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系统.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21387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1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27198.9

申请日:

2009.03.17

公开号:

CN101649594A

公开日:

2010.0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1C 19/1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约瑟夫福格勒公司变更后:约瑟夫福格勒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德国曼海姆变更后:德国路德维希港|||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9/18申请日:20090317|||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9/18; E01C19/48; B65G47/52

主分类号:

E01C19/18

申请人:

约瑟夫·沃格勒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斯特芬·菲克森

地址:

德国曼海姆

优先权:

2008.8.12 DE 202008010719.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 威;张 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输送具有粘附倾向的材料的输送系统(F),尤其是用于用来建造路垫的铺路材料的移动输送系统(F),其具有容纳在输送通道(19)内的至少一个输送元件(13)。所述输送元件(13)由至少一个内燃机(2)直接或间接地驱动。所述输送系统(F)具有用于所述输送元件(13)和/或所述输送系统(F)的主加热装置(P)。此外,所述输送系统(F)具有至少一个次加热装置(S)用于至少部分地辅助所述主加热装置(P)。所述次加热装置(S)是靠由所述内燃机(2)发出的直接或间接的排出热量来运行的。可选地,提供主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输送具有粘附倾向的材料的输送系统(F),尤其是用于用来 建造路垫的铺路材料的移动输送系统(F),包括: 容纳在输送通道(19)内的至少一个输送元件(13),所述输送元件(13) 由至少一个内燃机(2)直接或间接地驱动, 以及主要用于所述输送元件(13)和/或整个输送系统(F)的主加热装 置(P),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系统(F)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辅助所述主加热装置(P)的至 少一个次加热装置(S),所述次加热装置(S)靠由所述内燃机(2)发出的直 接或间接的排出热量来运行。
2: 一种用于输送具有粘附倾向的材料的输送系统(F),尤其是用于用来 建造路垫的铺路材料的移动输送系统(F),包括: 容纳在输送通道(19)内的至少一个输送元件(13),所述输送元件(13) 由至少一个内燃机(2)直接或间接地驱动, 以及主要用于所述输送元件(13)和/或整个输送系统(F)的主加热装 置(P), 其特征在于 主加热装置(P,E)和至少一个次加热装置(S)相组合,其中为了至少 部分地辅助所述主加热装置(P,E),所述次加热装置(S)靠由所述内燃机 (2)发出的排出热量来运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发动机排气收集和/或引导系统(10,18),其从所述内燃机(2)延伸到所述 输送元件(13)的区域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排气收集 和/或引导系统(10,18)向所述输送元件(13)的所述区域除了供应由所述 内燃机(2)发出的排出热量之外,还供应由被所述内燃机(2)直接或间接 地驱动的下列部件组中的至少一个发热部件所产生的热量:驱动部件、制动 系统、排气管道、液压马达、液压泵、发电机或变压器等等。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 加热装置(S)专门靠由所述内燃机(2)发出的直接或间接的排出热量来运 行,但不直接导入所述内燃机(2)的废气。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装置 (P)是电热装置(E)和/或气热装置(G)。
7: 根据权利要求2和6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力主加热装置 (P;E)包括至少一个发电机(7)以及红外辐射器(15)和/或辐射加热体 和/或加热带或加热棒,所述发电机(7)优选地由所述内燃机(2)驱动。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加热装置(P)在功能上主要与所述输送元件(13)或所述输送通道(19) 的一侧关联,而所述次加热装置(S)在功能上主要与所述输送元件(13)或 所述输送通道(19)的另一侧关联,优选地与向上倾斜的输送器的橡胶输送 带的上侧和下侧关联,所述橡胶输送带安装在支承辊和偏转辊(14)上。
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所 述内燃机(2)被封装在发动机站(10)内,并且所述发动机站(10)具有用 于环境空气的至少一个入口(16),优选地是入口(16)面向地面。
10: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次加热装置(S)是靠热产生的或主动协助的排出热量热空气流来运行的热空 气加热装置,并且在没有内燃机(2)的废气的情况下运行。
11: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输送系统(F)安装在如铺路机或供料车辆的筑路机(E)内,以及形成用于 所述次加热装置(S)的热源的所述内燃机(2)构成了所述铺路机或供料车 辆和输送系统(F)的驱动部件和功能部件的直接或间接的驱动源。
12: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至 少由所述主加热装置(P)首先加热所述输送元件(13)和/或输送系统(F) 之后,所述输送元件(13)和/或输送系统(F)至少暂时地仅由所述次加热 装置(S)加热,同时所述主加热装置(P)被关闭。

说明书


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具有粘附倾向的材料的输送系统,尤其是用于用来建造路垫的铺路材料的移动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容纳在输送通道内的至少一个输送元件,所述输送元件由至少一个内燃机直接或间接地驱动;以及主要用于所述输送元件和/或整个输送系统的主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DE-U-29519718公开了一种用于筑路的供料车辆的移动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用来传送输送元件上的例如沥青以及热的铺路材料。该输送元件和和铺路材料在运输期间由主加热装置来加热。该主加热装置可以是以液化气或电力来运行的加热装置。加热在支承辊和偏转辊上运行的输送带降低了材料阻塞或粘附在输送元件和辊子处的倾向,以使随后的清洁工作更简单和/或可以降低清洁周期的频率。在输送系统由内燃机驱动的情况下,发动机热量(来自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以及其它也产生热量的部件)散发到环境中而未被使用。

    US 7,300,225B公开了通过利用内燃机来加热车辆中的用于传送热沥青铺路材料混合物的输送系统的通道的底部,以便得到铺路材料的可燃热蒸汽,并且在正供给压力下将其与内燃机的热废气混合且在特定燃烧区域内燃烧。废气的热量和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沿着输送通道的底部引导,然后被排入大气。该加热系统构成了该输送系统的唯一加热装置。鉴于环境原因,引导和排放燃烧产生的废气和物质通过输送系统并离开输送系统是不容许的。

    DD 230990A公开了提供一种用于在自推进式联合收割机中输送种子壳的若干输送位(conveyor levels)。内燃机产生的热排气与输送方向相反地被供给到各输送位而且种子壳在输送系统上滑动以便使种子壳或种子达到脱粒过程所需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开始处所公开的输送系统,并且提供一种能够节约能源而且不危及环境的加热系统。

    该目的由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特征实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中,一种用于输送具有粘附倾向的材料的输送系统,尤其是用于用来建造路垫的铺路材料的移动输送系统,包括:容纳在输送通道内的至少一个输送元件,所述输送元件由至少一个内燃机直接或间接地驱动;以及主要用于所述输送元件和/或整个输送系统的主加热装置。所述输送系统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辅助所述主加热装置的至少一个次加热装置,所述次加热装置靠由所述内燃机发出的直接或间接的排出热量来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为了至少部分地辅助所设置的主加热装置,来自内燃机的排出热量被用于输送系统的次加热装置中。以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用于运行主加热装置所需的能量。在相对理想条件的情况下,甚至不需要至少暂时运行主加热装置。除了来自内燃机的排出热量,当然也可以使用排气系统产生的热量,但是,不将废气直接引入次加热装置中。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中,一种用于输送具有粘附倾向的材料的输送系统,尤其是用于用来建造路垫的铺路材料的移动输送系统,包括:容纳在输送通道内的至少一个输送元件,所述输送元件由至少一个内燃机直接或间接地驱动;以及主要用于所述输送元件和/或整个输送系统的主加热装置。主加热装置和至少一个次加热装置相组合,其中为了至少部分地辅助所述主加热装置,所述次加热装置靠由所述内燃机发出的排出热量来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所述输送系统可以用主加热装置和利用来自内燃机的排出热量地次加热装置相组合来加热而不会危及环境,因为由内燃机例如经由发电机供给电力的主加热装置可以被次加热装置在很大程度上辅助或者甚至在理想条件下可以暂时完全关闭主加热装置。在双方式(dualfashion)下节约了能源,而且由于总是必须运转的内燃机将不可避免的排出热量供给到输送系统的次加热装置而不是直接地引入废气,所以不会影响环境,该排出热量与发动机负载成一定比例。结果是电力主加热装置消耗较少的电力,反过来,由于较低的发动机负载,可以降低燃料消耗。因为在产生热量时不会产生废气,由于效率高,而且由于电力产生的热量可以很好地控制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指引和引导,所以主加热装置的运行无论如何都不会危及环境。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设置有发动机热排气收集和/或引导系统,其从内燃机延伸到输送元件的区域内。在所述收集和/或引导系统内,内燃机所散发出的排出热量与空气一起被收集,并且以热空气流的形式被指引到输送元件的区域内。所述空气流是热能的载体。为了运行次加热装置而不危及环境,所述空气流不包含内燃机的任何废气。

    发动机排气收集和/或引导系统有利地还收集由内燃机直接或间接地驱动的例如从下列组中的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制动器、废气管道、驱动系统的部件、液压马达、泵、发电机或变压器。以这种方式,避免了这些部件所产生的排出热量未经使用而散发到大气中,在输送系统或合并有该输送系统的车辆的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热量。而且,甚至来自这些部件的热量也被指引到次加热装置中并且用于输送系统,即用于输送系统的部件上,并且在一些情况下甚至用在其输送的材料上。

    考虑到环境友好性,在输送系统内使用电热装置或气热装置作为主加热装置是有利的。这种加热系统的特征在于效率高而且事实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是可忽略的。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电力主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电机以及由发电机供给电力的红外加热部件和/或空气加热体和/或加热带或加热棒,发电机优选地由所述内燃机驱动。这种电力主加热装置提供了如下优点,当产生热量时不产生废气,并且所产生的热量可以被非常有效地引入输送系统中热量得到最佳利用的那些区域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加热装置在功能上主要与所述输送元件的上侧关联,而所述次加热装置主要与所述输送元件的下侧关联。可选地,这种布置可以颠倒。优选地,输送元件为位于向上倾斜的输送通道内的橡胶输送带,其中橡胶输送带布置在支承辊和偏转辊上。主加热装置加热输送带的上刮板,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加热所输送的材料以及输送带和支承辊或偏转辊之间的区域,即在其中发生相对运动以允许所输送的污染物质侵入的那些区域。例如,为了加热已粘附的材料以使其自动地熔化,并且为了额外地建立热屏蔽,次加热装置例如从下侧加热输送带的下刮板并且还加热输送带以及支承辊和偏转辊周围,由此,主加热装置消耗较少的能量而同时从上部有效地进行加热。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燃机被封装在位于输送通道下方的发动机站内。所述发动机站被隔离并为内燃机形成封装。为了通过热效应来吸入周围空气以及为了允许所吸入的周围空气向上运动,发动机站具有至少一个周围空气进口,进口优选地指向地面。甚至可以借助风扇来引入周围空气。可选地,上述的附加部件可以用不同方式来布置。此外,发动机站可以结合有发动机排气收集和/或引导系统,例如,发动机排气收集和/或引导系统位于内燃机和输送元件的下侧之间。内燃机的排气系统也可以属于在内燃机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部件。然而,内燃机的废气并不直接供给到次加热装置内,而是仅可以从排气系统带走的热量被引入次加热装置,例如,通过热交换等方式,以使输送系统不排放可能危及环境的有毒发动机废气。以这种方式,次加热装置是用于输送系统的热排气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的运行不会危及环境,而且也在没有来自内燃机的废气的情况下运行。

    有利地,输送系统用在筑路机中,筑路机可以是铺路机或供料车辆。在筑路机中,向次加热装置供应排出热量的内燃机不仅可以构成输送元件的直接或间接的驱动源,而且可以构成铺路机或供料车辆的驱动部件和功能部件的直接或间接的驱动源。由于多个用电设备由内燃机驱动或供电,内燃机必须输出相对高的输出功率,即,内燃机必须输出比单独运行输送系统所需的功率更多的功率。内燃机产生大量的排出热量,该排出热量以明显的方式作用于次加热装置以加热输送系统以及显著地辅助主加热装置。然后主加热装置甚至可以完全关闭。

    【附图说明】

    将借助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为移动输送系统的示意横截面图,以及

    图2为图1的输送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纵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输送系统F是所示实施例中的移动输送系统F,该输送系统F由内燃机2驱动并且可以借助内燃机行进。本发明的原理也可以用于不移动并且使用至少一个内燃机作为驱动源的输送系统,例如用于输送系统的枢转驱动或倾斜驱动。

    例如,图1和图2中的输送系统被结合到如铺路机或供料车辆的筑路机中。内燃机2和输送系统F可以布置在底盘1上,优选地与其它未具体显示的元件和功能部件一起布置在底盘1上。内燃机2可以直接驱动输送系统F的输送元件13,例如布置在支承辊和偏转辊14上的橡胶输送带。输送元件13例如经由齿轮机构3或经由泵驱动器4而被驱动,泵驱动器4包括提供液压马达(图中未显示)的泵。此外,内燃机2可以驱动筑路机M的其它驱动元件8。如传统的,设置冷却系统9,例如包括冷却介质、散热装置和风扇。此外,内燃机2可以经由中间齿轮机构来直接驱动发电机7。在一些情况下,发电机7向用于驱动输送系统F的输送元件13的至少一个电动机和/或筑路机的其它元件供应电力。最后,内燃机2的排气系统5设置为包括未详细显示的排气管道,并且排气系统5例如与热交换器6协作,热交换器6获得从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中的至少一部分热量。内燃机2可以是柴油机,汽油机或气体发动机。

    内燃机2容纳在封装的发动机站10内,有利地与上述提及的在运行过程中也产生热量的部件和设备零件一起容纳在发动机站10内。发动机站10可以包括绝热外罩11和例如用于周围空气(箭头17)的进口16,进口16例如被布置得面向地面。内燃机2的冷却系统9可以包括强力风扇(图中未显示)以将图中未显示的散热器的排出热量传送到发动机站10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在进口16的区域内和/或向热空气引导装置18的过渡处设置至少另一风扇。强力风扇可以由内燃机2来直接(经由齿轮系统或皮带驱动器)或间接(电力或液压)地驱动。

    发动机站10被布置在输送系统F的输送通道19的下方,优选地接近输送通道19,并且经由作为发动机排气收集和/或引导系统的空气引导装置18例如与输送通道19的下部区域连通,以使热排气可以被输送到输送通道19的这个区域。

    被内燃机2以及同样产生热量的设备零件所产生的排出热量而加热的空气从下方和/或从侧面流向(箭头12)输送元件13和支承辊和偏转辊14,并且主要对着输送元件13的下刮板13a的表面。

    输送元件13必须是布置在支承辊和偏转辊上的橡胶输送带,但是可用螺旋输送器、平板带式输送器、金属织物传送带等代替。输送系统F优选地用作输送在输送时具有粘附倾向的材料,如用于建造路垫(road mats)的热沥青铺路材料。

    输送系统F具有主加热装置P,主加热装置P与输送元件13和在输送元件13上输送的材料以及输送通道19中的支承辊和偏转辊14关联。主加热装置P例如从上部和/或从下部与输送元件13关联。主加热装置B例如是电力主加热装置E或气热装置G。在为电力主加热装置P的情况下,加热装置P例如包括作为加热元件的红外辐射器、辐射加热体、加热棒、加热带等,这些加热元件例如由内燃机2驱动的发电机7来供给电力。

    优选地,主加热装置P与输送元件13的上侧关联。相反地,发动机排出热量收集和/或引导系统用作次加热装置S的热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次加热装置S主要与输送元件13的下侧或输送通道19中的下刮板13a关联。为了降低主加热装置P所需的能量输入或者甚至允许有时完全关闭主加热装置P,设置次加热装置S以依靠发动机产生的排出热量来尽可能多地辅助主加热装置P,这些排出热量是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并且被收集和相应地指引。加热装置P、S关于输送系统F的相对布置可以颠倒或者可以完全不同地选择。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案是,使主加热装置P,E和次加热装置S的组合在功能上关联,其中次加热装置S靠发动机产生的排出热量来运行以至少部分地辅助主加热装置P,E而不会危及环境。在该组合中次加热装置S使主加热装置极大地节省了能量。在该组合中,主加热装置P运行而不会危及环境。

    在图2的视图中,可以看出用于周围空气的进口16是如何位于发动机站10的后端处的空气引导系统的下部区域中的。发动机排出热量收集和/或引导系统的空气引导装置18从发动机站10延伸到输送通道19中,并且主要延伸到输送元件13的下刮板13a并且以热空气12来冲刷输送元件13。在这种情况下,输送系统F可以是具有布置在支承辊和偏转辊14上的橡胶输送带的向上延伸的输送器。为了形成橡胶输送带的料槽,辊子14可以相对于彼此倾斜。有利地,输送通道19在上侧被覆盖。

    当实施供料车辆中的输送系统F时,输送系统F用作将热沥青铺路材料从供料车辆的储料器输送到在供料车辆后面或侧向偏离于供料车辆而行进的铺路机的储料器。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输送不同种类的铺路材料或同时向多个铺路机供应铺路材料,供料车辆可以装配有两个输送系统F。可选择地,输送系统F可以插入到铺路机中,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向上倾斜的输送装置,其将在铺路机的铺路整平板上的一种铺路材料供应给在第一铺路机后面工作的铺路机。在另一种情况下,输送系统可以是布置在铺路机的底盘内的传统的输送系统。这种输送系统将铺路材料从位于铺路机的前端的储料器通过铺路机的底盘输送到底盘的后端,并且输送到布置在底盘后端的分布螺旋输送器前方的位置。

    通过在输送系统F由主加热装置P和/或次加热装置S加热的同时运行输送系统F,降低了被输送的材料粘附到输送元件13和输送元件13的引导元件上的效应。甚至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该效应,以使清洁工作变得更容易或者可以降低清洁周期的频率。例如,输送系统F的部件首先被加热装置P和S两者加热。次加热装置S始终以最大功率来运行。调节主加热装置B例如以维持特定温度,并且一旦次加热装置S能够基本独自保持温度,主加热装置B最终可以完全关闭。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允许收集尽量多的排出热量以及为了在次加热装置S中使用被收集的排出热量,实际上将内燃机2的和由内燃机2驱动的各系统的在运行期间产生热量的所有元件都组合到例如发动机站10中。然而,代替仅使用少数部件的排出热量或仅使用包括冷却系统的内燃机2的排出热量来供给次加热装置S。有利地是,还结合内燃机2的排气系统,因为排气系统产生了通常不被使用的许多热量。该热量可以以将废气直接引导到输送通道19内的简单方式来使用。然而,这鉴于环境原因是不利的。因此鉴于环境原因,废气的至少一部分热量经由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来获得,然后被供应给次加热装置S。

输送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输送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输送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送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送系统.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输送具有粘附倾向的材料的输送系统(F),尤其是用于用来建造路垫的铺路材料的移动输送系统(F),其具有容纳在输送通道(19)内的至少一个输送元件(13)。所述输送元件(13)由至少一个内燃机(2)直接或间接地驱动。所述输送系统(F)具有用于所述输送元件(13)和/或所述输送系统(F)的主加热装置(P)。此外,所述输送系统(F)具有至少一个次加热装置(S)用于至少部分地辅助所述主加热装置(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