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素的水基性农药制剂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207724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79622.7

申请日:

2010.05.21

公开号:

CN101822250A

公开日:

2010.09.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N 43/16申请公布日:201009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3/16申请日:20100521|||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3/16; A01N25/04; 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43/16

申请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石志琦; 王春梅; 陈浩; 范永坚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蛇床子素水基性农药制剂及其应用,该蛇床子素水基性农药制剂包括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制剂。经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制剂的水溶性好,经过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水基性三种制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经过对农作物抗菌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制剂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进一步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制剂的毒性低,因此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绿色环保的抗菌杀虫农用制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蛇床子素悬浮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0.1~50%、润湿分散剂1~5%、增粘剂0.2~5%、防冻剂0.1~5%、消泡剂0.2~4%、余量用水补至10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分散剂为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长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硫酸酯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粘剂为聚乙烯醇、黄原胶、海藻酸钠、黄原酸胶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或聚醚类。
5: 一种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0.1~50%、乳化剂10~20%、增溶剂1~15%、稀释溶剂10~20%,余量用水补至10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溶性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馁盐、烷基苯磺酸盐、烷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的增溶剂为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8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稀释溶剂为酮类、醇类或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7: 一种蛇床子素微乳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0.1~50%、乳化剂5~20%、防冻剂和稳定剂0.1~5%、稀释溶剂10~30%,余量用水补至100%。
8: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在用于防治瓜果、蔬菜、禾谷作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中的应用。
9: 权利要求5所述的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在用于防治瓜果、蔬菜、禾谷作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中的应用。
10: 权利要求7所述的蛇床子素微乳剂在用于防治瓜果、蔬菜、禾谷作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中的应用。

说明书


蛇床子素的水基性农药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制剂,具体涉及以蛇床子素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水基性农药制剂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香豆素类化合物蛇床子素化学名称为8-(3-甲基-2-丁烯基)甲醚繖形酮,是伞形花科植物蛇床子中主要成分,也是欧前胡、圆当归、毛当归、栓翅芹的根和根茎,以及芸香科植物八角、黄皮的根皮,单叶芸香等的地上部分的活性成分。该化合物的杀虫抑菌活性已经有多项报道。中国发明专利(ZL 200410069127.5)“蛇床子素及其复配组合物防治作物白粉病”公开了蛇床子素及其复配组合物防治作物白粉病的使用技术和效果。中国发明专利(ZL200610098286.7)“蛇床子素及其复配物在制备防治水稻稻曲病农药中的应用”公开了关于蛇床子素与腈菌唑、井冈霉素复配物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应用。蛇床子素属于内酯型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其结构决定其水溶性差,不易作成水溶性剂型,但农业上使用的农药制剂大多以水为稀释溶剂进行施药,且蛇床子素由于是内酯型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太稳定,尤其在碱性环境下内酯环结构容易开环,从而失去杀虫抗菌的作用,市场上使用的蛇床子素农用制剂由于稳定性不好,长期储存后杀虫或抗菌的效果降低甚至药效消失,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质量稳定且效果好的蛇床子素水基性制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溶性好且性质稳定的蛇床子素水基性制剂,该水基性制剂包括蛇床子素悬浮制剂、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和蛇床子素微乳剂,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蛇床子素水基性制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蛇床子素悬浮制剂,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0.1~50%、润湿分散剂1~5%、增粘剂0.2~5%、防冻剂0.1~5%、消泡剂0.2~4%、余量用水补至100%。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1~40%、润湿分散剂1~3%、增粘剂0.5~3%、防冻剂0.5~3%、消泡剂0.5~3%、余量用水补至100%。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15~30%、润湿分散剂1~3%、增粘剂1~3%、防冻剂0.5~2%、消泡剂1~3%、余量用水补至100%。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润湿分散剂为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长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硫酸酯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加入润湿分散剂后极性较小的蛇床子素可以充分分散在分散剂中,然后借助分散剂的高极性溶于水等极性大的溶剂中,从而可以解决蛇床子素的水溶性差的问题。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增粘剂为聚乙烯醇、黄原胶、海藻酸钠、黄原酸胶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或聚醚类。加入防冻剂可以使制剂在低温下不会凝固,可以保持质量稳定。

    一种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0.1~50%、乳化剂10~20%、增溶剂1~15%、稀释溶剂10~20%,余量用水补至100%。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1~50%、乳化剂10~20%、增溶剂5~10%、稀释溶剂10~15%,余量用水补至100%。

    作为更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10~35%、乳化剂10~15%、增溶剂5~10%、稀释溶剂10~15%,余量用水补至100%。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水溶性液剂,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缩合物、烷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馁盐、烷基苯磺酸盐、烷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本发明选用非离子型和离子型的乳化剂,乳化剂分散在分散质的表面时,可形成薄膜或双电层,可使分散相带有电荷,这样就能阻止分散相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使形成的乳浊液比较稳定。当把极性较低的蛇床子素加入到乳化剂中后,蛇床子素溶于乳化剂得到透明的液体。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水溶性液剂,所述的增溶剂可为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80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增溶剂后可以提高蛇床子素的水溶性,本发明优选能增加蛇床子素的水溶性,但又不会破坏蛇床子素结构的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吐温-8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稀释溶剂为酮类、醇类或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如丙酮、丁酮、环己酮,甲醇、乙醇、丙醇等。醇类化合物的溶解性好,能使蛇床子素溶解,且醇类化合物又能溶于水等极性大的溶剂,因此加入乙醇等稀释剂再配合增溶剂的增溶作用,可以使极性低,结构不稳定的蛇床子素水溶性增强,且结构能够保持稳定。

    一种蛇床子素微乳剂,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0.1~50%、乳化剂5~20%、防冻剂和稳定剂0.1~5%、稀释溶剂10~30%,余量用水补至100%。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微乳剂,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1~50%、乳化剂5~15%、防冻剂和稳定剂1~5%、稀释溶剂15~30%,余量用水补至100%。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微乳剂,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床子素10~40%、乳化剂10~15%、防冻剂和稳定剂1~3%、稀释溶剂15~30%,余量用水补至100%。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乳化剂为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苯乙基附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本发明选用非离子型和离子型的乳化剂,乳化剂分散在分散质的表面时,可形成薄膜或双电层,可使分散相带有电荷,这样就能阻止分散相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使形成的乳浊液比较稳定。当把极性较低的蛇床子素加入到乳化剂中后,蛇床子素能充分溶于乳化剂得到透明的液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防冻剂和稳定剂为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加入防冻剂和稳定剂后蛇床子素水性微乳剂具有很好的防冻效果,尤其是稳定性好,能够长期储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稀释溶剂为酮类、醇类或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如丙酮、丁酮、环己酮,甲醇、乙醇、丙醇等。醇类化合物的溶解性好,能使蛇床子素溶解,且醇类化合物又能溶于水等极性大的溶剂,因此加入乙醇等稀释剂可以使极性低,结构不稳定的蛇床子素水溶性增强,且结构能够保持稳定。

    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或微乳剂在用于防治瓜果、蔬菜、禾谷作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或微乳剂特别在用于防治黄瓜、南瓜、西葫芦、西瓜、苦瓜、香瓜、草莓、苹果、葡萄、香蕉、芒果、辣椒、番茄白粉病、霜霉病中的应用。

    蛇床子素悬浮制剂的制备方法:将蛇床子素原药和润湿分散剂、增粘剂、防冻剂、消泡剂和少量的水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把物料加入到砂磨机进行砂磨,然后用水补至100%,再砂磨使物料达到要求粒剂即得到悬浮剂。

    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的制备方法,将蛇床子素原药和乳化剂、增溶剂和稀释溶剂,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然后用水补至100%,再充分混溶,即得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

    蛇床子素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将蛇床子素原药用溶剂溶解,待其充分溶解后进行搅拌,搅拌时加入乳化剂、防冻剂和稳定剂,待上述体系混匀后,再将水慢慢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再充分搅拌均匀即得微乳剂产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以蛇床子素为主要活性成分,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添加了能增加蛇床子素水溶性的助溶剂和能使蛇床子素稳定性提高的稳定剂,且对各组分进行科学配比,得到的蛇床子素水基性制剂,包括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这三种制剂的水溶性好,解决了蛇床子素水溶性差,不能广泛应用的问题。

    且经过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表明活性成分蛇床子素在这三种水基性制剂中稳定性好,不易失效;同时经过对作物抗菌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进一步显示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水基性制剂的毒性低,使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蛇床子素悬浮制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蛇床子素15%、润湿分散剂: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1.5%、增粘剂:黄原胶0.5%、防冻剂:乙二醇1%、消泡剂:有机硅1.5%、余量即用水补至100%。(批号01)

    实施例2

    蛇床子素悬浮制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蛇床子素1%、润湿分散剂:烷基苯磺酸盐1%、增粘剂:聚乙烯醇1%、防冻剂:丙二醇0.3%、消泡剂:聚乙醚2%、余量即用水补至100%。(批号02)

    实施例3

    蛇床子素悬浮制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蛇床子素40%、润湿分散剂: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增粘剂:海藻酸钠4%、防冻剂:甘油3%、消泡剂:聚丙醚4%、余量即用水补至100%。(批号03)

    实施例4

    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蛇床子素:30%、稀释溶剂:乙醇15%、增溶剂:聚乙烯醇8%、乳化剂: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8%、余量即用水补至100%。(批号04)

    实施例5

    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蛇床子素:1%、溶剂:乙醇10%、增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乳化剂: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馁盐15%、余量即用水补至100%。(批号05)

    实施例6

    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蛇床子素:15%、稀释溶剂:丙酮15%、增溶剂:6%吐温-80、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2%、余量即用水补至100%。(批号06)

    实施例7

    蛇床子素微乳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蛇床子素50%,稀释溶剂:乙醇20%、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15%、防冻剂:甘油0.2%、余量即用水补至100%。(批号07)

    实施例8

    蛇床子素微乳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蛇床子素1%,稀释溶剂:丙酮30%、乳化剂: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防冻剂和稳定剂:丙二醇2%、余量即用水补至100%。(批号08)

    实施例9

    蛇床子素微乳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蛇床子素15%,稀释溶剂:甲苯30%、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20%、防冻剂和稳定剂:乙二醇3%、余量即用水补至100%。(批号09)

    实施例10:浓度为50%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的毒性检测实验

    本试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所要求的SOP体系进行设计和实施。检测结果如下:

    50%蛇床子素悬浮制剂的毒性检测结果:

    大鼠急性经口LD50 属微毒类农药

                      ♀>5000mg/Kg,属微毒类农药

    大鼠急性经皮LD50 属微毒类农药

                      ♀>5000mg/Kg,属微毒类农药

    兔眼刺激积分      为4(1h),48h后为0(1∶100)稀释

                      对眼无刺激性。

    兔皮肤刺激积分    为0(4h),对皮肤无刺激性。

    皮肤变态反应      致敏率为0,属弱致敏物。

    5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的毒性检测结果:

    大鼠急性经口LD50属微毒类农药

                      ♀>5000mg/Kg,属微毒类农药

    大鼠急性经皮LD50属微毒类农药

                     ♀>5000mg/Kg,属微毒类农药

    兔眼刺激积分     为4(1h),48h后为0(1∶100)稀释

                     对眼无刺激性。

    兔皮肤刺激积分   为0(4h),对皮肤无刺激性。

    皮肤变态反应     致敏率为0,属弱致敏物。

    50%蛇床子素微乳剂的毒性检测结果:

    大鼠急性经口LD50属微毒类农药

                        ♀>5000mg/Kg,属微毒类农药

    大鼠急性经皮LD50属微毒类农药

                        ♀>5000mg/Kg,属微毒类农药

    兔眼刺激积分        为4(1h),48h后为0(1∶100)稀释

                        对眼无刺激性。

    兔皮肤刺激积分      为0(4h),对皮肤无刺激性。

    皮肤变态反应        致敏率为0,属弱致敏物。

    由以上毒性实验结果得出,本发明提供的浓度为50%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的毒性较低,在大鼠急性经口和经皮实验中,LD50均小于5000mg/kg,属于微毒类农药,符合国家标准。

    实施例11:1%、15%蛇床子素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1试验设计和安排

    1.1药剂

    1.1.1试验药剂

    1%蛇床子素悬浮剂:批号002和15%蛇床子素悬浮剂:批号001。

    1.1.2对照药剂

    雷米特(69%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青岛润生农化有限公司生产,LS20040833)

    1.1.3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表1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处理编号  药剂  施药量(有效成分量)  A1  1%、15%蛇床子素悬浮剂  30g/hm2  A2  1%、15%蛇床子素悬浮剂  22.5g/hm2  A3  1%、15%蛇床子素悬浮剂  18g/hm2  A4  雷米特  714.15g/hm2  A5  空白对照  /


    1.1.4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18.90m2

    重复次数:重复4次

    1.2施药方法

    1.2.1使用方法

    按小区面积称好各处理药剂兑水对黄瓜叶面均匀喷雾。

    1.2.3施药器械

    利农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1.2.4施药时间和次数

    整个试验共施药两次,分别于2009年6月30日施第一次药;2009年7月10日施第二次药。

    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2.1调查时间和次数

    共调查两次。第一次喷药当日(6月30日)先调查各小区发病基数;7月17日调查二次施药后7天的药效。

    2.2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五点取样,每点定两株,每株从下部第3叶起往上调查10片叶。调查标准依《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中GB/T17980.26-2000为准。病级按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比例分为九级: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2.3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表1  1%和15%蛇床子素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试验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供试药剂1%、15%蛇床子素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防效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15%蛇床子素悬浮剂30、22.5、18g/hm2和对照药剂雷米特714.15g/hm2,两次药后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6.94%、72.53%、66.81%和79.29%。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15%蛇床子素悬浮剂30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与对照药剂雷米特714.15g/hm2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15%蛇床子素悬浮剂30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高于22.5、18g/hm2的防效,差异显著;15%蛇床子素悬浮剂22.5、18g/hm2处理间的防效差异显著。

    实施例12  1%、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1试验设计和安排:

    1.1药剂

    1.1.1试验药剂及处理剂量

    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批号05),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批号04),药剂处理为:1%和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22.5g/hm2、18.0g/hm2、15.0g/hm2

    1.1.2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处理为10%世高水分散粒剂45.0g/hm2,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

    1.2小区安排

    13.2.1小区排列:试验小区采用随机排列。

    1.2.2小区面积和重复

    设试验药剂3个处理,对照药剂1个处理,空白对照1个处理,4次重复,共20个小区,小区面积18m2,设保护行。

    1.3施药方式

    1.3.1施药时间和次数

    在草莓初花期,叶片白粉病零星发生时开始用药,果实发病为零,用药时间分别为2009年11月11日、11月18日、11月23日,共用药3次。施药时天气晴朗,棚内无露。

    2调查

    2.1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

    试验田内草莓白粉病前期叶片上仅零星发生,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由于发病较轻,各处理调查全部果实。草莓果实被害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占整个果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占整个果面积的6%~15%;

    5级:病斑占整个果面积的16%~25%;7级:病斑占整个果面积的26%~50%;

    9级:病斑占整个果面积的51%以上。

    2.2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果实发病为零,最后一次后6天(11月29日)调查草莓果实发病情况,试验期间共调查一次。

    2.3调查数据及计算

    根据以上分级方法记录各处理病情,计算病叶(果)率、病情指数、相当防效,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

    

                                                                             

    

                                                                                  

    

    表2  1%和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2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供试药剂1%和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22.5、18、15g/hm2三个处理剂量对草莓白粉病的果面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22.5、18、15g/hm2三个处理剂量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71%、80.35%和69.44%,药效随浓度提高而增加,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45.0g/hm2对草莓白粉病的果面防治效果为81.80%,与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18g/hm2的防治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而显著低于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22.5g/hm2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15g/hm2的防治效果。试验药剂1%和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对草莓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浓度范围内没有药害产生,使用安全,可以在生产上使用,建议使用浓度为22.5-18g/hm2,间隔5~6天,连续使用3~4次。

    实施例13  1%和30%蛇床子素悬浮制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1试验设计和安排:

    1.1药剂

    1.1.1试验药剂及处理剂量

    1%蛇床子素悬浮剂:批号002,15%蛇床子素悬浮剂:批号001。药剂处理为:1%、15%二种浓度的蛇床子素悬浮剂分别设计22.5g/hm2、18.0g/hm2、15.0g/hm2

    1.1.2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处理为10%世高水分散粒剂45.0g/hm2,先正达公司生产。

    1.2小区安排

    13.2.1小区排列:试验小区采用随机排列。

    1.2.2小区面积和重复

    二种浓度的蛇床子素悬浮剂各设3个处理,对照药剂设1个处理,空白对照设1个处理,分别重复4次,每个浓度蛇床子素悬浮剂共设20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8m2

    1.3施药方式

    1.3.1施药时间和次数

    初见零星病斑时用第一次药(3月15日),根据病情发展分别于3月22日、3月29日用第二和第三次药,共用药三次。

    2调查

    2.1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

    每小区随机取4点调查,每点调查2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按叶片上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

    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7级: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9级: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2.2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为零星发病(3月15日),基数视为零;分别于1、3次药后6天调查发病情况,试验期间共调查三次。

    2.3调查数据及计算

    田间调查各处理病叶数并记录病情,根据以上分级方法计算病情指数、相对防效,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浓度为1%蛇床子素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见表3所示:

    表3  1%蛇床子素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1%蛇床子素悬浮剂15.0g/hm2、18.0g/hm2、22.5g/hm2三种给药方式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1%蛇床子素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也在增加。第一次用药后6天1%蛇床子素悬浮剂22.5g/hm2和18.0g/hm2的防治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15.0g/hm2;第三次用药后6天1%蛇床子素悬浮剂各处理的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45.0g/hm2的防治效果在两次调查中均保持在90%左右,高于试验药剂各处理,但第三次用药后与1%蛇床子素悬浮剂22.5g/hm2的防治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第三次用药后6天1%蛇床子素悬浮剂22.5g/hm2、18.0g/hm2、15.0g/hm2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14%、84.84%、76.36%,10%世高水分散粒剂45.0g/hm2的防治效果为93.40%。

    浓度为15%蛇床子素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见表4所示:

    表4  15%蛇床子素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4中可以看出,15%蛇床子素悬浮剂15.0g/hm2、18.0g/hm2、22.5g/hm2三种给药方式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15%蛇床子素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也增加。第三次用药后6天15%蛇床子素悬浮剂22.5g/hm2、18.0g/hm2、15.0g/hm2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60%、86.03%、78.71%,10%世高水分散粒剂给药方式45.0g/hm2的防治效果为93.21%。其中15%蛇床子素悬浮剂22.5g/hm2的防治效果与10%世高水分散粒剂45.0g/hm2的防治效果接近。

    实施例14: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1试验设计和安排

    1.1药剂

    1.1.1试验药剂

    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批号05),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批号04),药剂处理为:1%和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30g/hm2、22.5g/hm2、18.0g/hm2

    1.1.2对照药剂

    雷米特(69%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青岛润生农化有限公司生产,LS20040833)

    1.1.3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处理编号  药剂  施药量(有效成分量)  1  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  30g/hm2  2  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  22.5g/hm2  3  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  18g/hm2  4  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  30g/hm2  5  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  22.5g/hm2  6  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  18g/hm2  7  雷米特  714.15g/hm2  8  空白对照  /


    1.1.4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18.90m2,重复次数:重复4次

    1.2施药方法

    1.2.1使用方法

    按小区面积称好各处理药剂兑水对黄瓜叶面均匀喷雾。

    1.2.3施药器械

    利农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1.2.4施药时间和次数

    整个试验共施药两次,分别于2009年6月30日施第一次药;2009年7月10日施第二次药。

    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2.1调查时间和次数

    共调查两次。第一次喷药当日(6月30日)先调查各小区发病基数;7月17日调查二次施药后7天的药效。

    2.2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五点取样,每点定两株,每株从下部第3叶起往上调查10片叶。调查标准依《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中GB/T17980.26-2000为准。病级按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比例分为九级:

    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2.3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3实验结果

    3.1  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防治黄瓜霜霉病具体实验结果见表5所示:

    表5  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结果

    

    从表5中可以看出,供试药剂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提高。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给药方式30、22.5、18g/hm2和对照药剂雷米特给药方式714.15g/hm2,两次给药后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94%、72.53%、66.81%和79.29%。对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在30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与对照药剂雷米特714.15g/hm2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1%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在30g/hm2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高于给药方式22.5、18g/hm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防治黄瓜霜霉病具体实验结果见表6所示:

    表6  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结果

    

    从表6中可以看出,供试药剂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提高。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给药方式30、22.5、18g/hm2和对照药剂雷米特给药方式714.15g/hm2,两次给药后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27%、76.28%、74.46和82.89%。对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在30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与对照药剂雷米特714.15g/hm2的防治效果相当,差异不显著;30%蛇床子素水溶性液剂在30g/hm2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高于给药方式22.5、18g/hm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15  1%和50%蛇床子素微乳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1试验设计和安排:

    1.1药剂

    1.1.1试验药剂及处理剂量

    1%蛇床子素微乳剂(批号08)和50%蛇床子素微乳剂(批号07)。

    药剂处理为:1%和50%蛇床子素微乳剂22.5g/hm2、18.0g/hm2、15.0g/hm2

    1.1.2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处理为10%世高水分散粒剂45.0g/hm2,先正达公司生产。

    1.2小区安排

    13.2.1小区排列:试验小区采用随机排列。

    1.2.2小区面积和重复

    试验药剂3个处理,对照药剂1个处理,空白对照1个处理,4次重复,共20个小区,小区面积18m2

    1.3施药方式

    1.3.1施药时间和次数

    初见零星病斑时用第一次药(3月15日),根据病情发展分别于3月22日、3月29日用第二和第三次药,共用药三次。

    2调查

    2.1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

    每小区随机取4点调查,每点调查2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按叶片上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

    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

    9级: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2.2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为零星发病(3月15日),基数视为零;每次用药后6天调查发病情况,试验期间共调查四次。

    2.3调查数据及计算

    田间调查各处理病叶数并记录病情,根据以上分级方法计算病情指数、相对防效,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具体实验结果如表7和表8所示:

    表7  1%蛇床子素微乳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结果

    

    从表7中可以看出,供试药剂1%蛇床子素微乳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提高。1%蛇床子素微乳剂施药方式30、22.5、18g/hm2和对照药剂世高水施药方式45.0g/hm2,两次施药后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82%、82.81%、73.15%和83.53%。对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1%蛇床子素微乳剂在给药方式为30、22.5g/hm2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世高水45.0g/hm2的防治效果更佳;1%蛇床子素微乳剂在30、22.5g/hm2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高于给药方式18g/hm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8  50%蛇床子素微乳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8中可以看出,50%蛇床子素微乳剂15.0g/hm2、18.0g/hm2、22.5g/hm2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50%蛇床子素微乳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也在增加。第一、二次用药后6天50%蛇床子素微乳剂22.5g/hm2和18.0g/hm2的防治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15.0g/hm2;第三次用药后6天50%蛇床子素微乳剂各处理的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45.0g/hm2的防治效果在三次调查中均保持在90%左右,高于试验药剂各处理,但第三次用药后与50%蛇床子素微乳剂22.5g/hm2的防治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第三次用药后6天50%蛇床子素微乳剂22.5g/hm2、18.0g/hm2、15.0g/hm2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25%、85.12%、76.42%。

    实施例16蛇床子素水基性制剂(悬浮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的稳定性实验研究

    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如表9所示

    表9蛇床子素悬浮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  蛇床子素含量(%)  ≥0.1


       指标名称  指标  pH值  6.5~7.2  稳定性  合格  倾倒性指标  合格


    根据中国药典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要求,对蛇床子素悬浮剂进行质量稳定性考察,经40℃加速6个月(相当于常温二年)和长期稳定性试验12个月稳定性考察,结果如表10和表11所示:

    表10加速试验6个月稳定性实验结果

    

    表11长期稳定性实验(12个月)结果

    

    结论:由表10和表11实验结果得出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在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12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试验中稳定性好,质量稳定,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结构稳定,能够确保长期储存后仍保持良好的药效,且三种制剂的水溶性等性状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悬浮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对农作物的白粉病和霜霉病等防治作用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具有很好的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效果,同时本发明对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悬浮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进行了毒性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蛇床子素三种制剂为微毒性农药制剂,符合国家规定,为了考察蛇床子素悬浮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的稳定性,根据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实验,由实验结果得出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三种制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期储存不会失效,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剂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绿色环保、高效低毒的农药制剂。

    

蛇床子素的水基性农药制剂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蛇床子素的水基性农药制剂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蛇床子素的水基性农药制剂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蛇床子素的水基性农药制剂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蛇床子素的水基性农药制剂及其应用.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蛇床子素水基性农药制剂及其应用,该蛇床子素水基性农药制剂包括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制剂。经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制剂的水溶性好,经过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水基性三种制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经过对农作物抗菌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蛇床子素悬浮制剂、水溶性液剂和微乳制剂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