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208125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0689.3

申请日:

2009.04.14

公开号:

CN101862409A

公开日:

2010.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64申请公布日:2010102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4; A61P11/00

主分类号:

A61K36/8964

申请人:

苏德才

发明人:

苏德才

地址:

2655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北五路中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药制剂:柴胡8-12、黄芩8-12、荆芥8-12、防风5-7、甘草5-7、半夏8-12、杏仁8-12、黄柏8-12、知母8-12、陈皮8-12、厚朴4-6、大黄2-4。本发明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驱湿、消痰止咳等功效,其见效快,疗效高,服药6-8小时即可见效,服用2-3剂即可痊愈,总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6%。该药无毒副作用,男女老少皆可服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药制剂:柴胡8-12、黄芩8-12、荆芥8-12、防风5-7、甘草5-7、半夏8-12、杏仁8-12、黄柏8-12、知母8-12、陈皮8-12、厚朴4-6、大黄2-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药制剂:柴胡10、黄芩10、荆芥10、防风6、甘草6、半夏10、杏仁10、黄柏10、知母10、陈皮10、厚朴5、大黄3。

说明书

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

背景技术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感冒的种类有多种,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用于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如伤风感冒冲剂等,虽然对感冒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疗效较差,治疗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该中药疗效快,治疗时间短。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药制剂:柴胡8-12、黄芩8-12、荆芥8-12、防风5-7、甘草5-7、半夏8-12、杏仁8-12、黄柏8-12、知母8-12、陈皮8-12、厚朴4-6、大黄2-4。

上述药物组分,其中各药物的重量配比优选为:柴胡10、黄芩10、荆芥10、防风6、甘草6、半夏10、杏仁10、黄柏10、知母10、陈皮10、厚朴5、大黄3。

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制剂,所用的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之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荆芥具有解表散风之功效;防风具有解表祛风之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功效;杏仁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之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知母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利水消肿、滋阴降火,润燥滑肠之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厚朴具有行气,燥湿,消痰,平喘之功效;大黄具有解毒消痈,清热除湿之功效。本发明将这些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制成的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驱湿、消痰止咳等功效,其见效快,疗效高,通过对220例病例的临床观察,服药6-8小时即可见效,服用2-3剂即可痊愈,总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6%。该药无毒副作用,男女老少皆可服用。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是:将各种药物按比例称取后,加适量的水浸泡30-60分钟,采用常规工艺煎煮30-50分钟,过滤,将滤液分装即可。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为:每日二次,每次30ml。

本发明也可以制成片剂、药丸等其它剂型的药。

为能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效果,下面结合二个具体病例来进一步说明。

病例1:张某,男,56岁,主要症状为流清涕,打喷嚏,畏寒,体温低热,服用本发明的药物6小时后,症状明显减轻,又连服二次后,痊愈。

病例2:李某,女,26岁,主要症状为流清涕,打喷嚏,身感发冷、头痛无汗还伴有咳嗽、吐稀薄白色痰,服用本发明的药液6小时后,症状明显减轻,又连服二次后,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按下列比例称取柴胡10Kg、黄芩10Kg、荆芥10Kg、防风6Kg、甘草6Kg、半夏10Kg、杏仁10Kg、黄柏10Kg、知母10Kg、陈皮10Kg、厚朴5Kg、大黄3Kg,放入容器内,加适量的水浸泡30-60分钟,采用常规工艺煎煮30-50分钟,过滤,将滤液分装即可。

2、按下列比例称取柴胡8Kg、黄芩12Kg、荆芥8Kg、防风5Kg、甘草5Kg、半夏12Kg、杏仁12Kg、黄柏8Kg、知母8Kg、陈皮12Kg、厚朴6Kg、大黄2Kg,放入容器内,加适量的水浸泡30-60分钟,采用常规工艺煎煮30-50分钟,过滤,将滤液分装即可。

3、按下列比例称取柴胡12Kg、黄芩8Kg、荆芥12Kg、防风7Kg、甘草7Kg、半夏8Kg、杏仁8Kg、黄柏12Kg、知母12Kg、陈皮8Kg、厚朴4Kg、大黄4Kg,放入容器内,加适量的水浸泡30-60分钟,采用常规工艺煎煮30-50分钟,过滤,将滤液分装即可。

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药制剂:柴胡8-12、黄芩8-12、荆芥8-12、防风5-7、甘草5-7、半夏8-12、杏仁8-12、黄柏8-12、知母8-12、陈皮8-12、厚朴4-6、大黄2-4。本发明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驱湿、消痰止咳等功效,其见效快,疗效高,服药6-8小时即可见效,服用2-3剂即可痊愈,总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6。该药无毒副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