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病症,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口腔溃疡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溃疡成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一年发病数次,也可以一个月发病几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口腔内反复性溃疡,由于经常受到咀嚼、说话的刺激,日久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所以对口腔溃疡应当提高警惕,尽早治疗。
目前西药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较多,这些药物长期使用对人体的副作用都很大,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消除表面疼痛症状,治疗后容易复发,常常难以根治。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尤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病多与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营养缺乏、感染、遗传、免疫功能异常、消化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外因以热毒为主;内因多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劳倦所致。本病多见于中年妇女,溃疡多数是散在性分布在容易活动的黏膜区域,常常疼痛难忍令患者寝食难安。临床上根据具体症状具体治疗。现有治疗该病的中药往往针对一种特定的症状,而口腔溃疡的原因较多,因此经常因为不对症而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口腔溃疡的中药,它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毒副作用较小。
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生地10-20 藿香10-20 连翘5-15
玄参5-15 丹皮5-15 白芍5-15
贝母5-15 薄荷5-15 茯苓5-15
泽泻5-15 地骨皮5-15 柴胡5-15
生甘草5-15。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进一步的质量配比为:
生地15 藿香12 连翘10
玄参8 丹皮8 白芍8
贝母8 薄荷8 茯苓10
泽泻8 地骨皮10 柴胡10
生甘草8。
上述各组分的药物可以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药物,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口服液。
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取上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加2-4倍药量的水,用水煎煮20-40分钟后提取滤液。用此方法水煎3次,取三次滤液混合,灭菌消毒,分装制成口服液。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主要有以下原因:外感时毒型口疮、脾胃积热、脾肾阳虚、脾胃虚弱、心肾阴虚等。对于该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治疗,本发明组方中生地养阴清热;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藿香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丹皮清热凉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润肺化痰,清热散结;薄荷疏表利咽;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泽泻利水渗湿;地骨皮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等;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方中诸药合理配伍,互补协同,辩证治疗,本方除疲降气,对于由脾胃积热、脾肾阳虚和脾胃虚弱引起的口腔溃疡等病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时,将该药物于早、午、晚分三次服用。
为验证本发明药物的实际疗效,应用本发明药物配合临床治疗口腔溃疡病人93例,结果治愈72例,治愈率为77.4%,明显好转17例,总有效率95.7%,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药物疗效确切,并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本发明药物价格较为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
生地1.5kg、藿香1.2kg、连翘1kg、玄参0.8kg、丹皮0.8kg、白芍0.8kg、贝母0.8kg、薄荷0.8kg、茯苓1kg、泽泻0.8kg、地骨皮1kg、柴胡1kg、生甘草0.8kg。
取上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均匀,加2-4倍药量的水,用水煎煮20-40分钟后提取滤液。用此方法水煎3次,取三次滤液混合,灭菌消毒,分装制成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