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酸铋基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学科的高温压电陶瓷领域, 是一种钛酸铋基高温压电陶瓷材料。背景技术 压电材料是一类重要的、 国际竞争极为激烈的高技术新材料, 被广泛应用于电子、 通讯、 航天、 军事和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应用广泛。
目前, 应用最广泛的压电材料是钙钛矿型的锆钛酸铅 (PbZrxTi1-xO3, 简写为 PZT) 或以 PZT 为基掺入其它元素构成的压电陶瓷, 该类材料制备的各种压电陶瓷滤波器、 振荡 器、 谐振器、 鉴频器等电子元器件被广泛应用在电子、 通讯、 航天、 军事等领域。但在已商业 化应用的 PZT 体系中压电陶瓷材料的居里温度 Tc 一般为 250 ~ 380℃, 而其使用温度一般 限制在其居里温度 Tc 的 1/2 处以下, 如果使用温度过高, 就会导致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缩短, 当使用温度接近 Tc 时压电陶瓷将会丧失压电性, 从而导致电子元器件失效, 限制了其 使用温度及领域。 因此为了满足在原子能、 能源、 航空航天、 冶金、 石油化工等特殊高温环境 下使用的要求, 对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的研究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公开号为 CN 101224978A 的发明专利中, 公开了一种改性 PZT 基高温压电陶 瓷材料 Pb[(ZraTi1-a)x(M1M2)y]O3, 该体系陶瓷压电常数较高, 但其居里温度小于 400℃。在 公开号为 CN 101265093A 的发明专利中, 公开了一种钨青铜结构铌钛镧酸铅高温压电陶 瓷, 其居里温度达到 500 ℃以上, 但其烧结温度均在 1200 ℃以上, 烧结温度高。铋层状结 2+ 构化合物是由二维的钙钛矿层和 (Bi2O2) 层有规则的交替排列而成的, 它的化学通式为 2+ 2(Bi2O2) (Am-1BmO3m+1) , 具有高的居里温度。美国专利 US-2008/0134795A1 描述的铋层状 CaBi2Ni2-xMxO9 高温压电陶瓷具有高的居里温度, 但其压电常数 d33 均小于 10pC/N。
Bi4Ti3O12(BIT) 为典型的铋层状结构, 具有低的介电常数、 明显的各向异性、 较好 的温度稳定性以及较低的烧结温度等特点, 适用于在高温、 高频场合的应用。 但该材料的缺 点是烧结工艺性差, 采用普通的烧结工艺难以得到致密的 BIT 陶瓷。此外, 该材料压电活性 低、 矫顽场较高、 极化困难, 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 Bi4Ti3O12 陶瓷烧结工艺性差, 同时获得具有较高居里温度和压电性能的 陶瓷材料,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钛酸铋基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钛酸铋基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的配方为 (1-x)(0.6Bi4Ti3O12-0.4Ba TiO3)-x(1/3Pb3O4+TiO2), 其中, x = 0.02 ~ 0.10, BaTiO3、 Pb3O4 和 TiO2 为分析纯的。制备 出 (1-x)(0.6Bi4Ti3O12-0.4BaTiO3)-xPbTiO3 陶瓷。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备钛酸铋基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 熔盐法制备 Bi4Ti3O12 粉体 ; 以分析纯的 Bi2O3、 TiO2 为原料, 按 Bi4Ti3O12 的 化学计量比配料,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球磨 24h, 粉体烘干后加入 25wt%的 KCl 和 25wt%的 NaCl,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二次球磨 4h 后烘干, 烘干温度为 50 ~ 70℃; 烘干时间为 6 ~ 12h,烘干后在 1000℃预烧 8h 后获得含有熔盐的粉体, 并对该粉体进行清洗, 验证无 Cl- 后烘干, 烘干温度为 50 ~ 20℃ ; 烘干时间为 8 ~ 24h, 获得 Bi4Ti3O12 粉体。
步骤 2, 制备预烧粉体 ; 按配方将获得的 Bi4Ti3O12 粉体与分析纯的 BaTiO3、 Pb3O4、 TiO2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球磨 12h, 得到浆料 ; 将所获得的浆料烘干后置于烧结炉中预烧结, 得到 (1-x)(0.6BT-0.4BT)-xPbTiO3 的预烧粉体 ; 浆料烘干温度为 50 ~ 70 ℃, 烘干时间为 6 ~ 12h ; 预烧结温度为 800℃, 预烧结时间为 2 ~ 4h。
步骤 3, 混料和成型 ; 将获得的预烧粉体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再次球磨 12h 并烘干 ; 粉料烘干后, 添加 5wt%的 PVA 造粒, 在 100 ~ 150MPa 的压强下压制成型为陶瓷坯体 ; 粉体 烘干温度为 50 ~ 70℃, 烘干时间为 6 ~ 12h。
步 骤 4, 烧 结 ; 对 获 得 的 陶 瓷 坯 体 烧 结, 得 到 (1-x) (0.6Bi4Ti3O12-0.4BaTiO3)-xPbTiO3 复合陶瓷 ; 烧结温度为 1050 ~ 1100℃, 烧结时间为 2 ~ 4h。
采用常规工艺对所获得的 (1-x)(0.6Bi4Ti3O12-0.4BaTiO3)-xPbTiO3 复合陶瓷样片 打磨、 抛光、 被银电极后烧银, 烧银后进行电性能的测试。
本 发 明 选 取 0.6Bi4Ti3O12-0.4BaTiO3 作 为 主 体 材 料, 通 过 添 加 (1/3Pb3O4+TiO2) 实现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 (1-x)(0.6Bi4Ti3O12-0.4BaTiO3)-xPbTiO3 的制备。由于添加的 (1/3Pb3O4+TiO2) 在预烧结过程中反应生成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的 PbTiO3, 因此, 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了材料的居里温度。
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该体系的陶瓷材料在具有高的居里温度的基础上, 还具有 较高的压电性能和温度稳定性。本实验制备的压电陶瓷均具有高于 450℃的居里温度。与 目前应用的高居里温度相比, 达到了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应用要求。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 所制备出的钛酸铋基压电陶瓷其居里温度均在 450℃以上并且制备工艺稳定可靠, 电性能已经达到压电陶瓷实用化要求, 可以应用在航空 航天、 石油化工等特殊高温环境下。 附图说明
附图 1 是 (1-x)(0.6Bi4Ti3O12-0.4BaTiO3)-xPbTiO3 陶瓷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曲 线;
附图 2 是 (1-x)(0.6Bi4Ti3O12-0.4BaTiO3)-xPbTiO3 陶瓷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 :
a. 是 0.98(0.6Bi4Ti3O12-0.4BaTiO3)-0.02PbTiO3 ;
b. 是 0.96(0.6Bi4Ti3O12-0.4BaTiO3)-0.04PbTiO3 ;
c. 是 0.94(0.6Bi4Ti3O12-0.4BaTiO3)-0.06PbTiO3 ;
d. 是 0.90(0.6Bi4Ti3O12-0.4BaTiO3)-0.10PbTiO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钛酸铋基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 其配方为 (1-x)(0.6Bi4Ti3O12-0. 4BaTiO3)-x(1/3Pb3O4+TiO2), 其中, x = 0.02, BaTiO3、 Pb3O4 和 TiO2 为分析纯的。制备出 0. 98(0.6Bi4Ti3O12-0.4BaTiO3)-0.02PbTiO3 陶瓷。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1, 熔盐法制备 Bi4Ti3O12 粉体 ; 以分析纯的 Bi2O3、 TiO2 为原料, 按 Bi4Ti3O12 的 化学计量比配料,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球磨 24h, 粉体烘干后加入 25wt%的 KCl 和 25wt%的 NaCl,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二次球磨 4h 后烘干, 烘干温度为 50℃ ; 烘干时间为 12h, 烘干后在 1000℃预烧 8h 后获得含有熔盐的粉体, 并对该粉体进行清洗, 验证无 Cl 后烘干, 烘干温度 为 50℃ ; 烘干时间为 24h, 获得 Bi4Ti3O12 粉体。
步骤 2, 制备预烧粉体 ; 按配方将获得的 Bi4Ti3O12 粉体与分析纯的 BaTiO3、 Pb3O4、 TiO2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球磨 12h, 得到浆料 ; 将所获得的浆料烘干后置于烧结炉中预烧结, 得到 0.98(0.6Bi4Ti3O12-0.4BaTiO3)-0.02PbTiO3 的预烧粉体。浆料的烘干温度为 50℃, 烘 干时间为 12h ; 预烧结温度为 800℃, 预烧结时间为 4h。
步骤 3, 混料和成型 ; 将获得的预烧粉体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再次球磨 12h 并烘干 ; 粉料烘干后, 添加 5wt%的 PVA 造粒, 在 100MPa 的压强下压制成型为陶瓷坯体 ; 粉体烘干温 度为 50℃, 烘干时间为 12h。
步骤 4, 烧结 ; 对获得的陶瓷坯体烧结, 得到 0.98(0.6Bi4Ti3O12-0.4BaTiO3)-0.02P bTiO3 复合陶瓷 ; 烧结温度为 1050℃, 烧结时间为 4h。
采用常规工艺对所获得的 0.98(0.6Bi4Ti3O12-0.4BaTiO3)-0.02PbTiO3 复合陶瓷样 片打磨、 抛光、 被银电极后烧银, 烧银后进行电性能的测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一种钛酸铋基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 其配方为 (1-x)(0.6Bi4Ti3O12-0. 4BaTiO3)-x(1/3Pb3O4+TiO2), 其中, x = 0.06, BaTiO3、 Pb3O4 和 TiO2 为分析纯的。制备出 0. 94(0.6Bi4Ti3O12-0.4BaTiO3)-0.06PbTiO3 陶瓷。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 熔盐法制备 Bi4Ti3O12 粉体 ; 以分析纯的 Bi2O3、 TiO2 为原料, 按 Bi4Ti3O12 的 化学计量比配料,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球磨 24h, 粉体烘干后加入 25wt%的 KCl 和 25wt%的 NaCl,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二次球磨 4h 后烘干, 烘干温度为 60℃ ; 烘干时间为 9h, 烘干后在 1000℃预烧 8h 后获得含有熔盐的粉体, 并对该粉体进行清洗, 验证无 Cl 后烘干, 烘干温度 为 80℃ ; 烘干时间为 16h, 获得 Bi4Ti3O12 粉体。
步骤 2, 制备预烧粉体 ; 按配方将获得的 Bi4Ti3O12 粉体与分析纯的 BaTiO3、 Pb3O4、 TiO2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球磨 12h, 得到浆料 ; 将所获得的浆料烘干后置于烧结炉中预烧结, 得到 0.94(0.6Bi4Ti3O12-0.4BaTiO3)-0.06PbTiO3 的预烧粉体 ; 浆料烘干温度为 60 ℃, 烘干 时间为 9h ; 预烧结温度为 800℃, 预烧结时间为 3h。
步骤 3, 混料和成型 ; 将获得的预烧粉体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再次球磨 12h 并烘干 ; 粉料烘干后, 添加 5wt%的 PVA 造粒, 在 125MPa 的压强下压制成型为陶瓷坯体 ; 粉体烘干温 度为 60℃, 烘干时间为 9h。
步骤 4, 烧结 ; 对获得的陶瓷坯体烧结, 得到 0.94(0.6Bi4Ti3O12-0.4BaTiO3)-0.06P bTiO3 复合陶瓷 ; 烧结温度为 1080℃, 烧结时间为 3h。
采用常规工艺对所获得的 0.94(0.6Bi4Ti3O12-0.4BaTiO3)-0.06PbTiO3 复合陶瓷样 片打磨、 抛光、 被银电极后烧银, 烧银后进行电性能的测试。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一种钛酸铋基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 其配方为 (1-x)(0.6Bi4Ti3O12-0. 4BaTiO3)-x(1/3Pb3O4+TiO2), 其中, x = 0.10, BaTiO3、 Pb3O4 和 TiO2 为分析纯的。制备出 0.90(0.6Bi4Ti3O12-0.4BaTiO3)-0.10PbTiO3 陶瓷。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 熔盐法制备 Bi4Ti3O12 粉体 ; 以分析纯的 Bi2O3、 TiO2 为原料, 按 Bi4Ti3O12 的 化学计量比配料,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球磨 24h, 粉体烘干后加入 25wt%的 KCl 和 25wt%的 NaCl,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二次球磨 4h 后烘干, 烘干温度为 70℃ ; 烘干时间为 6h, 烘干后在 1000℃预烧 8h 后获得含有熔盐的粉体, 并对该粉体进行清洗, 验证无 Cl 后烘干, 烘干温度 为 120℃ ; 烘干时间为 8h, 获得 Bi4Ti3O12 粉体。
步骤 2, 制备预烧粉体 ; 按配方将获得的 Bi4Ti3O12 粉体与分析纯的 BaTiO3、 Pb3O4、 TiO2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球磨 12h, 得到浆料 ; 将所获得的浆料烘干后置于烧结炉中预烧结, 得到 0.90(0.6Bi4Ti3O12-0.4BaTiO3)-0.10PbTiO3 的预烧粉体 ; 浆料烘干温度为 70 ℃, 烘干 时间为 6h ; 预烧结温度为 800℃, 预烧结时间为 2h。
步骤 3, 混料和成型 ; 将获得的预烧粉体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再次球磨 12h 并烘干 ; 粉料烘干后, 添加 5wt%的 PVA 造粒, 在 150MPa 的压强下压制成型为陶瓷坯体 ; 粉体烘干温 度为 70℃, 烘干时间为 6h。
步骤 4, 烧结 ; 对获得的陶瓷坯体烧结, 得到 0.90(0.6Bi4Ti3O12-0.4BaTiO3)-0.10P bTiO3 复合陶瓷 ; 烧结温度为 1100℃, 烧结时间为 2h。 采用常规工艺对所获得的 0.90(0.6Bi4Ti3O12-0.4BaTiO3)-0.10PbTiO3 复合陶瓷样 片打磨、 抛光、 被银电极后烧银, 烧银后进行电性能的测试。
表 1 实施例 1 ~ 3 中的电学性能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