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225246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64436.0

申请日:

2011.06.20

公开号:

CN102303811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6C 1/34申请公布日:201201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C 1/34申请日:20110620|||公开

IPC分类号:

B66C1/34; B66C13/00

主分类号:

B66C1/34

申请人: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威; 赵斌; 陈卫东; 章琢

地址: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桃山路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颜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包括具有吊钩本体、连接轴和双钩头总成的双钩头吊钩总成,所述吊钩本体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双钩头总成相连,在所述双钩头总成下方设有两个钩头,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本发明采用在钩头底部安装脚轮的方式,只需很小的外力即可实现双钩头的快速展开,相比于借助两台辅助吊车实现双钩头展开的方式,本发明更经济、便捷、安全,极大地方便了使用方的转场及组装,为使用单位赢得了宝贵的作业时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包括具有吊钩本体 (1)、 连接轴 (2) 和双钩头总成 (3) 的 双钩头吊钩总成, 所述吊钩本体 (1) 通过连接轴 (2) 与所述双钩头总成 (3) 相连, 在所述双 钩头总成 (3) 下方设有两个钩头 (4), 其特征在于 : 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 (4) 上设有在钩头 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 (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两个钩头 (4) 上 均设有在钩头两个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 (5)。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移动机构 (5) 包 括设置在所述钩头 (4) 上并且至少部分为 U 型的安装支架 (9), 所述安装支架 (9) 的下部设 有脚轮 (7)。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安装支架 (9) 上设 有卸扣 (8)。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安装支架 (9) 的底 部拐角处设有圆弧型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钩头 (4) 上开有安 装孔, 所述安装支架 (9) 通过一销轴 (10) 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孔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安装支架 (9) 通过 与所述钩头 (4) 相配合的卡扣结构固定在所述钩头 (4) 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展开装置还包括与 所述移动机构 (5) 相配合的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 (6)。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 置 (6) 为侧部具有限位板 (14) 和吊耳 (15) 的运输小车。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或 9 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双钩头承载运 输装置 (6) 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脚轮, 且至少一个脚轮上设有制动机构。

说明书


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展开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履带起重机吊钩双钩头 展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履带起重机向大吨位方向发展, 起重吊钩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越来越重。 目 前, 额定起重量超过 1000 吨的起重吊钩, 均采用双钩头的结构形式。参见图 1, 图中示出现 有双钩头吊钩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作业时, 吊钩主体结构 10 通过连接轴 20 与双钩 头总成 30 相连, 在双钩头总成 30 的下方设有两个钩头 40。
     图 1 为未拆解前, 双钩头吊钩总成示意图。受钩头的自重作用, 两钩头呈铅垂状 态。运输时, 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 吊钩主体结构 10 与双钩头总成 30 必须拆解单独 运输。图 2 为钩头总成 30 的运输状态示意图, 钩头总成 30 包括钩头 40 及侧板 50 各两件。 运输时, 两钩头须展开呈 180 度放置于运输车上。
     在现有技术中, 当吊钩主体结构 10 与钩头总成 30 需要拆解时, 先将吊钩总成悬停 在空中 ( 根据整车的解体顺序, 此时吊钩主体结构 10 与使用此吊钩的主机 ( 图中未示出 ) 相连, 吊钩主体结构 10 被主机吊起 ), 两钩头 40 不能着地, 通过在钩头 40 底部分别同时施 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F, 借助此外力使两钩头 40 绕吊钩顶部的绞点向外侧展开。然后展开 后的吊钩总成同时下降至地面上, 最后将吊钩主体结构 10 与钩头总成 30 之间的连接轴 20 拆除, 吊钩主体结构 10 与钩头总成 30 解体, 如图 3 所示。
     采用现有技术对双钩头进行展开时, 吊钩总成须被吊起并悬停在半空中, 两钩头 底部须作用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为了克服钩头的自重, 将钩头从铅垂状态侧拉至 水平状态, 根据受力平衡分析, 需要提供足够大的侧拉力才能实现。一般情况下, 需要借助 两台辅助吊车方可实现。 并且, 双钩头展开后, 要随吊钩主体同时下降, 此时, 三台吊车需保 持动作同步, 稍有不慎, 将引发严重后果。
     此外, 双钩头总成装车运输时, 需在两钩头底部及侧板上部各固定一个受力点, 借 助三台辅助吊车同时起吊此三点, 方可将双钩头总成平稳吊起。 受钩头结构限制, 很难在钩 头上找到或专门做一个合适的吊装点。
     钩头总成 30 与吊钩主体结构 10 总装时, 钩头总成 30 被放置于地面上, 无法灵活 移动。吊钩主体结构 10 与整车已组装成整体, 吊钩主体结构 10 与钩头总成 30 的对中只能 依靠整车的缓慢调整来实现。组装效率非常低。
     综上, 现有技术存在有成本高、 难度大、 效率低、 危险性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包括具有吊钩本体、 连 接轴和双钩头总成的双钩头吊钩总成, 所述吊钩本体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双钩头总成相连,
     在所述双钩头总成下方设有两个钩头, 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 移动机构。
     优选地, 在所述两个钩头上均设有在钩头两个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
     进一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钩头上并且至少部分为 U 型的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的下部设有脚轮。
     更优选地,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卸扣。
     优选地, 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拐角处设有圆弧型结构。
     优选地, 所述钩头上开有安装孔, 所述安装支架通过一销轴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孔 上。
     优选地, 所述安装支架通过与所述钩头相配合的卡扣结构固定在所述钩头上。
     优选地, 所述展开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机构相配合的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
     更优选地, 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为侧部具有限位板和吊耳的运输小车。
     优选地, 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脚轮, 且至少一个脚轮上 设有制动机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优点是 : 本发明采用了在钩头底部安装脚轮的方式, 因此, 只需很小的外力即可实现双钩 头的快速展开。相比于借助两台辅助吊车实现双钩头展开的方式, 本发明更经济、 便捷、 安 全, 极大地方便了使用方的转场及组装, 同时, 也为使用单位赢得了宝贵的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
     图 1 为本发明双钩头吊钩总成未拆解前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双钩头吊钩总成拆解后的运输示意图 ;
     图 3 为现有技术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
     图 4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
     图 6 为本发明的运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 4 和图 5, 其中示出本发明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包括具有 吊钩本体 1、 连接轴 2 和双钩头总成 3 的双钩头吊钩总成, 其中所述吊钩本体 1 通过连接轴 2 与所述双钩头总成 3 相连, 在所述双钩头总成 3 下方设有两个钩头 4, 优选地, 所述两个钩 头 4 为对称设置, 并且, 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 4 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 5, 所述的钩头展开方向为平行于双钩头总成 3 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 为图 5 所示的平行于纸 面的方向, 并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展开。此外, 本发明所述的移动机构 5 可以为各种促使所 述钩头 4 向外侧展开的结构, 例如滚轮、 滑轨、 滑槽等结构, 本实施例优选为滚轮结构, 即所 述移动机构 5 包括设置在所述钩头 4 上并且至少部分为 U 型的安装支架 9, 所述安装支架 9的下部设有脚轮 7。并且, 进一步优选地, 在所述两个钩头 4 上均设有在钩头两个展开方向 运动的移动机构 5。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展开操作的效率。当然, 仅在一个钩头 4 上设有 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 5 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即通过移动机构 5 的运动, 将 一个钩头 4 向外侧先行展开, 然后利用吊钩总成的自重, 使得两个钩头 4 分别向两个方向展 开, 从而达到吊钩双钩头展开的目的。
     优选地, 在所述安装支架 9 上设有卸扣 8。优选地, 所述卸扣 8 设置在所述安装支 架 9 的外侧, 便于外力 F1 牵引装置通过所述卸扣 8 直接作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 9, 进而使得 所述的移动机构 5 向展开方向产生运动。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安装支架 9 的底部拐角处设有圆弧型结构。由此使得所述安 装支架 9 在展开到一定角度后, 防止安装支架 9 与支撑面之间产生接触而使得展开动作受 到阻碍。
     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钩头 4 上开有安装孔, 所述安装支架 9 通过一销轴 10 固 定在所述的安装孔上。
     优选地,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不难理解, 所述安装支架 9 还可以通过与所述 钩头 4 相配合的卡扣 ( 图中未示出 ) 结构固定在所述钩头 4 上。如图 4 所示, 可以通过双 向卡扣或绳索卡扣的固定方式, 直接将安装支架 9 固定在钩头 4 上部的中空结构处。
     参见图 5, 所述展开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机构 5 相配合的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 6。优选地,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 6 为侧部具有限位板 14 和吊耳 15 的 运输小车。并且进一步, 在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 6 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脚轮, 且至少一 个脚轮上设有制动机构。
     具体地,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
     如图 5 所示, 本发明通过在双钩头底部设置移动机构 5, 使得在具体的作业中对其 中一个或者两个钩头 4 上施加一个较小的力 F1 之后, 便能将钩头向外侧展开, 同时, 由于钩 头总成的重量极大, 通过其自重便可以与所述较小的力相互协同作用, 使得两个钩头 4 能 够向两个方向展开 ; 进一步, 本发明在所述钩头 4 上设置了至少部分为 U 型的安装支架 9, 并在安装支架 9 的底部上设置了脚轮 7, 当吊钩本体 1 与双钩头总成 3 需要拆解时, 将吊钩 总成吊起悬停在半空中, 在吊钩总成下部放置一个可灵活移动的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 6, 优 选地为运输小车, 如图 5 所示, 然后将吊钩总成慢慢下降, 使两钩头 4 底部脚轮 7 稍稍与运 输小车的承载面接触, 同时在两钩头 4 底部分别施加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F1, 因脚 轮 7 与运输小车已接触, 接触点处小车给脚轮 7 一个反向支撑力, 此力与钩头重力相互抵 消, 很小的水平作用力即可使两钩头 4 向两侧展开。在两钩头 4 展开的过程中, 吊钩总成缓 缓下降, 在重力的作用下, 两钩头即可自行向两侧展开, 直至呈水平状态, 两侧板落在小车 承载面上。
     再次参见图 4, 该图也示出了为吊钩钩头 4 安装脚轮的示意图, 其中, 优选地吊钩 钩头 4 设计为底部至钩柄部呈方形, 且距底部若干距离开有一通孔, 便于通过销轴 10 固定 所述的安装支架 9。安装支架 9 上固定有卸扣 8, 便于对钩头 4 施加向外侧展开的作用力。 安装支架 9 最少可固定一个脚轮 7, 脚轮 7 与安装支架 9 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等各 种连接方式。
     图 6 为本发明拆卸后置于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 6 上的示意图, 图中限位板 14 能够防止钩头在下落过程中滑出小车边缘 ; 吊耳 15 便于将小车和钩头总成整体吊装运输。 为满 足基本使用要求, 脚轮 7 数量须大于 2 个, 且至少有一个具有制动机构 ( 图中未示出 ), 从 而防止由于整体装置重量较大使得小车发生移动, 形成作业危险 ; 吊耳 15 数量须大于等于 2 个。优选地, 本实施例通过小车上的 4 个吊点即可将钩头总成与小车整体吊起, 转场运输 非常方便。
     当吊钩本体 1 与双钩头总成 3 需组装成吊钩总成时, 只需将小车连同钩头总成移 动到双钩头总成 3 的下面, 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小车的停放位置, 即可实现吊钩本体 1 与双钩 头总成 3 的快速连接。
     显而易见,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可以用本发明的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构 成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展开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起重吊钩。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 尽 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 依然 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 而不脱离本发 明技术方案的精神,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3811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3811ACN102303811A21申请号201110164436022申请日20110620B66C1/34200601B66C13/0020060171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21004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桃山路19号72发明人宋威赵斌陈卫东章琢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代理人颜镝54发明名称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包括具有吊钩本体、连接轴和双钩头总成的双钩头吊钩总成,所述吊钩本体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双钩头总成相连,在。

2、所述双钩头总成下方设有两个钩头,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本发明采用在钩头底部安装脚轮的方式,只需很小的外力即可实现双钩头的快速展开,相比于借助两台辅助吊车实现双钩头展开的方式,本发明更经济、便捷、安全,极大地方便了使用方的转场及组装,为使用单位赢得了宝贵的作业时间。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CN102303817A1/1页21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包括具有吊钩本体1、连接轴2和双钩头总成3的双钩头吊钩总成,所述吊钩本体1通过连接轴2与所述双钩头总成3相连,在所述双钩头总成3下方设有两个钩头4,其。

3、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4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钩头4上均设有在钩头两个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钩头4上并且至少部分为U型的安装支架9,所述安装支架9的下部设有脚轮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9上设有卸扣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9的底部拐角处设有圆弧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4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9通。

4、过一销轴10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孔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9通过与所述钩头4相配合的卡扣结构固定在所述钩头4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机构5相配合的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6。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6为侧部具有限位板14和吊耳15的运输小车。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6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脚轮,且至少一个脚轮上设有制动机构。权利要求书CN102303811ACN102303817A1/4页3一种吊钩双。

5、钩头展开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展开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履带起重机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履带起重机向大吨位方向发展,起重吊钩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目前,额定起重量超过1000吨的起重吊钩,均采用双钩头的结构形式。参见图1,图中示出现有双钩头吊钩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作业时,吊钩主体结构10通过连接轴20与双钩头总成30相连,在双钩头总成30的下方设有两个钩头40。0003图1为未拆解前,双钩头吊钩总成示意图。受钩头的自重作用,两钩头呈铅垂状态。运输时,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吊钩主体结构10与双钩头总成30必须拆解单独运输。图2为钩头总成30。

6、的运输状态示意图,钩头总成30包括钩头40及侧板50各两件。运输时,两钩头须展开呈180度放置于运输车上。0004在现有技术中,当吊钩主体结构10与钩头总成30需要拆解时,先将吊钩总成悬停在空中根据整车的解体顺序,此时吊钩主体结构10与使用此吊钩的主机图中未示出相连,吊钩主体结构10被主机吊起,两钩头40不能着地,通过在钩头40底部分别同时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F,借助此外力使两钩头40绕吊钩顶部的绞点向外侧展开。然后展开后的吊钩总成同时下降至地面上,最后将吊钩主体结构10与钩头总成30之间的连接轴20拆除,吊钩主体结构10与钩头总成30解体,如图3所示。0005采用现有技术对双钩头进行展开时,。

7、吊钩总成须被吊起并悬停在半空中,两钩头底部须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为了克服钩头的自重,将钩头从铅垂状态侧拉至水平状态,根据受力平衡分析,需要提供足够大的侧拉力才能实现。一般情况下,需要借助两台辅助吊车方可实现。并且,双钩头展开后,要随吊钩主体同时下降,此时,三台吊车需保持动作同步,稍有不慎,将引发严重后果。0006此外,双钩头总成装车运输时,需在两钩头底部及侧板上部各固定一个受力点,借助三台辅助吊车同时起吊此三点,方可将双钩头总成平稳吊起。受钩头结构限制,很难在钩头上找到或专门做一个合适的吊装点。0007钩头总成30与吊钩主体结构10总装时,钩头总成30被放置于地面上,无法灵活移动。。

8、吊钩主体结构10与整车已组装成整体,吊钩主体结构10与钩头总成30的对中只能依靠整车的缓慢调整来实现。组装效率非常低。0008综上,现有技术存在有成本高、难度大、效率低、危险性高等缺点。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包括具有吊钩本体、连接轴和双钩头总成的双钩头吊钩总成,所述吊钩本体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双钩头总成相连,说明书CN102303811ACN102303817A2/4页4在所述双钩头总成下方设有两个钩头,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0011优选地,在所述两个。

9、钩头上均设有在钩头两个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0012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钩头上并且至少部分为U型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下部设有脚轮。0013更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卸扣。0014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拐角处设有圆弧型结构。0015优选地,所述钩头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通过一销轴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孔上。0016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通过与所述钩头相配合的卡扣结构固定在所述钩头上。0017优选地,所述展开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机构相配合的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0018更优选地,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为侧部具有限位板和吊耳的运输小车。0019优选地,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的底。

10、部设有至少两个脚轮,且至少一个脚轮上设有制动机构。00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0021本发明采用了在钩头底部安装脚轮的方式,因此,只需很小的外力即可实现双钩头的快速展开。相比于借助两台辅助吊车实现双钩头展开的方式,本发明更经济、便捷、安全,极大地方便了使用方的转场及组装,同时,也为使用单位赢得了宝贵的作业时间。附图说明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23图1为本发明双钩头吊钩总成未拆解前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2为本发明双钩头吊钩总成拆解后的运输示意图;00。

11、25图3为现有技术的作用原理示意图;0026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5为本发明的作用原理示意图;0028图6为本发明的运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30参见4和图5,其中示出本发明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具有吊钩本体1、连接轴2和双钩头总成3的双钩头吊钩总成,其中所述吊钩本体1通过连接轴2与所述双钩头总成3相连,在所述双钩头总成3下方设有两个钩头4,优选地,所述两个钩头4为对称设置,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4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5,所述的钩头展开方向为平行于双钩头总成3的方向,在本实施例。

12、中,为图5所示的平行于纸面的方向,并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展开。此外,本发明所述的移动机构5可以为各种促使所述钩头4向外侧展开的结构,例如滚轮、滑轨、滑槽等结构,本实施例优选为滚轮结构,即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钩头4上并且至少部分为U型的安装支架9,所述安装支架9说明书CN102303811ACN102303817A3/4页5的下部设有脚轮7。并且,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两个钩头4上均设有在钩头两个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5。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展开操作的效率。当然,仅在一个钩头4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5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通过移动机构5的运动,将一个钩头4向外侧先行展开,然后利。

13、用吊钩总成的自重,使得两个钩头4分别向两个方向展开,从而达到吊钩双钩头展开的目的。0031优选地,在所述安装支架9上设有卸扣8。优选地,所述卸扣8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9的外侧,便于外力F1牵引装置通过所述卸扣8直接作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9,进而使得所述的移动机构5向展开方向产生运动。003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9的底部拐角处设有圆弧型结构。由此使得所述安装支架9在展开到一定角度后,防止安装支架9与支撑面之间产生接触而使得展开动作受到阻碍。003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钩头4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9通过一销轴10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孔上。0034优选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所述安。

14、装支架9还可以通过与所述钩头4相配合的卡扣图中未示出结构固定在所述钩头4上。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双向卡扣或绳索卡扣的固定方式,直接将安装支架9固定在钩头4上部的中空结构处。0035参见图5,所述展开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机构5相配合的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6。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6为侧部具有限位板14和吊耳15的运输小车。并且进一步,在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6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脚轮,且至少一个脚轮上设有制动机构。0036具体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0037如图5所示,本发明通过在双钩头底部设置移动机构5,使得在具体的作业中对其中一个或者两个钩头4上施加一个较小的力F1之后,便能。

15、将钩头向外侧展开,同时,由于钩头总成的重量极大,通过其自重便可以与所述较小的力相互协同作用,使得两个钩头4能够向两个方向展开;进一步,本发明在所述钩头4上设置了至少部分为U型的安装支架9,并在安装支架9的底部上设置了脚轮7,当吊钩本体1与双钩头总成3需要拆解时,将吊钩总成吊起悬停在半空中,在吊钩总成下部放置一个可灵活移动的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6,优选地为运输小车,如图5所示,然后将吊钩总成慢慢下降,使两钩头4底部脚轮7稍稍与运输小车的承载面接触,同时在两钩头4底部分别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F1,因脚轮7与运输小车已接触,接触点处小车给脚轮7一个反向支撑力,此力与钩头重力相互抵消,很小的水。

16、平作用力即可使两钩头4向两侧展开。在两钩头4展开的过程中,吊钩总成缓缓下降,在重力的作用下,两钩头即可自行向两侧展开,直至呈水平状态,两侧板落在小车承载面上。0038再次参见图4,该图也示出了为吊钩钩头4安装脚轮的示意图,其中,优选地吊钩钩头4设计为底部至钩柄部呈方形,且距底部若干距离开有一通孔,便于通过销轴10固定所述的安装支架9。安装支架9上固定有卸扣8,便于对钩头4施加向外侧展开的作用力。安装支架9最少可固定一个脚轮7,脚轮7与安装支架9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等各种连接方式。0039图6为本发明拆卸后置于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6上的示意图,图中限位板14能够说明书CN102303811A。

17、CN102303817A4/4页6防止钩头在下落过程中滑出小车边缘;吊耳15便于将小车和钩头总成整体吊装运输。为满足基本使用要求,脚轮7数量须大于2个,且至少有一个具有制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从而防止由于整体装置重量较大使得小车发生移动,形成作业危险;吊耳15数量须大于等于2个。优选地,本实施例通过小车上的4个吊点即可将钩头总成与小车整体吊起,转场运输非常方便。0040当吊钩本体1与双钩头总成3需组装成吊钩总成时,只需将小车连同钩头总成移动到双钩头总成3的下面,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小车的停放位置,即可实现吊钩本体1与双钩头总成3的快速连接。0041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用本发明的一种吊钩。

18、双钩头展开装置,构成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展开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起重吊钩。004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说明书CN102303811ACN102303817A1/4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03811ACN102303817A2/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03811ACN102303817A3/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03811ACN102303817A4/4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0381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