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14900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52246.0

申请日:

2007.09.20

公开号:

CN101390973A

公开日:

2009.03.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752公开日:2009032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52; A61P27/02; A61K31/045(2006.01)N; A61K35/62(2006.01)N;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52

申请人: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向军; 安军永; 李云鹏

地址:

050035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山大街2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人参、水蛭、蜈蚣、全蝎、土鳖虫、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抗渗透作用,加强静脉收缩和增加静脉壁的弹性,提高血管壁静脉压,从而达到消肿和缓解静脉瘀滞症状,减轻视网膜水肿和血管内水肿,增加视网膜动脉血供,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显著疗效,临床试验证明该药物组合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总有效率可达91.9%,且安全,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3-10  水蛭3-11  土鳖虫5-10  乳香(制)1-5  赤芍3-9  降香1-5
檀香1-5   全蝎3-9   蝉蜕3-12    蜈蚣1-3      冰片1-7  酸枣仁(炒)3-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 6  水蛭 10  土鳖虫 7  乳香(制) 2  赤芍 5  降香 2
檀香 2  全蝎 7   蝉蜕 7    蜈蚣 1      冰片 5  酸枣仁(炒) 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 10  水蛭 8  土鳖虫 7  乳香(制) 2  赤芍 5  降香 2
檀香 2   全蝎 9  蝉蜕 7    蜈蚣 1      冰片 5  酸枣仁(炒) 5。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 6  水蛭 11  土鳖虫 7  乳香(制) 2  赤芍 5  降香 2
檀香 2  全蝎 3   蝉蜕 7    蜈蚣 1      冰片 5  酸枣仁(炒) 5。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成分组成:
a平均粒径小于100μm的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及乳香(制)药粉;
b冰片药粉;
c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
d人参用乙醇提取后的醇提液经浓缩后的醇提浸膏;
e提取成分c后的降香和檀香药渣的水提液、赤芍和酸枣仁(炒)加水煎煮后的水提液以及提取成分d后的人参药渣的水提液过滤、混匀后浓缩成的水提浸膏。

6.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制剂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或丸剂。

7、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提高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中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一种以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及受累静脉引流区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为主要改变的可致盲眼底病。其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可有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全视网膜水肿,出现向心性、火焰状、线状视网膜浅层出血和点状、斑状出血;视网膜静脉不同程度地扩张、扭曲,视网动脉反射性缩窄;黄斑可出现水肿与硬性渗出,后极部视网膜也可出现棉绒斑;如病变继续发展,可出现眼底新生血管,由于新生血管极易出血,可使视功能进一步下降,也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失明。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治疗棘手,其致盲率为15.9%。[黄权仁主编.临床眼底病学.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
大量资料表明:由于血管外的压迫、静脉血液的淤滞以及静脉血管内壁的损害而引起,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高粘度、血流动力学异常、视网膜血管炎及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产生的并发症较多,其治疗始终是一个难题。目前临床上没有非常较好的治疗方法。[张惠蓉,夏英杰.40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致病危险因素和视力预后[J].中华眼科杂志,1991,27(5):271—274.]
本病与中医学暴盲(血瘀证)相似,无论外感、内伤或因虚、因实,都是由于气血运行迟缓,血瘀眼络,瘀滞不通,阻塞脉道,脉道不通血溢脉外,离经之血而成瘀。血瘀贯穿病程的始终。
本发明是在第01131203.3号和第200410048292.2号专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发明,在此全文引用该两专利文件记载的内容。上述两项专利未公开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应用。本发明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研究,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3-10  水蛭3-11  土鳖虫5-10  乳香(制)1-5  赤芍3-9  降香1-5
檀香1-5   全蝎3-9   蝉蜕3-12    蜈蚣1-3      冰片1-7  酸枣仁(炒)3-10;
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6   水蛭10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7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或:
人参10  水蛭8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9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或:
人参6   水蛭11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3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更优选地,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成分组成:
a 平均粒径小于100μm的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及制乳香药粉;
b 冰片药粉;
c 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
d 人参用乙醇提取后的醇提液经浓缩后的醇提浸膏;
e 提取成分c后的降香和檀香药渣的水提液、赤芍和炒酸枣仁加水煎煮后的水提液以及提取成分d后的人参药渣的水提液过滤、混匀后浓缩成的水提浸膏。
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药物制剂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或丸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提高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作为活性组分的原料药的拉丁名及其加工方法来自《中药大辞典》(1977年7月,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国药典》(2005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可以按常规的提取和制剂工艺,例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记载的制备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任意常规剂型,例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或丸剂等。
本发明的应用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或丸剂制剂中的一种,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
本发明制剂优选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成:将上述配比的水蛭、全蝎、蝉蜕、土鳖虫、蜈蚣等五味药洗净,低温烘干,备用;檀香、降香提取挥发油,药渣及水溶液备用;人参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人参药渣与檀香、降香的药渣以水溶液合并,加入赤芍、酸枣仁(炒),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加入上述人参醇提液,混匀,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乳香(制)与水蛭等五味共粉碎成细粉;冰片研细,分别与上述细粉配研,混匀,喷入挥发油,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或者,本发明制剂优选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成:
a)原料药的重量比为:人参3-10份、水蛭3-11份、土鳖虫5-10份、制乳香1-5份、赤芍3-9份、降香1-5份、檀香1-5份、全蝎3-9份、蝉蜕3-12份、蜈蚣1-3份、冰片1-7份、炒酸枣仁3-10份;
b)药材粉碎工艺:
将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和蝉蜕五种虫药经净选、水洗处理后和净选炮制后的制乳香按处方配料,由粉碎机进行粉碎,药粉细度达到80目以上;粗粉后的药粉经各种超微粉碎技术进行超微粉碎,使药粉平均粒径小于100μm;待粉碎的药材经清洗烘干灭菌后,配料;
c)提取浓缩和干燥工艺:
降香和檀香先加水提取挥发油后再用水提取,赤芍和酸枣仁加水煎煮,水提液过滤后,待浓缩成浸膏;人参用乙醇提取后,再用水提取,醇提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醇提浸膏,水提液过滤与所有的水提液混匀后浓缩成水提浸膏;
d)制剂工艺:
在沸腾制粒干燥机中加入超微粉碎粉,再将步骤c)所得提取浸膏喷入制粒;将制成的颗粒经整粒,加入冰片细粉,喷入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后由胶囊充填机充填,制成胶囊。
或者,本发明制剂优选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成:
a)原料药的重量比为:人参3-10份、水蛭3-11份、土鳖虫5-10份、乳香(制)1-5份、赤芍3-9份、降香1-5份、檀香1-5份、全蝎3-9份、蝉蜕3-12份、蜈蚣1-3份、冰片1-7份、炒酸枣仁3-10份;
b)药材粉碎工艺:
将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和蝉蜕五种虫药经净选、水洗处理后和净选炮制后的制乳香按处方配料,由粉碎机进行粉碎,药粉细度达到80目以上;粗粉后的药粉经各种超微粉碎技术进行超微粉碎,使药粉平均粒径小于100μm;待粉碎的药材经清洗烘干灭菌后,配料;
c)提取浓缩和干燥工艺:
降香和檀香先加水提取挥发油后再用水提取,赤芍和酸枣仁加水煎煮,水提液过滤后,待浓缩成浸膏;人参用乙醇提取后,再用水提取,醇提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醇提浸膏,水提液过滤与所有的水提液混匀后浓缩成水提浸膏,将浸膏直接喷雾干燥成喷雾粉;
d)制剂工艺:
将超微粉碎粉与步骤c)所得喷雾干燥粉一起加到沸腾制粒干燥机中,再喷溶媒制成颗粒;将制成的颗粒经整粒,加入冰片细粉,喷入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后由胶囊充填机充填,制成胶囊。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人参、水蛭、蜈蚣、全蝎、土鳖虫、蝉蜕、赤芍药、冰片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抗渗透作用,能降低全血粘度,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加强静脉收缩和增加静脉壁的弹性,提高血管壁静脉压,从而达到消肿和缓解静脉瘀滞症状。同时,还能增加外周血管的灌流量,扩张微血管和增加毛细血管床的开放而降低血管内压,减轻视网膜水肿和血管内水肿,增加视网膜动脉血供,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用量,折算成原料药材的重量,为每次0.8-3克,每日服用2-4次,优选为每次1.11-2.22克,每日服用三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原料药配方为:
人参  39.6g   水蛭  72.6g   土鳖虫  46.2g  乳香(制)   13.2g
赤芍  33g     降香  13.2g   檀香    13.2g  全蝎       19.8g
蝉蜕  46.2g   蜈蚣  6.6g    冰片    33g    酸枣仁(炒) 33g;
b)药材粉碎工艺:
将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和蝉蜕五种虫药经净选、水洗处理后和净选炮制后的制乳香按处方配料,由粉碎机进行粉碎,药粉细度达到80目以上;粗粉后的药粉经各种超微粉碎技术进行超微粉碎,使药粉平均粒径小于30-40μm;待粉碎的药材经清洗烘干灭菌后,配料;
c)提取浓缩和干燥工艺:
降香和檀香先加水提取挥发油后再用水提取,赤芍和酸枣仁加适量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水提液,过滤后,待浓缩成浸膏;人参用适量70%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用水提取,醇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0.9~1.1(60℃)醇提浸膏,水提液过滤与上述所有水提液混匀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9~1.1(60℃)的清膏,备用;
d)制剂工艺:
在沸腾制粒干燥机中加入超微粉碎粉,再将步骤c)所得提取浸膏喷入制粒;将制成的颗粒经整粒,加入冰片细粉,喷入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后由胶囊充填机充填,制成1000粒胶囊。
本发明药物的用量,为每次2-4粒,每日服用三次。
为阐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活性,用按上述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胶囊剂(以下称本发明药物)进行了下列临床试验以证明其疗效,但其不能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实验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2例(72眼)临床诊断为RVO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本发明药物组(观察组),27例37眼,男14例(20眼),女13例(17眼);视网膜静脉中央主干阻塞7例(10眼),其中缺血型2例,非缺血型5例;分支静脉阻塞20例(27眼),其中缺血型6例,非缺血型14例;年龄23~68岁,平均55.5±9.7岁;病程3~90d,平均31.9±23.8天。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例35眼,男13例(19眼),女12例(16眼)其中视网膜静脉中央主干阻塞8例(9眼),其中缺血型3例,非缺血型6例;分支静脉阻塞17例(26眼)其中缺血型8例,非缺血型18例;年龄21~69岁,平均54.8±8.2岁;病程1~90d,平均30.7±24.2天。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阻塞部位分布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黄权仁主编的临床眼底病学[黄权仁主编.临床眼底病学.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51~55]视网膜静脉阻塞诊断标准:
(1)眼底镜检 ①总干阻塞:视乳头水肿.静脉纡曲扩张,全网膜出血。水肿。②分支阻塞:分支静脉纡曲扩张.沿病变静脉的网膜出血。
(2)跟底血管造影 ①总干阻塞:视乳头荧光渗漏.静脉充盈时间延缓.壁染,渗漏.出血遮盖荧光。②分支阻塞:分支静脉充盈时间延缓.壁染.渗漏.出血遮盖荧光。
1.3 纳入标准: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年龄21~70岁;自愿接受治疗,并能配合进行观察及检查者。
1.4 排除标准:年龄在21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观察组27例37眼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剂量和方法:4粒/次,3次/天,连续服用30-90天。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对照组25例35眼,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天,8天为一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停药2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同时辅以维生素C、B族、维生素E、肌苷等药物治疗,同时嘱患者戒食肥腻,采取低脂饮食措施。
1.6 疗效判定:视力变化情况,以国际标准视力表为检测标准:≤0.1者,以视力提高或减退2行或2行以上为视力增进或下降,<0.1者,以视力每增减0.02或0.02以上为视力增进或下降,否则为无变化。结合眼底及FFA检查结果分为4级:
显效:视力增进,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新生血管完全消失,荧光素无渗漏;
有效:视力增进或不变,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新生血管消退,尚有少许荧光素渗漏;
无效:视力不变,视网膜出血无明显吸收,新生血管无明显消退,仍有荧光素渗漏;
退步:视力下降,视网膜再次出血,新生血管生长,荧光素渗漏加重。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总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的疗效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中均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的改变。2例患者出现恶心、上腹部烧灼感等胃肠道反应,未作任何处理而自行缓解。
3 结论
本实验结果观察组经用药后患者视力改善,眼底出血吸收消退,荧光素渗漏得到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1.9%,其疗效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说明本发明药物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有较好的疗效,可显改善高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其方法简单、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人参、水蛭、蜈蚣、全蝎、土鳖虫、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抗渗透作用,加强静脉收缩和增加静脉壁的弹性,提高血管壁静脉压,从而达到消肿和缓解静脉瘀滞症状,减轻视网膜水肿和血管内水肿,增加视网膜动脉血供,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