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式遮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合式遮篷,特别是涉及可当作遮阳伞或挡风屏使用的可携带折合式遮篷。背景技术
最常见的一般折合式遮篷,通常是以大型阳伞和雨伞的形态出现,这种伞具有传统的结构,也就是具有中心伞杆、伞骨架机构和借助伞骨架机构可展开收合的伞篷。使用时,伞杆的末端不是强制插入地表,就是固定在混凝土底座或灌水的塑胶底座上。很遗憾的是,强制插入地表的伞容易被风吹而根基松动,甚至被吹走;后者则通常太笨重或而无法携带。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合式遮篷,可做为遮阳篷或挡风屏使用,且可完全折合以供携带并容易竖起来使用。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合式遮篷,包括天篷,至少一对长支承杆,用来将天篷连结在此对支承杆上的连结具,和用来收容天篷、支承杆和连结具的携带箱,上述携带箱是由两个可分别作为一支支承杆的底座使用的可分离式箱体部构成,每一个箱体部设有供支承杆插入的孔和用来将支承杆支持固定成为竖立状的装置。
折合式遮篷最好也包括用来将天篷系在支承杆上的系挂装置,及用来调整天篷对支承杆的设定方向的调向装置。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案将在下文配合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折合式遮篷经组合展开状的立体图。
图1a是图1所示遮篷的底座固定支承杆的另一种支承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一个底座地纵剖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底座的俯视图。
图4是用在图1所示折合式遮篷的另一种开缝天篷的平面图。
图5是用在图1所示折合式遮篷的两节伸缩式杆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
图6是用在图1所示折合式遮篷用携带箱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1,图中显示本发明的折合式遮篷竖立起来做为遮阳篷的使用状态,遮篷10包含一面由一对长杆状的长型支承构件12支撑的天篷11,每支支承构件(即支承杆)12皆以下端固定在底座30上而呈向上竖立状态。
天篷11可采用适当的可挠性材料制成,视使用目的和所希望遮篷的成本而定。例如,作为遮阳篷使用时,最好采用涂覆有反射性金属涂层的聚酯材料,也可使用织布或非织布材料。在大部分的使用上,天篷11是由连续无孔的材料布片构成,但是在某种应用上,可使用上面开有许多小孔或狭缝的布片,让风可以透过但阳光不透过。图4显示一种可行的天篷11上所设狭缝的一例。这种构造中,其狭缝狭到在通常状态下呈闭合状态,但遭到阵风时,狭缝可张开而让风通过,以免遮篷10受到过大的风力。
天篷11利用适当的装置系挂在横杆13的两端,适宜的构成是在横杆13的两端具有一对系绳14,系绳14具有伸缩性,此伸缩性可由系绳14本身材料(例如弹性绳带)所具有的弹性或在无伸缩性系绳14上加一段弹性绳或弹簧段而提供。另一种方案是系绳14也可直接采用弹簧构成。天篷11的每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眼孔15,如果天篷11实质上为长方形(如图所示)时,眼孔宜设在天篷11的各个角;但是如果天篷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时,眼孔或其他连系装置需要设在天篷11的周边适合的地方。系绳14的自由端设有挂钩16,以便挂在眼孔15内而将天篷11系在系绳14上。除了眼孔15和挂钩16之外,显然其他任何系绳14的装置也可用来将天篷11系挂在横杆13上,系绳14的另一端固定在横杆13的每一端,固定横杆13的系绳14可以是个别的绳子,也可以是穿过横杆13中心的单条绳子,如此,一条系绳具有两段绳端14伸出来。
为了容易组装成遮篷10,横杆13最好是采用截面圆形的铝管制成可伸缩的构造,如此,既方便携带,也适于海滨砂滩使用。当然,也可使用其他材料,且可以是其他截面形状。
每支横杆13是借助接头装置17可拆卸地架设在支承杆12上,接头装置17最好设定在支承杆12上端,可想而知,接头装置17也可设成能沿支承杆12滑动。接头装置17最好具有一对爪,以扣合方式或利用能开闭爪的调整装置来承接或抓住横杆13。接头装置17的爪的方向也是可调整的,如此能调整横杆13使它与支承杆12构成T字型,如图1所示。另一种方案是横杆13也可构成能使支承杆12旋转至两者对正重叠呈直线。在这种情形时,天篷11已从水平状态变更成垂直状态,而适合做为屏风使用。接头装置17也可设置挂钩30以便吊挂使用者的衣服或其他物品,则更方便。
支承杆12最好也是采用伸缩式构造,如此,当接头装置17是不能滑动的固定式时,可利用伸缩式支承杆将天篷11调高或调低。
横杆13或支承杆12使用的伸缩构件的锁定机构可以是任何适合的构造,一种简便的构造就是扭转式锁定机构,如图5所示,图示分开状态的内、外伸缩管18b,18a。外管18a的内径稍大于内管18b的外径,如此,内管18b可插入外管18a内。外管18a设有向内突出的肋条19,可抵住插入外管18a内的内管18b的一端。内管18b设有向外突出的肋条21,其外径大致和外管18a的内径相同,有助于将内管18b稳定保持在外管18a内部。
内管18b的一端设有锁定装置22,包含两个向外突出的突缘23,24和连结这两个突缘的偏心插头25。突缘24的一面设有挡止构件26,插头25的外周套有可旋转的束环27。束环27具有偏心孔,当在非锁定状态下时,束环27的外周和突缘23、24的外周大致对正。束环27的外周具有轴向间隙28,利用此间隙能使束环套在插头25及从插头取下。束环27的宽度向远离间隙28的区域渐狭。宽度减小及增加所形成的段差形成挡止构件。束环27的外表面设有横向凸条29。
内管18b可容易地插入外管18a内并滑入至内管18b的前端抵住肋条19的位置。内、外两管18a、18b的相对旋转,由于外管18a的内面和凸条29之间的摩擦接触造成束环27旋转,当束环27旋转时,因为插头25与束环27的孔的偏心关系,束环27偏离和突缘23,24对正的位置并向阻挠外管18a的内壁的一侧偏靠,结果,能将伸缩式内、外管18a、18b彼此之间牢固锁定和防止彼此间产生同轴相对转动,束环27的挡止构件和突缘24限制了束环27的移动而防止其受阻挡。内、外管18a、18b的逆向相对旋转会迫使束环27回到原来的位置并解除内、外管18a、18b的锁定状态,于是两支管可相对转动。
每一个底座30是由具有底板31和周壁32的开口箱体构成,图示的箱体是长方形箱体,当然也可使用其他适合的形状。底座30虽然可以使用各种材料,但是最好使用塑胶模制成型品。底座30最好是同一尺寸且开口33可利用导件34相互对正盖合。在本例方案中,导件34是从周壁32突出超过周壁的高度的构件,且具有定位作用。两个底座30可借助匹配的闩锁35或掣子36,或其他扣具相互扣合固定而形成一个折合式遮篷用携带箱40。这些扣具可和底座30一体成型,也可以另外装上。
每一个底座30的底板31都设有一个孔37以供支承杆12的一端插通,孔37的周边设有配备锁定机构38的套筒,以便将支承杆12固定在套筒37上并防止它被拔出来。锁定机构38可以采用螺丝固定或偏心旋转束环和套筒组件,按照如同伸缩式内、外管18a、18b的锁定装置的操作方式或其他适当的机构操作而将支承杆12固定在套筒37上。底座30可设置把手39,或者一个把手的两个半体,如此在两个底座30结合为一体时可成为一个携带箱40,如图6所示。
携带箱40的大小适合于至少能容纳天篷11、支承杆12和横杆30,以便于携带搬运折合后的遮篷10。携带箱40的大小也可以大至可容纳小型铲子或其他东西。
当要竖起遮篷10时,先将箱子40的两半体分开,并使其开口向上(如图1所示)再填充砂土或砂砾以使底座30稳定,或者将底座30颠倒(如图1a所示)埋在砂滩里面,然后,将支承杆12的一端插入孔37内并锁紧固定在此位置。如果地质松软如砂时,可将支承杆12的一端插过孔37后继续插入砂里而固定;但是,如果地质是硬质如岩盘时,支承杆12的杆端仅能穿透底座30若干而已。虽然支承杆12的竖立方向最好是垂直,如果使用适当的锁定机构38,便有可能把支承杆12竖立为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
将横杆13拉伸后锁定在伸长状态,随后,将横杆13插入接头装置17内,再将天篷11利用系绳14两端的挂钩16挂在眼孔15处而系在横杆13上,如图1所示,横杆13的拉长长度应比天篷11的宽度长,或者至少比天篷的两个眼孔15之间的距离长,如此,才能确实拉紧天篷11的两端,同时,系绳14的伸缩性能在遭到任何阵风时产生扭曲变形。天篷11的高度可借助伸缩式支承杆12的拉伸调高或缩短调低而调节。或者,如果支承杆12并不是伸缩式但接头17是可滑动的构造时,则可利用接头17沿支承杆12上下滑动而调节天篷11的高度。
此外,天篷11的方向也可以调整,以便提供使用者最佳的遮阳篷或做为挡风篷使用。这功能可利用横杆13对竖立的支承杆12转动一适当角度后,锁定在该位置上而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