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漂浮物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型多用通洪排水河床的漂浮物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河流漂浮物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推行“环保多用通洪排水河床”实际意义之一是:节约及充分合理利用河床这一大片土地资源,使之形成一个巨大的名贵、珍稀水产品的养殖基地和一个一水多用,即抗旱、发电且一水多次发电的群网电业;同时,着力增强河道的通洪即抗洪强度,最大程度减小或解决洪水冲堤破堤之患,避免“座凼水”的自然灾害问题。要确保“环保多用通洪排水河床”目的的实现,解决河沙和河流漂浮物的分离提取问题,则是前题或基础问题。
所谓河沙和河流漂浮物都是洪水中夹带的威助性较大的灾害性物质,它们能使河道淤塞、设施阻塞而破坏河道正常有序的运作。通常讲,洪水在平稳、匀速运动时,河流漂浮和河沙物分别在洪水的上、下两层运动,也就是说,其在各自的层面上作同向运动。从它们的运动规律可以看出:1)、其各自的比重即密度差距甚大,故在处理这两种有害物时,明显可择用水面隔离提取法处理漂浮物(河沙以沉淀法处理即可);2)、为能有效地在自然状况下分离并提取洪水中夹杂的漂浮物,不可忽视洪水的“量”、“速”的问题,然而这两者对该物质的提取妨碍最大的便是速度或流速。所以,我们必须与处理沉沙问题一样,在扩宽过洪面积,同时采用分层逐级消弱洪水来势,确保漂浮物随缓流在设定的漂浮物分离提取处提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流漂浮物分离装置,此装置能在较小的阻水状态下,完成河流漂浮物的分离,净水通畅,消除洪水及杂物隐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河流漂浮物分离装置,包括沉沙区、蜂巢漏斗式多层泄洪道区、漂浮物分离区和漂浮物提取区,其特征在于:漂浮物分离区内设置有钢网传送带;
沉沙区在调水闸后部,蜂巢漏斗式多层泄洪道区在沉沙区后部,漂浮物分离区在蜂巢漏斗式多层泄洪道区后部,漂浮物分离区后部是漂浮物提取区。
所述的沉沙区为深4~7米的深水区,宽为本条支河床的一倍,所以,水在此流速低,水中的泥沙就会沉淀,起到分离泥沙的作用。沉沙区内设置有分水取沙坝,以便洪水过后,分边干水取出沉沙。
所述的蜂巢漏斗式多层泄洪道区包括前漫水坝、前漫水坝钢网、前漫水坝闸门、泄洪道进水口、泄洪道钢网和泄洪道闸门,前漫水坝钢网设制在静层水面的中下部,洪道进水口截面积大于泄洪道出水口截面积的两倍以上,泄洪道进水口上有凸形泄洪道钢网,前漫水坝、前漫水坝钢网和前漫水坝闸门在泄洪道钢网前部。
所述的泄洪道钢网中部设置有一道水涡挡板,以消除该区域内因流激而形成的漩涡,阻止漂浮物被吸帖网,确保漂浮物随缓流而流至指定的区域内分离提取。
所述的后漫水坝上及其后坡上为漂浮物分离区,后漫水坝上有传送带支柱,钢网传送带安装其上,后漫水坝下方有泄洪道闸门,传送带支柱为石柱或水泥柱。
所述的钢网传送带在后漫水坝上方,钢网传送带顺流水向下作斜向运动。
在泄洪道出水口下方设置有缓冲水坝,以缓冲河水对下游河床底冲刷。
漂浮物分离区内的钢网传送带为水力传动或电力传动漂浮物定向传输网带装置,在水力或电力的驱动下,漫水坝上的钢网转轴带动钢网传送带缓慢地把水中的漂浮物斜向推向流水下游的坝边,并集中到漂浮物提取区,然后在漂浮物提取区提取漂浮物,完成分离提取漂浮物。
因为钢网传送带运动方向顺流水向下作斜向运动,对水的阻力小,从而确保在最少的阻水状态下,完成净水通畅,清除漂浮物,消除阻水隐患,为主河道整体科学合理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本发明的河流漂浮物分离装置,能在少的阻水状态下,完成河流漂浮物的分离,净水通畅,消除洪水隐患,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标记的说明:沉沙区1,蜂巢漏斗式多层泄洪道区2,漂浮物分离区3,漂浮物提取区4,调水闸5,分水取沙坝18,泄洪道钢网转轴19,水涡挡板20。
图2标记的说明:前漫水坝6,前漫水坝钢网7,前漫水坝闸门8,泄洪道钢网9,泄洪道进水口10,泄洪道闸门11,后漫水坝12,传送带支柱13,钢网传送带14,泄洪道出水口15,缓冲水坝16,河床底17。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河流漂浮物分离装置,包括沉沙区1、蜂巢漏斗式多层泄洪道区2、漂浮物分离区3和漂浮物提取区4。其特征在于:漂浮物分离区3内设置有钢网传送带14。
沉沙区1在调水闸5后部,蜂巢漏斗式多层泄洪道区2在沉沙区1后部,漂浮物分离区3在蜂巢漏斗式多层泄洪道区2后部,漂浮物分离区3后部是漂浮物提取区4。
沉沙区1为深4~7米的深水区,因为水比较深,水在此流速低,水中的泥沙就会沉淀下,起到分离泥沙的作用。沉沙区1内设置有分水取沙坝18,以方便洪水过后,分边干水取出沉沙。
参见图2,蜂巢漏斗式多层泄洪道区2包括前漫水坝6、前漫水坝钢网7、前漫水坝闸门8、泄洪道进水口10、泄洪道钢网9和泄洪道闸门11,前漫水坝钢网7设制在静层水面的中下部,洪道进水口截面积大于泄洪道出水口15截面积地两倍以上,泄洪道进水口10上有凸形泄洪道钢网9,前漫水坝6、前漫水坝钢网7和前漫水坝闸门8在泄洪道钢网9前部。
泄洪道钢网9中部设置有一道水涡挡板20,以消除该区域内因流激而形成的漩涡,阻止漂浮物被吸帖网,确保漂浮物随缓流而流至指定的区域内分离提取。
后漫水坝12上及其后坡上为漂浮物分离区3,后漫水坝12上有传送带支柱13,钢网传送带14安装其上,后漫水坝12下方有泄洪道闸门11,本实施例中传送带支柱13为水泥柱。
钢网传送带14在后漫水坝12上方,钢网传送带14顺流水向下作斜向运动。
在泄洪道出水口15下方设置有缓冲水坝16,以缓冲河水对下游河床底17冲刷。
漂浮物分离区3内的钢网传送带14为水力传动或电力传动漂浮物定向传输网带装置,在水力或电力的驱动下,泄洪道钢网9转轴19带动钢网传送带14缓慢地把水中的漂浮物斜向推向流水下游的坝边,并集中到漂浮物提取区4,然后在漂浮物提取区4提取漂浮物,完成分离提取漂浮物。
因为钢网传送带14运动方向斜向流水下方,对水的阻力小,从而确保在最少的阻水状态下,完成净水通畅,清除漂浮物,消除阻水隐患,为主河道整体科学合理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本发明的河流漂浮物分离装置,能在少的阻水状态下,完成河流漂浮物的分离,净水通畅,消除洪水隐患,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它的推广应用,对“环保多用通洪排水河床”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