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手动旋转门的阻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手动旋转门的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手动旋转门的俯视图,包括:旋转翼11、中心轴12和外壁13,其中旋转翼11沿轴向方向固定在中心轴12上,或者与中心轴12为一体化结构。该手动旋转门不使用电设备,当人对旋转翼11施加推力F时,旋转翼11和中心轴12将沿图1中的弧线箭头、以转速n一起旋转。这种手动旋转门结构简单可靠、且比较安全,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图1所示的手动旋转门不使用电设备,旋转翼11的旋转将完全由人的推力及自然环境的状况来决定,造成旋转翼11旋转时随意性很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没有使用电机减速装置,且旋转翼11只需很小的推力就能够旋转,这样室外的自然风在合适的角度将很容易使旋转翼11旋转,这时将有可能对旋转翼11附近的人造成伤害,同时加速损耗;
第二、当人的推力过大时,旋转翼11旋转过快,可能对旋转翼11附近的人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引发安全事故;
第三、当人通过手动旋转门后,由于惯性,旋转翼11会旋转几圈之后才会停下来,这样也会给后续想要通过手动旋转门的人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手动旋转门的阻尼装置,该装置能够限制手动旋转门的操作随意性,从而克服现有手动旋转门存在的种种弊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手动旋转门的阻尼装置,所述手动旋转门包括第一中心轴和旋转翼;关键在于,所述阻尼装置包括:传动部件和阻尼器;
所述传动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心轴和所述阻尼器连接;
当所述旋转翼受到外力、带动所述第一中心轴一起旋转时,所述传动部件将所述第一中心轴由旋转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阻尼器,使所述阻尼器产生与所述第一中心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阻力。
可见,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阻尼装置,可以在手动旋转门的旋转翼旋转时,通过传动部件带动阻尼器产生与旋转翼旋转方向相反的阻力,从而有效限制了旋转翼的旋转,即限制了其旋转的随意性,从而避免由于人的推力过大、自然风的吹动或惯性使旋转翼旋转过快,对人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手动旋转门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阻尼装置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阻尼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示阻尼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阻尼器产生的阻力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阻尼装置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的手动旋转门包括第一中心轴和旋转翼,当对旋转翼施加推力时,旋转翼将带动第一中心轴一起旋转。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手动旋转门的阻尼装置,包括传动部件和阻尼器,其中传动部件分别与第一中心轴和阻尼器连接。当旋转翼受到外力带动第一中心轴一起旋转时,所述传动部件将第一中心轴旋转所产生的动力传递到阻尼器、使阻尼器产生与第一中心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阻力。可见,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阻尼装置,可以在手动旋转门的旋转翼旋转时,通过传动部件带动阻尼器产生与旋转翼旋转方向相反的阻力,从而有效限制了旋转翼的旋转,即限制了其旋转的随意性,从而避免由于人的推力过大、自然风的吹动或惯性使旋转翼旋转过快,对人造成伤害。
基于阻尼器的两种不同安装方式,下面给出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中,阻尼器和传动部件均安装在手动旋转门第一中心轴的顶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阻尼装置的断面示意图,该阻尼装置包括:传动部件20、阻尼器28、固定支架25、阻尼器安装架27和固定螺杆26。
图3为图2中所示阻尼器28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所示阻尼器2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该阻尼器包括:壳体31、离心甩块制动片32、行星减速器33和第二中心轴34。
上述离心甩动制动片32和行星减速器33分别套接在第二中心轴34上,上述壳体31容置离心甩动制动片32、行星减速器33和第二中心轴34,其中第二中心轴34在一端伸出壳体31。
当第二中心轴34旋转时,行星减速器33将由第二中心轴34输入的转速加速后传递给离心甩块制动片32,离心甩块制动片32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外运动并与壳体31接触、产生摩擦力,由此产生与第二中心轴34旋转方向相反的阻力,当转速越快时,离心甩块制动片32与壳体31的接触压力越大、产生地摩擦力也越大。
阻尼器28产生阻力后,相应的对应有阻力矩,图5为图2所示阻尼器28产生的阻力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转速,纵轴表示阻尼器产生的阻力矩。如图5所示,当转速低于4rpm时,阻尼器只产生预阻力矩,该预阻力矩的产生是由于阻尼器内部的各部件之间存在摩擦力而产生的,预阻力矩的大小满足一般人的力度和手感要求,这样人不会感觉到推门吃力,又不会感觉到推门过于省力,还可以抵御一定的外界风压;当转速高于4rpm时,阻尼器产生的阻力矩将急剧增大,人推门的阻力急剧增大,推门更加吃力,从而降低旋转翼的转速。上述临界值4rpm可以根据安全转速预先设定。
本实施例一中,第一中心轴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横梁24,该横梁24具有相互平行的上下表面及连接上下表面的侧壁,其中下表面上具有用于套接第一中心轴23的安装孔。具有该横梁24的手动旋转门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常见结构,因此对该横梁24本身的详细结构、功能和安装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传动部件20由第一传动齿轮21和第二传动齿轮22组成,其中第一传动齿轮21的中心具有安装孔,第一传动齿轮21通过该安装孔套接在第一中心轴23的顶端、并通过螺钉与第一中心轴23固定连接(图2中未示出该固定连接),固定后的第一传动齿轮21位于横梁24的下方;第二传动齿轮22的中心具有安装孔,第二传动齿轮22通过该安装孔套接在第二中心轴34上、并通过螺钉与第二中心轴34固定连接(图2中未示出该固定连接),安装后的第一传动齿轮21与第二传动齿轮22啮合。
上述固定支架25具有相互平行的上下表面及连接上下表面的侧壁、且下表面上具有用于套接第一中心轴23的安装孔,下表面通过该安装孔套接在第一中心轴23的顶端,套接后固定支架25的下表面位于横梁24的下表面上方。固定支架25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安装在横梁21的上表面外侧,固定支架25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安装在横梁24的下表面内侧,固定支架25的侧壁通过固定螺杆26与横梁23的侧壁连接。阻尼器安装架27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支架25的侧壁外侧,阻尼器28的壳体31安装在该阻尼器安装架27中。上述固定支架25的下表面与横梁24的下表面之间的部件为常用的垫片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中,阻尼器和传动部件均安装在手动旋转门第一中心轴的底部,为此第一中心轴底部的地面上预挖有一个基础坑,坑内放置有阻尼器箱体。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阻尼装置的断面示意图,该阻尼装置包括:传动部件60、阻尼器68、固定支架65和阻尼器安装架67。上述阻尼装置均放置在阻尼器箱体69中。
本实施例二中的阻尼器68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完全相同,只是第二中心轴伸出壳体的一端位于阻尼器68的上端,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固定支架65通过螺栓固定在阻尼器箱体69的侧壁上,阻尼器安装架67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支架65上,阻尼器68的壳体安装在该阻尼器安装架67中。上述固定支架65的具体结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基于本领域公知常识是可以实现的,本实施例二中不再对其具体结构形状进行限定。
上述传动部件60由第一传动齿轮61、第二传动齿轮62和传动部件固定机构66组成,其中第一传动齿轮61及第二传动齿轮62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只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轮61仅套接在第一中心轴63上,并没有通过螺钉固定;传动部件固定机构66由传统法兰盘实现,通过螺钉与第一中心轴63固定连接、并通过螺栓与第一传动齿轮61固定连接。传动部件固定机构66与第一传动齿轮61之间的部件为常用的垫片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给出的结构,本发明的阻尼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
当人或自然风给手动旋转门的旋转翼施加一定外力时,旋转翼带动第一中心轴一起旋转,第一中心轴由旋转产生的动力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传递到阻尼器,阻尼器将产生与第一中心轴旋转方向相反的阻力,该阻力通过第二中心轴、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一传动齿轮传递到第一中心轴,给旋转翼施加一定的阻力,从而达到安全目的。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