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耦合器无极灯.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225216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0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68029.7

申请日:

2011.06.22

公开号:

CN102306613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J 65/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空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李霁野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空间会议中心405室变更后权利人: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空间会议中心601室登记生效日:201306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J 65/04申请日:20110622|||公开

IPC分类号:

H01J65/04; H01J61/52; H01J61/30; H05B41/14

主分类号:

H01J65/04

申请人:

北京空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薛媛; 李霁野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空间会议中心4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代理人:

滑春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耦合器无极灯,包括玻壳、灯头、耦合器和高频电路,玻壳的一端与灯头连接,在玻壳内装有耦合器,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玻壳内侧涂覆有荧光层,在玻壳的空腔内设有汞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玻壳内装有另一耦合器,该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另一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以大大降低放电腔内的温度。本发明的两个耦合器分别由两个高频电路控制,可以通过电源输出控制两个高频电路是否同时工作或者其中任意一个耦合器单独工作。处于照明高峰时,可以让两只耦合器同时工作,此时光源的功率可以达到300W以上,可以应用于大功率照明场合;当照度要求不高时,只让其中一只耦合器单独工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耦合器无极灯, 包括玻壳、 灯头、 耦合器和高频电路, 玻壳的一端与灯头连接, 在玻壳内装有耦合器, 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在玻壳内侧涂覆有荧 光层, 在玻壳的空腔内设有汞齐,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玻壳内装有另一耦合器, 该耦合器 的耦合线圈与另一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书 1 所述的双耦合器无极灯, 其特征在于 : 控制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同 时工作, 或控制其中任意一只单独工作。
3: 根据权利要求书 1 所述的双耦合器无极灯, 其特征在于 : 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均由耦 合线圈、 磁芯、 散热棒和散热底座构成, 散热棒设在磁芯的轴心孔内, 耦合线圈缠绕在磁芯 的外周面, 散热棒的外端与散热底座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书 1 所述的双耦合器无极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散热棒采用热管。
5: 根据权利要求书 4 所述的双耦合器无极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玻壳为圆柱形, 在其 两端各装有一个所述的灯头, 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同轴设在的玻壳的轴心孔内, 每一灯头的 外端各连接一散热底座。

说明书


双耦合器无极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极灯, 尤其涉及一种双耦合器的内耦合无极灯。背景技术 无极灯放电腔是汞齐、 荧光粉、 耦合线圈和磁芯的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的高低直接 影响其工作寿命, 从而决定光源的寿命。光源功率越高, 需要耦合的能量越大, 产生的热量 也就越多, 对散热的要求也就越明显。 现有的内耦合无极灯用一只耦合器启动激发, 耦合器 的散热棒为铜棒或者铝棒。无法满足做大功率无极灯的要求。传统大功率的无极灯只能做 到 150W 左右。无极灯作为一种高显色性、 高发光稳定性、 无频闪、 长寿命、 少维护等优势的 新光源, 应用场合越来越广泛。 对应于某些需要大功率照明的场合时, 会存在照度要求达不 到设计要求的情况。即使有功率 200W 的内耦合无极灯, 初始参数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但因 为散热不好, 存在光衰大、 光通维持率低, 光源寿命短等问题, 而无法被普及推广。 或者为了 达到照度要求, 使用双光源, 这样不仅导致灯具体积庞大, 安装、 维护不方便, 运行成本也会 增加。
     大功率照明场合在人流、 车流量很小的深夜, 或者对辅助照明要求不是很高的时 候, 可以采用降低功率的办法来做到节能环保。 传统办法采用的是间隔开灯, 这样会形成较 大路段的暗区, 不利于行人、 司机等对周围环境的观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功率的双耦合器无极灯, 可以根据照明场合的需要, 对光源功率进行减半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双耦合器无极灯, 包括玻壳、 灯头、 耦合器和高 频电路, 玻壳的一端与灯头连接, 在玻壳内装有耦合器, 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高频电路的输 出端连接, 在玻壳内侧涂覆有荧光层, 在玻壳的空腔内设有汞齐,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玻 壳内装有另一耦合器, 该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另一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控制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同时工作, 或控制其中任意一只单独工作。
     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均由耦合线圈、 磁芯、 散热棒和散热底座构成, 散热棒设在磁芯 的轴心孔内, 耦合线圈缠绕在磁芯的外周面, 散热棒的外端与散热底座连接。
     所述的散热棒采用热管。
     所述的玻壳为圆柱形, 在其两端各装有一个所述的灯头, 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同轴 设在的玻壳的轴心孔内, 每一灯头的外端各连接一散热底座。
     本发明的优点是 : 在同一玻壳内安装两个耦合器, 并采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 热管 固定在耦合器的散热底座上, 与外界形成热交换, 对玻壳内的放电腔进行散热。 由于热管的 导热速度快, 导热功率大, 可以更好的降低放电腔的温度, 延长汞齐、 荧光粉层、 耦合线圈和 磁芯的寿命, 从而保证光源的整体寿命。使用此结构的无极灯功率可以达到 300W, 甚至更 高, 以满足大功率照明场合的需要。
     本发明的两个耦合器分别由两个高频电路控制, 可以通过控制供电电源控制两个 高频电路是否同时工作或者其中任一一个耦合器单独工作。处于照明高峰时, 可以让两只 耦合器同时工作 ; 当照度要求不高时, 只让其中一只耦合器单独工作。两只耦合器处于同 一紧凑结构之内, 既能达到大功率、 高照度的要求, 而不会过大地增加灯具的体积。 同时, 两 只耦合器分别独立工作又能满足不同时段对照度的调节, 不会在路段上形成大段的暗区。 两个高频电路分别供给两个耦合器的电源, 断开一个耦合器的电源即可停止该耦合器的工 作, 可以降低部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 1、 第一引线, 2、 第一散热底座, 3、 第一高频电路, 4、 第一灯头, 5、 汞齐, 6、 放电腔, 7、 第 一耦合线圈, 8、 第一磁芯, 9、 第一导热棒 ; 10、 第二磁芯, 11、 第二耦合线圈, 12、 第二导热棒, 13、 第二灯头, 14、 第二高频电路, 15、 第二散热底座, 16、 第二引线, 17、 玻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双耦合器无极灯, 以其外形为直管形的灯泡为例, 如图 1 所示, 其玻 壳 17 为圆柱形, 设有轴心孔, 玻壳 17 组成圆筒形的放电腔 6。在玻壳 17 的两端各装有一个 灯头 4 和 13, 两个耦合器同轴设在的玻壳 17 的轴心孔内, 每一灯头的外端各连接一散热底 座 2 和 15。每一耦合器的耦合线圈 7 和 11 分别与两个高频电路 3 和 14 的输出端连接, 高 频电路 3 和 14 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 第二引线 1 和 16 从灯头的两端引出。在外周的玻 壳 17 的内侧涂覆有荧光层, 在玻壳的放电腔 6 一端内设有汞齐 5。
     第一耦合器由第一耦合线圈 7、 第一磁芯 8、 第一散热棒 9 和第一散热底座 2 构成, 第一散热棒 9 设在第一磁芯 8 的轴心孔内, 第一耦合线圈 7 缠绕在第一磁芯 8 的外周面, 第 一散热棒 9 的外端与第一散热底座 2 连接。
     第二耦合器由第二耦合线圈 11、 第二磁芯 10、 第二散热棒 12 和第二散热底座 15 构成, 第二散热棒 12 设在第二磁芯 10 的轴心孔内, 第二耦合线圈 11 缠绕在第二磁芯 10 的 外周面, 第二散热棒 12 的外端与第二散热底座 15 连接。
     所述的第一散热棒 9 和第二散热棒 12 均采用热力学热管作为导热元件。
     在使用时, 可以通过通断两个耦合器的电源。 处于照明高峰时, 可以让两只耦合器 同时工作, 此时光源的功率可以达到 300W 以上, 可以应用于大功率照明场合 ; 当照度要求 不高时, 只让其中一只耦合器单独工作, 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两个耦合器的结构及其能够 分别独立的工作方式, 还可以大大降低放电腔内的温度。
     上述实施例和形状结构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 也可将玻壳形状根据 需要做出改变,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 皆应视为 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双耦合器无极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耦合器无极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耦合器无极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耦合器无极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耦合器无极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6613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6613ACN102306613A21申请号201110168029722申请日20110622H01J65/04200601H01J61/52200601H01J61/30200601H05B41/1420060171申请人北京空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100190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空间会议中心405室72发明人薛媛李霁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代理人滑春生54发明名称双耦合器无极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耦合器无极灯,包括玻壳、灯头、耦合器和高频电路,玻壳的一端与灯。

2、头连接,在玻壳内装有耦合器,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玻壳内侧涂覆有荧光层,在玻壳的空腔内设有汞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玻壳内装有另一耦合器,该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另一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以大大降低放电腔内的温度。本发明的两个耦合器分别由两个高频电路控制,可以通过电源输出控制两个高频电路是否同时工作或者其中任意一个耦合器单独工作。处于照明高峰时,可以让两只耦合器同时工作,此时光源的功率可以达到300W以上,可以应用于大功率照明场合;当照度要求不高时,只让其中一只耦合器单独工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

3、2页附图1页CN102306620A1/1页21一种双耦合器无极灯,包括玻壳、灯头、耦合器和高频电路,玻壳的一端与灯头连接,在玻壳内装有耦合器,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玻壳内侧涂覆有荧光层,在玻壳的空腔内设有汞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玻壳内装有另一耦合器,该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另一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双耦合器无极灯,其特征在于控制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同时工作,或控制其中任意一只单独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双耦合器无极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均由耦合线圈、磁芯、散热棒和散热底座构成,散热棒设在磁芯的轴心孔内,耦合线圈缠绕在磁芯的外周面,散热棒的外端。

4、与散热底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双耦合器无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棒采用热管。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双耦合器无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壳为圆柱形,在其两端各装有一个所述的灯头,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同轴设在的玻壳的轴心孔内,每一灯头的外端各连接一散热底座。权利要求书CN102306613ACN102306620A1/2页3双耦合器无极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极灯,尤其涉及一种双耦合器的内耦合无极灯。背景技术0002无极灯放电腔是汞齐、荧光粉、耦合线圈和磁芯的工作环境,环境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工作寿命,从而决定光源的寿命。光源功率越高,需要耦合的能量越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对散。

5、热的要求也就越明显。现有的内耦合无极灯用一只耦合器启动激发,耦合器的散热棒为铜棒或者铝棒。无法满足做大功率无极灯的要求。传统大功率的无极灯只能做到150W左右。无极灯作为一种高显色性、高发光稳定性、无频闪、长寿命、少维护等优势的新光源,应用场合越来越广泛。对应于某些需要大功率照明的场合时,会存在照度要求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即使有功率200W的内耦合无极灯,初始参数可以达到设计要求,但因为散热不好,存在光衰大、光通维持率低,光源寿命短等问题,而无法被普及推广。或者为了达到照度要求,使用双光源,这样不仅导致灯具体积庞大,安装、维护不方便,运行成本也会增加。0003大功率照明场合在人流、车流量很小。

6、的深夜,或者对辅助照明要求不是很高的时候,可以采用降低功率的办法来做到节能环保。传统办法采用的是间隔开灯,这样会形成较大路段的暗区,不利于行人、司机等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功率的双耦合器无极灯,可以根据照明场合的需要,对光源功率进行减半操作。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耦合器无极灯,包括玻壳、灯头、耦合器和高频电路,玻壳的一端与灯头连接,在玻壳内装有耦合器,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玻壳内侧涂覆有荧光层,在玻壳的空腔内设有汞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玻壳内装有另一耦合器,该耦合器的耦合线圈与另一高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0006控制两个所述。

7、的耦合器同时工作,或控制其中任意一只单独工作。0007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均由耦合线圈、磁芯、散热棒和散热底座构成,散热棒设在磁芯的轴心孔内,耦合线圈缠绕在磁芯的外周面,散热棒的外端与散热底座连接。0008所述的散热棒采用热管。0009所述的玻壳为圆柱形,在其两端各装有一个所述的灯头,两个所述的耦合器同轴设在的玻壳的轴心孔内,每一灯头的外端各连接一散热底座。0010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同一玻壳内安装两个耦合器,并采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热管固定在耦合器的散热底座上,与外界形成热交换,对玻壳内的放电腔进行散热。由于热管的导热速度快,导热功率大,可以更好的降低放电腔的温度,延长汞齐、荧光粉层、耦合线圈和磁芯。

8、的寿命,从而保证光源的整体寿命。使用此结构的无极灯功率可以达到300W,甚至更高,以满足大功率照明场合的需要。说明书CN102306613ACN102306620A2/2页40011本发明的两个耦合器分别由两个高频电路控制,可以通过控制供电电源控制两个高频电路是否同时工作或者其中任一一个耦合器单独工作。处于照明高峰时,可以让两只耦合器同时工作;当照度要求不高时,只让其中一只耦合器单独工作。两只耦合器处于同一紧凑结构之内,既能达到大功率、高照度的要求,而不会过大地增加灯具的体积。同时,两只耦合器分别独立工作又能满足不同时段对照度的调节,不会在路段上形成大段的暗区。两个高频电路分别供给两个耦合器的。

9、电源,断开一个耦合器的电源即可停止该耦合器的工作,可以降低部分运行成本。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13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引线,2、第一散热底座,3、第一高频电路,4、第一灯头,5、汞齐,6、放电腔,7、第一耦合线圈,8、第一磁芯,9、第一导热棒;10、第二磁芯,11、第二耦合线圈,12、第二导热棒,13、第二灯头,14、第二高频电路,15、第二散热底座,16、第二引线,17、玻壳。具体实施方式0014本发明的一种双耦合器无极灯,以其外形为直管形的灯泡为例,如图1所示,其玻壳17为圆柱形,设有轴心孔,玻壳17组成圆筒形的放电腔6。在玻壳17的两端各装有一个灯头4和13,。

10、两个耦合器同轴设在的玻壳17的轴心孔内,每一灯头的外端各连接一散热底座2和15。每一耦合器的耦合线圈7和11分别与两个高频电路3和14的输出端连接,高频电路3和14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引线1和16从灯头的两端引出。在外周的玻壳17的内侧涂覆有荧光层,在玻壳的放电腔6一端内设有汞齐5。0015第一耦合器由第一耦合线圈7、第一磁芯8、第一散热棒9和第一散热底座2构成,第一散热棒9设在第一磁芯8的轴心孔内,第一耦合线圈7缠绕在第一磁芯8的外周面,第一散热棒9的外端与第一散热底座2连接。0016第二耦合器由第二耦合线圈11、第二磁芯10、第二散热棒12和第二散热底座15构成,第二散热棒12设在第。

11、二磁芯10的轴心孔内,第二耦合线圈11缠绕在第二磁芯10的外周面,第二散热棒12的外端与第二散热底座15连接。0017所述的第一散热棒9和第二散热棒12均采用热力学热管作为导热元件。0018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通断两个耦合器的电源。处于照明高峰时,可以让两只耦合器同时工作,此时光源的功率可以达到300W以上,可以应用于大功率照明场合;当照度要求不高时,只让其中一只耦合器单独工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两个耦合器的结构及其能够分别独立的工作方式,还可以大大降低放电腔内的温度。0019上述实施例和形状结构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也可将玻壳形状根据需要做出改变,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说明书CN102306613ACN102306620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0661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