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噎嗝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噎嗝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大黄1~50份、陈皮1~100份、广木香1~100份、香附子1~120份、降香1~100份、沉香1~50份、零陵香1~100份、苏合香1~100份、安息香1~100份、火麻仁1~50份、柿楴1~30份、当归1~100份、白芍1~100份、天花粉1~100份、石菖蒲1~150份、冰片1~30份、樟脑1~30份、蟾酥1~20份、天麻1~50份、土鳖虫1~50份、磁石1~50份、琥珀1~50份、朱砂1~50份、炙山甲1~50份、川芎1~50份、桂枝1~50份、延胡索1~100份、姜黄1~100份、炙乳香1~50份、炙没药1~50份、枳实1~120份、川楝子1~100份、佛手1~100份、九香虫1~50份、神曲1~100份。
优选为:
大黄15份、陈皮50份、广木香20份、香附子30份、降香20份、沉香10份、零陵香20份、苏合香20份、安息香20份、火麻仁15份、柿楴20份、当归20份、白芍20份、天花粉30份、石菖蒲5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蟾酥5份、天麻15份、土鳖虫15份、磁石15份、琥珀10份、朱砂15份、炙山甲15份、川芎15份、桂枝15份、延胡索20份、姜黄20份、炙乳香10份、炙没药10份、枳实50份、川楝子30份、佛手20份、九香虫15份、神曲15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莱菔子1~50份、郁李仁1~50份、五味子1~50份、乌梅1~50份、山楂1~50份、麦芽1~50份、鸡内金1~50份、砂仁1~50份、厚朴1~50份、苍术1~50份、薤白1~50份、芦荟1~50份、三棱1~50份、莪术1~50份、丹参1~50份、红花1~50份、桃仁1~50份、玫瑰花1~50份、白僵蚕1~50份、鸡血藤1~50份。
优选为:
莱菔子15份、郁李仁10份、五味子10份、乌梅10份、山楂10份、麦芽15份、鸡内金15份、砂仁15份、厚朴10份、苍术10份、薤白15份、芦荟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丹参15份、红花10份、桃仁10份、玫瑰花10份、白僵蚕15份、鸡血藤15份。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则”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为指导:内服: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5)散剂:每天三次,每次3~5克,温水送服。
本发明针对噎嗝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觉症状,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
[实施例1] 胶囊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大黄15份、陈皮50份、广木香20份、香附子30份、降香20份、沉香10份、零陵香20份、苏合香20份、安息香20份、火麻仁15份、柿楴20份、当归20份、白芍20份、天花粉30份、石菖蒲5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蟾酥5份、天麻15份、土鳖虫15份、磁石15份、琥珀10份、朱砂15份、炙山甲15份、川芎15份、桂枝15份、延胡索20份、姜黄20份、炙乳香10份、炙没药10份、枳实50份、川楝子30份、佛手20份、九香虫15份、神曲15份、莱菔子15份、郁李仁10份、砂仁15份、厚朴10份、苍术10份、薤白15份、芦荟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丹参15份、红花10份、桃仁10份、玫瑰花10份。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2] 颗粒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大黄15份、陈皮50份、广木香20份、香附子30份、降香20份、沉香10份、零陵香20份、苏合香20份、安息香20份、火麻仁15份、柿楴20份、当归20份、白芍20份、天花粉30份、石菖蒲5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蟾酥5份、天麻15份、土鳖虫15份、磁石15份、琥珀10份、朱砂15份、炙山甲15份、川芎15份、桂枝15份、延胡索20份、姜黄20份、炙乳香10份、炙没药10份、枳实50份、川楝子30份、佛手20份、九香虫15份、神曲15份、莱菔子15份、郁李仁10份、砂仁15份、厚朴10份、苍术10份、薤白15份、芦荟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丹参15份、红花10份、桃仁10份、玫瑰花10份。
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粉做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 片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大黄15份、陈皮50份、广木香20份、香附子30份、降香20份、沉香10份、零陵香20份、苏合香20份、安息香20份、火麻仁15份、柿楴20份、当归20份、白芍20份、天花粉30份、石菖蒲5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蟾酥5份、天麻15份、土鳖虫15份、磁石15份、琥珀10份、朱砂15份、炙山甲15份、川芎15份、桂枝15份、延胡索20份、姜黄20份、炙乳香10份、炙没药10份、枳实50份、川楝子30份、佛手20份、九香虫15份、神曲15份、莱菔子15份、郁李仁10份、砂仁15份、厚朴10份、苍术10份、薤白15份、芦荟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丹参15份、红花10份、桃仁10份、玫瑰花10份。
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0~1200目细筛后,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4] 丸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大黄15份、陈皮50份、广木香20份、香附子30份、降香20份、沉香10份、零陵香20份、苏合香20份、安息香20份、火麻仁15份、柿楴20份、当归20份、白芍20份、天花粉30份、石菖蒲5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蟾酥5份、天麻15份、土鳖虫15份、磁石15份、琥珀10份、朱砂15份、炙山甲15份、川芎15份、桂枝15份、延胡索20份、姜黄20份、炙乳香10份、炙没药10份、枳实50份、川楝子30份、佛手20份、九香虫15份、神曲15份、莱菔子15份、郁李仁10份、砂仁15份、厚朴10份、苍术10份、薤白15份、芦荟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丹参15份、红花10份、桃仁10份、玫瑰花10份。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后过600~1000目筛后,制成丸剂即得。
[实施例5]口服液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大黄15份、陈皮50份、广木香20份、香附子30份、降香20份、沉香10份、零陵香20份、苏合香20份、安息香20份、火麻仁15份、柿楴20份、当归20份、白芍20份、天花粉30份、石菖蒲5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蟾酥5份、天麻15份、土鳖虫15份、磁石15份、琥珀10份、朱砂15份、炙山甲15份、川芎15份、桂枝15份、延胡索20份、姜黄20份、炙乳香10份、炙没药10份、枳实50份、川楝子30份、佛手20份、九香虫15份、神曲15份、莱菔子15份、郁李仁10份、砂仁15份、厚朴10份、苍术10份、薤白15份、芦荟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丹参15份、红花10份、桃仁10份、玫瑰花10份。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经三次煎煮后,将三次滤液混合,滤过,浓缩至
规定的浓度,放冷,原液灌封,辐照灭菌,检验后,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实施例6] 散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大黄15份、陈皮50份、广木香20份、香附子30份、降香20份、沉香10份、零陵香20份、苏合香20份、安息香20份、火麻仁15份、柿楴20份、当归20份、白芍20份、天花粉30份、石菖蒲5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蟾酥5份、天麻15份、土鳖虫15份、磁石15份、琥珀10份、朱砂15份、炙山甲15份、川芎15份、桂枝15份、延胡索20份、姜黄20份、炙乳香10份、炙没药10份、枳实50份、川楝子30份、佛手20份、九香虫15份、神曲15份、莱菔子15份、郁李仁10份、砂仁15份、厚朴10份、苍术10份、薤白15份、芦荟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丹参15份、红花10份、桃仁10份、玫瑰花10份。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600目筛后即得。
[实验例]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噎嗝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一、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56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最小者只有1岁。
二、治疗方法:
用法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5)散剂:每天三次,每次3~5克,温水送服。
疗程:一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疗程。
三、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显效: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心情舒畅,精神很好。
有效:体征及症状有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
无效:体征无改变,症状如前。
四、典型病例:
1、周某,女,51岁,干部。
患者4年前起病,病前因家事经常郁郁不乐,继而常在吃饭时候呃逆,持续约l月余。此后自感食物在胸骨后部梗阻,吞咽障碍,吃饭需用开水冲吞才能咽下,且症状逐渐加重,甚至连进食半流质稀粥也感吞咽困难,如勉强吞下即呕吐。经内服中西药、针灸、理疗、埋线等治疗,均未见显著疗效,病情反复,历时3年之久。诊见:身体消瘦,营养状态较差,精神倦怠,情绪苦闷,舌质红,洁净无苔,脉弦细。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自觉吞咽食物梗阻感显著减轻,3天内只偶然出现呃逆,可进食稀粥,心情也颇为舒畅。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患者喜气洋洋,述说吞咽食物梗阻感已经消失,进食时胸骨后已无梗阻感,更无呕逆,虽进食普通饭食可不用开水送吞,每日三餐饭量如常(共8两).大小便均正常。为巩固疗效。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痊愈,4年后随访,患者饮食起居、工作一切如常,体重增加。
2、沈某,女,43岁,画家。
患者2年来,进食时吞咽有噎塞感,常需伴饮汤水始能将食物咽下,但进流质亦不能顺利咽下。有时吐出食物后感到舒适。低枕平卧时泛出食物及水液。食管下端隐痛,饮开水后则可痛止。有时嗳气,大便2~3日一行。苔薄,脉较弦滑。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诉每餐吃干饭150g,吞咽较前顺利,但有时仍需饮汤水吞下,低枕平卧时只泛出水液而不泛出食物,昨夜清水亦不泛出,大便间日行。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吞咽明显改善,吃于饭,可不用汤水送下,但吞咽较缓慢,低枕平卧时,无食物及清水反流,大便问日一行。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进食偶有噎塞,少量汤水即能吞下,胸骨端已无疼痛,症状消失,纳便如常,临床无异常。
3、张某某,女,29岁,会计。
吞咽困难,时轻时重2年多。先用西药曾一度见效,一周后又复如初,又配合中药苦辛通降、降逆止呕、理气启膈等治疗1年多,病证不减。特别是近3~4个月来病情更加严重,几乎每次吃饭、饮水都噎塞难下,并呕吐而出。并见纳呆食减,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虚大。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日,诸症均缓解。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吞咽困难进一步改善,不但未见吐药,而且呕吐食物、吞咽困难大减,饮食增加,精神渐振。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症状全部消失,2年后随访正常。
4、李某,女,23岁,学生。
患者近1年来呈间断性吞咽困难,进食较多有渣物即反胃呕恶,夜间咳嗽、吐涎沫,曾行外科食管肌切开术治疗,术后症状未缓解,反胃呕恶频作,时吐出未消化食物,质稠粘无臭,症见面色白,舌淡、苔白滑,脉沉滑。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日,吞咽困难改善,能食一些有渣食物,反胃呕吐偶作。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日,吞咽困难进一步改善,咳嗽、吐涎沫止,食欲增加,精神好转,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诸症全除,患者面色红润,体重增加,生活学习均恢复正常。
5、蒋某,男,27岁,工人。
患者从小吃东西就很困难,只能一点一点吃,吃一点就要用力咽一下。吃下去的东西想吐,马上就能再吐出来。食管检查发现:食管里面充满了水样液体,到达食管与胃连接的胃贲门部位时,还有少量食物残渣。诊见患者吞咽困难,胸膈痞满,呕吐食物或痰涎,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缓。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日,症状较前显著缓解,呕吐止。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吞咽困难显著改善,食欲大增,精神渐振。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精神好,体重增加6公斤,生活正常。
6、孙某,女,50岁,教师。
1个多月来,自觉吃饭的过程中吞咽困难,某医以中药启膈、通幽等治疗l周不效。又改用西药治疗,2周后,病情加重。滴水难进,时时呕吐粘涎,心烦不安,昼夜不得入睡,极端消瘦(体重3l千克)。气短乏力,烦躁不安,舌苔薄白,脉沉缓稍滑。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服药之始,每咽一口药汁即绝大部分呕吐而出,至服完一煎药时,药汁即可以大部分吞咽入于胃,至服完第3日时,不但可以顺利的吞下药汁,而且可以进食牛乳、稀面条、挂面等。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食欲大增,每日可吃350~400克食物,并可以吃馒头、烙饼等。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诸证消失,体重增加10公斤,上班工作。
7、钱某某,男,38岁,职员。
吞咽难下,甚或食后即吐5年多。先用西药治疗曾一度好转,但不久即再无效,为
此又配合中药降逆止呕、理气启膈、活血化瘀等药治之3年多,仍是开始有效,其后再不见效。细审其证,吞咽食物每到食管下段时即感噎塞难下,偶而也出现食后即吐,吐物为食物,无酸臭味,舌苔薄白,脉弦紧稍数。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饮食噎塞难下显著缓解,恶心呕吐大为减轻。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吞咽难下显著缓解,食后即吐未发生,饮食增加,症状大为改观。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诸症皆除,患者生活工作正常。
8、王某某,男,70岁,退休干部。
胃脘部不适1年余。经常恶心呕吐,尤以进食较快时恶心呕吐明显,每天4~5次。平时喜温喜按,喜欢温热饮食。进食生冷食物可诱发上述症状发作。体重下降5公斤,舌苔薄白,舌质淡暗,脉沉缓。各项检查未见异常。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恶心呕吐明显减轻,每日仅发生一次,腹不胀。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呕吐基本消失,偶有轻度腹胀,纳可。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症状全部消失,随访病情稳定,体重增加,未再出现胸闷、胸痛及进食发噎情况。
五、治疗结果:
所收治的56例病例中,经4周治疗,其中治愈34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噎嗝患者有极其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