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151166.2
2009.07.20
CN101601356A
2009.12.16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A01G1/04; C05G3/00
A01G1/04
许正瑜
8366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布尔津镇额河北路121号
本发明所述的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是桦树木屑、麦麸皮、颗粒黑土、葵花油渣、石灰、棉籽壳、糖按一定配料混合制成食用菌栽培料,利用此栽培料可以培养食用菌。本发明提供一种清脆、口感好、柔软、细嫩、无渣的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
1. 本发明所述的野生桦树菇代料栽培技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a.将桦树木屑在阳光下晒3-4天,加适量水(40%),用手捏有湿润感,不能成团,堆料用塑料布覆盖让其发酵,用手捏有松软之感,桦树木屑变黄;b.按照野生桦树菇栽培料配方配料,边加水边拌合,栽培料与水的比例为1∶1.2,用手捏紧栽培料,如有水从指缝间略有渗出而不滴为适度;c.调节酸碱度,测试PH值,PH值为5-6;d.将栽培料用塑料布覆盖1-2天,夏天24小时即可;e.将栽培料装聚乙烯或聚丙烯筒袋,装料量为袋高的4/5,然后用手压紧,使栽培料松紧一致,再压平表面,此时栽培料高度为袋高的1/2,用纱布擦去袋表面的栽培料,将袋口用细绳扎紧;f.将装好袋的栽培料放入锅后立即烧水,焖火加热,使栽培料温度升到100℃,维持15-18小时;g.将栽培料降温到35℃,在接种室接种,接种前将接种室严格消毒,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蒸汽消毒30分钟,接种一次性完成;h.接种后袋口已高温消毒处理的套环和牛皮纸封口,并搬进已消毒过的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阶段在没有光照的黑暗中进行,要空气流通,每天通气20-30分钟,空气湿度要求在40-60%,要求每周翻袋一次,拣出污染袋;i.菌丝长满袋后搬进已消毒好的菇房,层状柜中摆放,每层中空气要流通,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温度控制在35℃以下,在光照条件下生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桦树菇代料栽培技术,其特征是,所述的野生桦树菇栽培料配方为:桦树木屑85%、麦麸皮5%、颗粒黑土4%、葵花油渣4%、石灰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桦树菇代料栽培技术,其特征是,所述的野生桦树菇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70%、桦树木屑20%、颗粒黑土7%、糖1%、石灰2%。
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桦树菇子实体丛生、覆盖状。菌盖表面中部有绒毛,呈灰色、青灰色至黑色,菌肉厚、色白。菌柄侧生、菌褶下延。野生桦树菇一般在八月至十月生长,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秋前成灰色,秋中呈青灰色,秋后呈灰黑色;野生桦树菇有独特的清香味,吃着清脆、口感好、柔软、细嫩、无渣;具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是桦树木屑、麦麸皮、颗粒黑土、葵花油渣、石灰、棉籽壳、糖按一定配料混合制成食用菌栽培料,利用此栽培料可以培养食用菌。 野生桦树菇栽培料配方为: 桦树木屑85%、麦麸皮5%、颗粒黑土4%、葵花油渣4%、石灰2%; 野生桦树菇还可以用以下栽培料配方: 棉籽壳70%、桦树木屑20%、颗粒黑土7%、糖1%、石灰2%。 本发明所述的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1.将桦树木屑在阳光下晒3-4天,加适量水(40%),用手捏有湿润感,不能成团,堆料用塑料布覆盖让其发酵,用手捏有松软之感,桦树木屑变黄; 2.按照野生桦树菇栽培料配方配料,边加水边拌合,栽培料与水的比例为1∶1.2,用手捏紧栽培料,如有水从指缝间略有渗出而不滴为适度; 3.调节酸碱度,测试PH值,PH值为5-6; 4.将栽培料用塑料布覆盖1-2天,夏天24小时即可; 5.将栽培料装聚乙烯或聚丙烯筒袋,装料量为袋高的4/5,然后用手压紧,使栽培料松紧一致,再压平表面,此时栽培料高度为袋高的1/2,用纱布擦去袋表面的栽培料,将袋口用细绳扎紧; 6.将装好袋的栽培料放入锅后立即烧水,焖火加热,使栽培料温度升到100℃,维持15-18小时; 7.将栽培料降温到35℃,在接种室接种,接种前将接种室严格消毒,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蒸汽消毒30分钟,接种一次性完成; 8.接种后袋口已高温消毒处理的套环和牛皮纸封口,并搬进已消毒过的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阶段在没有光照的黑暗中进行,要空气流通,每天通气20-30分钟,空气湿度要求在40-60%,要求每周翻袋一次,拣出污染袋; 9.菌丝长满袋后搬进已消毒好的菇房,层状柜中摆放,每层中空气要流通,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温度控制在35℃以下,在光照条件下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野生桦树菇的人工栽培技术,给农民提供新的创业和创收机会,栽培技术简单,家家户户都可以实现;野生桦树菇有独特的清香味,吃着清脆、口感好、柔软、细嫩、无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列1:野生桦树菇栽培料配方为:桦树木屑85%、麦麸皮5%、颗粒黑土4%、葵花油渣4%、石灰2%; 本发明所述的野生桦树菇代料栽培技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1.将桦树木屑在阳光下晒3-4天,家适量水(40%),用手捏有湿润感,不能成团,堆料用塑料布覆盖让其发酵,用手捏有松软之感,桦树木屑变黄; 2.按照野生桦树菇栽培料配方:桦树木屑85%、麦麸皮5%、颗粒黑土4%、葵花油渣4%、石灰2%配料,边加水边拌合,栽培料与水的比例为1∶1.2,用手捏紧栽培料,如有水从指缝间略有渗出而不滴为适度; 3.调节酸碱度,测试PH值,PH值为5-6; 4.将栽培料用塑料布覆盖1-2天,夏天24小时即可; 5.将栽培料装聚乙烯或聚丙烯筒袋,装料量为袋高的8/10,然后用手压紧,使栽培料松紧一致,再压平表面,此时栽培料高度为袋高的1/2,用纱布擦去袋表面的栽培料,将袋口用细绳扎紧; 6.将装好袋的栽培料进锅后立即烧水,使栽培料温度升到100℃,维持15-18小时; 7.将栽培料降温到35℃,在接种室接种,接种前将接种室严格消毒,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蒸汽消毒30分钟,接种一次性完成; 8.接种后袋口已高温消毒处理的套环和牛皮纸封口,并搬进已消毒过的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阶段在没有光照的黑暗中进行,要空气流通,每天通气20-30分钟,空气湿度要求在40-60%,要求每周翻袋一次,拣出污染袋; 9.菌丝长满袋后搬进已消毒好的菇房,层状柜中摆放,每层中空气要自由流通,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温度控制在35℃以下,在光照条件下生长。 实施列2:野生桦树菇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70%、桦树木屑20%、颗粒黑土7%、糖1%、石灰2%; 本发明所述的野生桦树菇代料栽培技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1.将桦树木屑在阳光下晒3-4天,家适量水(40%),用手捏有湿润感,不能成团,堆料用塑料布覆盖让其发酵,用手捏有松软之感,桦树木屑变黄; 2.按照野生桦树菇栽培料配方:棉籽壳70%、桦树木屑20%、颗粒黑土7%、糖1%、石灰2%配料,边加水边拌合,栽培料与水的比例为1∶1.2,用手捏紧栽培料,如有水从指缝间略有渗出而不滴为适度; 3.调节酸碱度,测试PH值,PH值为5-6; 4.将栽培料用塑料布覆盖1-2天,夏天24小时即可; 5.将栽培料装聚乙烯或聚丙烯筒袋,装料量为袋高的8/10,然后用手压紧,使栽培料松紧一致,再压平表面,此时栽培料高度为袋高的1/2,用纱布擦去袋表面的栽培料,将袋口用细绳扎紧; 6.将装好袋的栽培料进锅后立即烧水,使栽培料温度升到100℃,维持15-18小时; 7.将栽培料降温到35℃,在接种室接种,接种前将接种室严格消毒,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蒸汽消毒30分钟,接种一次性完成; 8.接种后袋口已高温消毒处理的套环和牛皮纸封口,并搬进已消毒过的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阶段在没有光照的黑暗中进行,要空气流通,每天通气20-30分钟,空气湿度要求在40-60%,要求每周翻袋一次,拣出污染袋; 9.菌丝长满袋后搬进已消毒好的菇房,层状柜中摆放,每层中空气要自由流通,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温度控制在35℃以下,在光照条件下生长。
《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所述的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是桦树木屑、麦麸皮、颗粒黑土、葵花油渣、石灰、棉籽壳、糖按一定配料混合制成食用菌栽培料,利用此栽培料可以培养食用菌。本发明提供一种清脆、口感好、柔软、细嫩、无渣的野生桦树菇栽培料及代料栽培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