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23044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2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7570.0

申请日:

2002.03.18

公开号:

CN1445420A

公开日:

2003.10.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24

主分类号:

E04B1/24

申请人:

彭大雄; 彭光聪; 彭光谦

发明人:

彭大雄; 彭光聪; 彭光谦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树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主要包含有下列步骤:一、设置桩孔,二、置设地桩,三、设置梁结构,四、铺设地基层,五、搭设骨架,六、固设承载架,七、置设型支梁,八、铺设预制板,借由上述的建筑方法,可使得建筑物结构简易且稳固,并且能够同时降低施工时间与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设置桩孔:在预定范围的每单位承载面积的转折处分别 设一桩孔; 步骤二:置设地桩:将地桩置设于桩孔内,并于桩孔浇置混凝土, 使地桩与大地相固结,该地桩是以可淬火硬化钢材制成,其顶端部锁 接一接头; 步骤三:设置梁结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横向连接各该接头而围 设预定范围的每单位承载面积,并且浇置混凝土而形成梁结构; 步骤四:铺设地基层:于预定范围内以钢筋与该地桩相互箍设成 一地基骨架,并浇置混凝土而铺设成地基层; 步骤五:搭设骨架:以可淬火硬化钢材纵向连结该接头而形成一 垂直骨架,且各该可淬火硬化钢材分别再锁接一多向接头,并于该多 向接头再以可淬火硬化钢材连结成一水平骨架,如此,重复搭设垂直 骨架与水平骨架,就可搭设所需的楼层数; 步骤六:固设承载架:在垂直骨架与水平骨架的可淬火硬化钢材 周缘上固设数承载架供型支梁固设; 步骤七:置设型支梁:数型支梁是借由该承载架而固设于水平骨 架的水平面及垂直骨架的垂直面上; 步骤八:铺设预制板:将数预制板排列并置并铺设于型支梁的翼 板上,形成墙面与楼承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地桩的周缘固设有数凸块,借以增进地桩的结构 强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型支梁是U型支梁、H型支梁及I型支梁的其中 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是经由模具预制成板块状,而且设成一定 的规格大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是固设于型支梁两侧而形成楼承面及墙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是固设于水平骨架的型支梁下方,其顶面 用混凝土灌浆而形成楼承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架是一L型支杆,且以预定的间距焊接于可 淬火硬化钢材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架为承接槽体,且以预定的间距焊接于可淬 火硬化钢材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三、五中所述的可淬火硬化钢材借由至少一 锁接头连结,而该锁接头具有一外螺套、第一内螺套及一具有外螺纹 的第二内螺套所构成,该外螺套先行套入一可淬火硬化钢材,将第一 内螺套螺合该可淬火硬化钢材,然后将第二内螺套螺合另一可淬火硬 化钢材,再将外螺套螺合该第二内螺套的外螺纹即完成锁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型支梁的腹板设有数穿孔。 1
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 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是排列并置于型支梁两侧的翼板上,并 且借由固接件固结,借此,将混凝土灌入该型支梁两侧的预制板间, 就可借由型支梁上的穿孔使混凝土填补预制板之间的空隙,使得混凝 土、型支梁及预制板固结成一体而形成墙面。

说明书


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的建筑物结构,概可分为钢骨结构(SC)、钢骨钢筋结构(SRC)以及钢筋结构(RC),其中,钢筋结构因混凝土、砂石取得便利,使其造价便宜,再加上施工简易,俨然已成为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但是钢筋结构耐震度差,容易在地震中受损,因此,建筑业者为满足结构安全性的需求,而朝向钢骨及钢骨钢筋结构发展,然而,钢骨结构及钢骨钢筋结构虽具有韧性高、耐震强度高等优点,但是以同种高度的建筑物而论,钢骨结构与钢骨钢筋结构的建造成本远较钢筋结构的建筑成本高出很多,所以目前的钢骨结构与钢骨钢筋结构大多只用于高楼层的建筑物,而对于一般性住宅仍以钢筋结构做为主要建筑技术,所以建筑业界不断的针对建筑结构上的便利性、成本及耐震能力进行研发,期望能发展出可替代钢筋结构的建筑技术,并能兼具有钢骨结构或钢骨钢筋结构优点的建筑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简便且建筑成本低,并具有高耐震强度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设置桩孔:在预定范围的每单位承载面积的转折处分别设一桩孔;

    步骤二:置设地桩:将地桩置设于桩孔内,并于桩孔浇置混凝土,使地桩与大地相固结,该地桩是以可淬火硬化钢材制成,其顶端部锁接一接头;

    步骤三:设置梁结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横向连接各该接头而围设预定范围的每单位承载面积,并且浇置混凝土而形成梁结构;

    步骤四:铺设地基层:于预定范围内以钢筋与该地桩相互箍设成一地基骨架,并浇置混凝土而铺设成地基层;

    步骤五:搭设骨架:以可淬火硬化钢材纵向连结该接头而形成一垂直骨架,且各该可淬火硬化钢材分别再锁接一多向接头,并于该多向接头再以可淬火硬化钢材连结成一水平骨架,如此,重复搭设垂直骨架与水平骨架,就可搭设所需的楼层数;

    步骤六:固设承载架:在垂直骨架与水平骨架的可淬火硬化钢材周缘上固设数承载架供型支梁固设;

    步骤七:置设型支梁:数型支梁是借由该承载架而固设于水平骨架的水平面及垂直骨架的垂直面上;

    步骤八:铺设预制板:将数预制板排列并置并铺设于型支梁的翼板上,形成墙面与楼承面。

    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地桩地周缘可固设有数凸块,借以增进地桩的结构强度。

    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型支梁可以是U型支梁、H型支梁及I型支梁的其中一种。

    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是经由模具预制成板块状,而且设成一定的规格大小。

    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可固设于型支梁两侧而形成楼承面及墙面。

    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可固设于水平骨架的型支梁下方,其顶面用混凝土灌浆而形成楼承面。

    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架可以是一L型支杆,且以预定的间距焊接于可淬火硬化钢材上。

    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架也可为承接槽体,且以预定的间距焊接于可淬火硬化钢材上。

    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三、五中所述的可淬火硬化钢材可借由至少一锁接头连结,而该锁接头具有一外螺套、第一内螺套及一具有外螺纹的第二内螺套所构成,该外螺套先行套入一可淬火硬化钢材,将第一内螺套螺合该可淬火硬化钢材,然后将第二内螺套螺合另一可淬火硬化钢材,再将外螺套螺合该第二内螺套的外螺纹即完成锁接。

    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型支梁的腹板可设有数穿孔。

    所述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可排列并置于型支梁两侧的翼板上,并且借由固接件固结,借此,将混凝土灌入该型支梁两侧的预制板间,就可借由型支梁上的穿孔使混凝土填补预制板之间的空隙,使得混凝土、型支梁及预制板固结成一体而形成墙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所能获得的功效与优点归纳如后:

    1、本发明是以集力原理做为基础,使得墙面80与楼承面90除了重量较轻之外,其负载也会均匀,所以其耐震强度也高于现有钢筋结构基础。

    2、本发明中该预制板70可以直接作为墙面80或楼承面90,而相对应降低现有的钢筋建筑结构以模板方式浇置混凝土的不便利性,且同时能够减少施工时间与所花费的成本。

    3、本发明是以可淬火硬化钢材做为主结构梁柱,因此不但是突破以往以钢骨或钢筋的梁柱结构,还可增进施工上的便易性与减少施工时间与成本。

    下面通过较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隹实施例的施工步骤流程图。

    图2是该较隹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该较隹实施例的接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该较隹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该较隹实施例的承载架的第一种装设方式示意图。

    图6是该较隹实施例的承载架的第二种装设方式示意图。

    图7是该较隹实施例的墙面的第一种实施样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该较隹实施例的墙面的第二种实施样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该较隹实施例的楼承面的一种实施样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该较隹实施例的楼承面的第二种实施样态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的一较隹实施例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设置桩孔:如图2、3、4所示,在预定范围10的每单位承载面积100(灰影处)的转折处分别设有一桩孔11。

    步骤二:置设地桩:将地桩12分别设置于桩孔11内,并于桩孔11内浇置混凝土13,使地桩12与大地相固结;该地桩12是以可淬火硬化钢材制成,其顶端部121可锁接一接头14,而周缘固设有数凸块122,借以增进地桩12的结构强度。

    步骤三:设置梁结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40横向连接各该接头14而围设预定范围10的每单位承载面积100,并且浇置混凝土而形成梁结构20。

    步骤四:铺设地基层:在预定范围10以钢筋15与该地桩12相互箍设成一地基骨架30,并浇置混凝土31而铺设成地基层300。

    步骤五:搭设骨架:在各该地桩12的顶端部121螺合该接头14,而每一接头14的纵向是用以供可淬火硬化钢材40与锁接头41连结成一垂直骨架401,且该垂直骨架401上的每一可淬火硬化钢材40分别再锁接一多向接头50,其次,朝该多向接头50的水平方向可再以可淬火硬化钢材40连结成一水平骨架402,如此,重复搭设垂直骨架401与水平骨架402,就可搭设所需的楼层数。

    此外,上述步骤三、五中所述的可淬火硬化钢材40是可以借由至少一锁接头41连结,而该锁接头41主要是由一外螺套411、一第一内螺套412及一具有外螺纹414的第二内螺套413所构成,其中该外螺套411可先行套入一淬火硬化钢材40内,而该第一内螺套412可螺合于该可淬火硬化钢材40,就可以将第二内螺套413螺合另一该可淬火硬化钢材40,使得外螺套411可螺合该第二内螺套413的外螺纹414,就能完成连结二支可淬火硬化钢材40。

    步骤六:固设承载架:如图5所示,在垂直骨架401与水平骨架402的可淬火硬化钢材40周缘上焊接数承载架43供型支梁60固设,该承载架43是一L型支杆并依预定的距离焊接于可淬火硬化钢材40上,另外,如图6所示,该承载架43也可为承接槽体,并以预定的间距焊接于可淬火硬化钢材40上。

    步骤七:置设型支梁:在水平骨架402的水平面上及垂直骨架401的垂直面上焊接数型支梁60于承载架43上,其中,该型支梁60是U型支梁、H型支梁及I型支梁的其中一种。

    步骤八:铺设预制板:如图5、6、7所示,该预制板70是经由模具预制成板块状,而且模组化成特定的大小及形状,可依照需要建筑物的规格搭配所需样式与大小,数预制板70是排列并置于垂直骨架401的型支梁60两侧翼板上,并以火药击钉的方式以固结件61将预制板70与型支梁60固结成一体,而可形成墙面80,且该预制板70之间更可置设隔音板借以增强隔音效果,如图8所示,若该型支梁60的腹板62上设有数穿孔63,则可将混凝土64灌入该预制板70之间,可使得混凝土64经由该穿孔63填补预制板70之间的空隙,则该混凝土64、型支梁60及预制板70就能够固结成一体,而形成另一种样态的墙面80。如图9所示,将数预制板70排列并置于水平骨架402的型支梁60下方,并以火药击钉的方式以固结件61将预制板70与型支梁60固结成一体,再于型支梁60与预制板70上方铺设一层混凝土65就可以形成楼承面90。如图6、10所示,该预制板70是可排列并置于水平骨架402的型支梁60两侧翼板上,并以火药击钉的方式以固结件61将预制板70与型支梁60固结成一体,就能形成另一种样态的楼承面90,且该预制板70之间可置设隔音板借以增强隔音效果。借由上述各式墙面80与楼承面90搭配并配合水电装潢就能建造出预定样式的建筑物。

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材料的建筑方法,主要包含有下列步骤:一、设置桩孔,二、置设地桩,三、设置梁结构,四、铺设地基层,五、搭设骨架,六、固设承载架,七、置设型支梁,八、铺设预制板,借由上述的建筑方法,可使得建筑物结构简易且稳固,并且能够同时降低施工时间与成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