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207801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60208.1

申请日:

2010.04.26

公开号:

CN101822360A

公开日:

2010.09.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23L 1/24申请日:20100426授权公告日:20130123终止日期:2013042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1/24申请日:20100426|||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4; A23L1/29; A23L1/221

主分类号:

A23L1/24

申请人:

大连盖世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盖泉泓; 尹伟

地址: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安达大厦C座2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代理人:

陈学礼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领域。对蕨菜、刺嫩芽、薇菜、黄瓜香、猴腿、山芹菜等山野菜进行深加工,配合红腰果、鲜味调料、红辣椒、香辛料、豆瓣酱和水制备孜然山野菜酱。其独特的加工工艺不仅能够保留山野菜的鲜美,更加保留了山野菜的营养成分。同时在酱料中加入了孜然,使其酱料口感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本发明所述的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延伸了山野菜的工业生产链,使山野菜以更丰富的形式走向人们的餐桌。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备孜然山野菜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孜然山野菜酱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山野菜,5‑80%;红腰豆,30%;鲜味调料,1‑6%;红辣椒,0.02‑0.06%;香辛料,0.02‑0.1%;豆瓣酱,5‑50%;其余为水; 所述制备孜然山野菜酱的工艺方法为, (1)制备孜然山野菜酱所需的原料进行验收、确认后进入车间; (2)对制备孜然山野菜酱所需的红腰豆、山野菜进行前处理; (3)将前处理后的红腰豆、山野菜和其他原料按照比例进行调配,对原料边加热边搅拌至温度达到85℃以上; (4)将调配后的酱料灌装,由机器或人工封口; (5)将封口后的灌装酱料由杀菌装置杀菌,制成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孜然山野菜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腰豆的前处理工艺方法为, (1)进入车间的红腰豆由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红腰豆0‑5℃水中浸泡12小时; (3)浸泡后的红腰豆水煮1‑2小时; (4)水煮后的红腰豆由流水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孜然山野菜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野菜的前处理工艺方法为, (1)进入车间的山野菜由清洗机清洗,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山野菜在70‑73℃,质量百分比为1.0‰的次亚硫酸钠溶液中漂白60min,漂白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漂白时溶液与山野菜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3)漂白后的山野菜在95℃以上水中煮沸60min,煮沸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煮沸时水与山野菜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4)煮沸后的山野菜在鼓泡流量600kg/h流水冷却12小时; (5)将流水冷却后的山野菜脱水,控制山野菜含水量为80%; (6)脱水后的山野菜至切丁机,切成2‑5mm的丁备用。

说明书


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林区野生山野菜资源因自然生长在森林环境中,无污染,而且营养丰富,口味鲜美,风味独特,多数不但可以生食,也是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源料。其中包括,(1)龙芽楤木:系五加科落叶小乔木。具有药用、食用、工业加工、观赏等价值。日本民间用其治疗糖尿病、胃肠疾病。前苏联有关文献报导龙牙楤木的根皮对心脏有强壮作用,效果较人参强,对老年痴呆症、阳痿、多种神经衰弱综合症等均有类似人参的作用。(2)凤尾蕨科蕨菜属植物:生长在山地、草坡、稀疏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空地及林缘。是著名的“无污染山菜”,其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富含野樱甙、琥珀酸、延胡酸等,有清热化痰、利尿安神等功效,且具有清香适口、风味特殊等特点。(3)黄花菜: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据分析,每100g干花中含有人体极易吸收的糖类60%,蛋白质14%脂肪2%,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锌等矿物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把黄花菜称之为“健脑食品”。(4)其它诸如猴腿、薇菜、山芹菜、燕尾草等。

    山野菜长期生长繁衍在深山幽谷、茫茫草原等自然环境中,有很强的生命力,且具有未受污染的优越性。人们采摘入菜,具有质地新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新的饮食、营养搭配习惯的形成,人们使对山野菜的深加工也随之蓬勃发展。目前的山野菜加工,仍多以盐渍方法进行,亦有制成饮料或汤料如中国专利ZL03122332.X公开了一种天然野菜的饮料、汤料及其制作方法,亦有制成粉料如中国专利200710054462.1公开了一种保健野菜粉,亦有制成面制品如中国专利200710018961.5公开了一种野菜机制面的制作方法。但是将山野菜制成酱料现在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山野菜制作的酱料及方法,深化山野菜的加工、延伸山野菜的产业链。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一优选方案:所述孜然山野菜酱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山野菜,5‑80%;红腰果,0‑30%;鲜味调料,1‑6%;红辣椒,0.02‑0.06%;香辛料,0.02‑0.1%;豆瓣酱,5‑50%;其余为水。

    本发明所述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一优选方案:所述山野菜为蕨菜、刺嫩芽、薇菜、黄瓜香、猴腿、山芹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山野菜即可以使用新鲜的山野菜也可以使用盐浸的山野菜。

    本发明所述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一优选方案:所述鲜味调料为味精、鸡精、I+G、鸡肉粉或膏、牛肉粉或膏、猪肉粉或膏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本发明所述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一优选方案:所述香辛料为孜然和辣酱油。

    本发明所述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一优选方案:所述制备孜然山野菜酱的工艺方法为,

    (1)制备孜然山野菜酱所需的原料进行验收、确认后进入车间;

    (2)对制备孜然山野菜酱所需的红腰豆、山野菜进行前处理;

    (3)将前处理后的红腰豆、山野菜和其他原料按照比例进行调配,对原料边加热边搅拌至温度达到85℃以上;

    (4)将调配后的酱料灌装,由机器或人工封口;

    (5)将封口后的灌装酱料由杀菌装置杀菌,制成成品。

    本发明所述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一优选方案:所述红腰豆的前处理工艺方法为,

    (1)进入车间的红腰豆由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红腰豆0‑5℃水中浸泡12小时;

    (3)浸泡后的红腰豆水煮1‑2小时;

    (4)水煮后的红腰豆由流水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

    本发明所述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一优选方案:所述山野菜的前处理工艺方法为,

    (1)进入车间的山野菜由清洗机清洗,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山野菜在70‑73℃,质量百分比为1.0‰的次亚硫酸钠溶液中漂白60min,漂白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漂白时溶液与山野菜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3)漂白后的山野菜在95℃以上水中煮沸60min,煮沸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煮沸时水与山野菜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4)煮沸后的山野菜在鼓泡流量600kg/h流水冷却12小时;

    (5)将流水冷却后的山野菜脱水,控制山野菜含水量为80%;

    (6)脱水后的山野菜至切丁机,切成2‑5mm的丁备用。

    本发明所述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延伸了山野菜的工业生产链,提供了山野菜新的加工方法,使山野菜以更丰富的形式走向人们的餐桌。同时在酱料中加入了孜然,使其酱料口感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其制备方法不仅能够保留山野菜的鲜美,更加保留了山野菜的营养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一种孜然山野菜酱。

    原料准备:干品红腰豆、新鲜刺嫩芽、鸡精、红辣椒、孜然、辣椒油、豆瓣酱。

    对原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车间。

    原料处理:干品红腰豆进入车间后的前处理工艺为,

    (1)进入车间的红腰豆由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红腰豆0‑5℃水中浸泡12小时;

    (3)浸泡后的红腰豆水煮1‑2小时;

    (4)水煮后的红腰豆由流水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

    新鲜刺嫩芽进入车间后的前处理工艺方法为,

    (1)进入车间的刺嫩芽由清洗机清洗,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刺嫩芽在70‑73℃,质量百分比为1.0‰的次亚硫酸钠溶液中漂白60min,漂白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漂白时溶液与刺嫩芽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3)漂白后的刺嫩芽在95℃以上水中煮沸60min,煮沸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煮沸时水与刺嫩芽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4)煮沸后的刺嫩芽在鼓泡流量600kg/h流水冷却12小时;

    (5)将流水冷却后的刺嫩芽脱水,控制刺嫩芽含水量为80%;

    (6)脱水后的刺嫩芽至切丁机,切成2‑5mm的丁备用。

    将处理好的红腰豆、刺嫩芽和其他原料按照下列质量百分比制备酱料:

    红腰豆20%;刺嫩芽40%;鸡精4%;红辣椒0.05%;孜然0.05%;辣椒油0.02%;豆瓣酱10%;其余为水。

    制备酱料工艺为:

    (1)将上述配比原料边加热边搅拌至温度达到85℃以上;

    (2)将调配后的以每瓶180g酱料灌装,由机器封口;

    (3)将封口后的灌装酱料由杀菌斧93℃杀菌60min,制成成品。

    实施例2

    制备一种孜然山野菜酱。

    原料准备:干品红腰豆、盐度在18%以上的猴腿、I+G、红辣椒、孜然、辣椒油、豆瓣酱。

    对原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车间。

    原料处理:干品红腰豆进入车间后的前处理工艺为,

    (1)进入车间的红腰豆由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红腰豆0‑5℃水中浸泡12小时;

    (3)浸泡后的红腰豆水煮1‑2小时;

    (4)水煮后的红腰豆由流水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

    盐渍猴腿进入车间后的前处理工艺方法为,

    (1)进入车间的猴腿由清洗机清洗,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猴腿在70‑73℃,质量百分比为1.0‰的次亚硫酸钠溶液中漂白60min,漂白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漂白时溶液与猴腿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3)漂白后的猴腿在95℃以上水中煮沸60min,煮沸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煮沸时水与猴腿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4)煮沸后的猴腿在鼓泡流量600kg/h流水冷却12小时;

    (5)将流水冷却后的猴腿脱水,控制猴腿含水量为80%;

    (6)脱水后的猴腿至切丁机,切成2‑5mm的丁备用。

    将处理好的红腰豆、猴腿和其他原料按照下列质量百分比制备酱料:

    红腰豆10%;猴腿60%;I+G4%;红辣椒0.03%;孜然0.04%;辣椒油0.03%;豆瓣酱13%;其余为水。

    制备酱料工艺为:

    (1)将上述配比原料边加热边搅拌至温度达到85℃以上;

    (2)将调配后的以每瓶180g酱料灌装,由机器封口;

    (3)将封口后的灌装酱料由杀菌斧93℃杀菌60min,制成成品。

    实施例3

    制备一种孜然山野菜酱。

    原料准备:干品红腰豆、新鲜的山芹菜、鸡肉粉和猪肉粉、红辣椒、孜然、辣椒油、豆瓣酱。

    对原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车间。

    原料处理:干品红腰豆进入车间后的前处理工艺为,

    (1)进入车间的红腰豆由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红腰豆0‑5℃水中浸泡12小时;

    (3)浸泡后的红腰豆水煮1‑2小时;

    (4)水煮后的红腰豆由流水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

    山芹菜进入车间后的前处理工艺方法为,

    (1)进入车间的山芹菜由清洗机清洗,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山芹菜在70‑73℃,质量百分比为1.0‰的次亚硫酸钠溶液中漂白60min,漂白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漂白时溶液与山芹菜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3)漂白后的山芹菜在95℃以上水中煮沸60min,煮沸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煮沸时水与山芹菜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4)煮沸后的山芹菜在鼓泡流量600kg/h流水冷却12小时;

    (5)将流水冷却后的山芹菜脱水,控制山芹菜含水量为80%;

    (6)脱水后的山芹菜至切丁机,切成2‑5mm的丁备用。

    将处理好的红腰豆、山芹菜和其他原料按照下列质量百分比制备酱料:

    红腰豆10%;山野菜50%;鸡肉粉2%;猪肉粉3%;红辣椒0.06%;孜然0.06%;辣椒油0.02%;豆瓣酱5%;其余为水。

    制备酱料工艺为:

    (1)将上述配比原料边加热边搅拌至温度达到85℃以上;

    (2)将调配后的以每瓶180g酱料灌装,由机器封口;

    (3)将封口后的灌装酱料由杀菌斧93℃杀菌60min,制成成品。

    实施例4

    制备一种孜然山野菜酱。

    原料准备:干品红腰豆、盐度在18%以上的蕨菜和薇菜、味精、红辣椒、孜然、辣椒油、豆瓣酱。

    对原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车间。

    原料处理:干品红腰豆进入车间后的前处理工艺为,

    (1)进入车间的红腰豆由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红腰豆0‑5℃水中浸泡12小时;

    (3)浸泡后的红腰豆水煮1‑2小时;

    (4)水煮后的红腰豆由流水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

    盐渍蕨菜进入车间后的前处理工艺方法为,

    (1)进入车间的蕨菜由清洗机清洗,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蕨菜在70‑73℃,质量百分比为1.0‰的次亚硫酸钠溶液中漂白60min,漂白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漂白时溶液与蕨菜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3)漂白后的山野菜在95℃以上水中煮沸60min,煮沸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煮沸时水与蕨菜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4)煮沸后的蕨菜在鼓泡流量600kg/h流水冷却12小时;

    (5)将流水冷却后的蕨菜脱水,控制蕨菜含水量为80%;

    (6)脱水后的蕨菜至切丁机,切成2‑5mm的丁备用。

    盐渍薇菜的前处理工艺与盐渍蕨菜的前处理工艺相同。

    将处理好的红腰豆、蕨菜、薇菜和其他原料按照下列质量百分比制备酱料:

    红腰豆5%;蕨菜30%;薇菜25%;味精4%;红辣椒0.02%;孜然0.06%;辣椒油0.03%;豆瓣酱8%;其余为水。

    制备酱料工艺为:

    (1)将上述配比原料边加热边搅拌至温度达到85℃以上;

    (2)将调配后的以每瓶180g酱料灌装,由机器封口;

    (3)将封口后的灌装酱料由杀菌斧93℃杀菌60min,制成成品。

    实施例5

    制备一种孜然山野菜酱。

    原料准备:新鲜的山芹菜、鸡精、红辣椒、孜然、辣椒油、豆瓣酱。

    对原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车间。

    原料处理:山芹菜进入车间后的前处理工艺方法为,

    (1)进入车间的山芹菜由清洗机清洗,人工筛选;

    (2)筛选后的山芹菜在70‑73℃,质量百分比为1.0‰的次亚硫酸钠溶液中漂白60min,漂白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漂白时溶液与山芹菜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3)漂白后的山芹菜在95℃以上水中煮沸60min,煮沸后迅速冷却到25℃以下备用,煮沸时水与山芹菜的质量百分比为6∶3‑5;

    (4)煮沸后的山芹菜在鼓泡流量600kg/h流水冷却12小时;

    (5)将流水冷却后的山芹菜脱水,控制山芹菜含水量为80%;

    (6)脱水后的山芹菜至切丁机,切成2‑5mm的丁备用。

    将处理好的红腰豆、山芹菜和其他原料按照下列质量百分比制备酱料:

    山芹菜80%;鸡精2%;红辣椒0.04%;孜然0.08%;辣椒油0.02%;豆瓣酱8%;其余为水。

    制备酱料工艺为:

    (1)将上述配比原料边加热边搅拌至温度达到85℃以上;

    (2)将调配后的以每瓶180g酱料灌装,由机器封口;

    (3)将封口后的灌装酱料由杀菌斧93℃杀菌60min,制成成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领域。对蕨菜、刺嫩芽、薇菜、黄瓜香、猴腿、山芹菜等山野菜进行深加工,配合红腰果、鲜味调料、红辣椒、香辛料、豆瓣酱和水制备孜然山野菜酱。其独特的加工工艺不仅能够保留山野菜的鲜美,更加保留了山野菜的营养成分。同时在酱料中加入了孜然,使其酱料口感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本发明所述的孜然山野菜酱及其制备方法,延伸了山野菜的工业生产链,使山野菜以更丰富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