与模具连接在一起。相应地可以通过缺 口的结构获得一种用于第一喷管体的最佳温度曲线, 从而以一种理想的方式加热传送管道 与喷射道中的熔料。也可以通过一个个衬套构成环形间隙。衬套具有加热装置, 并且以如 下方式与第一喷管体相连, 即, 在衬套与第一喷管体之间设置有一个环形间隙。 除了环形间 隙的结构外, 还可以通过多个径向槽构成缺口。
     根据发明所述的模具装置具有一个模板与一个喷管装置, 其中在模板的正面配置 有一个带有支撑凸肩的喷管体支座。喷管体支座用于正面安装具有上述优点的第一喷管 体。
     模具装置的其它有利结构形式请参见根据权利要求 1 所引出的从属权利要求的 特征描述。附图说明
     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
     图 1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一结构形式的纵视图 ;
     图 2 为图 1 所述喷管装置的仰视图 ;
     图 3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二结构形式的纵视图 ;
     图 4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三结构形式的纵视图 ;
     图 5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四结构形式的纵视图 ;
     图 6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五结构形式的纵视图 ;
     图 7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六结构形式的纵视图 ;
     图 8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七结构形式的纵视图 ;
     图 9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八结构形式的纵视图 ;
     图 10 为喷管装置沿着图 9 所示线 X-X 的视图 ;
     图 11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九结构形式的纵视图 ;
     图 12 为喷管装置沿着图 11 所示线 XII-XII 的视图 ;
     图 13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十结构形式的仰视图 ;
     图 14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十一结构形式的纵视图 ;
     图 15 为图 1 所示一种喷管装置的第一结构形式的部分视图 ;
     图 16 为一种模具装置中的一种喷管装置的一种第十二结构形式的纵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与图 2 示出了一种模具装置 11 中的一种喷管装置 10, 其中模具装置 11 具有 喷管装置 10、 一种在这里没有完全示出的模具的模板 12 与一种支撑板 13 以及其它在这里 没有详细示出的部件。在模板 12 中设置有带有喷射道 16 与 17 的型腔 14 与 15。另外, 在 模板中还设置有一种带有支撑凸肩 19 的喷管体支座 18。
     喷管装置 10 具有一根第一喷管体 20、 一根第二喷管体 21 以及一个连接元件 22。 另外, 第二喷管体 21 可以借助一种定心环 23 固定在支撑板 13 的通孔 24 中, 并且具有一种 加热元件 25 以及一根中心传送管道 26, 所述中心传送管道用于传送在这里没有详细示出 的熔料。 在第二喷管体 21 中, 可以借助一种螺纹连接 27 以密封的方式旋入连接元件 22, 其 中连接元件 22 设置有一根可与传送管道 26 相连的传送管道 28, 所述传送管道可以伸入第 一喷管体 20 的传送管道 29 中。传送管道 29 分支为两根传送管 30 与 31, 所述传送管可以 将熔料送入喷射道 16 与 17 中。第一喷管体 20 设置有一个凸缘 32 与一个通过环形槽 33 与凸缘 32 隔开的喷管头 34, 所述喷管头带有一个加热装置 35。在喷管头 34 中安装有喷头 36 与 37, 所述喷头可以通过喷头支座 38 从喷管头 34 上卸下来, 所述喷头在本实施例中是 利用闭锁装置 39 固定的。在凸缘 32 中安装有销子 40, 所述销子可以啮入模板 12 的安装孔 41 中, 从而使喷管头 34 以及喷头 36 与 37 可以在径向上相对于喷射道 16 与 17 固定。在轴 向上, 第一喷管体 20 可以借助固定在模板 12 与支撑凸肩 19 之间的凸缘 32 固定在要求的 轴向位置。 在连接元件 22 与第一喷管体 20 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区域 42, 所述连接区域可以 自动密封。连接元件 22 的一个径向外表面 43 与第一喷管体 20 的一个径向内表面 44 一起 构成一种密封 45。为了支持连接区域 42 中的密封作用, 连接元件 22 设置有一种传送管道 28 的密封壁 46, 只要在传送管道 28 与 29 中存在压力增高状态, 那么所述密封壁就可以施 加密封力到第一喷管体 20 的径向内壁 44 上。这样就可以扩张密封壁 46, 从而使径向外壁 43 以密封的方式紧靠在传送管道 29 的径向内壁 44 上, 其中连接区域 42 可以使第一喷管体 20、 第二喷管体 21 与连接元件 22 沿着喷管装置 10 的纵轴 47 发生相对移动, 因此不必在连 接区域 42 中安装密封元件。
     图 3 示出了一种带有一根第一喷管体 49 与一个连接元件 50 的喷管装置 48, 与图 1 与图 2 所示喷管装置不同的是, 在所述喷管装置中, 连接区域 51 是以如下方式构成的, 即, 连接元件 50 的传送管道 52 拐入第一喷管体 49 的一根横向于传送管道 52 走向的传送管 53 中。在连接元件 50 的径向外壁 54 与第一喷管体 49 的径向内壁 55 之间设置有一个同样可 以在喷管装置 48 的纵轴 56 上移动的密封装置 57, 所述密封装置不需要额外的密封元件。
     图 4 示出了一种喷管装置 58, 与图 1 与图 2 所示喷管装置不同的是, 在所述喷管装 置中, 一个第一喷管体 59 是以多边形的形式构成的。特别是第一喷管体 59 的凸缘 60 是以 多边形的形式构成的, 其中, 喷管头 61 主要设置成圆形横截面。凸缘 60 插入一种带有支撑 凸肩 63 的喷管体支座 62 中, 并且紧靠在支撑凸肩上。支撑凸肩 63 与喷管体支座 62 在凸 缘 60 区域的设置与凸缘 60 一致, 这样就可以构成一种用于第一喷管体 59 的防松装置。
     图 5 与图 6 示出了喷管装置 64 与 65 的仰视图, 其中喷管装置 64 具有一个矩形横 截面, 喷管装置 65 具有一个六边形横截面。
     图 7 示出了一种带有一个第一喷管体 67 的喷管装置 66, 在所述喷管体中, 在一个
     凸缘 68 与一个喷管头 69 之间设置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延长段 70。这样就可以将喷管装置 66 用于相对较长的型腔 71 以及在相应较厚的模板 72 中使用第一喷管体 67。与图 1 与图 2 所述的第一喷管体不同的是, 凸缘 68 位于第一喷管体 67 的一个上部末端 73 上, 并且通过 一个宽得多的环形槽 74 与喷管头 69 隔开。
     图 8 示出了另外一种喷管装置 75, 其中与图 7 所示喷管装置不同的是, 第一喷管体 77 的一个延长段 76 至少部分是以筒状形式构成的。如图所示, 延长段 76 具有一个支撑套 78, 在所述支撑套中, 连接元件 79 至少部分与一个第二喷管体 80 固定在一起。因此, 第二 喷管体 80 的加热装置 81 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一喷管体 77 中。
     图 9 与图 10 示出了一种带有第一喷管体 83 的喷管装置 82, 所述喷管体是以如下 方式构成的, 即, 喷管体可以从模板 85 的正面 84 插入模板 85 的喷管体支座 86 中。喷管体 支座 86 设置有一个带有螺孔 88 的支撑凸肩 87。螺孔 88 中可以旋入螺栓 89, 所述螺栓可 以插入第一喷管体 83 的通孔 90 中。另外, 在第一喷管体 83 的一个凸缘 91 中固定有一个 销子 92, 所述销子可以在安装槽 93 中滑动。 因此, 可以准确地将第一喷管体 83 定位与闭锁 在模板 85 中。通过使用间隔件 94 可以在纵向上相对于模板 85 调整第一喷管体 83, 所述间 隔件安装在支撑凸肩 87 与凸缘 91 之间。
     图 11 与 12 示出了一种喷管装置 95, 与图 9 与图 10 不同的是, 所述喷管装置在第 一喷管体 97 的凸缘 96 中具有螺孔 98 以及一种可在纵向上定位的销子 99。销子 99 可伸入 模板 102 的支撑凸肩 101 中的孔 100 中。另外, 在模板 102 中设置有通孔 103, 通过所述通 孔可以将螺栓 104 从模板 102 的背面 105 旋入螺孔 98 中。
     附件 13 示出了一种喷管装置 106 的仰视图, 其中, 喷管装置 106 具有一个矩形横 截面, 同样可以借助螺栓 107 进行固定。 另外, 在喷管装置 106 中配置有调整缸 108, 所述调 整缸用于相对于在这里只部分示出的模板 110 的纵轴 109 定中并对准喷管装置 106。
     图 14 示出了一种喷管装置 108, 所述喷管装置由一个第一喷管体 109、 一个连接元件 110 与一个第二喷管体 111 构成。与之前所示喷管装置不同的是, 连接元件 110 可以借助一种 螺纹连接 112 旋入第一喷管体 109 中, 并与第一喷管体紧紧连接在一起。在第二喷管体 111 与 连接元件 110 之间设置有一种自动密封的连接区域 113。连接区域 113 位于支撑板 114 之上。
     图 15 示出了图 1 所示的喷管装置 10, 其中在该视图中, 箭头 115 表示第一喷管体 20 中的一种径向配置的加热装置 116 的热流。因此, 可以在传送管 30 与 31 的整个长度上 以及连接区域 42 中给传送管均匀加载热能。热能的一部分也可以进入喷射道 16 与 17 中, 优选进入第一喷管体 20 的区域中。
     与图 15 所示喷管装置不同的是, 图 16 所示的喷管装置 117 具有一个第一喷管体 118, 在所述第一喷管体中设置有一种以环形间隙 119 的形式构成的径向缺口。环形间隙 119 使外部区域 120 与喷管体 118 的内部区域 121 隔开, 并基本按照第一喷管体 118 中的箭 头 122 所示传送加热装置 116 的热能。因此, 热能可以有利地被传送到从传送管 124 与 125 至喷射道 126 与 127 的过渡区域 123 上。这样就可以有利地加热过渡区域 123( 优选喷射 道 126 与 127) 中在这里没有示出的熔料。在这一区域由密封环 128 与 129 引起的温度损 耗也可以得到有效地平衡, 所述密封环与模板 130 接触。

喷管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喷管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喷管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喷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管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成型件注塑用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置入模具中的喷管装置(10),其中所述喷管装置包括一根第一喷管体与一根第二喷管体(20,21)以及一个用于连接两根喷管体的连接元件(22),其中喷管体与连接元件各具有一根用于传送熔料的传送管道(26,28,29),熔料可以通过连接元件从第二喷管体(21)送入第一喷管体(20)中,其中第一喷管体至少具有一个传送管道(30,31)用于将熔料射入模具的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