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221664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5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14013.0

申请日:

2009.04.24

公开号:

CN101665079A

公开日:

2010.03.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K 5/12申请日:20090424|||公开

IPC分类号:

B60K5/12

主分类号:

B60K5/12

申请人: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吕兆平; 宋树森; 李宏庚; 曾令全; 闫剑滔

地址:

545007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河西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胡吉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包括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所述左支承架包括悬臂和支承体,所述右支承架包括悬臂和支承体,所述左支承架的支承体为槽型,所述右支承架的支承体为槽型,发动机连接件置于支承架的支承体中。将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的支承体设置成槽形结构,改善了车架的受力状况及支承架的结构模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包括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所述左支承架包 括悬臂和支承体,所述右支承架包括悬臂和支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支承架的支承体为槽型,所述右支承架的支承体为槽型,发动机连接件置 于支承架的支承体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承 架和右支承架与车架连接处为向外的翻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 槽底部设置安装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承 架槽底部设置三个安装孔,右支承架槽底部设置四个安装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支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还 包括悬臂,所述支承架悬臂的长度不大于支承架整体长度的1/4。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承 架上设置有调节焊接误差的调节孔,所述右承架上设置有调节焊接误差的 调节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承 架上设置有沿着左车架的方向的第一长孔,还设置有沿着与左车架方向垂 直方向的第二长孔,所述右支承架上设置有沿着右车架的方向的第三长孔, 还设置有沿着与右车架方向垂直方向的第四长孔。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承 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孔,右支承架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孔。
9: 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左支承架和所述右支承架一次成形。

说明书


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支承装置是将汽车发动机悬挂安装在车架上的装置,汽车发动机的支承装置的设计与支承架本身的结构模态、车架的受力等密切相关,而汽车的结构模态和受力又影响着汽车的使用及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目前汽车上通常采用发动机支承装置(如图1所示),发动机总成包括发动机连接件,即:左悬挂总成5和右悬挂总成6、发动机支承装置(2、3),所述发动机支承装置包括左支承架2和右支承架3,所述左悬挂总成5与左支承架2连接后通过安装螺栓(7)安装到车架上,所述右悬挂总成6与右支承架3连接后通过安装螺栓(7)安装到车架上。该类车辆的发动机支承装置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左支承支架2和右支承支架3的结构过于简单,悬臂太长,导致支承架结构模态低,车架既受拉力又受压力,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容易与发动机的发火频率耦合,激起共振,导致车内噪音大,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构建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引起的的结构模态低,车架既受拉力又受压力导致影响汽车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所述左支承架包括悬臂和支承体,所述右支承架包括悬臂和支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承架的支承体为槽形,所述右支承架的支承体为槽形,发动机连接件置于支承架的支承体中。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与车架连接处为向外的翻边。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通过各自翻边固定在车架上。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支承架翻边上设置三个安装孔,右支承架翻边上设置四个安装孔。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承架还包括悬臂,所述支承架悬臂的长度不大于支承架整体尺寸的1/4。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支承架上设置有调节焊接误差的调节孔,所述右承架上设置有调节焊接误差的调节孔。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支承架上设置有沿着左车架的方向的第一长孔,还设置有沿着与左车架方向垂直方向的第二长孔,所述右支承架上设置有沿着右车架的方向的第三长孔,还设置有沿着与右车架方向垂直方向的第四长孔。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支承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孔,右支承架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孔。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支承架和所述右支承架一次成形。

    本发明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将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的支承体设置成槽形结构,改善了车架的受力状况及支承架结构模态,同时,结合汽车的结构模态设计,进一步在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采用翻边结构,改变安装孔和增加安装支架等方式,进一步改善了汽车的受力的结构模态,使汽车使用更加方便和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汽车发动机的支承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的支承装置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支承架的槽形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左支承架的调节孔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右支承架的调节孔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构建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包括左支承架2和右支承架3,所述左支承架2包括悬臂26和支承体25,所述右支承架3包括悬臂36和支承体35,所述左支承架2的支承体25为槽形结构体,所述右支承架3的支承体35为槽形结构体,发动机1连接件(5、6)置于支承体(25、35)即槽形结构体中。通过将述左支承架2和右支承架3为槽形,以槽形结构支承发动机1,可以大大提高支承架(2、3)的结构模态和机械强度。所述左支承架2和右支承架3与车架连接处为向外的翻边,所述左支承架2和右支承架3通过各自翻边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支承架(2、3)设置成翻边结构,增大了支承架(2、3)的受力面,使支承架(2、3)更加耐用。

    如图3所示,所述支承架(2、3)槽底部设置安装孔(21、31),所述左支承架2槽底部设置三个安装孔21,右支承架3槽底部设置四个安装孔31。通过左支承架2槽底部设置三个安装孔21,右支承架3槽底部设置四个安装孔31,减少了发动机在车架上的安装点,改变了车架的受力,由现在技术中车架受拉和和压力,变成为现在仅受压力作用,避免了车架的开裂。

    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左支承架2上设置有调节焊接误差的调节孔(22、23),所述右承架3上设置有调节焊接误差的调节孔(32、33)。所述左支承架2上设置有沿着左车架的方向的第一长孔23,所述第一长孔23用于调节沿着左车架的方向的焊接误差,当左支承架2由于焊接导致在沿着车架地方向有误差时,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长孔23固定点来调节左支承架2的误差,调节量1.1mm。所述左支承架2上还设置有沿着与左车架方向垂直方向的第二长孔22,所述第二长孔22用于调节与左车架方向垂直方向的焊接误差,当左支承架2由于焊接导致在与左车架方向垂直方向有误差时,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长孔22固定点来调节左支承架2的误差,调节量1.1mm。所述右支承架3上设置有沿着右车架的方向的第三长孔33,还设置有沿着与右车架方向垂直方向的第四长孔32,其调节方式与上述相同,调节量同样为1.1mm。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左支承架2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圆形定位孔25,所述定位孔25与车架上的安装孔配合连接,所述定位孔用于定位所述左支承架2的安装位置;所述右支承架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孔35,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方式为在所述右支承架侧面设置两个定位孔(34、35),所述定位孔用于定位所述右支承架3的安装位置。

    本发明的支承架(2、3)采用一次成型的工艺制作,即不采用焊接的方式,而是直接由金属材料钢板冲压成型为成品的方式制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包括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所述左支承架包括悬臂和支承体,所述右支承架包括悬臂和支承体,所述左支承架的支承体为槽型,所述右支承架的支承体为槽型,发动机连接件置于支承架的支承体中。将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的支承体设置成槽形结构,改善了车架的受力状况及支承架的结构模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