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21690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0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07260.6

申请日:

2008.02.21

公开号:

CN101514582A

公开日:

2009.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F 17/02公开日:20090826|||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7/02

主分类号:

E04F17/02

申请人:

林润泉

发明人:

林润泉

地址:

100029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南里2号院2号楼城建院宿舍30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它主要包括排气管道[1]和组合装配在其上面并凸入其内腔中的气流变压部件,所述气流变压部件是通过缩小其导流通道内气流导通横截面积来改变气流流速,以达到防串烟防串味效果的部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变压部件需要预先固定设置在排气管道内,制作、运输、使用不便的问题,具有易于制作,便于运输和实际使用的优点,主要用于制作各类楼房尤其是住宅楼房的变压式烟气排放管道,防止各楼层之间串烟、串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包括排气管道[1]和设置在所述排气管道[1]上并凸入其内腔中的气流变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是通过缩小其导流通道的气流导通横截面积来改变气流流速的部件,在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外侧装配板[3]上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气流变压部件装配在所述排气管道[1]上,两者构成组合装配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包括外侧装配板[3]、内侧隔板[5]以及将两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侧装配板[3]内壁面处的进气导向管[13],所述进气导向管[13]的进气管口与所述进气口[4]相互对接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隔板[5]内壁面处或所述连接件内侧、并向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导流通道内腔凸入的变压凸起件[6],位于所述变压凸起件[6]与所述进气导向管[5]之间的导流通道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上其它部位的导流通道横截面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还包括进气时顶开、不进气时自动关闭的单向排气阀[7],所述单向排气阀[7]是用于控制所述进气导向管[3]导流通道开闭的部件,所述单向排气阀[7]设置在所述进气导向管[13]的导流通道处。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通过螺纹旋紧、挂钩挂紧、卡槽卡接、卡紧具卡紧或粘接方式,与所述排气管道[1]构成组合装配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变换气流变压部件装配位置的装配置换挡板[11]和装配管口[8]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所述装配管口[8]设置在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外侧装配板[3]的外壁面处,其管口与所述进气口[4]构成相互对接连通结构,所述装配置换挡板[11]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排气管道[1]外侧管壁上的装配口处,其所处位置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装配位置上下错开。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检测观察装配板[9]和支撑托架[10]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所述支撑托架[10]设置在所述排气管道[1]的内壁处,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构成托接支撑配合结构,所述检测观察装配板[9]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排气管道[1]外侧管壁的检测观察口处,所述检测观察口所处位置,高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装配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检测观察装配板[9]和支撑托架[10]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所述支撑托架[10]设置在所述排气管道[1]的内壁处,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构成托接支撑配合结构,述检测观察装配板[9]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排气管道[1]外侧管壁的检测观察口处,所述检测观察口所处位置,高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装配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变换气流变压部件装配位置的所述装配置换挡板[11],它还包括第二检测观察装配板[12]和第二支撑托架[14]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所述第二检测观察装配板[1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装配置换挡板[11]以上的所述排气管道[1]的外侧管壁处,所述第二支撑托架[14]设置在位于所述装配置换挡板[11]装配位置以下的所述排气管道[1]的外侧管壁内壁面处。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上的连接件是将所述外侧装配板[3]和内侧隔板[5]连接为一体的连接板条、连接板或连接筋,所述变压凸起件[6]与所述进气导向管[13]相对设置,所述进气导向管[13]是由其正面弧形面板和两侧面的平面板构成的具有导流通道的部件,所述变压凸起件[6]是纵向断面呈梯形的部件,其上部表面所处位置高于所述进气导向管[13]上端管口所处的位置,其下部表面所处位置低于所述进气导向管[13]上端口所处的位置。

说明书

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上使用的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止各类楼房尤其是住宅楼房各楼层之间相互串烟、串味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楼房和住宅楼房上普遍使用的防串烟、防串味的变压式排气道,大都由排气管道和固定在其内腔中的变压部件、进气导向管构成,变压部件是与进气导向管相对设置的向排气管道内腔中凸入的部件。由于上述变压部件和进气导向管采用了固定在排气管道中的结构,因此必须在制作排气管道时也将变压部件和进气导向管首先固定设置在排气管道中,这就使得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一旦固定位置确定了,就不可能再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变压部件和进气导向管的设置位置,使用较为不便。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612758Y公开了一种变压式排气道,它由主管道和副管道构成,在副管道中设置有导向管、变压部件以及防风板,其导向管和变压部件、防风板都是在制作排气管道时预先固定在其中的,若其设置位置适应下排风式排油烟机或排风扇的低位置排烟气需求,而用户却采用了上排风式排油烟机或排风扇时,则导向管和变压部件的设置位置不能上调,只能用排烟气管向上连接至排气管道的进气口处,使用非常不便,过多消耗了排烟气管,排气管道制作工艺复杂,且变压部件等部件与排气管道整体运输,较为不便。因此,其不足之处是,使用、运输不便,而且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不利于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易于制作、便于运输和实际使用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排气管道和设置在所述排气管道上并凸入其内腔中的气流变压部件,其特点是,所述气流变压部件是通过缩小其导流通道的气流导通横截面积来改变气流流速的部件,在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外侧装配板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气流变压部件装配在所述排气管道上,两者构成组合装配结构。
为了便于制作,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最好包括外侧装配板、内侧隔板以及将两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并且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侧装配板内壁面处的进气导向管,所述进气导向管的进气管口与所述进气口相互对接连通。
为了提高其气流变压部件的气流变压性能,更加有利于防串烟防串味,最好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隔板内壁面处或所述连接件内侧、并向所述气流变压部件导流通道内腔凸入的变压凸起件,位于所述变压凸起件与所述进气导向管之间的导流通道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上其它部位的导流通道横截面积。在气流流量一定的前提下,导流通道越窄,气流流速越高,以较高流速上升的气流会带动上述进气导向管上端口处的气流自动向上流动,在该上端口处形成负压,这样,排气道中的烟气就不会倒灌入各楼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防串烟、防串味性能,避免烟气回流,无论本发明所述结构中是否还包括所述变压凸起部件,无论其采用上述哪种结构,最好其气流变压部件还包括进气时顶开、不进气时自动关闭的单向排气阀,所述单向排气阀是用于控制所述进气导向管导流通道开闭的部件,所述单向排气阀设置在所述进气导向管的导流通道处。
为了便于上述气流变压部件的安装,无论本发明采用上述哪种结构,即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是否包括上述外侧装配板、内侧隔板、连接件及进气导向管,无论其是否还包括上述变压凸起件,也无论其是否还包括上述单向排气阀,最好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通过螺纹旋紧、挂钩挂紧、卡槽卡接、卡紧具卡紧或粘接等方式,与所述排气管道构成组合装配结构。
为了便于其气流变压部件调整装配位置,便于排油烟管的安装,无论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是否包括上述外侧装配板、内侧隔板、将两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及进气导向管,无论其是否还包括上述变压凸起件,也无论其是否还包括上述单向排气阀,无论本发明采用哪种结构,本发明最好还包括用于变换气流变压部件装配位置的装配置换挡板和装配管口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所述装配管口设置在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外侧装配板的外壁面处,其管口与所述进气口构成相互对接连通结构,所述装配置换挡板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排气管道外侧管壁上的装配口处,其所处位置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装配位置上下错开。
为进一步方便便用,增加其功能或改善其性能,如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其变压导流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测,甚至于部件维修;提高其强度,防止所述气流变压部件向下倾斜,无论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是否包括上述外侧装配板、内侧隔板、将两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及进气导向管,无论其是否还包括上述变压凸起件,也无论其是否还包括上述单向排气阀,无论本发明是否还包括上述装配置换挡板和装配管口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最好本发明还包括检测观察装配板和支撑托架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所述检测观察装配板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排气管道外侧管壁的检测观察口处,所述检测观察口所处位置,高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装配位置,所述支撑托架设置在所述排气管道的内壁处,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构成托接支撑配合结构。上述支撑托架把气流变压部件位于排气管道内腔中的部分支撑住,以防止其下坠。
为了使本发明既能适于上排烟式排油烟机使用,又适于下排烟式排油烟机使用,易于调整安装位置,当本发明采用还包括上述装配置换挡板和装配管口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的结构时,最好本发明在包括用于变换气流变压部件装配位置的所述装配置换挡板的同时,还包括第二检测观察装配板和第二支撑托架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所述第二检测观察装配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装配置换挡板装配位置以上的所述排气管道的外侧管壁处,所述第二支撑托架设置在位于所述装配置换挡板以下的所述排气管道的外侧管壁内壁面处。这样,所述气流变压部件既可装配在排气管道上与上排烟式排油烟机安装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又可装配在与下排烟式排油烟机安装高度相对应的位置。
为了简化制作,提高其变压导流性能,当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还包括变压凸起件时,最好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上的连接件是将所述外侧装配板和内侧隔板连接为一体的连接板条、连接板或连接筋等,所述变压凸起件与所述进气导向管相对设置,所述进气导向管是由其正面弧形面板和两侧面的平面板构成的具有导流通道的部件,所述变压凸起件是纵向断面呈梯形的部件,其上部表面所处位置高于所述进气导向管上端管口所处的位置,其下部表面所处位置低于所述进气导向管上端口所处的位置。其以上各结构,只是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的一段结构,多个这样结构的排气道连接在一起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构成完整的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的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然上述进气导向管还可以为直角弯管头或其它形状的导向管,变压凸起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凸起件,它既可以为空心部件又可以为实心部件,以上各结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气流变压功能的气流变压部件与排气管道构成组合装配结构后,可以实现气流变压部件的单独批量生产和运输,并且在建筑施工现场往已定位安装好的排气管道上装配上述气流变压部件,克服了现有变压部件预先固定设置在排气管道内,制作、运输和使用不便的不足;又由于本发明增设了装配置换挡板,因此气流变压部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很方便地安装在适于上排烟式排油烟机或下排烟式排油烟机使用的位置,有选择性地进行实际装配,方便了使用;此外其增设的装配管口、检测观察装配板以及支撑托架,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其使用,提高了稳定性;因此,本发明具有易于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制作,便于使用和运输的优点,并且批量生产出上述气流变压部件,还可对正在使用中的传统排气管道进行结构改造,使其具有烟气变压导流、防串烟、防串味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所述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所述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所述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5所述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6所述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在图1所示结构示意图中,本发明包括排气管道1和设置在排气管道1上并凸入其内腔中的气流变压部件,其中,所述气流变压部件是通过缩小其导流通道的气流导通横截面积来改变气流流速的部件,在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外侧装配板3上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气流变压部件通过其外侧装配板3装配在所述排气管道1上,两者构成组合装配结构。在图1中,所述气流变压部件包括外侧装配板3、内侧隔板5以及将两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侧装配板3内壁面处的进气导向管13,进气导向管13的进气管口与所述进气口4相互对接连通。所述气流变压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隔板5内壁面处、并向所述气流变压部件导流通道内腔凸入的变压凸起件6,位于所述变压凸起件6与所述进气导向管13之间的导流通道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上其它部位的导流通道横截面积。在图1中,上述连接件是将外侧装配板3和内侧隔板5连接为一体的两个连接平面板,上述两个连接平面板与外侧装配板3和内侧隔板5围成一个筒状的排气支管道,连接平面板2即为其中之一。
实施例2,本发明除了省略了变压凸起件之外,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所述结构相同。在图2所示示意图中,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包括外侧装配板3、内侧隔板5以及将两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侧装配板3内壁面处的进气导向管13,所述进气导向管13的进气管口与所述外侧装配板3上设置的进气口4相互对接连通。进气导向管13的设置就将上述气流变压部件的导流通道横截面积缩小了,从而改变了该通道中的气流流速。
实施例3,本发明除了增设有单向排气阀之外,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所述结构相同。在图3所示结构示意图中,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包括外侧装配板3、内侧隔板5以及将两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上述连接件为两个连接平面板,连接平面板2即为其中之一。此外,本发明的气流变压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侧装配板3内壁面处的进气导向管13、设置在内侧隔板5内壁面处的变压凸起件6以及进气时顶开、不进气时自动关闭的单向排气阀7,所述进气导向管13的进气管口与所述进气口4相互对接连通,所述单向排气阀7是用于控制进气导向管13导流通道开闭的部件,单向排气阀7设置在进气导向管13的导流通道处。上述单向排气阀7的结构可以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种单向导通结构,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4,本发明除了增设有检测观察装配板、装配管口和支撑托架之外,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所述结构相同。在图4所示结构示意图中,本发明除了包括排气管道1、气流变压部件以外,还包括检测观察装配板9,上述气流变压部件由外侧装配板3、内侧隔板5、进气导向管13、变压凸起件6、连接平面板2及其与之相同的另一个连接平面板构成,在外侧装配板3上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检测观察装配板9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排气管道1外侧管壁的检测观察口处,上述检测观察口所处位置高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装配位置。在图4中,本发明还包括支撑托架10,支撑托架10设置在所述排气管道1内壁处,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构成托接支撑配合结构。
实施例5,本发明除了增设有装配置换板和装配管口之外,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所述结构相同。在图5所示结构示意图中,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变换气流变压部件装配位置的装配置换挡板11和便于安装排油烟管的装配管口8,所述装配置换挡板11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排气管道1的外侧管壁上的装配口处,上述可拆卸装配方式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如螺钉紧固、卡接、挂紧、粘接、夹卡紧等,此处不再详述。上述装配置换板11所处位置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装配位置上下错开,在图5中,装配置换挡板11所处位置位于气流变压部件装配位置的下边,装配管口8设置在外侧装配板3的外壁面处,其管口与进气口4构成相互对接连通结构。在图5中,上述气流变压部件的装配位置与上排风式排油烟机的安装高度相对应,装配置换挡板11的装配位置与下排风式排油烟机的安装高度相对应,使用时,两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装配位置对调。
实施例6,本发明除了增设有检测观察装配板、支撑托架、装配置换挡板以及相应的第二检测观察装配板和第二支撑托架之外,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所述结构相同。在图6所示结构示意图中,本发明包括用于变换气流变压部件装配位置的装配置换挡板11,本发明还包括第二检测观察装配板12和第二支撑托架14,第二检测观察装配板12可拆卸地设置在装配置换挡板11的装配位置以上的排气管道1的外侧管壁处,第二支撑托架14设置在位于装配置换挡板11的装配位置以下的所述排气管道1的外侧管壁内壁面处。在图6中,本发明包括用于支撑住气流变压部件的支撑托架10和检测观察装配板9,两者均设置在排气管道1的外侧管壁上,检测观察装配板9所处的位置高于上述气流变压部件所处的位置。在图6中,上述气流变压部件的装配位置与下排风式排油烟机的安装高度相对应,装配置换挡板11的装配位置与上排风式排油烟机的安装高度相对应,当然两者的设置位置也可以调换。
当然,本发明还可包括其它辅助部件,以便于其使用,所述气流变压部件也可以包括位于上述进气导流管管口上方的流线形导流板,以及与所述进气导向管相邻设置的辅助变压部件,上述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而不受上述各附图和实施例的限制。

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变压排气道结构,它主要包括排气管道1和组合装配在其上面并凸入其内腔中的气流变压部件,所述气流变压部件是通过缩小其导流通道内气流导通横截面积来改变气流流速,以达到防串烟防串味效果的部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变压部件需要预先固定设置在排气管道内,制作、运输、使用不便的问题,具有易于制作,便于运输和实际使用的优点,主要用于制作各类楼房尤其是住宅楼房的变压式烟气排放管道,防止各楼层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