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压力指的是绝对压力。
本发明所述的常规沸点指的是物质在一个大气压力下的汽、液平衡温度。
本发明所述的常规液体烃指的是常规条件下呈液态的烃类,包括戊烷及其沸点更高的烃类。
本发明所述的比重,除非特别说明,指的是常压、15.6℃条件下液体密度与常压、15.6℃条件下水密度的比值。
本发明所述的组分的组成或浓度或含量值,除非特别说明,均为重量基准值。
本发明所述煤焦油,指的是含有适合于加氢改质组分的煤焦油,它来自煤热解或煤造气或其它过程的煤焦油产品,本发明所述煤焦油可以是来自中温炼焦过程的煤焦油或来自低温炼焦过程的煤焦油或中温煤焦油或低温煤焦油,本发明所述煤焦油含有富含煤沥青组分的渣油组分。
因此,本发明所述煤焦油,可以是煤造气的副产物(低温煤焦油),也可以是煤炼焦煤热解过程(包括低温炼焦、中温炼焦过程)的副产物煤焦油或煤焦油馏分,本发明所述煤焦油还可以是上述煤焦油的混合油。
由于原煤性质和炼焦或造气工艺条件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煤焦油的性质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本发明所述煤焦油的性质比重通常为0.89~1.15,通常金属含量为5~80PPm、硫含量为0.1~0.4%、氮含量为0.6~1.6%。本发明所述煤焦油,有时无机水含量为0.2~5.0%,有时有机氧含量为2.5~11%、特别地为3.5~10%、更特别地为5~10%。
按照本发明,所述煤焦油进行分离之前,通常经过过滤除固体颗粒的过程。
本发明所述渣油,指的是煤焦油渣油,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510℃的组分组成。
本发明所述煤焦油石脑油馏分,指的是常规沸点一般为60~220℃、通常为60~200℃的煤焦油馏分。
本发明所述煤焦油柴油馏分,指的是常规沸点一般为160~390℃、通常为180~370℃的煤焦油馏分。
本发明所述煤焦油蜡油馏分,指的是常规沸点一般为350~530℃、通常为350~510℃的煤焦油馏分。
本发明所述煤焦油轻质馏分油,指的是常规沸点一般为60~530℃、通常为60~510℃的煤焦油馏分,因此,它可以是煤焦油石脑油馏分、煤焦油柴油馏分、煤焦油蜡油馏分或其混合油。
本发明一种煤焦油加工方法,使用分馏塔将煤焦油分离为轻质馏分油和渣油,煤焦油进入分馏塔T,在分馏塔T的煤焦油进料口以上位置设置洗涤段,洗涤段排出洗涤段外甩油,分馏塔T底部排出渣油。
按照本发明,洗涤段外甩油主要由蜡油组分和渣油组分组成,加热至温度T1后,与温度为T2的渣油,一起进行焦化,温度T1较温度T2高。
按照本发明,温度T1较温度T2:一般至少高10℃、通常至少高30℃。
按照本发明,分馏塔T的操作压力为负压、一般低于0.06MPa、通常低于0.04MPa。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①产生洗涤段外甩油,降低洗涤循环油中灰分和颗粒物浓度,提高了控制轻质馏分油沥青质含量的灵活性。
②对中、低温煤焦油的渣油进行焦化加工时,洗涤段外甩油加热至温度T1后,与温度为T2的渣油,一起进行焦化,温度T1较温度T2高,可有效降低渣油加热炉出口温度,延缓渣油在加热炉炉管中的结焦速度。
实施例
中温煤焦油性质见表1,采用本发明进行分离,分馏塔分为上、下两段,分馏塔上段为精馏段,分馏塔下段包括洗涤段、煤焦油原料闪蒸段和水蒸汽汽提段。分馏塔塔顶压力为0.02MPa,全部煤焦油分离为塔顶回流罐排出的塔顶油、塔上部中段抽出油(柴油)、塔下部中段抽出油(蜡油)、洗涤段外甩油和塔底渣油。洗涤段外甩油加热至温度T1后,与温度为T2的渣油混合后温度为,一起进行焦化,温度T1较温度T2高50℃度,有效降低了渣油加热炉出口温度。
表1 脱水后煤焦油轻质油分析数据
项目
轻质油
密度(20℃),kg/m3
0.9822
馏程,℃(D2287)
IBP/10%
165/222
30%/50%
289/332
70%/90%
366/407
95%/EBP
430/524
硫,%
0.13
氮,%
0.7659
C/H
83.37/9.16
凝点,℃
10
粘度(100℃),mm/s2
3.467
残炭,%
0.47
酸值,mgKOH/g
0
重金属,ppm
Fe
40.47
Na
0.37
Ni
0.0143
V
0.0252
表2 煤焦油渣油分析数据
项目
数值
硫含量,%
0.40
氮含量,%
0.8519
C/H重量比
89.1/5.90
残炭,%
37.8
软化点(环球法),℃
106
延度(25℃),cm
0
表3 煤焦油组分含量
组分名称
收率,%
备注
水
4.22
轻质油
83.77
渣油
12.03
合计
100.00
表4 实施例操作条件表
1
进料加热炉操作条件
1.1
进料流量,kg/h
26101
1.2
加热炉出口温度,℃
360
1.3
加热炉出口压力,MPa
0.07
2
分馏塔操作条件
2.1
总冷却负荷,MMkcal/h
5.5
2.2
顶部压力,MPa
0.020
2.3
顶部温度,℃
105
2.4
回流温度,℃
40
2.5
第一侧线
抽出温度,℃
178
|
ASTMD86,5%馏出点温度,℃
249
|
ASTMD86,95%馏出点温度,℃
337
|
2.6
第二侧线
ASTMD86,5%馏出点温度,℃
354
|
ASTMD86,95%馏出点温度,℃
≮495
|
2.7
底部温度,℃
300
2.8
底部汽提水蒸汽流量,kg/h
2468
2.9
渣油流量,kg/h
2794
2.10
洗涤油循环量,kg/h
20000
2.11
洗涤油外甩量,kg/h
1062
尽管本文仅列举一个实施例,但足以表明本发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