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施工方法和施工垫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的施工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垫块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建筑市场上大量的采用箱体内模的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的施工存在着没有专用垫块的现状,使得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的施工操作较为困难,不仅使得箱体内模的平面位置的难以定位,同时,箱体内模下部与模板之间的竖向定位也存在问题。这样,箱体内模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发生位移,从而影响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的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箱体内模的平面位置的定位,同时解决箱体内模下部与模板之间的竖向定位,避免箱体内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从而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垫块和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包括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边支撑垫块中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以及角支撑垫块中的凹面支台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凹槽中,通过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来控制箱体内模之间的间距,同时,还控制箱体内模与下部混凝土模板的间距,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边支撑垫块,它包括支座,支座下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底部凹槽,支座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凸台与支座为一体化构造。或者,凸台与支座为独立且相互扣合在一起的两部分。比如凸台与支座是粘结在一起,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底部凹槽位于支座的下部中间部位,所述凸台是位于支座上部的中间部位。支座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顶面为平面或曲面。支座下部的底部凹槽为矩形凹槽或梯形凹槽或弧形凹槽。凸台的顶面为平面或曲面,凸台的两侧面均为平面或曲面。在支座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道顶部凹槽,当然,也可以不开设该顶部凹槽。
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角支撑垫块,它包括支座,支座下部开设有至少横竖各一道底部凹槽,支座顶面的边界凹陷形成至少两个凹面支台。支座主体为多棱体或圆柱体或椭圆柱体。多棱体支座为立方体,凹面支台分别位于立方体支座顶面的四个边角。支座的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孔。底部凹槽位于支座下部的中间部位,当然,也可偏向一侧。凹面支台面为平面或曲面。支座下部的底部凹槽为矩形凹槽或梯形凹槽或弧形凹槽。支座的顶面为平面或曲面。在支座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道顶部凹槽,当然,也可以不开设该顶部凹槽。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构造和方法,从而解决了箱体内模的平面位置的定位,又解决了箱体内模下部与模板之间的竖向定位,而且应用了本发明的专用垫块以后,箱体内模在施工过程中就不会发生位移,也不会影响钢筋的摆放,从而保证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的施工顺利进行,并且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边支撑垫块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2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2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角支撑垫块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图6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图6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施工方法如下: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边支撑垫块中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以及角支撑垫块中的凹面支台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地凹槽中,通过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来控制箱体内模之间的间距,同时,还控制箱体内模与下部混凝土模板的间距,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边支撑垫块,它包括支座(5),支座下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底部凹槽(6),支座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7),具体数量可为一个凹槽,一个凹台。凸台与支座(5)为一体化构造。底部凹槽(6)位于支座(5)的下部中间部位,凸台(7)是位于支座(5)上部的中间部位。支座(5)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顶面为平面。支座(5)下部的底部凹槽(6)为矩形凹槽凸台的顶面为平面,凸台的两侧面均为平面。在支座(5)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道顶部凹槽(8),具体可为一个。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本发明的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凹槽中,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角支撑垫块,它包括支座(9),支座下部开设有至少横竖各一道底部凹槽(10),具体可为横一道凹槽和竖一道凹槽,共两个凹槽。支座顶面的边界凹陷形成至少两个凹面支台(11),凹面支台可为两个。支座(9)主体为多棱体。可为立方体,凹面支台(11)分别位于立方体支座顶面的四个边角。支座(9)的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孔(13)。底部凹槽(10)位于支座下部的中间部位。凹面支台(11)面为平面或曲面。支座(9)下部的底部凹槽(10)为矩形凹槽。支座的顶面为平面。在支座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道顶部凹槽(12),应采用一道凹槽。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本发明的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台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横、竖凹槽中,然后即可进行浇筑施工。其中,混凝土可通过支座中的通孔进入支座中各空隙,充满支座周边。
实施例2
本发明施工方法如下: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边支撑垫块中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以及角支撑垫块中的凹面支台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凹槽中,通过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来控制箱体内模之间的间距,同时,还控制箱体内模与下部混凝土模板的间距,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边支撑垫块,它包括支座(5),支座下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底部凹槽(6),支座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7),具体数量可设定为两个底部凹槽和两个凸台。凸台与支座(5)为独立且相互扣合在一起的两部分。凸台与支座应是粘结在一起或通过连接件扣合在一起。底部凹槽(6)位于支座(5)的下部中间部位,凸台(7)是位于支座(5)上部的中间部位。支座(5)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顶面为曲面。支座(5)下部的底部凹槽(6)为梯形凹槽。凸台的顶面为曲面,凸台的两侧面均为曲面。在支座(5)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道顶部凹槽(8),具体可为两个。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本发明的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凹槽中,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角支撑垫块,它包括支座(9),支座下部开设有至少横竖各一道底部凹槽(10),具体可为两个。支座顶面的边界凹陷形成至少两个凹面支台(11),具体可为三个。支座(9)主体为圆柱体。支座(9)的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孔(13)。底部凹槽(10)位于支座下部的中间部位。凹面支台(11)面为曲面。支座(9)下部的底部凹槽(10)为梯形凹槽。支座的顶面为曲面。在支座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道顶部凹槽(12),应采用二道凹槽。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本发明的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横、竖凹槽中,然后即可进行浇筑施工。其中,混凝土可通过支座中的通孔进入支座中各空隙,充满支座周边。
实施例3
本发明施工方法如下: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边支撑垫块中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以及角支撑垫块中的凹面支台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凹槽中,通过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来控制箱体内模之间的间距,同时,还控制箱体内模与下部混凝土模板的间距,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边支撑垫块,它包括支座(5),支座下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底部凹槽(6),可采用三个凹槽。支座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7),具体数量为三个。凸台与支座(5)为一体化构造。底部凹槽(6)位于支座(5)的下部中间部位,也可靠一侧设置,凸台(7)是位于支座(5)上部的中间部位,也可靠一侧。支座(5)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顶面为平面。支座(5)下部的底部凹槽(6)为弧形凹槽。凸台的顶面为平面,凸台的两侧面均为平面。在支座(5)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道顶部凹槽(8),可采用三道凹槽。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本发明的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凹槽中,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角支撑垫块,它包括支座(9),支座下部开设有至少横竖各一道底部凹槽(10),可采用三道。支座顶面的边界凹陷形成至少两个凹面支台(11)。支座(9)主体为椭圆柱体。支座(9)的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孔(13)。底部凹槽(10)位于支座下部的中间部位。凹面支台(11)面为平面。支座(9)下部的底部凹槽(10)为弧形凹槽。支座的顶面为平面。在支座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道顶部凹槽(12),应采用三道凹槽等。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本发明的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横、竖凹槽中,然后即可进行浇筑施工。其中,混凝土可通过支座中的通孔进入支座中各空隙,充满支座周边。
实施例4
本发明施工方法: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边支撑垫块中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以及角支撑垫块中的凹面支台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凹槽中,通过边支撑垫块和角支撑垫块来控制箱体内模之间的间距,同时,还控制箱体内模与下部混凝土模板的间距,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边支撑垫块,它包括支座(5),支座下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底部凹槽(6),支座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7)。凸台与支座(5)为一体化构造。或者,凸台与支座(5)为独立且相互扣合在一起的两部分。如凸台与支座是粘结在一起。底部凹槽(6)位于支座(5)的下部中间部位,所述凸台(7)是位于支座(5)上部的中间部位。支座(5)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顶面为平面。支座(5)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顶面为曲面。支座(5)下部的底部凹槽(6)为矩形凹槽或梯形凹槽或弧形凹槽。凸台的顶面为平面或曲面,凸台的两侧面均为平面或曲面。在支座(5)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道顶部凹槽(8)。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本发明的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凹槽中,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角支撑垫块,它包括支座(9),支座下部开设有至少横竖各一道底部凹槽(10),支座顶面的边界凹陷形成至少两个凹面支台(11)。支座(9)主体为多棱体或圆柱体或椭圆柱体。多棱体支座为立方体时,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凹面支台(11)分别位于立方体支座顶面的四个边角。支座(9)的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孔(13)。底部凹槽(10)位于支座下部的中间部位。凹面支台(11)面为平面或。曲面。支座(9)下部的底部凹槽(10)为矩形凹槽或梯形凹槽或弧形凹槽。上述支座的顶面为平面或曲面。在支座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道顶部凹槽(12)。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时,将本发明的垫块置放于模板上部,将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箱体内模置放于垫块之上,具体是位于凸台两端外侧的支座上。钢筋可以放置于支座下的横、竖凹槽中,然后即可进行浇筑施工。其中,混凝土可通过支座中的通孔进入支座中各空隙,充满支座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