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临床上多数肿瘤的放射治疗疗效较低,因此如何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中受关注的问题。已有为数不多的放射增敏剂应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虽然一些放射增敏剂已试验性的用于临床,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肿瘤临床治疗的复杂性使增敏剂的临床实际效果与实验结果有很大差异,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正常组织毒性:大多数放射增敏药物都对正常组织有程度不同的毒性作用,如Komaki等进行依立替康临床I期实验以检验该药物的最大耐受剂量时,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疲乏是主要的毒性作用。药物投放的有效性及最佳作用时间:在实验室的研究中,放射线在没有药物动力学阻碍的情况下作用于肿瘤,肿瘤受照剂量可由射线种类及距离预先确定,而临床上药物到达肿瘤细胞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不仅到达肿瘤细胞的浓度减少,而且作用于靶细胞的精确性也大受影响。实际上,在药物到达靶组织之前,各种组织就对其进行了代谢及解毒。在体外研究中,可以在单一的辐射剂量下,于照射前、中、后的准确时间给予药物,而临床实际情况却是,患者每天1次或者两次接受部分照射剂量,给药方式也是每周1次或连续输液,这样药物浓度及对放射最佳增敏时效性就不易确定。对于增敏药物来说,增敏的时效性和持久性是关键,同时照射剂量和药物的累积也会影响结果。例如,放射可能阻止影响细胞周期药物的作用,Liebmann等就观察到先给予放射照射对紫杉醇的细胞毒作用起抵抗作用。生理学因素:研究表明,有些只存在于肿瘤中的生理因素,能影响肿瘤对增敏剂和射线的反应,这些因素包括肿瘤中血流、氧的运输、间质流体压力、肿瘤的pH及乏氧。其中低氧因素最受重视,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存在于深部,其对放射的敏感性较需氧细胞低,它是肿瘤放射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乏氧细胞区域可以抑制增敏剂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宿主细胞对肿瘤的浸润:Underwood发现在两种髓样癌中肿瘤细胞约占64.5%,在10种硬癌中仅占约21.5%,在肿瘤组织中非恶性细胞占明显的比例。尚不清楚宿主细胞在肿瘤组织中广泛浸润的原因,也不清楚这是否对放化疗或化疗形成阻碍,这些细胞的存在使确定肿瘤细胞对增敏药物的摄取变得更加复杂。它们所起的作用还不清楚,可能通过解毒减少药物在肿瘤细胞的浓度。
放射增敏剂的作用过程非常复杂,虽然对其中的变化还有许多疑问,但是许多临床及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了这种治疗的有效性。要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制,就需要根据临床实际设计试验,并通过临床试验确定基础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使两者完美结合,更好的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服务。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了一种新的具有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即药物原料为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大于等于98%且小于100%,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或甲氧基乙胺含量大于0且小于等于2%。药效学试验表明该药物中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或甲氧基乙胺具有互补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或甲氧基乙胺的安全窗,即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或甲氧基乙胺小于等于2%。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为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大于等于98%且小于100%,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或甲氧基乙胺含量大于0且小于等于2%。
其中所述的药物为单位剂量的水针剂、输液剂、粉针剂或冻干粉针剂。
其中单位剂量为100-2000mg。
其中单位剂量为1000mg。
其中肿瘤为宫颈癌、乳腺癌、口腔上皮癌、黑色素瘤、肉瘤、肺癌或鼻咽癌。
其中输液剂中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药用辅料氯化钠重量比为1∶0.3-0.6。
其中输液剂的制备方法为: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或甲氧基乙胺,药用辅料氯化钠,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
其中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药用辅料氯化钠重量比为1∶0.4-0.5。
其中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药用辅料氯化钠重量比为1∶0.45。
药效学试验
试验1:体外药效学试验
试验药物:
试验1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
试验2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6%,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含量4%。
试验3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7.4%,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2.6%。
试验4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8.0%,甲氧基乙胺含量2.0%。
试验5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8.7%,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1.3%。
试验6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9.5%,三氮唑乙酸乙酯含量0.5%。
试验方法:选择HeLa(宫颈癌细胞)、Kb(口腔上皮癌细胞)、Glc-82(肺腺癌)CNE-2(鼻咽癌)4个肿瘤细胞株,在有氧及乏氧条件下,设置上述试验组,药后30分钟经60Coy射线照射,作细胞集落形成试验,将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用多靶单击模型公式进行细胞存活曲线的拟合,求出D0值,氧增比(OER),增敏比(SER)及C1.6值。
结果表明:4株肿瘤细胞的OER均在2.6以上,证明乏氧模型制备是成功的,且各给药组的SER值均大于1.5。本发明药物对其4个肿瘤细胞株体外试验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并且本发明药物试验2-6组比试验1组具有更好的药理作用(P<0.05).
试验2整体动物试验
试验药物:
试验1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
试验2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6%,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4%。
试验3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7.7%,甲氧基乙胺含量2.3%。
试验4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8.0%,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2.0%。
试验5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8.7%,甲氧基乙胺含量1.3%。
试验6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9.5%,三氮唑乙酸乙酯含量0.5%。
试验方法:瘤鼠模型制备取对数生长期的S180细胞,调成细胞浓度为2×10
9/L的细胞悬液,无菌条件下接种于C57BL/6纯系小鼠的左前肢腋下皮下,0.2ml/只,待成瘤后(肿瘤大于1mm×1mm),开始分组治疗(给药量100mg/kg,注射给药),药后30分钟经60Coy射线照射,每天1次,连续12天,实验小鼠于末次给药24小时后处死。剥离瘤体,称量瘤体湿重。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表1本发明药物对荷瘤小鼠S180肉瘤的影响
组别 瘤体重量 g
空白组 1.93±0.74
试验1组 0.95±0.11**
试验2组 0.33±0.12**#
试验3组 0.38±0.17**#
试验4组 0.40±0.16**#
组别 瘤体重量 g
试验5组 0.44±0.18**#
试验6组 0.47±0.2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试验1组比较#P<0.05。
试验结论:上述试验表明,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三氮唑乙酸乙酯和/或甲氧基乙胺组合后具有很好的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比试验1组具有更好的药理作用(P<0.05),说明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三氮唑乙酸乙酯和/或甲氧基乙胺组合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毒理学
试验1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
试验2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6%,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4%。
试验3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7.7%,甲氧基乙胺含量2.3%。
试验4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8.0%,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2.0%。
试验5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8.7%,甲氧基乙胺含量1.3%。
试验6组: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9.5%,三氮唑乙酸乙酯含量0.5%。
急性毒性试验:用健康昆明种小鼠,以腹腔注给药途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连续给上述药物后观察10天,记录死亡情况。用Bliss法计算得到半数致死剂量(LD50),并观察不同的毒性反应。试验结果见表2.
表2不同药物LD50结果
组别 LD50 g/kg
试验1组 1.540±0.030
试验2组 0.913±0.023
组别 LD50 g/kg
试验3组 0.984±0.035
试验4组 1.376±0.031
试验5组 1.426±0.034
试验6组 1.491±0.030
结果表明,试验4-6组和试验1组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说明药物原料中三氮唑乙酸乙酯和/或甲氧基乙胺含量不能超过2%。
通过上述药理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我们确定本发明药物原料为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大于等于98%且小于100%,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或甲氧基乙胺含量于0且小于等于2%。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为98%,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为2%。
实施例2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98.4%,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大于0且小于等于1.6%。
实施例3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为99%,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为1%。
实施例4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为99.8%,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为0.2%。
实施例5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为98%,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含量为2%。
实施例6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为98.9%,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含量为1.1%。
实施例7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为99.9%,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含量为0.1%。
实施例8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为98%,甲氧基乙胺含量为2%。
实施例9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为98.7%,甲氧基乙胺含量为1.3%。
实施例10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为99.4%,甲氧基乙胺含量为0.6%。
实施例11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为99.5%,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为0.5%。
实施例12
一种增加肿瘤细胞对发射线敏感作用的药物,药物原料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含量为99.4%,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含量为0.6%。
实施例13
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1000g、药用辅料氯化钠300g,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
实施例14
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1000g、药用辅料氯化钠355g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
实施例16
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1000g、药用辅料氯化钠400g,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
实施例17
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甲氧基乙胺1000g、药用辅料氯化钠450g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
实施例18
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1000g、药用辅料氯化钠500g,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
实施例19
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1000g、药用辅料氯化钠550g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
实施例20
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1000g、药用辅料氯化钠600g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
实施例21
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1000g、药用辅料氯化钠450g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
实施例22
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硝基三氮唑乙酸乙酯和甲氧基乙胺1000g、药用辅料氯化钠450g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
实施例23
取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甲氧基乙胺1000g、药用辅料氯化钠450g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121℃灭菌或115℃灭菌,灌装,得到输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