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211365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0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53470.9

申请日:

2008.06.11

公开号:

CN101601650A

公开日:

2009.1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9/127申请公布日:200912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9/127申请日:200806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9/127; A61K9/06; A61K31/56; A61K47/24; A61P5/44; 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9/127

申请人:

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 静; 张其婉; 陈 松; 姚民芳; 赵 琳

地址:

300171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109号金耀大厦080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以丙酸氟替卡松为活性成分的,脂质体囊泡直径小于800nm的脂质体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丙酸氟替卡松0.025%~0.2%,磷脂0.5%~6%,亲脂性添加剂0~1%,用于保藏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抗氧化剂0.01~1%,将pH值保持在5-7.5的pH缓冲剂,保湿剂3%~15%,油相成分20%~30%,抗菌防腐剂0.01%-0.1%,还有余量的水组成,用于治疗人或动物的皮肤疾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丙酸氟替卡松外用脂质体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构成:作为活性成分的丙酸氟替卡松0.025%~0.2%,磷脂0.125%~6%,亲脂性添加剂0~1%,用于保藏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抗氧化剂0.01~1%,将pH值保持在5-7.5的pH缓冲剂,保湿剂3%~15%,油相成分20%~30%,抗菌防腐剂0.01%-0.1%,以及余量的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脂质体囊泡直径为小于800nm的双层囊或多层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磷脂为磷脂酰胆碱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如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如二棕榈酰磷脂酰丝氨酸、二硬脂酰磷脂酰丝氨酸,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磷脂与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5~30∶1。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亲脂性添加剂优选胆固醇,用量为与磷脂的重量比为0~1∶5。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相成分包括油相成分中的固体、稠度调节剂、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相成分中的固体包括但不仅限于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醇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油相成分用量为1%~15%。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相成分优选十六醇和/或十八醇。

8、
  如权利要求5至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乳化剂为皂类乳化剂、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乳化剂的用量为1~18%,皂类乳化剂用量为0.5~10%,聚氧乙醚类乳化剂用量为0.5%~8%。

9、
  如权利要求6至8所述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稠度调节优选为液状石蜡、凡士林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用量为5%~20%。

10、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湿剂为丙三醇、丙二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说明书

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的皮肤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CAS:80474-14-2),其分子式如下: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商品名为CUTIVATE,是葛兰素公司(GSK)于1988年首先开发上市。目前仅有0.05%含量一种规格,CUTIVATE乳膏的说明书中(http://69.20.19.211/cder/pediatric/labels/Fluticasone-Cutivate.pdf)公开了其主要成分是:丙酸氟替卡松0.05%;辅料:液状石蜡、微晶蜡、丙二醇、和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sorbitan sesquioleate)然而该药也存在着一般皮肤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副作用,如对HPA轴的抑制、长期大量使用造成的柯兴氏综合症(Cushing’s)如会引起皮肤变薄,皮肤表明毛细血管扩张,以及会造成皮肤松弛、诱发痤疮、造成头发毛囊感染,毛发过度生长,皮肤过敏反应,以有可能造成生理周期紊乱。
脂质体(liposome)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双分子层所形成的超微球装载体制剂,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双重特性,可以包裹亲脂性、两性、水溶性及大分子药物。脂质体类似细胞结构,兼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而皮肤外用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药物必须透过角质层到达病变部位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作为皮肤局部给药载体,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皮肤促透作用,皮肤靶向作用。
中国专利申请CN200380107482.0公开了一种包含水溶性糖皮质激素的脂质体制剂,但该申请的技术方案仅公开了适用于水溶性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等。
中国专利申请CN200580035942.2公开了一种糖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衍生物的脂质体组合物,然而该申请的技术方案仅公开了适用于两亲弱碱性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并且该申请说明书中指出疏水性的糖皮质激素(GC)难以装入脂质体中(说明书第6页)。从该申请公开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如丙酸氟替卡松这样的疏水性糖皮质激素难以装入脂质体种。
中国专利ZL 01812895.5公开了一种含疏水性糖皮质激素丙酸氯倍他索的脂质体制剂,该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制成为凝胶剂,然而该专利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作为亲脂性添加剂的胆固醇与磷脂的用量只比为1∶1~1∶3,而脂质体囊泡的直径高达2000-5000nm,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由于该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所采用的脂质体囊泡直径较大,影响了药物的渗透吸收,无法充分发挥皮肤外用脂质体给药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丙酸氟替卡松外用制剂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丙酸氟替卡松为活性成分的,脂质体囊泡直径小于800nm的脂质体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由以下组分构成:
作为活性成分的丙酸氟替卡松0.025%-~0.2%,磷脂0.125%~6%,亲脂性添加剂0~1%,用于保藏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抗氧化剂0.01~1%,将pH值保持在5-7.5的pH缓冲剂,保湿剂3%~15%,油相成分20%~30%,抗菌防腐剂0.01%-0.1%,还有余量的水。
以上所述的百分比均为占药物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所述的脂质体药物组合物中,脂质体囊泡直径为小于800nm的双层囊或多层囊。
本发明所述的磷脂包括但不仅限于磷脂酰胆碱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如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如二棕榈酰磷脂酰丝氨酸、二硬脂酰磷脂酰丝氨酸,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或蛋黄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磷脂与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5~30∶1,优选10~20∶1。
所述的亲脂性添加剂包括但不仅限于胆固醇、磷脂酸、硬脂胺,优选胆固醇,我们意外的发现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其中所述的亲脂性添加剂的用量与与磷脂的比例为0~1∶5时即可制得所述的脂质体,优选1∶15~1∶8,最优选为1∶10。
所述的抗氧化剂的优选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或其碱金属盐、抗坏血酸、α-生育酚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焦亚硫酸钠,特别优选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或其碱金属盐和/或α-生育酚,所述的抗氧化剂的用量优选为0.05%~0.3%。
所述的抗菌防腐剂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苯甲酸、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酯(尼泊金),包括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别优选对羟基苯甲酸酯(尼泊金),所述的抗菌防腐剂用量优选为0.1%。
所述的pH缓冲剂可以包括磷酸/磷酸盐缓冲剂、醋酸/醋酸盐缓冲剂、柠檬酸/柠檬酸盐缓冲剂、硼酸/硼酸盐缓冲剂,优选磷酸/磷酸盐缓冲剂,特别优选pH=6.5的磷酸盐缓冲剂。
所述的保湿剂包括但不仅限于丙三醇、丙二醇、山梨醇,优选丙三醇。所述的保湿剂用量优选4%~10%,特别优选5%。
所述的水优选蒸馏水
所述的油相成分由包括油相成分中的固体、稠度调节剂、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油相成分中的固体包括但不仅限于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醇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高级醇为16~22个碳原子的一元醇,优选十六醇和/或十八醇,所述的油相成分用量为1%~15%。
所述的稠度调节剂包括但不仅限于凡士林、液体石蜡、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凡士林和/或液状石蜡,所述的稠度调节剂的用量为5%~20%。
所述的乳化剂,包括但不仅限于皂类乳化剂、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优选作为皂类乳化剂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和/或作为聚氧乙醚类乳化剂的平平加A-20,所述乳化剂的总用量为1~18%,优选皂类乳化剂用量为0.5%~10%,聚氧乙醚类乳化剂用量为0.5%~8%。
所述的高级醇在乳膏中也同时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相对药物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
所述乳膏基质的组成不仅限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还包括任何可以用于制备乳膏剂基质的组成,所述的基质成分的组成可以参考《药剂学》(第五版,崔福德,2003年出版)中所公开的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以下方法配制:
(1)脂质体溶液的配制
方法1.称取处方量的丙酸氟替卡松、磷脂、亲脂性添加剂、抗氧化剂,溶于适量低沸点溶媒中,所述的低沸点溶媒包括但不仅限于二氯甲烷、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丙酮、乙醚、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二氯甲烷和甲醇体积比为1∶1的混和溶剂。将所得溶液在低温下(30~40℃,优选37℃,必要时加以一定的真空度)蒸发除去溶媒,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层膜,加入处方量的用pH缓冲剂调节好pH值的水,的用超声分散,过0.8μm滤膜,得到脂质体溶液。
方法2.称取处方量的丙酸氟替卡松、磷脂、亲脂性添加剂、抗氧化剂,溶于适量低沸点的溶媒中,所述溶媒包括但不仅限于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丙酮中、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乙醇或乙醚;将此溶液缓慢注入处方量用pH缓冲剂调好pH值的水中,在30~40℃下低温蒸发(必要时减压),除去溶媒。将剩余溶液用高压均质机在1000~1500bar压力下处理至澄清,过0.8μm膜。
(2)油相的配制
取处方量的作为油相成分加热至熔化(60℃~90℃),所述的抗菌防腐剂(必要时可用适量有机溶剂溶解,边加入边搅拌至均匀即得。
(3)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的配制
将脂质体溶液加热到60~90℃,将加热到同样温度的保湿剂加入到脂质体溶液中,混匀,再将加热到60~90℃的油相成分加入到脂质体溶液中,边加入边搅拌均匀至冷凝即得。
为了避免在制备脂质体制剂的过程中物料的降解,优选使用惰性气体,例如氦或氮气清洗所有的溶液,并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所有的步骤。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与现有技术相比,胆固醇等亲脂性添加剂与磷脂用量的比例,由现有技术的1∶3~1∶1降低到了0~1∶5,从而降低了制得的脂质体囊泡直径。经测定,本发明所得的脂质体乳膏包封率高达85%~90%。
本发明所得的脂质体乳膏剂优选用于治疗人或哺乳动物的皮肤疾病,通过实施例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中的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脂质体乳膏有效成分的吸收更好,在达到相同治疗效果时需要的用药量更少,并且意外地我们发现了由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得脂质体乳膏具有高包封率,使脂质体的包封作用得以发挥,从而本发明所提供的脂质体乳膏与现有技术相比稳定性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的说明,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技术分方案的限制。以下每个实施例中乳膏的配制量均以1000g计。所加入的蒸馏水采用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中公开的的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方法,将蒸馏水配制成为pH=6.5的磷酸盐缓冲液。并且,为了避免在制备脂质体制剂的过程中物料的降解,使用氮气清洗所有的溶液,并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所有的步骤。在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中,为避免配制脂质体溶液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最终产品的活性成分含量的下降,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如适当增加活性成分投料量的方法来使各实施例得到的产品的活性成分含量达到要求。
实施例1
油相的配方:
白凡士林100g     十八醇30g       液状石蜡50g       单硬脂酸甘油酯20g平平加a-2020g    尼泊金甲酯0.5g  尼泊金丙酯0.05g
脂质体溶液的配方:
丙酸氟替卡松1g  大豆卵磷脂20g    胆固醇2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1gα-生育酚1g
将脂质体溶液缓冲至pH=6.5的磷酸盐缓冲剂
甘油50g
蒸馏水至1000g(以组合物总重量计)
配制:
(1)油相的配制
取处方量的油相成分加热至70℃,加入溶解在适量有机溶剂中的尼泊金,再取处方量的保湿剂加热到同样温度缓缓加入到油相中,边加入边搅拌至均匀即得。
(2)脂质体溶液的配制
称取处方量的丙酸氟替卡松、磷脂、胆固醇、α-生育酚溶于二氯甲烷/甲醇(V∶V=1∶1)中,将所得溶液在37℃,蒸发除去溶媒,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层膜,加入处方量的已加入处方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并已调节好pH值的蒸馏水,用超声分散,过0.8μm滤膜,得到脂质体溶液。
(3)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的配制
将脂质体溶液加热到70±10℃,加入处方量的甘油,将加热到70±10℃的油相成分加入到脂质体溶液中,边加入边搅拌均匀至冷凝即得。制得0.1%的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
实施例2
油相配方:
白凡士林120g    十八醇50g       液状石蜡50g     单硬脂酸甘油酯40g平平加a-2020g   尼泊金甲酯0.5g  尼泊金丙酯0.05g
脂质体溶液配方为:
丙酸氟替卡松0.5g    氢化大豆卵磷脂10g  胆固醇1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g
将脂质体溶液缓冲至pH=6.5的磷酸盐缓冲剂
蒸馏水至1000g(以组合物总重量计)
如实施例1的配制方法制得0.05%的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
实施例3
油相配方:
白凡士林60g    十六醇40g    十八醇40g    液状石蜡90g    单硬脂酸甘油酯20g  平平加a-2040g    尼泊金甲酯0.5g  尼泊金丙酯0.05g
脂质体溶液配方
丙酸氟替卡松0.25g  蛋黄卵磷脂3g    胆固醇0.6g
将脂质体溶液缓冲至pH=6.5的磷酸盐缓冲剂
蒸馏水至1000g(以组合物总重量计)
如实施例1的配制方法制得0.025%的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
实施例4
油相的配方:
白凡士林30g    十八醇70g       液状石蜡100g    单硬脂酸甘油酯50g平平加a-2040g  尼泊金甲酯0.5g  尼泊金丙酯0.05g
脂质体溶液配方:
丙酸氟替卡松1g  大豆卵磷脂15g    胆固醇0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g  α-生育酚0.5g
将脂质体溶液缓冲至pH=6.5的磷酸盐缓冲剂
蒸馏水至1000g(以组合物总重量计)
(1)脂质体溶液的配制
称取处方量的丙酸氟替卡松、大豆卵磷脂、胆固醇、α-生育酚,溶于适量的无水乙醇中,将所得溶液缓慢注入已加入处方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并并已调节好pH值中的处方量蒸馏水中,蒸发除去溶媒,剩余溶液用高压均质机在1200bar下处理2次,过0.8μm膜,并补足蒸发掉的蒸馏水量。
如实施例1的配制方法制得0.1%的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
实施例5
油相的配方:
白凡士林50g    十八醇90g       液状石蜡70g    单硬脂酸甘油酯30g  平平加a-2040g    尼泊金甲酯0.5g  尼泊金丙酯0.05g
脂质体溶液配方:
丙酸氟替卡松0.5g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10g  胆固醇0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g
将脂质体溶液缓冲至pH=6.5的磷酸盐缓冲剂
蒸馏水至1000g(以组合物总重量计)
脂质体溶液配制方法如实施例4
如实施例1的配制方法制得0.05%的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
实施例6
脂质体溶液配方:
丙酸氟替卡松0.25g  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7g,胆固醇1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g
将脂质体溶液缓冲至pH=6.5的磷酸盐缓冲剂
蒸馏水至1000g(以组合物总重量计)
脂质体溶液配制方法如实施例5
如实施例1的配制方法制得0.025%的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
实施例7包封率的测定
采用董迪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伊曲康唑脂质体药物含量及包封率,药物分析杂志,1453~1455)公开的方法测定实施例1-6中制得脂质体的包封率,
测定条件:设备:HP 1084B液相色谱仪,HP 79850BLC终端和UV检测器
柱材料:Supelcosil Lc-18,5um,150×4.6mm
检测波长:245nm
流动相:乙腈∶水∶四氢呋喃=36∶64∶3
柱温:25℃    流速:约0.8ml/分
G-50葡聚糖凝胶颗粒,瑞士Pharmacia公司生产;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G一50柱):称取葡聚糖凝胶颗粒10g,注射用水浸泡24h,超声除气,采用湿法填柱法填充人自制玻璃管(20mm×250mm)中,待用。
测定结果:所有实施例中脂质体的包封率均大于90%。
药理实施例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治疗
耳廓肿胀模型的建立:在小鼠右耳正反两面用微量进样器各滴加10μl二甲苯致炎
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24-26g,每组10只,共分6组。致炎后30min给药,给药剂量以丙酸氟替卡松计,于给药后2小时脱颈椎处死动物。用直径9mm的打孔器将双耳同一部位的耳片取下,精确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为肿胀度,以如下公式计算肿胀抑制率:肿胀抑制率=(1-肿胀度/对照组1肿胀度重量)×100%
阳性对照组致炎后进给予实施例1中乳膏基质,相对对照组2的肿胀抑制率进行t检验。
动物分组与给药、与肿胀抑制情况见下表

  组别  应用药品  药品  浓度%  应用剂量  (μg/耳)  肿胀  度(mg)  肿胀抑  制率%  P  对照组1  阳性对照  0  8.8±2.6  *对照组2  CUTIVATE乳膏  0.05  5  6.2±2.1  29.5  试验组1  实施例2  0.05  5  3.8±1.8  56.8  *P<0.01  试验组2  实施例3  0.025  2.5  4.5±2.0  46.7  *P<0.05  试验组3  实施例5  0.05  5  3.7±2.1  58.0  *P<0.01  试验组4  实施例6  0.025  2.5  4.4±2.3  50.0  *P<0.05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脂质体乳膏与现有的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相比,在抑制小鼠因对二甲苯致炎而引起的耳肿胀时具有显著的效果,在相同的应用剂量下(5μg/耳,以丙酸氟替卡松计)本发明所实施例提供的乳膏与现有的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相比具有极为显著的效果(*P<0.01),而应用剂量仅为现有乳膏50%的试验组2、4也具有显著的效果(*P<0.05),由此表明在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试验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并且,上述试验还表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采用的两种不同脂质体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脂质体乳膏能产生基本相同的治疗效果。
药理实施例2体外透皮吸收性的研究
预先通过在固相中的同位素、催化和异种交换用氚进行丙酸氟替卡松的放射性标记。获得95%放射化学纯的150mCi/mmol的比活性。将标记的丙酸氟替卡松分别按照实施例1、4方法制得0.05%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并按照药剂学第五版中公开的方法制备常规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用于体外透皮吸收性研究的人类皮肤是从人类整形手术中获得的。
在皮肤上施用该制剂后24小时从给药部位中取样,接着进行剥离步骤,分离角质层、表皮层和真皮层。通过液体闪烁仪测定所取的各样本的放射活性以确定活性成分的吸收率。下表显示了皮肤不同组织结构内丙酸氟替卡松的吸收率
  角质层%  表皮层%  真皮层%  皮肤内总量%  实施例1  43.6  4.8  4.2  52.6  实施例4  43.4  4.9  4.1  53.4  常规乳膏  17.2  6.2  5.8  29.2

从上表中可以得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5方法所得的脂质体乳膏的皮肤吸收率明显高于同剂量的常规乳膏。并且在脂质体乳膏施用的组中,丙酸氟替卡松在主要的治疗目标部位——角质层中呈现出更好的靶向分布。
稳定性试验实施例
本发明所提供的脂质体乳膏与现有的0.1%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商品名:CUTIVATE)相比进行长期和加速的稳定性考察,将实施例2、5所得的乳膏罐装入10g/支的铝塑复合软管包装。各取20支,与市售的生产日期在一个月内的CUTIVATE乳膏20支进行比较。

取实施例2、5制得并灌装为10g/支铝塑管包装的脂质体乳膏,与CUTIVATE乳膏进行加速稳定性考察,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的软膏规定,活性成分含量范围为90%-110%。实施例2、5制得的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样品和CUTIVATE乳膏稳定性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在前3个月考察中,与CUTIVATE乳膏相比实施例2、5自制样品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CUTIVATE乳膏相比实施例2、5样品的有关物质含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并且都在合格范围之内,但是在3-6个月内,CUTIVATE乳膏的含量急剧下降,6月的时候含量仅80.73%,有关物质高达16.03%,不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而实施例2、5自制样品的含量都保持高达95%左右,与相应的CUTIVATE乳膏的含量、有关物质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P<0.01)这充分说明了按照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乳膏比CUTIVATE乳膏稳定性要好。此外,按本发明方案制得的乳膏在长期稳定性考察中,均没有发生分层、变色现象。
按照实施例2、5自制的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样品和CUTIVATE乳膏加速稳定性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在高温下条件和强光下,所有样品含量随时间都略有下降,有关物质含量随时间都略有上升,但是实施例2、5制得样品的含量与CUTIVATE乳膏相比虽然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前者的含量与后者同比普遍高出1%~2%。在高湿条件下,所有样品的含量和有关物质含量变化较小,说明该条件下,对于乳膏稳定性影响较小。加速稳定性数据对比表明了,自制样品比CUTIVATE乳膏加速稳定性要略好。此外,我们的3批样品在加速稳定性考察中,均没有发生分层、变色现象。

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酸氟替卡松脂质体乳膏.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以丙酸氟替卡松为活性成分的,脂质体囊泡直径小于800nm的脂质体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丙酸氟替卡松0.0250.2,磷脂0.56,亲脂性添加剂01,用于保藏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抗氧化剂0.011,将pH值保持在5-7.5的pH缓冲剂,保湿剂315,油相成分2030,抗菌防腐剂0.01-0.1,还有余量的水组成,用于治疗人或动物的皮肤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