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205977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7791.4

申请日:

2009.03.11

公开号:

CN101828901A

公开日:

2010.09.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B 5/00申请公布日:201009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00; A61B3/11

主分类号:

A61B5/00

申请人:

广州市易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辛学刚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城彩频路11号G524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是依据脑溢血急性期的瞳孔跟平常人的不一样,解决辅助医生尽早诊断脑溢血。本发明是基于Windows XP/2003/Vista计算机平台,可方便地采集、检测和分析测量可控光照条件下的双眼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情况,给出客观定量的测量结果,并可显示、存储、打印以及导出/导入瞳孔图像和指标结果。工作原理详见附图。附图:通过数字化定标系统(1)进行瞳孔定标,由图像采集模块(2)、图像传输模块(3)和图像处理模块(4)进行瞳孔图像的拍摄、传输和处理,经脑溢血眼部症状动态数字分析处理系统(5)对处理过后的双眼瞳孔图像进行相应分析,最后根据相关医学规范进行处理,输出结果(6)。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五部分:数字化定标系统、图像采集模块、图像传输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脑溢血眼部症状动态数字分析处理系统。其发明特点是:它针对通常脑溢血急性期的瞳孔跟正常时期不一样的临床特点,进行此系统的开发。通过数字化定标系统解决脑溢血患者通常瘫痪在床,造成的图像拍摄位置不固定的难题。从而起到了帮助医生尽早诊断脑溢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其特征是:可在可控光照条件下采集、检测和分析测量双眼瞳孔大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其特征是:采用数字化定标系统,可以在任意角度和距离拍摄病人眼睛图片,测量精度和结果不受影响。

说明书


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脑溢血的辅助诊断装置,它是一种用于脑溢血眼部症状动态检测处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脑溢血是直接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严重疾病,也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帮助医生尽早诊断脑溢血,基于脑溢血病患者在急性期常出现瞳孔改变的情况,提供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本发明集合了医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算法和机械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尽管瞳孔的检测在吸毒人员和眼科疾病的检测有相似的应用,但从来没有一个系统对脑溢血患者的眼部症状进行动态的数字化分析处理,其他相似的应用主要面对身体康健的人员进行检测,而脑溢血患者通常瘫痪在床,这造成了图像拍摄位置不固定的难题,我们通过完全创新而独有的数字化定标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同时,我们针对脑溢血的相关规范,对图像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其分析结果极大地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正确及早的诊断,也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目前国内尚无应用于脑溢血诊断同类系统的研究开发,我们的发明,在脑溢血诊断方面,为医护人员对脑溢血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辅助诊断技术。

    【发明内容】

    脑溢血病患者在急性期常出现瞳孔改变。目前对瞳孔变化是依靠医生的眼睛和经验来判断,人眼的识别误差为0.2mm,在患者出现症状初期,医生由于眼睛的局限,不能精确和及时地分辨出瞳孔的变化。本发明提供一种脑溢血眼辅助检测诊断系统,它能帮助医护人员对脑溢血患者提供客观、定量、准确和可靠的辅助性诊断依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研制集合了医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算法和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专家合作开发而成。本发明基于Windows XP/2003/Vista计算机(PC)平台,可方便地采集、检测和分析测量可控光照条件下的双眼瞳孔大小(直径)和对光反射情况,给出客观定量的测量结果,并可显示、存储、打印以及导出/导入瞳孔图像和指标结果。对于瞳孔静息过程,本发明可测定最长达10min@5Hz的双眼瞳孔静息图像,给出该期间的瞳孔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及瞳孔震荡(瞳孔不安)等指标;对于瞳孔对光反射过程,本发明发出光刺激,并跟踪双眼瞳孔对光刺激的反应(包括收缩和随后的舒张期),分析得到包括瞳孔最大直径(静息直径)、最小直径(收缩峰值直径)、收缩幅度、收缩比、平均收缩速度、最大收缩速度、初始舒张速度和潜伏期(反应时间)等在内的丰富指标,从而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各类脑溢血症状的判断和诊治。本发明由五部分构成:数字化定标系统、图像采集模块、图像传输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脑溢血眼部症状动态数字分析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脑溢血患者通常瘫痪在床,这造成了图像拍摄位置不固定的难题,本发明通过完全创新而独有的数字化定标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同时,本发明针对脑溢血的相关规范,对图像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其分析结果极大地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正确及早的诊断,也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部件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部件结构图。

    图中,7.眼镜框刻度定标,8.直尺刻度定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数字化定标系统(1)是用来解决在不搬动病人的情况下自由进行脑溢血瞳孔变化拍摄图像时拍摄位置不固定造成的准确度变化,其可校准因眼球表面和摄像头之间距离(物距)的差异而对瞳孔大小计算准确度的影响。图像采集模块(2)进行双眼瞳孔图像的拍摄。拍摄得到的图像经图像传输模块(3)传输到PC机上通过图像处理模块(4)进行相应的图像分割、配准、校正、定标等处理。脑溢血眼部症状动态数字分析处理系统(5)对处理过后的双眼瞳孔图像进行摄像、视频记录和分析处理,然后根据指标以及瞳孔对光反射动态特征及其神经传导机制的数值指标以及脑溢血相关医学规范进行处理,输出结果(6)。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数字化定标系统(1)采用眼镜框刻度定标(7)进行定标跟踪,然后由专用的算法对其进行分析,校准因眼球表面和摄像头之间距离(物距)的差异而对瞳孔大小计算准确度的影响。之后通过图像采集模块(2)、图像传输模块(3)和图像处理模块(4)进行双眼瞳孔图像的拍摄、传输和处理后,经脑溢血眼部症状动态数字分析处理系统(5)对处理过后的双眼瞳孔图像进行相应分析,最后根据相关医学规范进行处理,输出结果(6)。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数字化定标系统(1)采用直尺刻度定标(8)进行定标跟踪,然后由专用的算法对其进行分析,校准因眼球表面和摄像头之间距离(物距)的差异而对瞳孔大小计算准确度的影响。之后通过图像采集模块(2)、图像传输模块(3)和图像处理模块(4)进行双眼瞳孔图像的拍摄、传输和处理后,经脑溢血眼部症状动态数字分析处理系统(5)对处理过后的双眼瞳孔图像进行相应分析,最后根据相关医学规范进行处理,输出结果(6)。

    

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脑溢血辅助检测诊断系统,是依据脑溢血急性期的瞳孔跟平常人的不一样,解决辅助医生尽早诊断脑溢血。本发明是基于WindowsXP/2003/Vista计算机平台,可方便地采集、检测和分析测量可控光照条件下的双眼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情况,给出客观定量的测量结果,并可显示、存储、打印以及导出/导入瞳孔图像和指标结果。工作原理详见附图。附图:通过数字化定标系统(1)进行瞳孔定标,由图像采集模块(2)、图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