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例如液压掘土机等建筑机械的驾驶室。背景技术
目前, 已知利用内部中空的管材作为安装于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柱部件的驾驶室结构。 在这样的安装于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结构中, 要求被用作柱部件的管具有规定值以 上的刚性。 然而, 为了提高刚性而增加管的壁厚, 导致材料费、 加工费等增加, 成为成本上升 的主要原因。因此, 期望一种能够同时解决刚性方面与成本方面问题的管的加强结构。
例如, 在专利文献 1 中公开了具有以下结构的驾驶室, 即在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 合部分配置连接部件, 通过该连接部件将柱部件与梁部件互相接合。
专利文献 1 : ( 日本 ) 特开 2006-321372 号公报 ( 平成 18 年 11 月 30 日公开 )
然而, 在上述现有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中, 存在以下问题。
即, 在上述公报所公开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中, 需要在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 分设置用于辅助互相接合的连接部件。因此, 增加了构成驾驶室的部件的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能够避免部件数量随着追加连接 部件等而增加, 并且能够将柱部件与梁部件牢固地接合。
第一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具有柱部件和梁部件。柱部件沿大致竖直方向配 置, 具有 : 切口部, 其形成于上端部分 ; 突出部, 其与切口部邻接, 形成于在上端部分中的室 内空间侧。梁部件沿与大致竖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配置, 俯视时延伸至与柱部件的上端 部分重叠的位置, 载置于切口部, 并且在侧面抵接于突出部的状态下与柱部件接合。
这里, 例如在构成液压掘土机等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 采用以下接合构造。
即, 在柱部件的上端部分形成将上端部分的一部分切除的切口部、 由于一部分被 切除而留存在上端部分的突出部。然后, 利用俯视时延伸至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梁部件与 上述柱部件来构成驾驶室。 具体地说, 在柱部件的上端部分, 在将梁部件的一部分载置于切 口部的状态下, 并且在将梁部件的侧面抵接于突出部的状态下, 进行梁部件与柱部件的互 相接合。另外, 将形成于上述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突出部设置于驾驶室的室内空间侧。
这里, 形成于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突出部是指由于在柱部件的上端部分形成切口 部而留存的部分, 例如指驾驶室的室内空间侧的一部分。 另外, 形成于柱部件的突出部与切 口部的配置并未特别限定。 另一方面, 对于与该柱部件的上端部分接合的梁部件的部分, 可 以实施切口等加工, 也可以不实施特殊加工。 并且, 所述突出部是在沿大致竖直方向配置的 柱部件的上端部分沿大致竖直方向延伸的部分, 也可以是俯视时柱部件的上端部分中的驾 驶室室内空间侧部分的全部, 还可以是柱部件的上端部分中的驾驶室室内空间侧部分的一
部分。进一步, 突出部与梁部件可以直接地抵接, 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间接地抵接。
由此, 在使梁部件载置于形成在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切口部的部分, 并且使梁部 件的侧面抵接于突出部的状态下进行接合, 从而, 能够充分确保了接合部分的长度, 并且将 柱部件与梁部件劳固地接合。 因此, 不使用现有的连接部件等其他部件, 能够通过简单的结 构, 将柱部件与梁部件互相劳固地接合。
进一步, 例如在建筑机械翻倒时等从驾驶室的侧面等对梁部件施加有大的载荷的 情况下, 也能够通过突出部支撑梁部件。
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进一步 具有从室内空间侧的侧面抵接于柱部件的横档部件。
第三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进一步具有以将左右一对的柱部件之间或者梁部件之间连接的方式设置而从室内空间侧 抵接于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的横档部件。
这里, 在上述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 将连接左右一对的柱部件之间或者梁 部件之间的横档部件作为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的加强部件来使用。
这里, 上述横档部件沿与柱部件及梁部件双方交叉的方向配置于左右一对的柱部 件之间或者梁部件之间。另外, 上述横档部件抵接于接合部分的室内空间侧是指形成于驾 驶室内的室内空间。 由此, 在从驾驶室的侧方施加有大的载荷的情况下, 也能够通过横档部件支撑柱 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其结果, 不增加部件数量而能够得到提高了承受来自侧面的冲 击等的刚性的驾驶室。
第四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柱部件与梁部件在室外空间侧的接合部分形成平坦的面。
这里, 例如, 为了形成玻璃安装面等, 将驾驶室空间的相反侧即室外侧的柱部件与 梁部件的接合部分形成为没有高低差的平坦的面。 即, 在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位置, 以不 产生高低差的方式使室外空间侧的面接合为齐平面。
由此, 例如在平坦的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能够设置安装于驾驶室的玻璃的 安装面。
第五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柱部件是配置于左后部的左后柱部件, 梁部件与左后柱部件接合。
第六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柱部件及梁部件由管材形成。
这里, 利用具有中空剖面的管材形成用于构成驾驶室的柱部件和梁部件。
由此, 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降低驾驶室整体的重量并且提高驾驶室的刚性。
第七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六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进一步 具有在柱部件的上端部分插入管材的中空部分的盖部件。
这里, 在管材的柱部件的上端部分, 盖部件插入中空部分。
这里, 作为上述盖部件, 可以使用与管材的柱部件的内周面的形状配合形成的板 状部件。
由此, 作为管材的柱部件的剖面保持用加强部件, 可以使用盖部件。由此, 能够通
过简单的结构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的刚性。
第八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七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盖部件 与突出部一同与梁部件的侧面抵接。
第九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七或第八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盖部件具有与载置于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梁部件的端部开口接合的弯折部。
这里, 将插入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端部开口的盖部件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与梁部 件的端部开口接合的弯折部。
由此, 利用盖部件除了提高柱部件的剖面刚性之外还能够至少部分地提高梁部件 的剖面刚性。因此, 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掘土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 2 是表示安装于图 1 的液压掘土机的驾驶室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 3 是图 2 的驾驶室的后视图。
图 4 是图 3 的 A-A 线向矢剖视图。
图 5 是表示图 2 至图 4 的驾驶室后部的各部件的接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 6 是表示图 2 至图 4 的驾驶室后部的各部件的接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 7(a) 是表示构成图 2 等的驾驶室的左前柱部件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 7(b) 是从 Y 方向看的剖视图。
图 8(a) 是表示构成图 2 等的驾驶室的左后柱部件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 8(b) 是其俯视图。
图 9(a) 是表示构成图 8(a) 等的左右后柱部件的上端部的结构的放大图。 图 9(b) 是其侧视图。
图 10 是表示构成图 2 等的驾驶室的横档部件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 11 是表示与图 9(a) 等的左右后柱部件的上端部接合的盖部件的结构的立体 图。
图 12 是表示配置于图 2 至图 4 的驾驶室后部的柱部件的上端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 13 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驾驶室后部的结构的立体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液压掘土机 ( 建筑机械 )
2 下部行驶体
3 旋转架
4 工作装置
5 配重
6 发动机
10 驾驶室
31 左前柱部件
31a 柱部分
31b 梁部分 ( 梁部件 )
31bb 下部平面 32 右前柱部件 33 左后柱部件 ( 柱部件 ) 33a 突出部 33b 切口部 33c 抵接面 33d 凹部 34 右后柱部件 ( 柱部件 ) 35 左中柱部件 36 横档部件 36a 切入部 41 盖部件 41a 平面部 41b 弯折部 41c 抵接部 41d 定位部 131b 梁部分 ( 梁部件 ) 136 横档部分 P 履带 S 室内空间 W 背面窗部 X 焊接部分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利用图 1 至图 12 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掘土机 ( 建筑机械 )1 的驾驶 室 10 进行说明。
[ 液压掘土机 1 的结构 ]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掘土机 1 具有下部行驶体 2、 旋转架 3、 工作装置 4、 配重 5、 发动机 6、 驾驶室 10。
下部行驶体 2 通过使卷挂在行驶方向左右两端部分的履带 P 旋转而使液压掘土机 1 前进后退, 并且将旋转架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安装于下部行驶体 2 的顶面侧。
旋转架 3 在下部行驶体 2 上能够向任意方向旋转, 在旋转架 3 的顶面上安装有工 作装置 4、 配重 5、 发动机 6、 驾驶室 10。
工作装置 4 包括大臂、 安装于大臂前端的小臂、 安装于小臂前端的铲斗, 一边通过 液压缸使大臂、 铲斗等上下移动, 一边在挖掘砂土、 砂砾等的土木施工场进行作业。
配重 5 是例如在将钢板组装而形成的箱中放入碎铁、 混凝土等加固而成, 为了在 采掘时等保持车体的平衡而被配置于旋转架 3 的后部。
发动机 6 是用于驱动下部行驶体 2、 工作装置 4 的驱动源, 被配置于与配重 5 邻接 的位置。驾驶室 10 是液压掘土机 1 的操作员乘降的驾驶室, 为了能够看到工作装置 4 的前 端部, 被配置于旋转架 3 上的安装有工作装置 4 的部分的侧方即左侧前部。以下详述该驾 驶室 10 的结构。
[ 驾驶室 10 的结构 ]
如图 2 至图 4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 10 包括五根柱部件 31 ~ 35、 横档部件 36、 盖部件 41、 背面窗部 W 等。 在以下说明中, 对于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及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虽然在图 7(a) 及图 8(a) 等中仅示出并说明左前柱部件 31 及左后柱部件 33, 但是, 右前 柱部件 32 及右后柱部件 34 与左前柱部件 31 及左后柱部件 33 左右对称配置而具有相同的 结构。
柱部件 31 ~ 35 包括左前柱部件 31、 右前柱部件 32、 左后柱部件 33、 右后柱部件 34、 左中柱部件 35。
如图 2 所示, 左前柱部件 31 及右前柱部件 32 被配置于驾驶室 10 的左右前部, 作 为 A 柱来使用。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在通过使各梁部分 ( 梁部件 )31b 等的前端部分载置于形成在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的切口部 33b 等 ( 参照图 9(a) 及图 12) 的状态下进行焊接接合。并且, 如图 7(b) 所示, 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具有内部为 中空的异形剖面。另外, 如图 7(a) 所示, 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在中央部附近弯曲, 包括在驾 驶室 10 的前部立设于底板面的柱的部分 ( 柱部分 31a 等 ) 和构成顶棚面的梁的部分 ( 梁 部分 31b 等 )。上述异形剖面除圆形管外, 还指剖面例如为大致四边形或者复杂形状。 如图 2 所示, 左后柱部件 33 及右后柱部件 34 配置于驾驶室 10 的左右的后部, 作 为 C 柱来使用。如图 8(b) 所示, 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具有内部为中空的大致四边形的异形 剖面。而且, 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作为大致直线状的柱, 在驾驶室 10 的后部立设于底板面。 并且, 如图 2 及图 3 所示, 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通过横档部件 36 互相接合其上端部附近彼 此。 进一步, 如图 8(a) 以及图 8(b) 所示, 为了堵塞上端部的端部开口, 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被焊接接合有后述的盖部件 41。并且, 如图 9(a) 及图 9(b) 所示, 左后柱部件 33 在焊接接 合左右前柱部件 31 所含的梁部分 31b、 后述的横档部件 36 的上端部具有突出部 33a 和切口 部 33b。另外, 右后柱部件 34 侧也同样具有突出部和切口部。
突出部 33a 是留存于比在管端部沿管长度方向 ( 上下方向 ) 切除的底部分更靠上 方的部分, 如图 5、 图 6 及图 12 所示, 突出部 33a 形成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中的 驾驶室 10 的室内空间 S 侧。通过形成该突出部 33a 等, 即使在对驾驶室 10 的侧面等施加 有载荷的情况下, 也能够支撑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的梁部分 31b 等。切口部 33b 等是将左 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中的驾驶室 10 的外侧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部分, 与上述突出 部 33a 邻接而形成。另外, 在梁部分 31b 等的前端部分载置于该切口部 33b 的状态下进行 焊接接合。
并且, 如图 6 所示, 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的梁部分 31b 等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 上端部的接合部分构成为, 在相当于驾驶室 10 侧面的面, 梁部分 31b 的下部平面 31bb 和左 后柱部件 33 的外侧面形成大致平坦面。在该大致平坦面的外侧面上, 安装有未图示的窗户 玻璃。
如图 2 所示, 左中柱部件 35 作为 B 柱来使用, 立设于左前柱部件 31 的梁部分与底 板面之间。
横档部件 36 通过采用中空的管材来设置, 用于支撑设置在背面窗部 W 的窗框上方 的扬声器等电气部件, 如图 2 等所示, 将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附近彼此焊接接合。 并且, 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横档部件 36 以使其两端部与上述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的梁部分 31b 等和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的接合部分相抵接的方式被焊接接合。进一步, 如 图 10 所示, 横档部件 36 在两端部分具有切入部 36a、 36a。因此, 如图 5 所示, 能够与梁部 分 31b 等和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分的接合部分形状相匹配而构成相抵接的状态, 能够支撑梁部分 31b 等的侧面。
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盖部件 41 是为了覆盖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的端部开 口而被焊接接合的板状部件, 被加工成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端部开口的形状相匹配的 形状。并且, 如图 11 所示, 盖部件 41 具有平面部 41a 与弯折部 41b。平面部 41a 被加工成 在将梁部分 31b 等端部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的状态下堵塞开口端部。弯折 部 41b 相对平面部 41a 弯折而形成, 以便堵塞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的梁部 分 31b 等的端部开口。这样, 通过将盖部件 41 焊接接合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的 开口端部内, 能够提高焊接接合梁部分 31b 等的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上部的剖面刚性。盖 部件 41 进一步具有抵接部 41c 与定位部 41d, 抵接部 41c 形成为沿平面部 41a 的延长线延 伸且与弯折部 41b 邻接, 在梁部分 31b 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分的状态下抵 接于梁部分 31b 的侧面。定位部 41d 与形成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中的后端部分 的凹部 33d 嵌合, 由此进行盖部件 41 的定位。 < 驾驶室 10 后部的各部件的接合结构 >
在本实施方式中, 将上述各部件按以下方式焊接接合, 能够得到抵抗来自驾驶室 10 侧面侧、 背面侧的载荷的刚性高的驾驶室结构。
具体地说, 在驾驶室 10 中, 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在将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的梁部分 31b 等载置于形成在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分的切口部 33b 等的状态下进行焊接接 合。此时, 载置于切口部 33b 等上的梁部分 31b 等通过形成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 部的突出部 33a 等, 从驾驶室 10 的室内空间 S 侧得到支撑。
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切口部 33b 等上的梁部分 31b 等, 从驾驶室 10 的外 侧的面中的两部件的接合部分一直焊接到盖部件 41 与梁部分 31b 等的接触部分而互相接 合。这样, 通过进行包括切口部 33b 等在内的焊接, 能够构成不仅抵抗来自侧面的载荷还可 以抵抗来自背面的载荷的刚性高的驾驶室 10( 参照图 6 的焊接部分 X)。
并且, 在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 为了堵塞端部开口而焊接接合有盖部件 41。这样, 通过设置用于覆盖焊接接合梁部分 31b 等的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的开 口端部的盖部件 41, 能够提高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剖面刚性。
进一步, 在本实施方式中, 横档部件 36 从驾驶室 10 的室内空间 S 侧与上述接合部 分相抵接。由此, 作为从侧方支撑梁部分 31b 等的部件, 除了形成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 上端部的突出部 33a 等之外, 还可以增加横档部件 36。 因此, 能够进一步提高抵抗来自驾驶 室 10 的侧面等的载荷的刚性。
[ 本驾驶室 10 的特征 ]
(1)
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 10 在将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的梁部分 31b
等的前端部分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分的状态下进行焊接接合。如图 9(a)、 图 9(b) 及图 12 所示, 在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形成有切口部 33b 等和与之邻接的 突出部 33a 等。另一方面, 如图 5、 图 6 及图 12 所示, 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切口部 33b 等上的梁部分 31b 等在侧面部分抵接于突出部 33a 等的状态下, 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进行接合。
进一步, 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 10 中, 盖部件 41 的抵接部 41c 的端面抵接于梁部 分 31b 等的侧面的抵接面 33c, 与突出部 33a 等一同支撑来自驾驶室 10 的侧面侧的载荷。
由此, 通过由突出部 33a 等支撑梁部分 31b 等的侧面, 例如, 与来自驾驶室 10 的侧 面侧等的载荷相比, 能够使梁部分 31b 等和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的接合比现在更 加劳固。其结果, 不使用连接部件等部件, 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了驾驶室 10 的刚性。
(2)
如图 5、 图 6 及图 12 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 10 中, 从侧面支撑梁部分 31b 等 的突出部 33a 等形成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中的驾驶室 10 的室内空间 S 侧。
由此, 在对驾驶室 10 的侧面施加有载荷的情况下, 由于突出部 33a 等从正面可靠 地支撑梁部分 31b, 因此, 能够提高驾驶室 10 整体的刚性。
(3)
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 10 进一步具有从驾驶室 10 的室内空间 S 侧使端部与上述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上端部和梁部分 31b 等的接合部分相抵接的横档 部件 36。
由此, 通过利用横档部件 36 从侧方支撑梁部分 31b 等, 能够进一步提高抵抗来自 驾驶室 10 的侧面的载荷的刚性。
(4)
如图 7(b) 及图 9(a) 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 10 中, 均利用中空的管材构成 上述梁部分 31b 等和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由此, 通过简单的结构, 能够使驾驶室 10 整体的重量轻量化, 并且能够构成刚性 优良的驾驶室 10。 另外, 如上所述, 对于需要加工开口端附近的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采用中 空的管材, 能够提高加工性, 并且高效地形成所希望的形状的切口部 33b 等。
(5)
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 10 进一步具有为了堵塞由管材构成的左 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端部开口而安装的盖部件 41。
由此, 能够提高端部开口被堵塞的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剖面刚性。因此, 能够进 一步提高抵抗施加于驾驶室 10 的侧面、 背面的载荷的驾驶室 10 整体的刚性。
(6)
如图 6、 图 11 等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 10 中, 以堵塞梁部分 31b 等的开口端 部的方式接合使盖部件 41 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的弯折部 41b。
由此, 通过设置盖部件 41, 不仅能够提高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剖面刚性, 而且能 够提高分别与其接合的梁部分 31b 等的剖面刚性。其结果, 提高了驾驶室 10 的刚性。
(7)
如图 6 等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 10 中, 在相当于驾驶室 10 侧面的梁部分31b 等和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的接合部分, 通过下部平面 31bb 与左后柱部件 33 的侧面形成 大致平坦的面。
由此, 在大致平坦的面上能够容易地安装窗户玻璃。
[ 其他实施方式 ]
以上, 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能够 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列举说明了以下例子 : 在载置于形成于左后柱部件 33 的上端 部的切口部 33b 的部分的状态下被接合的左前柱部件 31 的梁部分 31b 在驾驶室 10 的宽度 方向上, 其宽度相比左后柱部件 33 宽度小。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 如图 13 所示, 也可为这样的驾驶室 : 其含有在与左后柱部件 33 的接合部分, 宽度相比左后柱部件 33 宽度大的梁部分 131b。此情况下, 在梁部分 131b 的前端部分形成 切口, 并在将该梁部分 131b 载置于左后柱部件 33 的切口部 33b 上的状态下进行接合。
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 在左后柱部件的上端部, 与切口部邻接而形成突出部, 载置 于左后柱部件的切口部等上的梁部分在侧面部分抵接于突出部等的状态下与左后柱部件 接合。 进一步, 盖部件 41 的抵接部 41c 的端面抵接于梁部分 31b 等的侧面的抵接面 33c, 与突出部 33a 等一同支撑来自驾驶室 10 的侧面侧的载荷。
由此, 即使在变更梁部件相对于柱部件的宽度尺寸的情况下, 也能够与上述同样 构成从侧面施加有载荷时刚性高的驾驶室。
(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列举说明了以下例子 : 将横档部件 36 的前端部分配置为从驾 驶室 10 的室内空间 S 侧与左后柱部件 33 的上端部和左前柱部件 31 的梁部分 31b 的接合 部相抵接。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 如图 13 所示, 也可以将横档部件 136 配置于偏离上述接合部分的位置。此 情况下, 能够通过形成于左后柱部件 33 的上端部的突出部 33a 从侧方支撑梁部件 131b。 因 此, 能够构成从驾驶室的侧面施加有载荷时刚性高的驾驶室。
但是, 从通过使横档部件相抵接来能够在从侧面对驾驶室施加载荷时进一步劳固 地支撑梁部件的方面考虑, 优选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
(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列举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的梁部分 31b 等与左右后柱部件 33、 34 交叉的接合部分的例子, 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作为本发明的适用位置, 除上述以外, 还可以有例如左中柱部件的上端部分与左 前柱部件的梁部件的接合部。
此情况下, 也通过形成于左中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突出部来支撑梁部件, 能够得 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列举说明了以下例子 : 左右前柱部件 31、 32 在中央部附近弯 曲, 包括在驾驶室 10 的前部立设于底面板的柱部分 31a 等和构成顶棚的梁部分 31b 等。但
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 柱部分与梁部分也可以构成为各自独立的部件。
(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作为形成于左后柱部件 33 的上端部分的切口部 33b 的形状, 列举说明了俯视时为将左后柱部件 33 的左前部分切除的形状。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 在本发明中, 只要在室内空间 S 侧留存突出部, 作为切口部的形状, 能 够采用各种方式。
(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作为安装含有本发明的结构的驾驶室的建筑机械, 列举说明 了液压掘土机 1。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当然也可适用于安装于轮式装载机等其他建筑 机械的驾驶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 避免部件数量增加并且具有足够 的刚性的驾驶室结构。 因此, 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液压掘土机, 而且能够广泛适用于安装 在其他建筑机械的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