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形塑胶水池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胶水池及加工方法。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地表面上游泳池,多为由PVC材料制成的塑胶柔软水池,碟形塑胶水池一般是由底片、围片、上圈组成,并配置有水池楼梯和过滤泵。其上圈多为充气结构,围片与底片的接缝处采用普通高周波模熔接,由于碟形塑胶水池的底片与围片的结合部为空间曲线结构,利用现有的平板高周波模只能将空间曲线分解为一段、段直线进行熔接,加工的水池其围片与底片结合处圆周方向上每隔4-5英寸就有一个熔接痕。一是,影响水池的美观;二是,加工效率低;三是,易造成水池的强度降低,特别是大型水池更为突出。同时,众所周知,随着池水深度的增加,水的静压会增大,作用于池壁使池壁产生严重形变,当超过一定限度时,水池就会胀裂漏水。特别是在池内有人戏耍游动拨动水流时,水会对池壁产生比静压大得多的横向动压力,此时水池更是容易胀裂破坏,严重时甚至会崩破。这直接导致地表面上游泳池只能作为浅水池,即只能应用在适合小孩子学习游泳的场合,或是当成大型浴缸、浴盆、贮水箱、水塔,整个游泳池的实用性大为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一种办法是:侧壁由单层PVC板组成,在辊压机器上轧延PVC板时直接把厚度做得较厚;另一种办法是:侧壁是多层材料夹合板结构,这个结构包括外面的两层PVC板和夹入中间的一层合成纤维织物,各材料之间由热能和(或)粘合剂粘接,为增大侧壁的耐压强度,可以增加两层PVC板的厚度,也可以增加夹入中间地那层合成纤维织物的每平方英寸的纤维丝数。但现有技术都是直接把全部侧壁加厚,或是增加中间夹单位纤维丝数,因此整个水池的成本就会很高。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解决现有塑胶水池围片与底片结合处沿水池圆周方向熔接痕多、加工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提升效率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解决现有塑胶水池、特别是大型水池费料、体重、加工成本高的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分析现有碟形塑胶水池的结构及加工方法的缺陷,其关键问题在于水池与围片的结合部的加工方式以及围片加强的方式。为此,本发明重点对其进行改进,利用专用立体高周波模具进行熔接:
本发明碟形塑胶水池,包括一可盛水的柔软的池体,池体包括一连续的围片与底片,两者接缝处沿水池圆周方向上为弧线形熔接,其熔接痕的间距为16-69英寸;一环绕连续的围片最顶部自闭合的环状气条体形上圈,上圈的底部与围片顶部熔接。
本发明塑胶水池是采用以下加工方法:
1、将剪裁好的塑胶围片与可充气的上圈熔接,用普通高周波模具熔接;
2、利用普通高周波模,将围片熔接为圆台状结构;
3、利用高周波立体模具,将围片与底片接缝处沿水池圆周方向分解为若干段圆弧熔接,每段圆弧的长度为16-69英寸,其圆弧的曲率半径与水池的底部外圆的形状相适应。
本发明所述的塑胶水池,还包括一连续的补强片,补强片通过一个连续的加强密封区粘接到围片下部内表面或外表面,以加强水池侧壁的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连续加强密封区至少包括两条密封带,将补强片粘接到围片上,各密封带间有一定间隙,已保持塑胶水池围片的柔软性。
本发明所述的塑胶水池,其底片是由拉伸强度较大的底接片和拉伸强度较小的底片组成,底接片为环型片体,其外圈与水池围片利用高周波立体模具熔接,内圈与水池底片利用普通高周波模熔接。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和加工方法,本发明碟形塑胶水池其围片与底片的熔接部熔接痕的间距比现有技术水池熔接痕的间距增大3-10倍,使水池更加美观,同时由于熔接痕的减少,使水池因熔接部漏水的几率减少,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工效3-10倍。
对于大型塑胶水池的又一有益效果在于:加强片、连续的加强密封区的存在,使整个游泳池表面强度与耐压强度大为增加,经久耐用、不易崩裂渗漏,防漏密封性能也很突出;另外,因为只是在靠近池底的一小部分侧壁上加强,使整个游泳池重量减轻、造价降低,也更适合做出更大的容量。
对于小型塑胶水池由于本发明塑胶水池的底片可以是有强度较大的底接片和底片组成,因此,在装水后,其受张力较大的区域为拉伸强度较大的围片与拉伸强度较大的底接片构成,可以满足其强度的要求,不会因张力的原因而致使被拉破出现水池漏水的情况,保证水池使用功能。同时,与底接片相熔接的底片可以选择PVC、PE、PP等材料制作,可以降低水池原料的价格,从而保证了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有利于产品的推广。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塑胶水池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发明所用高周波立体模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3、本发明塑胶水池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包括一连续的围片2、一底片3,两者接缝处为弧线形熔接,其圆周方向熔接痕23的间距为40英寸,形成一个连续的加强密封区;一环绕连续的侧壁最顶部自闭合以水池直立的环状气条体形上圈1,上圈1的底部于围片2顶部熔接;一连续的补强片4,补强片4通过一个连续的加强密封区41的粘接到围片2上以加强围片2强度;
具体阐述如下:
上圈1是连续的闭合管状可充气气室结构,由乙烯基塑料构成,有一个气嘴。当塑胶水池装满水时,最顶部的充气上圈1可以使连续的围片2直立,防止围片2向外塌,上圈1是通过接缝11与围片2粘接;
底面3可以做成任何形状,如矩形、圆形、椭圆形,在本实施例中为圆形;
围片2和底片3都是由28规格的三层板组成的层压结构,这三层板包括外面的两层PVC板和夹入中间的一层机织织物,如尼龙或聚酯网状织物,其中,夹入中间的机织织物能够提供给围片2和底片3足够的强度;围片2与底片3的接缝处的用高周波立体模具熔接(双向电泳),通过PVC材料内部的动能形式的摩擦力来实现粘接;
当大容量的塑胶水池的游泳池装满水、池内有人戏耍游动拨动水流时,池水会产生很大的静压与动压,作用于柔软的塑胶水池内,使之产生严重形变,甚至胀裂漏水,特别是在围片2上所有的接缝,影响更为严重,最为明显是围片2的最低处(即围片与底片的结合出)。为此,本实施例通过下述新颖的结构增强围片2在水池最底部处抵受水压的能力的:连续的补强片4通过一个连续的加强密封区41粘接到围片2内表面上。本实施例作为一个例子但并不仅限于此,连续的加强密封区41包括五条相邻两带之间不紧靠的连续的加强密封带42,即相邻两条之间有一段间隙43。这种结构使连续的补强片4具有一定的柔韧度,可以适应池水作用的静压与动压引起的形变,互不紧靠的连续的加强密封带42的每一条都是沿着大容量的具有加强壁体的游泳池的周长自闭合(即所谓连续),其究竟需要几条取决于大容量塑胶水池的周长与容积。
连续的补强片4是由28规格的三层板夹合组成的,这三层板包括外面的两层PVC板和夹入中间的一层机织织物,如尼龙或聚酯网状织物,也就是说,连续的补强片4实际上是与相同或类似的材料。
本实施例是采用以下加工工艺:
1)根据欲加工塑胶水池底部尺寸和形状,设计一对由上模51和下模52组成的高周波立体模具5;上模51、下模52均包括底座512、522和熔接面511、521,其上模51熔接面511为内凹空间曲面,是由长度方向水平弧面和宽度方向的垂直弧面构成,在熔接面511上设有熔接线513;下模52的熔接面521为与上模51的熔接面511相吻合的上凸空间曲面,是由长度方向水平弧面和宽度方向的垂直弧面构成。其熔接面511的形状与水池底部(即围片2与底片3的结合处)的形状一致。
2)、将剪裁好的补强片4在大功率的机器(如最高功率是25千瓦的机器)压制粘接到围片2上,机器提供给每平方英寸的PVC板的压力较大,产生的粘接热量较多,PVC材质间的空气间隙会更多地被排除,表面强度与耐压强度增大,渗漏的可能性也大为降低;
3)、将粘接有补强片4的围片2的顶部,利用普通高周波模与上圈1的下部熔接;
4)、利用普通高周波模,将围片2熔接为圆台状结构;
5)、利用高周波立体模具5,围片2与底片3接缝处沿水池圆周方向分解为若干段圆弧熔接,每段圆弧的长度为40英寸,其圆弧的曲率半径与水池的底部外圆的形状相适应;围片2与底片3接缝处形成第二个连续的加强密封区21,包括三条密封加强带22,相邻两条间都是相互紧靠的,两者之间没有间隙,这样,密封防漏性能会更为明显。
实施例2、如附图3所示,本发明塑胶水池为小型塑胶水池,是由上圈1、围片2、底片3组成。底片3包括底片3、底接片32,底接片32为环型片体,可以是若干个放射状的段节粘接而成;其外圈321与围片2底部用高周波立体模具熔接,其熔接部的熔接痕23的间距为40英寸。底接片32内圈322与水池底片31相熔接;在围片2上部熔接有上圈1。本实施例中,围片2与底接片32选用拉伸强度高的夹网胶布制作,其底片31选用价格较夹网胶布低的PVC工程塑胶薄膜制作,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了原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