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20514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87978.5

申请日:

2010.06.01

公开号:

CN101856455A

公开日:

2010.10.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6申请日:2010060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 A61P17/16; A61K35/0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

申请人: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肖进强

地址:

125000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锦葫路13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代理人:

刘忠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双花20-40g,连翘10-20g,大黄5-15g,公英10-25g,地丁5-15g,紫草5-10g,黄芩5-15g,甘草5-10g,赤勺5-15g,黄柏5-15g,拳参5-10g,白花蛇草5-15g,丹参5-15g,蒺藜10-20g,北豆根5-10g,土茯苓30-60g,苦参5-10g,天花粉10-20g和龙骨5-15g制备成。本发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湿止痒,对各型银屑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双花20-40g,连翘10-20g,大黄5-15g,公英10-25g,地丁5-15g,紫草5-10g,黄芩5-15g,甘草5-10g,赤勺5-15g,黄柏5-15g,拳参5-10g,白花蛇草5-15g,丹参5-15g,蒺藜10-20g,北豆根5-10g,土茯苓30-60g,苦参5-10g,天花粉10-20g和龙骨5-15g制备成。

说明书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商品名称为百草银屑胶囊。
背景技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古称为“白疟”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在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
银屑病大体可分四种类型,其一是寻常性银屑病,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以头皮、腰骶部、肘膝和四肢为常见;其二是脓疱型银屑病,包括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多急性发作,很快泛发全身,伴有高热;其三是关节型银屑病,又称银屑病性关节炎;其四是红皮病型银屑病,又称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上述二、三和四类银屑炎较少见或不多见。
银屑病不仅有损患者外观形象,而且因奇痒和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精神压力。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用煤焦油软膏、卡泊三醇软膏、芥子气软膏局部涂擦,这些药能使皮肤损坏消退,但不能防止复发,而且疗程长,另外,采用口服维A酸、甲氨喋呤或环孢素等方法,虽能暂时有效,但停药后极易复发,并且对造血系统和肝肾皆有损伤。
银屑病较易诊断,应注意与玫瑰糠疹和脂溢性皮类相鉴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程短、见效快,不易复发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胶囊。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是由双花20-40g,连翘10-20g,大黄5-15g,公英10-25g,地丁5-15g,紫草5-10g,黄芩5-15g,甘草5-10g,赤勺5-15g,黄柏5-15g,拳参5-10g,白花蛇草5-15g,丹参5-15g,蒺藜10-20g,北豆根5-10g,土茯苓30-60g,苦参5-10g,天花粉10-20g和龙骨5-15g制备成。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是取上述配方混合,浸泡12小时,煎煮三次每次煎煮2-3小时,分别过滤,合并滤液,煎药液至膏状,然后放入烘箱内干燥,粉碎,过100目筛,以零号胶囊分装,即得。
使用方法:
口服,每日三次,每次6粒,一个月为一疗程。
所选择中药组成的功效与主治:
双花:清热解毒,专治疮痈疖肿。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大黄: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公英:清热利湿。
地丁:清热解毒治疮疡。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赤芍:养血敛阳散邪行血。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拳参:清热解毒祛湿散痛肿。
白花蛇草:清热利湿,解毒消痛。
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止痛。
蒺藜:祛风止痒。
北豆根:清热解毒散肿止痛。
土茯苓:解毒利湿。
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天花粉:清热泻火,排毒消肿。
龙骨: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药物组成共同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湿止痒,对各型银屑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药物成分在中药学中均有记载,属于常用药,没有明显的毒理作用,所以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口服使用,以上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五年,疗效显著。
本申请人所属医院用本发明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即用百草银屑胶囊多年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很受患者欢迎。为申报专利,又进一步作了试验。
临床资料:选择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男78例,女42例,平均年龄32.0岁(21-70岁)。病程2-42年。点滴状70例,斑块状50例。
诊断标准:躯干、四肢皮损以浸润性暗红斑为主,大小不等,增生肥厚明显,自觉瘙痒,皮损上覆银白鳞屑,刮除鳞屑可见基底有一层光亮的薄膜,薄膜下可见点状出血。
疗效判定:纳入标准符合寻常型和脓疱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且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1)评分,并记录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为60%-89%,进步:疗效指数为20%-59%;无效:疗效指数<20%。治愈加显效例数的百分比计为有效率。
不良反应:患者有烧灼感5例,主要是银屑酊涂剂擦皮肤刺激症状,停药或减少用药次数后,刺激症状很快缓解。
结果:两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四周后疗效见表1,从表1可见,口服结合外擦剂和单纯口服胶囊治疗银屑病患者治愈率比较X2=13.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口服胶囊结合外用擦剂和单纯口服胶囊治疗银屑病患者四周后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治疗  显效  进步  无效  治愈率  有效率  口服胶  囊结合  外用擦  剂  70  58  10  2  0  82.6  97.1  单纯口  服胶囊  50  33  13  4  0  66.0  9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是双花30g、连翘15g、大黄10g、公英18g、地丁8g、紫草7g、黄芩8g、甘草7g、赤芍7g、黄柏7g、拳参7g、白花蛇草8g、丹参7g、蒺藜15g、北豆根7g、土茯苓50g、苦参7g、无花粉15g和龙骨7g制备成。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是双花20g、连翘10g、大黄5g、公英5g、地丁5g、紫草5g、黄芩5g、甘草5g、赤芍5g、黄柏5g、拳参5g、白花蛇草5g、丹参5g、蒺藜10g、北豆根5g、土茯苓30g、苦参5g、无花粉10g和龙骨5g制备成。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是双花40g、连翘20g、大黄15g、公英25g、地丁15g、紫草10g、黄芩15g、甘草10g、赤芍15g、黄柏15g、拳参10g、白花蛇草15g、丹参10g、蒺藜20g、北豆根10g、土茯苓60g、苦参10g、无花粉20g和龙骨15g制备成。
典型病例:
例1、张XX,男,34岁。
主述:全身起红色皮疹,奇痒已半月。
现病史:半月前因雨淋后发现躯干部出现红色皮疹,后来逐渐增多而且表面有白屑,瘙痒明显,曾在XX医院诊断为急性银屑病,治疗半个月,未见好转,皮损泛发全身,遂来我院治疗。
检查:一般内科检查未见异常。皮肤检查头发内、躯干、四肢泛发玉米粒大小之红色斑,表面附着白色鳞屑,日光下发光,鳞屑周围有红晕,其鳞红色浸间,鳞屑强行剥离后底面可见筛状出血点,下肢皮损部分融合成片,舌红苔黄白,脉弦滑数。
诊断: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
中医辩证:感受寒湿郁滞化热发为牛皮癣。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散风。
方药:白草胶囊每次6粒,每日三次服用,同时外涂我院发明的银屑酊涂剂(已同日申报专利),每日二次外涂。
上方:连服治疗半个月后,红退,上半身皮疹基本消退,又继续用药一个月后;红斑鳞屑全都消失而愈近四年未见复发。
例2、白X,男,80岁。
主述:全身弥漫性潮红,脱屑,2年余。
现病史;2年前先在头顶、四肢出现散在红斑,表面白屑,曾去多家医院诊治,确诊为牛皮癣,用药情况不详,始终不见好转,故来本院治疗。
检查:从头到足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轻度肿胀,表皮有白色皮屑。化验,血常规正常,尿常规蛋白(+++)白细胞5-6,白细胞0-1,上皮细胞0-1,尿糖(---)。舌质红无苔,脉弦数。
诊断;红皮病型银屑病。
辩证:湿热内蕴,血热炽盛。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活血。
方药:服用白草胶囊每次6粒,每日三次,同时外擦白草酊涂剂每日二次外擦。
按上述方法治疗一个月后,皮肤发红逐渐减退,鳞屑减少,两手背及下肢肿已全消,继用上述方法治疗一个月,皮色发红全退已无鳞屑,皮肤大部分色素沉着,脉弦滑舌苔薄,舌质淡,尿检查蛋白(+)红细胞1-2,余无异常,继服上述方法半个月,症状消失,尿检阴性,临床痊愈。
例3、王XX,男,63岁。
主述:全身泛发红斑,起脓疮,已4年。
现病史:4年前发现肘部出现红斑,脓疱,有鳞屑,时轻时重。曾在x医院诊断:脓疱性牛皮癣。曾用过组织疗法,肌肉注射维生素D12,口服强的松每日40mg,外用芥子气软膏,连续用药两个月余,开始缓解,停药一周后又复发,以后又多方医治未果,故来诊治。
检查,四肢、躯干密布红斑鳞屑,个别皮损上有脓疱,双肘部、背后皮疹融合成片,银白色鳞屑较厚,基底潮红浸润明显。
舌红苔腻,脉弦滑。
诊断:脓疱型银屑病。
辩证:湿热内蕴,气血失和,兼感毒邪。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服用自草胶囊每次6粒,每日三次,同时外擦白草酊涂剂一日三次外涂。
经上述方法治疗一个半月后大部分皮损消退,肘、背部皮损未退净仍痒,前方继用一个月,原皮损处已光滑,痒止。半年后来门诊复查,病情稳定未复发。
例4、刘XX,男,42岁。
病史:患者20年前先在双肘、膝出现散生红斑,表面污垢脱屑,双手足肿胀。
舌质红,脉弦滑数。X线拍片双手脂及足趾关节间隙变窄可见帽状改变。
化验检查:血沉94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一)。
诊断:关节病型红皮病型银屑病。
辩证,寒湿瘀阻经络,郁久化热,毒热炽盛。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活血通络。
方药:服用白草银屑胶囊每次6粒,每日三次,外用白草酊涂剂日二次外擦,同时口服双酮嗉每日0.4克。
经上方治疗二个月全身皮损消退,仅小腿残留小片皮疹,关节疼痛缓解,以双酮嗉日量0.2克维持巩固治疗。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双花20-40g,连翘10-20g,大黄5-15g,公英10-25g,地丁5-15g,紫草5-10g,黄芩5-15g,甘草5-10g,赤勺5-15g,黄柏5-15g,拳参5-10g,白花蛇草5-15g,丹参5-15g,蒺藜10-20g,北豆根5-10g,土茯苓30-60g,苦参5-10g,天花粉10-20g和龙骨5-15g制备成。本发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湿止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