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023310.4
2009.07.13
CN101595878A
2009.12.09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N 43/653申请公布日:20091209|||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A01N43/653; A01N43/54; A01P3/00
A01N43/653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张秋芳; 常新红; 曹巧利
715500陕西省蒲城县北环路中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其中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重量百分比为1~15∶80~1,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及果树的白粉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
1、 一种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其中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重量百分比为1~15∶80~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重量百分比为1~10∶70~1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重量百分比为1~5∶60~2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蔬菜及果树的白粉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
一种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在蔬菜果树病害上的应用。 技术背景 粉唑醇(flutriafol)是美国氰胺公司生产的三唑类杀菌剂。分子式:C16H13F2N30,化学名称:α-(2-氟苯基)-α-(4-氟苯基)-1H-1,2,4-三唑-1-乙醇。 粉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内吸性,在植物体内传导,对病害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防治禾谷类作物白粉病,长蠕孢属,柄锈菌属,壳针菌属病原菌,也可做种子处理剂,防治土传病害和种传病害。对谷物白粉病有特效。 嘧菌环胺(cyprodinil),结构式为4-环丙基-6-甲基-N-苯基嘧啶-2-胺,分子式:C14H15N3。 嘧菌环胺是由先正达公司开发的嘧啶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穿透及根部内吸活性。抑制真菌水解酶分泌和蛋氨酸的生物合成。同三唑类、咪唑类、吗啉类、二羧酰亚胺类、苯基吡咯类等无交互抗性。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网斑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 一方面,有机溶剂在农药上的使用日益受到限制,不用或尽量少用有机溶剂已是农药发展的必然趋势。农药的剂型需要不断的更新,从而促使农药沿着高效、低毒、安全和环境相容性好的方向发展。本发明组合物不含有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对作物安全,能够有效克服现存的问题。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单剂容易使植物病害产生抗药性而不能达到治疗目的,采用复配的杀菌组合物能够明显提高防治和治疗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成为综合防治各种病害的重要手段。 根据多次药效试验、配方筛选报告得出,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复配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并降低了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从而大大延缓了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白粉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的重要手段。 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复配的杀菌组合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具有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其中粉唑醇与嘧菌环胺重量百分比为1~15∶80~1。 所述的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其中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重量百分比为1~10∶70~10。 所述的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其中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重量百分比为1~5∶60~20。 所述的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粉唑醇1~15%、嘧菌环胺1~80%、分散剂3~15%、湿润剂2~12%、填料8~84%。 将粉唑醇、嘧菌环胺、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粉唑醇·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粉唑醇1~15%、嘧菌环胺1~80%、分散剂3~12%、湿润剂2~8%、崩解剂0~8%、填料8~84%。 将粉唑醇、嘧菌环胺、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粉唑醇·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粉唑醇1~10%、嘧菌环胺1~40%、分散剂3~12%、湿润剂2~10%、消泡剂0.1~0.5%、增稠剂0~2%、抗冻剂0~8%、去离子水余量。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粉唑醇、嘧菌环胺,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粉唑醇·嘧菌环胺悬浮剂产品。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酸胶、硅酸镁铝、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蔬菜及果树的白粉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属于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2)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对抗性病害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用药量小;(3)本发明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4)本发明组合物对白粉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有特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实施应用例一 实施配方例 实施例1 80%粉唑醇·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15%、嘧菌环胺65%、聚羧酸盐3%、木质素磺酸钠2%、十二烷基硫酸钠3%、拉开粉BX 2%、白炭黑1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0%粉唑醇·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60%粉唑醇·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8%、嘧菌环胺52%、烷基苯磺酸钙盐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白炭黑8%、高岭土24%,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60%粉唑醇·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20%粉唑醇·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2%、嘧菌环胺18%、脂肪酸聚氧乙烯酯3%、蚕沙3%、白炭黑8%、膨润土66%,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20%粉唑醇·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70%粉唑醇·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10%、嘧菌环胺60%、聚羧酸盐3%、木质素磺酸盐3%、十二烷基硫酸钠4%、尿素2%、淀粉18%,混合制得70%粉唑醇·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 50%粉唑醇·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6%、嘧菌环胺44%、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嘧3%、十二烷基硫酸钠3%、无患子粉2%、碳酸氢钠3%、淀粉39%,混合制得50%粉唑醇·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6 30%粉唑醇·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3%、嘧菌环胺27%、聚羧酸盐3%、拉开粉BX 5%、丁二酸3%、柠檬酸1%、淀粉58%,混合制得30%粉唑醇·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7 45%粉唑醇·嘧菌环胺悬浮剂 粉唑醇5%、嘧菌环胺40%、聚羧酸盐4%、木质素磺酸钠2%、十二烷基苯磺酸4%、硅油0.1%、黄原酸胶0.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5%粉唑醇·嘧菌环胺悬浮剂。 实施例8 35%粉唑醇·嘧菌环胺悬浮剂 粉唑醇4%、嘧菌环胺31%、脂肪胺聚氧乙烯嘧4%、皂角粉4%、硅酮类化合物0.1%、羟乙基纤维素0.1%、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5%粉唑醇·嘧菌环胺悬浮剂。 实施例9 10%粉唑醇·嘧菌环胺悬浮剂 粉唑醇1%、嘧菌环胺9%、烷基酚聚氧乙烯嘧2%、十二烷基硫酸钠2%、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0.5%、丙三醇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0%粉唑醇·嘧菌环胺悬浮剂。 实施应用例二 粉唑醇与嘧菌环胺混配对葡萄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本实验安排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葡萄白粉病病菌采自山东农业大学病菌栽培室。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将试验药剂分别设置5个剂量浓度处理,设无药对照,每个浓度处理重复4次,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定期观察接种叶片和新生叶片的发病情况,待对照处理充分发病约8-10天后,开始记载个处理的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及其防病效果。将浓度-防效转化为相应的对数-机率值,求出毒力回归方程,计算EC50值。 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其中:a、b分别为粉唑醇和嘧菌环胺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A为粉唑醇; B为嘧菌环胺; 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1 粉唑醇、嘧菌环胺及其复配对葡萄白粉病毒力测定 由表1可知,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复配对葡萄白粉病毒力测定,粉唑醇毒力低于嘧菌环胺毒力,其配比为1∶1、1∶4、1∶7、1∶11、1∶14时增效比值分别为1.33、1.80、2.13、2.06、1.34,其中配比为1∶4、1∶7、1∶11、1∶14均表现为增效作用,所以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在1∶4至1∶11范围内具有增效作用。 实施应用例三 粉唑醇、嘧菌环胺及其复配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均为市购。于小麦白粉病发生初期开始施药,每七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末次施药10天、20天观察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下: 表2 粉唑醇、嘧菌环胺及其复配复配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与单剂相比具有防效高、用药少、持效期长的优点,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应用例四 粉唑醇、嘧菌环胺及其复配防治香蕉黑星病田间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广西省南宁市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均为市购。于香蕉黑星病发生初期开始施药,每七天施药一次,共施药5次。末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查看病情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下: 表3 粉唑醇、嘧菌环胺及其复配防治香蕉黑星病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稀释 倍数 末次药后7天 防效(%) 末次药后14 天防效(%) 末次药后30 天防效(%) 80%粉唑醇·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 6000倍 82.71 93.90 89.18 50%粉唑醇·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3000倍 85.85 92.24 90.36 35%粉唑醇·嘧菌环胺悬浮剂 2500倍 84.30 92.61 89.56 12.5%粉唑醇悬浮剂 3500倍 70.27 85.22 86.31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1000倍 63.49 79.39 67.55 CK(空白对照) -- - -试验结果表明,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复配后对香蕉黑星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具有速效和长效,在本实验用药范围内作物安全,本发明组合物对香蕉叶斑病也有一定防效。 实施应用例四 粉唑醇、嘧菌环胺及其复配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洛川县,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均市购。于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七天施药一次,共施药6次。末次施药后7天、20天、50天分别查看病情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4 粉唑醇、嘧菌环胺及其复配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稀释 倍数 末次药后7天 防效(%) 末次药后20 天防效(%) 末次药后50 天防效(%) 20%粉唑醇·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 1000倍 78.62 93.66 89.77 70%粉唑醇·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4000倍 80.29 92.75 88.69 45%粉唑醇·嘧菌环胺悬浮剂 2500倍 81.36 91.42 90.18 12.5%粉唑醇悬浮剂 3500倍 65.42 78.46 65.42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1000倍 60.27 80.17 63.05试验结果表明,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复配后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具有速效和长效,在本实验用药范围内作物安全,并对苹果白粉病、黑星病末次药后20天防效达85%以上。
《一种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粉唑醇与嘧菌环胺,其中粉唑醇与嘧菌环胺的重量百分比为115801,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及果树的白粉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