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穴改良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214194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37295.1

申请日:

2008.10.13

公开号:

CN101379940A

公开日:

2009.03.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G 23/00申请日:20081013授权公告日:20130417终止日期:2013101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23/00申请日:20081013|||公开

IPC分类号:

A01G23/00; A01G1/00; A01B79/00; B09C1/00; B09C1/08

主分类号:

A01G23/00

申请人:

东北林业大学; 祖元刚

发明人:

祖元刚; 王文杰; 黄路明; 于兴洋; 张宝友; 王慧梅; 许慧男; 李 冉; 王 莹; 邱 岭; 王春丽; 金铁光; 李 弘

地址: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332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大穴改良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为密植营造人工林,首先在盐碱地上进行穴状整地,再将穴状整地挖出的淋溶土与事先用玉米秸秆和牛粪熟化成的人工生物基质混合,调制成人工改良土备用。在穴底部铺垫一层玉米秸秆,其上续施一层牛粪,再在其上续施一层玉米秸秆。然后,将人工改良土施于穴内,其上浇灌降盐碱剂。再将已选定的树苗密植于穴内后,用人工改良土固定根系,其上再浇水。最后,在种植穴上堆加人工改良土呈台状梯形,在其上施用表土成膜剂。在两穴之间挖掘贯通性觅食沟,其内填满人工改良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穴改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为密植人工林,首先在盐碱地上进行穴状整地,然后将穴状整地挖出的淋溶土与事先用玉米秸秆和牛粪熟化成的人工生物基质混合,调制成人工改良土备用。在穴底部铺垫一层玉米秸秆,其上续施一层牛粪,其上再续施一层玉米秸秆。然后,将人工改良土施于穴内,其上浇灌降盐碱剂。再将已选定的树苗密植于穴内后,用人工改良土固定根系,其上再浇水。最后,在种植穴上堆积人工改良土呈台状梯形,再其上施用表土成膜剂。在两穴之间挖掘贯通性觅食沟,并以人工改良土填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穴改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其特征是:盐碱地上进行穴状整地,穴深60cm,边长100cm,穴距1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穴改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其特征是:将玉米秸秆和牛粪按照1:1均匀混合熟化1-2个月后与穴状整地挖出的淋溶土按照2:3比例混合制成人工改良土备用。从而能够降低穴内土壤紧实度和盐碱成分,增加穴内根系周围有机质含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穴改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底部铺垫一层厚度为7cm的玉米秸秆,其上续施一层厚度为6cm的牛粪,其上再续施一层厚度为7cm的玉米秸秆碎的分层铺垫方法,能够有效的阻隔周围淋溶层中的盐碱渗透,同时牛粪中的大量微生物可以加速玉米秸秆碎熟化产酸,用以中和盐碱成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穴改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其特征是:将人工改良土施于穴内,其上浇灌10L降盐碱剂。以缓释降盐碱剂中和淋溶层盐碱成分。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生物基质大穴改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其特征是:在密植穴上用人工改良土堆积呈,高度为30cm,长150cm并再在台状梯形的人工改良土上施用厚度为2mm表土成膜剂,有利于排水和减缓蒸发量,能够防止了涝季穴内积水聚盐和旱季过量蒸发返碱。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生物基质大穴改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其特征是:在两穴之间挖掘宽20cm,深度为60cm的贯通性觅食沟,其内填满人工改良土,能够诱导树木根系在觅食沟内横向生长,避免根系深入淋溶层盐碱土中,因渗透压过大失水而导致根系死亡。

说明书

一种大穴改良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秸秆碎+牛粪+玉米秸秆碎的三层结构和人工改良土,原位修复方法,降盐碱剂施用,表土成膜剂喷洒,主要用于改良土壤物理和化学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盐碱土地资源总额约为9913×104hm2,其中现代盐碱土面积为3693×104hm2,残余盐碱土约4487×104hm2,并且尚存在有约1733×104hm2的潜在盐碱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共计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东北地区分布约200万hm2,主要是苏达-碱化盐碱地。土地盐碱化问题不但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主要表现是土壤pH值和电导率过高,导致植物因渗透压过高而死亡。
大穴改良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造林的方法,正是从盐碱地结构本质出发,改变以往单纯降低土壤pH值和电导率治理盐碱地的观念。模拟医学上“植皮”的方法,以玉米秸秆碎和牛粪作为原料对盐碱裸地所缺失的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进行功能上修复,简称为原位修复。此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结构,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通过玉米秸秆碎+牛粪+玉米秸秆碎的三层结构、人工改良土的填充和对土壤进行植物修复将盐碱地土壤结构完全修复,并永久性还原,并在已改良的盐碱地上密植造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首先在盐碱地上进行穴状整地,然后将穴状整地挖出的淋溶土与事先用玉米秸秆和牛粪熟化成的人工生物基质混合,调制成人工改良土备用。在穴底部铺垫一层玉米秸秆,其上续施一层牛粪,其上再续施一层玉米秸秆。然后,将人工改良土施于穴内,其上浇灌降盐碱剂。再将已选定的树苗密植于穴内后,用人工改良土固定根系,其上再浇水。最后,在种植穴上堆积人工改良土呈台状梯形,再其上施用表土成膜剂。在两穴之间挖掘贯通性觅食沟,并以人工改良土填满。
本专利优点是:
1.土壤改良效果显著,种植杨树成活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普及。
2.采用玉米秸秆+牛粪+玉米秸秆的三层结构,在其熟化过程中产酸,可以中和周围淋溶层中的盐碱成分。
3.采用人工改良土可以对盐碱裸地已损失的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进行复位,从生态上对盐碱裸地进行修复,改良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结构。
4.在种植坑四周挖觅食沟,贯通种植坑,可以改变杨树根系走向,变纵向为横向,从而避免根系继续纵向生长,深入淋溶层而导致生理干旱,不利生长的情况。
5.在坑上已堆砌好的台状梯形表面喷施表土成膜剂,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保持人工生物基质和根系水分,同时也可以避免坑底部淋溶层因水分蒸发盐碱成分向表面富集,使杨树可以正常生长。有利于排水和减缓蒸发量,能够防止了涝季穴内积水聚盐和旱季过量蒸发返碱。
6.解决了牛粪与玉米秸秆的处理问题,不仅变废为宝而且有效减少牛粪、玉米秸秆因堆砌过程中对大气释放的CO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用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它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一个或类似实例。
人工生物基质的发酵
1.首先将玉米秸秆粉碎,并且将湿牛粪摊平晾干后备用。
2.在水泥或砖砌路面建堆:底层铺厚度为20cm粉碎好的玉米秸秆宽度为1.8m,再铺厚度为10cm的牛粪,并加水湿润,控制湿度达到70%(手握没有连续水滴滴下,打开后又能自然散开)。按此厚度依此铺上玉米秸秆和牛粪。堆高1.5米时,整理料堆周围,使之成梯形(马头垒形)后建堆完成。
3.建堆后每隔7天进行一次翻堆,要求将原堆底部和四周未发酵的料翻到中间,把中间已发酵的料翻到底部和外围。翻堆时要充分将料抖松,翻拌均匀,适当缩小料堆宽度使之仍然堆成高度为1.5m的梯形。
4.熟化时间为1~2个月。
密植杨树人工林
1.首先在盐碱地上进行穴状整地,穴深60cm,边长100cm,穴距1m。
2.然后将穴状整地挖出的淋溶土与事先用玉米秸秆碎和牛粪熟化成的人工生物基质按照3:2的比例混合,调制成人工改良土备用。
3.在穴底部铺垫一层厚度为7cm的玉米秸秆碎,其上续施一层厚度为6cm的牛粪,其上再续施一层厚度为7cm的玉米秸秆碎,形成形成玉米秸秆碎+牛粪+玉米秸秆碎三层结构。
4.将人工改良土施于穴内,厚度为35cm,其上浇灌10L降盐碱剂。
5.再将4株杨树苗植于穴内,4株的株距均为50cm,每株与穴边的距离均为25cm。然后,用人工改良土固定根系,反复用脚踩踏,使根系与人工改良土充分接触,其上再浇灌约为120L的井水。
6.在种植穴上堆积高度为30cm人工改良土,呈台状梯形,以防止穴内积水,再在长方体形的人工改良土上施用表土成膜剂,厚度为2mm,以防止人工改良土流失,并降低土壤蒸发量。
7.为防止树木根系伸入穴底接触淋溶土造成伤害,在两穴之间挖掘宽20cm,深度为60cm的贯通性觅食沟,其内填满人工改良土,以诱导树木根系在沟内横向生长。
8.改良后,杨树直径生长、高生长和冠幅比对照均提高近3倍,土壤紧实度约降低2000kPa,杨树可以正常生长。

一种大穴改良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大穴改良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大穴改良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穴改良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穴改良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大穴改良原位修复盐碱地密植营造人工林方法,为密植营造人工林,首先在盐碱地上进行穴状整地,再将穴状整地挖出的淋溶土与事先用玉米秸秆和牛粪熟化成的人工生物基质混合,调制成人工改良土备用。在穴底部铺垫一层玉米秸秆,其上续施一层牛粪,再在其上续施一层玉米秸秆。然后,将人工改良土施于穴内,其上浇灌降盐碱剂。再将已选定的树苗密植于穴内后,用人工改良土固定根系,其上再浇水。最后,在种植穴上堆加人工改良土呈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