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230573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0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22183.3

申请日:

2010.07.09

公开号:

CN101894410A

公开日:

2010.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7C 15/00申请日:20100709|||公开

IPC分类号:

G07C15/00; B41J29/58

主分类号:

G07C15/00

申请人: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春涛; 姜天信; 杨民; 许逢博; 许加波; 于转龙

地址: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火炬路1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吴贵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打印机控制方法包括:控制装置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在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通过本发明,能够防止用户误操作而导致打印不完整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打印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在所述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与所述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包括:所述控制装置读取所述打印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或所述打印机的状态标志;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或所述状态标志判断所述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与所述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包括: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电锁紧机构运动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与所述打印机的盖体之间的机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电锁紧机构与所述机械锁紧机构相配合,或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与所述打印机的盖体之间的第二电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与所述打印机的盖体处于解锁状态,其中,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与所述打印机的盖体能够相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的初始状态为解锁状态,其中,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与所述打印机的盖体能够相分离,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与所述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断电的情况下,所述打印机复位到所述解锁状态。6.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主体(2),与所述盖体(1)相配合;锁紧机构,位于所述盖体(1)与所述主体(2)之间,具有锁紧位置,其中,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盖体(1)与所述主体(2)处于锁紧状态;控制装置(6),与所述锁紧机构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装置(6)在检测到所述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处于所述锁紧位置以使所述主体(2)与所述盖体(1)处于锁紧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机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可动部(41),设置于所述盖体(1)和所述主体(2)二者中的一个上,延伸至所述打印机的外部;第一固定部(42),设置于所述盖体(1)和所述主体(2)二者中的另一个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可动部(41)的卡接位置,其中,在所述卡接位置,所述锁紧机构处于所述锁紧位置;弹性元件(43),一端与所述第一可动部(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可动部(41)所在的所述盖体(1)或所述主体(2)连接,提供所述第一可动部(41)与所述第一固定部(42)相卡接的预紧力,电锁紧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电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一可动部(41)相分离,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一可动部(41)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可动部(41)处于所述卡接位置,其中,在所述控制装置(6)检测到所述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时,控制所述电锁紧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锁紧机构包括:电驱动件(51),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锁紧件(52),与所述电驱动件(51)相连接,其中,在所述控制装置(6)检测到所述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时,通过控制所述电驱动件(51)驱动所述锁紧件(52)运动以使所述电锁紧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52)为凸轮或偏心轮,位于所述第一可动部(41)一侧,包括锁紧面(52a)和解锁面(52b),并且所述锁紧件(52)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电驱动件(51)上,其中,在所述锁紧件(52)旋转至所述锁紧面(52a)与所述第一可动部(41)相对时,所述电锁紧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锁紧件(52)旋转至所述解锁面(52b)与所述第一可动部(41)相对时,所述电锁紧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电驱动件(51’),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锁紧件(52’),与所述电驱动件(51’)相连接,包括:第二可动部(521’),设置于所述盖体(1)和所述主体(2)二者中的一个上,第二固定部(522’),设置于所述盖体(1)和所述主体(2)二者中的另一个上,其中,所述第二可动部(521’)与所述电驱动件(51’)相连接并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可动部(52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522’)处于卡接状态以使所述锁紧机构处于所述锁紧位置,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可动部(52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522’)处于分离状态。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为电磁铁,所述控制装置(6)在检测到所述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时,经由所述电磁铁控制所述主体(2)与所述盖体(1)处于锁紧状态。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具有延伸部(1’),所述电磁铁包括:电磁铁主体(53”),设置于所述主体(2)和所述延伸部(1’)二者中的一个上;螺旋形线圈(51”),设置于所述电磁铁主体(53”)内;滑杆(52”),一端与所述螺旋形线圈(51”)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电磁铁主体(53”)外部,其中,在所述主体(2)和所述延伸部(1’)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限位孔(54”),所述螺旋形线圈(51”)提供磁力以使所述滑杆(52”)相对于所述螺旋形线圈(51”)具有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在所述第五位置,所述滑杆(52”)插入所述限位孔(54’)中以使所述主体(2)与所述盖体(1)处于锁紧状态,在所述第六位置,所述滑杆(52”)与所述限位孔(54”)相分离。

说明书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票据打印机通常包括主体和与主体枢接的盖体,盖体可以相对于主体打开或闭合。在主体和盖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打印介质的纸仓。在打印过程中,如果打印机控制装置检测到盖体被打开,就会立即中断当前打印操作,发出告警提示。但是,由于打印的中断,造成当前票面因打印不完整而作废,需要重新打印。这样,在打印过程中,如果用户的误操作开启打印机盖体,就会引起打印中断,造成重新打印或票纸浪费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有价票据的打印,如彩票,由于在主机控制软件无法得知票据包含的数据是否完全打印,于是主机控制软件在向打印机下发了一张待打印票据的数据后,就认为该票据打印是成功的,即使出现票据内容打印不全造成票据无效的情况,也认为打印出了有效的票据并把票据票号登记在主机的软件系统中。因此,如果打印机盖体开启导致打印中断产生废票时,彩票销售商仍然需要向票据发布商支付票款,造成彩票销售商与票据发布商之间不必要的纠纷。

发明内容

针对打印过程中由于用户的误操作往往会出现打印不完整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装置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在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盖体;主体,与所述盖体相配合;锁紧机构,位于所述盖体与所述主体之间,具有锁紧位置,其中,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盖体与所述主体处于锁紧状态;控制装置,与所述锁紧机构电连接,其中,在所述控制装置检测到所述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处于所述锁紧位置以使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与所述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

通过本发明,采用控制装置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在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解决了打印过程中由于用户的误操作往往会出现打印不完整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防止用户误操作而导致打印不完整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打印机的示意图,图中打印机电锁紧机构处于锁紧位置;

图3是根据图2所示的打印机电锁紧机构处于解锁位置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2所示的一种打印机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打印机的示意图,图中打印机电锁紧机构处于锁紧位置;

图6是根据图5所示的打印机电锁紧机构处于解锁位置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打印机电锁紧机构示意图,图中电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以及

图8是根据图7所示的打印机电锁紧机构处于解锁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机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2,控制装置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

例如,控制装置可以根据以下方式来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

控制装置读取打印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或打印机的状态标志;

控制装置根据控制指令或状态标志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

以控制装置根据控制指令的检测结果判断打印机状态为例,当控制装置检测到控制指令中包含打印数据信息,即可认为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否则,认为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

以控制装置根据状态标志判断打印机状态,由于打印过程中会伴随进纸动作,因此还可以通过检测进纸电机状态,判断打印机状态。具体操作是,检测进纸电机标志位,当进纸电机处于中断状态时,表明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当进纸电机处于驱动状态时,表明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

步骤S4,在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

控制装置可以以以下方式来控制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

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一电锁紧机构运动至第一位置以使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之间的机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其中,在第一位置,第一电锁紧机构与机械锁紧机构相配合,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打印机原有的机械锁紧机构,另外增加一个电锁紧机构,在打印过程中,通过控制电锁紧机构来使得机械锁紧机构保持在锁紧状态,在具有机械锁紧机构的打印机中,该方法可以节约成本。

控制装置控制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之间的第二电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该第二电锁紧机构为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之间独立锁紧机构,通过控制该锁紧机构本身即可实现使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保证了在打印的过程中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从而能够防止打印过程中人为开启打印机盖体,避免因误操作引起打印不完整或者废票的产生。

优选地,在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处于解锁状态,其中,在解锁状态,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能够相分离。通过该实施例,能够使得在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时,用户可以方便地打开盖体以进行相关的操作等。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打印机盖体锁紧机构控制方法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检测打印机状态。

步骤S102,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如果是,执行步骤S103,否则,执行步骤S104。

步骤S103,锁紧打印机盖体。

步骤S104,解锁打印机盖体。

当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时,打印机控制装置启动电锁紧机构,将打印机盖体与打印机主体锁紧,用户无法开启打印机盖体。当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时,如空闲状态,控制装置释放电锁紧机构,用户通过手工操作,可以打开打印机盖体,进行更换介质、打印机维护等操作。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打印机控制方法,通过打印过程中锁紧上盖,阻止人为在打印过程中开启打印机盖体现象的发生,避免因人为错误操作引起废票的产生,因此,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保证了打印机工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盖体1;主体2,与盖体1相配合;锁紧机构,位于盖体1与主体2之间,具有锁紧位置,其中,在锁紧机构处于锁紧位置时,盖体1与主体2处于锁紧状态;控制装置6,与锁紧机构电连接,其中,在控制装置6检测到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时,控制锁紧机构处于锁紧位置以使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

上述的锁紧机构既可以是利用原打印机中已有的机械锁紧机构增加一个电锁紧机构来完成,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电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还具有一个解锁位置,在该解锁位置,盖体1与主体2能够打开,控制装置6在检测到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时,可以控制锁紧机构处于解锁位置以方便用户打开盖体1,或者当打印机出现断电情况下,锁紧机构自动复位到解锁位置或由控制装置控制该锁紧机构从锁紧位置到解锁位置以方便用户打开盖体1。

下面结合图2、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打印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打印机包括盖体1、主体2、打印机构3、机械锁紧机构4和电锁紧机构5和控制装置6。其中,盖体1通过转轴11与主体2枢接,可以相对主体2打开或闭合。在盖体1和主体2形成的空间内,设有用于容纳打印介质P的纸仓4。

打印机构3位于盖体1和主体2形成的封闭空间的内部,用于在打印介质上打印预定的图像或文字。由于打印机采用何种方式实现打印功能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因此,打印机构3可以是热敏打印机构、热转印打印机构、点阵式打印机构、喷墨打印机构等。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构3为热敏打印机构,包括打印头31和转辊32,其中,打印头31与转辊32相切接触,打印介质P由纸仓4输出,从二者之间穿过。打印机构3还包括驱动打印介质P输送的进纸电机M,进纸电机M与转辊32传动连接,打印时,转辊32受进纸电机M驱动,带动打印介质P由纸仓4向打印头31下游运动,同时打印头31在打印介质P上打印设定内容。

机械锁紧机构4位于盖体1和主体2之间,包括第一可动部41、第一固定部42和弹性元件43。第一可动部41设置在盖体1和主体2二者中的一个上,与打印机外部连通,用户可以手工操作;第一固定部42设置在盖体1和主体2二者中的另一个上,与第一可动部41可以卡接配合。弹性元件43一端与第一可动部4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可动部41所在的支架(即盖体1或主体2)连接,向第一可动部41提供与第一固定部42紧密卡接的弹性力。优选的,第一可动部41可以是锁钩或锁紧轴,相应的,第一固定部42是与第一可动部41对应卡接的锁紧轴或锁钧。本实施例中,第一可动部41为锁钩,其通过第二转轴411与盖体1枢接。相应的,第一固定部42为锁紧轴,与主体2固定连接。弹性元件43一端与第一可动部41连接,另一端与盖体1连接,向第一可动部41提供与第一固定部42紧密卡接的弹性力。当盖体1相对于主体2闭合时,第一可动部41与第一固定部42在弹性元件43的作用下紧密卡接,盖体1相对于主体2闭合锁紧;当扳动第一可动部41时,通过克服弹性元件43弹力使第一可动部41第一与固定部42分离,盖体1相对于主体2打开。

电锁紧机构5位于盖体1和主体2形成的封闭空间的内部,包括电驱动件51和锁紧件52。控制装置6设置在打印机内部,包括CPU控制器,用于接收指令,控制打印机各机构动作。电驱动件51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并与锁紧件52机械连接,通过控制装置6可以驱动锁紧件52运动,使盖体1和主体2相互锁紧或解锁。本实施例中,电驱动件51为电机,固定在盖体1上,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锁紧件52为凸轮或偏心轮,与电驱动件51固定连接,位于机械锁紧机构4的第一可动部41的一侧。当电驱动件51驱动锁紧件52运动至锁紧位置时,如图2所示,锁紧件52的锁紧面52a与第一可动部41相配合,扳动第一可动部41,锁紧件52的锁紧面52a与第一可动部41发生干涉,阻碍第一可动部41旋转,从而阻止第一可动部41与第一固定部分42分离,因此盖体1无法开启。当电驱动件51驱动锁紧件52运动至解锁位置时,如图3所示,锁紧件52的解锁面52b与第一可动部41相对且保持设定距离,因此扳动第一可动部41,其可以与第一固定部分42顺利分离,从而可以打开盖体1。

需要说明的是,电锁紧件51也可以固定在主体2上,与第一可动部41相配合。本实施例的特点是通过电锁紧机构锁紧或解锁机械锁紧机构,从而通过打印机控制装置控制打印机盖体相对于主体的锁紧或开启。

图4是根据图2所示的一种打印机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201:检测打印机状态。

打印机控制装置的CPU通过读取打印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或打印机各机构状态标志检测打印机状态。

步骤S202: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如果是,执行步骤S203,否则,执行步骤S204。

控制装置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打印机状态。比如,当控制装置检测到控制指令中包含打印数据信息,即可认为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否则,认为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

由于打印过程中会伴随进纸动作,因此还可以通过检测进纸电机状态,判断打印机状态。具体操作是,检测进纸电机标志位,当进纸电机处于中断状态时,表明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当进纸电机处于驱动状态时,表明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

步骤S203:控制电锁紧机构处于锁紧位置。

当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时,控制电锁紧机构的电驱动件,带动锁紧件运动至锁紧位置,使手动无法开启盖体,保证盖体相对于主体锁紧。

步骤S204:控制电锁紧机构处于解锁位置。

当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的空闲状态时,控制电锁紧机构的电驱动件,带动锁紧件运动至解锁位置,通过手动操作可以开启盖体。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打印机控制方法,通过打印过程中锁紧上盖,阻止人为在打印过程中开启打印机盖体现象的发生,避免因人为错误操作引起废票的产生,因此,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保证了打印机工作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图5、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的区别在于设置了一个独立的电锁紧机构5’,电锁紧机构的锁紧件52’包括第二可动部521’和第二固定部522’。第二可动部521’与电驱动件5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522’设置在盖体1上,电驱动件51’带动第二可动部521’运动,可以与第二固定部522’卡接或分离。当第二可动部521’与第二固定部522’卡接时,如图5所示,电锁紧机构5’处于锁紧位置,盖体1与主体2相对锁紧,即使扳动机械锁紧机构4的第一可动部41,也无法打开盖体1;当第二可动部521’与第二固定部522’分离时,如图6所示,电锁紧机构5’处于解锁位置,扳动机械锁紧机构4的第一可动部41,使第一可动部41与第一固定部42分离,可以打开盖体1。优选地,第二可动部521’是锁钩或锁紧轴,对应地,第二固定部522’是与第二可动部521’配合的锁紧轴或锁钧。本实施例中,第二可动部521’为锁钩,第二固定部522’为锁紧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打印机,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设置机械锁紧机构。本实施例中,由于机械锁紧机构与电锁紧机构没有直接连接关系,即使不设置机械锁紧机构也可以实现对盖体的锁紧和解锁,因此,机械锁紧机构是非必要的。

本实施例打印机控制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控制电驱动件带动锁紧件的第二可动部运动,使其与第二固定部卡接或分离,能够实现盖体与主体间的直接锁紧和解锁。

下面结合图7、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打印机电锁紧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例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不只增加了一个独立的电锁紧机构,而且该电锁紧机构为直线运动的电磁铁,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位于主体2的电磁铁的滑杆52”能够与盖体相配合,可以在盖体上设置一个向下的延伸部1’,电磁铁包括螺旋形线圈51”、滑杆52”、电磁铁主体53”和弹性件55”。其中,螺旋线形线圈51”和弹性件55”位于电磁体主体53”内部,滑杆52”可以为具有磁性的磁芯,其一端沿水平方向伸出电磁体主体53”,另一端穿过螺旋形线圈51”与弹性件55”连接。它的工作原理是:断电状态时,滑杆52”在弹性件55”拉力作用下停止在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主体2与盖体1处于解锁状态(或者解锁位置),二者能够相分离。通电状态时,向螺旋形线圈51”施加电压,螺旋形线圈51”产生与弹性件55”拉力相反的磁力,将滑杆52”推出到工作位置,其中,该工作位置即为将主体2与盖体1相锁紧的位置。这样,通过控制螺旋形线圈51”通电或断电,可以实现滑杆52”的直线往返运动。

电磁铁主体53”固定在打印机主体2上,在盖体1的延伸部1’上设置与滑杆52”配合的限位孔54”,当滑杆52”插入限位孔54”时,盖体1和主体2相对锁紧,如图7所示;当滑杆52”脱离限位孔54”时,盖体1和主体3解锁。因此,打印机控制装置6通过控制螺旋形线圈51”的通电或断电,在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时驱动滑杆52’插入限位孔54”,使盖体1与主体2锁紧,阻止人工开启盖体1;在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时,驱动滑杆52”与限位孔54”分离,使盖体1与主体2解锁。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点是,打印过程中打印机发生断电,即电磁铁断电时,电磁铁的滑杆会恢复到初始位置,打印机盖体与主体自动解锁,避免断电情况下打印机盖体无法开启的情况。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在断电情况下打印机盖体与主体的解锁,此时,可以设置一个独立的电源,例如电池,控制装置6在检测到打印机出现断电的情况时,利用独立的电源控制打印机盖体与主体处于解锁状态。

当然,电磁铁也可以为保持式电磁铁,保持式电电磁铁与上述电磁铁的区别在于,在电磁体主体53”内部设置有永久性磁铁,通过控制螺旋形线圈51”的电压或电流的方向,实现滑杆52”的直线往返运动,当电磁铁断电时,滑杆52”会保持断电前的状态。打印机控制装置6通过控制螺旋形线圈51”的电压或电流,在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时驱动滑杆52’插入限位孔54”,使盖体1与主体2锁紧,阻止人工开启盖体1;在打印机处于非打印状态时,驱动滑杆52”与限位孔54”分离,使盖体1与主体2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铁主体53”也可以固定在打印机盖体1的延伸部1’上,相应的,与滑杆52”配合的限位孔54”设置在主体2上,通过打印机控制装置6驱动滑杆52”与限位孔54”的配合或分离,实现盖体1与主体2的锁紧或解锁。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打印机盖体或主体二者中的一个上设置永久性磁铁,在盖体或主体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与永久性磁铁对应配合的电磁铁,当电磁铁通电状态时产生与永久性磁铁相反的磁性,从而二者之间的吸引力使打印机盖体与主体锁紧;当电磁铁断电状态时磁力消失,二者之间不存在作用力从而使打印机盖体与主体解锁。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在打印过程中能够避免因人为错误操作引起打印不完整或者废票的产生,因此,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保证了打印机工作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打印机控制方法包括:控制装置判断打印机是否处于打印状态;在打印机处于打印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打印机的主体与打印机的盖体处于锁紧状态。通过本发明,能够防止用户误操作而导致打印不完整的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核算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