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21459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0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94493.6

申请日:

2009.08.24

公开号:

CN101644054A

公开日:

2010.02.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主动放弃IPC(主分类):E02D 7/16申请日:20090824授权公告日:20140611放弃生效日:2014101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7/16申请日:20090824|||公开

IPC分类号:

E02D7/16

主分类号:

E02D7/16

申请人:

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 鹏; 齐建明; 毛维耀; 黄 敏

地址:

200072上海市闸北区汶水路4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张恒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包括立柱(1)、调节法兰(2)、回转轴承(3)、外法兰(4)、内法兰(5)、立柱底节(6)和顶推机构7;立柱(1)下端面与调节法兰(2)上端面固定,调节法兰(2)下端面与内法兰(5)固定;外法兰(4)与立柱底节(3)上端面固定;回转轴承(3)安装在调节法兰(2)、外法兰(4)、内法兰(5)和立柱底节(3)上端面之间;在调节法兰(2)中心固定锥齿轮(21),并与伞齿轮(61)啮合;顶推机构(7)置于立柱底节(6)内腔,上部固定在销轴(62)上,下部固定在立柱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立柱(1)、调节法兰(2)、 回转轴承(3)、外法兰(4)、内法兰(5)、立柱底节(6)、锥齿轮(21)、伞 齿轮(61)和顶推机构(7);立柱(1)的下端面与调节法兰(2)的上端面 固定连接,调节法兰(2)的下端面与内法兰(5)固定连接;外法兰(4)与 立柱底节(6)上端面固定连接;回转轴承(3)安装在调节法兰(2)、外法 兰(4)、内法兰(5)和立柱底节(6)上端面之间,其内圈固定于调节法兰 (2)的轴肩上,其外圈固定于外法兰(4)的轴承安装孔内;在调节法兰(2) 的中心固定锥齿轮(21),伞齿轮(61)通过销轴(62)安装于立柱底节(6) 上,并使伞齿轮(61)与锥齿轮(21)啮合;顶推机构(7)置于立柱底节(6) 的内腔,其上部固定连接在销轴(62)上,下部固定连接在立柱底节(6)的 下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回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法 兰(2)和外法兰(4)均为凸缘型法兰,外侧端面上均分别有相对应的等中 心距的上定位孔(22)和下定位孔(42),沿其几何中心相距45°的角度均布, 在上定位孔(22)和下定位孔(42)有定位销(2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回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机 构(7)包括连板(71)和油缸(72),它们安装在立柱底节(6)的筒体(63) 内腔中;连板(71)为腰圆状外形,其几何中心与伞齿轮(61)焊接固定成 一体,并置于销轴(62)上;连板(71)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I(73)与油 缸(72)的一端连接,油缸(7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II(74)固定连接在立 柱底节(6)的下端板(64)上;油缸(72)沿立柱底节(6)的轴向中心线 左右对称布置;销轴(62)与立柱底节(6)的轴向中心线垂直。

说明书


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柱,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打桩架能配合柴油锤、长螺旋钻机、钻孔机和液压锤等装置进行桩基施工作业,满足多种施工方法的需要,广泛运用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高层建筑、地铁车站、桥梁和堤坝等基础施工作业。现有的打桩架,其立柱一般不具备回转功能。当在打桩架立柱导轨上悬挂柴油锤、长螺旋钻机、钻孔机和液压锤等工作装置进行沉拔桩施工时,由于桩基施工经常需要转变沉拔桩的角度和位置,只能通过桩架平台的回转来达到转变作业角度的方法,这样受到施工场地狭窄的限制,同时影响了桩基作业的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和适用性更广的打桩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打桩架立柱回转装置,包括立柱1、调节法兰2、回转轴承3、外法兰4、内法兰5、立柱底节6和顶推机构7;立柱1的下端面与调节法兰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调节法兰2的下端面与内法兰5固定连接;外法兰4与立柱底节3上端面固定连接;回转轴承3安装在调节法兰2、外法兰4、内法兰5和立柱底节3上端面之间,其内圈固定于调节法兰2的轴肩上,其外圈固定于外法兰4的轴承安装孔内;在调节法兰2的中心固定锥齿轮21,伞齿轮61通过销轴62安装于立柱底节6上,并使锥齿轮21与伞齿轮61啮合;顶推机构7置于立柱底节6的内腔,其上部固定连接在销轴62上,下部固定连接在立柱底节6的下部。

    作为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调节法兰2和外法兰4均为凸缘型法兰,外侧端面上均分别有相对应的等中心距的上定位孔22和下定位孔42,沿其几何中心相距45°的角度均布,在上定位孔22和下定位孔42有定位销23。

    作为另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顶推机构7包括连板71、油缸72,它们安装在立柱底节6的筒体63内腔中;连扳71为腰圆状外形,其几何中心与伞齿轮61焊接固定成一体,并置于销轴62上;连板71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I73与油缸72的一端连接,油缸7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II 74固定连接在立柱底节6的下端板64上;油缸72沿立柱底节6的轴向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销轴62与立柱底节6轴向中心线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当打桩架悬挂柴油锤、液压锤等作业装置进行沉拔桩作业时,由于立柱具有回转调节功能,能方便地对沉拔桩作业角度和位置进行调整转变,不会受到施工场地狭窄影响,有效提高桩基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涉及本发明的立柱回转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立柱回转调节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包括立柱1、调节法兰2、回转轴承3、外法兰4、内法兰5、立柱底节6和顶推机构7;立柱1的下端面与调节法兰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调节法兰2的下端面与内法兰5固定连接;外法兰4与立柱底节3上端面固定连接;回转轴承3安装在调节法兰2、外法兰4、内法兰5和立柱底节3上端面之间,其内圈固定于调节法兰2的轴肩上,其外圈固定于外法兰4的轴承安装孔内;调节法兰2和外法兰4均为凸缘型法兰,外侧端面上均分别有相对应的等中心距的上定位孔22和下定位孔42,沿其几何中心相距45°的角度均布,在上定位孔22和下定位孔42有定位销23;在调节法兰2的中心固定锥齿轮21,伞齿轮61通过销轴62与立柱底节6上,并使锥齿轮21与伞齿轮61啮合;顶推机构7包括连扳71和油缸72,它们安装在立柱底节6的筒体63中;连扳71为腰圆状外形,其几何中心与伞齿轮61焊接固定在一起,并置于销轴62上;销轴62与立柱底节6轴向中心线垂直;连扳71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I 73与油缸72的一端连接,油缸7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II 74固定连接在立柱底节6的下端板64上;油缸72沿立柱底节6的轴向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

    当打桩架立柱需要回转时,通过控制顶推机构7中的油缸72作伸缩运动,推拉连板71,与连扳71焊接成一体的伞齿轮61围绕销轴62转动,带动与伞齿轮61啮合的锥齿轮21绕立柱1的轴向中心线转动,从而使调节法兰2和立柱1在回转轴承3上围绕立柱1的中心转动,直到调节法兰2上外侧法兰的上定位孔22和内法兰外侧的下定位孔42对齐后,插入定位销23,就实现立柱1的回转调节动作。由于调节法兰2上外侧端面的上定位孔22和内法兰外侧的下定位孔42沿其几何中心相距45°的角度均布,立柱1可随调节法兰2作左、右45°和90°的角度回转调节定位,从而满足打桩架进行左转45°、右转45°、左转90°和右转90°共四个位置地桩基作业。

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回转调节机构,包括立柱(1)、调节法兰(2)、回转轴承(3)、外法兰(4)、内法兰(5)、立柱底节(6)和顶推机构7;立柱(1)下端面与调节法兰(2)上端面固定,调节法兰(2)下端面与内法兰(5)固定;外法兰(4)与立柱底节(3)上端面固定;回转轴承(3)安装在调节法兰(2)、外法兰(4)、内法兰(5)和立柱底节(3)上端面之间;在调节法兰(2)中心固定锥齿轮(21),并与伞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