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20190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31061.3

申请日:

2010.03.02

公开号:

CN101775919A

公开日:

2010.07.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5B 3/00申请日:20100302授权公告日:20120905终止日期:201503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3/00申请日:20100302|||公开

IPC分类号:

E05B3/00; E05B17/20

主分类号:

E05B3/00

申请人:

庄瑞国

发明人:

庄瑞国

地址: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迪路温迪锦园22幢2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特别是一种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它包含外执手组件、内执手组件、传动机构和保险装置,所述的传动机构包含方向扭、弹子座、传动方管和控制条,所述的方向扭一侧设有“一”字键,与锁头中的“一”字槽相连接,所述的方向扭另一侧设有90°旋转槽,与控制条一端相连接,控制条另一端与手扭扭杆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保险装置包含设在外执手套筒上的开口槽、弹子及设在弹子座上的凸轮和设在与锁孔中心线相垂直的外执手套筒安装孔上的弹子窝。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能够抗拒强扭矩破坏的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保险牢固又顺畅、上锁手感明显,防盗性能强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包含外执手组件、内执手组件、传动机构和保险装置,其中,外执手组件包含外执手套筒(10)、锁头(1)、外面盘(4),内执手组件包含内执手套筒(11)、手扭(12)、手扭扭杆(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含方向扭(3)、弹子座(5)、传动方管(9)和控制条(8),所述的方向扭(3)一侧设有“一”字键(7),与锁头(1)中的“一”字槽相连接,所述的方向扭(3)另一侧设有90°旋转槽(16),与控制条(8)一端相连接,控制条(8)另一端穿过弹子座(5)中的“一”字槽(18)和传动方管(9)后与手扭扭杆(24)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保险装置包含设在外执手套筒上的开口槽(21)、弹子(23)及设在弹子座(5)上的凸轮(17)和设在与锁孔中心线相垂直的外执手套筒安装孔上的弹子窝(22),开口槽(21)与弹子窝(22)相对设置,弹子(23)设置在弹子窝(22)、开口槽(21)和凸轮(17)三者之间的空间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17)由小半径凸轮(19)和大半径凸轮(20)平滑连接构成,小半径凸轮(19)设置在与锁孔中心线相一致的弹子座上,大半径凸轮(20)设置在与锁孔中心线相垂直的弹子座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险装置设有双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扭扭杆上设有保险锁感装置,所述保险锁感装置包含端面设有凹轮的定位凹轮(14)和端面设有凸轮的定位凸轮(13)及弹簧(25),定位凹轮(14)固定在手扭扭杆上,定位凸轮(13)固定在内执手套筒孔(15)内,定位凹轮(14)和定位凸轮(13)端面相互啮合,弹簧(25)设在所述的定位凸轮(13)与所述手扭(12)之间的手扭扭杆(24)上。

说明书


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特别是一种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

    背景技术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专利文献数据库于2002年3月21日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ZL 02226410.8的“一种三杆锁用传动机构及执手”,该专利包含外执手部件,内执手部件、锁芯和保险装置,其中,保险装置由连接在锁芯上的保险凸轮、保险圈、开关管弹簧、保险柱槽和字形锁槽等部件构成。开门时,钥匙插入锁芯顺时针旋转90°,锁芯带动保险凸轮同样旋转90°,同时保险凸轮带动保险圈向前平移5毫米,保险圈脱离字形锁槽进入保险柱槽中,保险装置被带开,再旋转执手,执手带动传动方管转动,带动锁舌平动,把锁舌从锁舌孔中移出来,从而把门带开;关门时,钥匙插入锁芯反时针旋转90°,锁芯带动保险凸轮同样反时针旋转90°,保险圈在开关管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保险圈向后平移5毫米,保险圈从保险柱槽中离开,进入字形锁槽中,抽掉钥匙,保险装置进入锁定状态,连接在保险凸轮上传动方管被卡住,使执手带动不了传动方管转动,从而也无法带动锁舌平动,锁舌在锁舌孔不能动弹,房门被锁闭。虽然该专利结构运行十分可靠,但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保险装置采用保险圈与字形锁槽配合进行锁住保险,其抗强扭矩能力较差,只要借助板手等工具强力扭动执手,就能将保险装置中的保险圈和字形锁槽破坏,从而使保险装置失去保险作用,执手三杆锁失去应有的作用。2、执手三杆锁在锁门时,没有锁感,往往使用者锁门后,还要用手转试一下执手,锁门让人感觉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抗拒强扭矩破坏的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包含外执手组件、内执手组件、传动机构和保险装置,其中,外执手组件包含外执手套筒、锁头和外面盘,内执手组件包含内执手套筒、手扭和手扭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含方向扭、弹子座、传动方管和控制条,所述的方向扭一侧设有“一”字键,与锁头中的“一”字槽相连接,所述的方向扭另一侧设有90°旋转槽,与控制条一端相连接,控制条另一端穿过弹子座中的“一”字槽和传动方管后与手扭扭杆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保险装置包含设在外执手套筒上的开口槽、弹子及设在弹子座上的凸轮和设在与锁孔中心线相垂直的外执手套筒安装孔上的弹子窝,开口槽与弹子窝相对设置,弹子设置在弹子窝、开口槽和凸轮三者之间的空间中。

    所述的凸轮由小半径凸轮和大半径凸轮平滑连接构成,小半径凸轮设置在与锁孔中心线相一致的弹子座上,大半径凸轮设置在与锁孔中心线相垂直的弹子座上。

    所述的保险装置设有双组。

    在所述手扭扭杆上设有保险锁感装置,所述保险锁感装置包含端面设有凹轮的定位凹轮和端面设有凸轮的定位凸轮及弹簧,定位凹轮固定在手扭扭杆上,定位凸轮固定在内执手套筒孔内,定位凹轮和定位凸轮端面相互凹凸啮合,弹簧设在所述的定位凸轮与所述手扭之间的手扭扭杆上。

    由于本发明采用弹子和凸轮滚动进行锁定保险,上锁后,凸轮、弹子和弹子窝三者之间的挤压为面接触,锁定力大,因此它能够具有高强度抗拒强扭矩的破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图(分离状态)。

    图2为本实施例中方向扭部件的各组合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凸轮设在弹子座上的各组合视图。

    图4为图1沿A-A剖视图(保险装置处于解锁状态)。

    图5为图1沿A-A剖视图(保险装置处于上锁状态)。

    图6为为本实施例中定位凹轮部件的各组合视图。

    图7为为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轮部件的各组合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含外执手组件、内执手组件、传动机构、保险装置和保险锁感装置,其中,外执手组件包含外执手套筒10、锁头1和外面盘4,内执手组件包含内执手套筒11、手扭12和手扭扭杆24。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含方向扭3、弹子座5、传动方管9和控制条8,所述的方向扭3一侧设有“一”字键7(如图2所示),与锁头1中的“一”字槽相连接,所述的方向扭3另一侧设有90°旋转槽16(如图2所示),与控制条8一端相连接,控制条8另一端穿过弹子座5中的“一”字槽18(如图3所示)和传动方管9后与手扭扭杆24一端相连接;

    如图3-图5所示,所述的保险装置设有双组,所述的保险装置包含设在外执手套筒上的开口槽21、弹子23及设在弹子座5上的凸轮17和设在与锁孔中心线相垂直的外执手套筒安装孔上的弹子窝22,开口槽21与弹子窝22相对设置,弹子23设置在弹子窝22、开口槽21和凸轮17三者之间的空间中。

    所述的凸轮由小半径凸轮19和大半径凸轮20平滑连接构成,小半径凸轮19设置在与锁孔2中心线相一致的弹子座上,大半径凸轮20设置在与锁孔2中心线相垂直的弹子座上。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保险锁感装置设在所述手扭扭杆24上,所述保险锁感装置包含端面设有凹轮的定位凹轮14和端面设有凸轮的定位凸轮13及弹簧25,定位凹轮14固定在手扭扭杆24上,定位凸轮13固定在内执手套筒孔15内,定位凹轮14和定位凸轮13端面相互凹凸啮合,弹簧23设在所述的定位凸轮13与所述手扭12之间的手扭扭杆24上。

    当控制条8或手扭12转动时,控制条8或手扭12在带动手扭扭杆转动的同时,手扭扭杆带动定位凹轮14转动,由于定位凹轮14与定位凸轮13端面凹凸啮合,并在弹簧25的柔性压力作用下,让使用者在上锁转动过程中,有开关手感,而且有轻微声音,让人放心。

    再如图5所示,保险装置处于上锁状态的各部件位置图,即在小半径凸轮19的挤压下,弹子23被推进在弹子窝22中,外执手套筒被锁死,不能转动。

    当要进行开锁时,钥匙插入锁头顺时针旋转90°,锁头通过方向扭3带动控制条8旋转,控制条8带动弹子座5上的凸轮17顺时针转动90°,使大半径凸轮20和小半径凸轮19顺时针转动90°,大半径凸轮20旋转到弹子窝22相对的位置,弹子23地挤压被解除,保险装置解除保险,转动外执手套筒,外执手套筒上的开口槽21将弹子23挤压到大半径凸轮20上,使外执手套筒、弹子23和弹子座5成为一体,继续转动外执手套筒,弹子座5通过控制条8带动传动方管9转动,由传动方管9带动锁舌(图中未画出)平动,把锁舌从锁舌孔中移出来,从而把锁带开。

    再如图4所示,保险装置处于解锁状态的各部件位置图,即在大半径凸轮20与弹子窝22处于相对的位置,两者之间构成的空间位置较大,弹子23位于其中,不受挤压。

    当要进行上锁时,钥匙插入锁头逆时针旋转90°,锁头通过方向扭3带动控制条8旋转,控制条8带动弹子座5上的凸轮逆时针转动90°,使大半径凸轮20和小半径凸轮19逆时针转动90°,小半径凸轮19旋转到弹子窝22相对的位置,弹子23被小半径凸轮19挤压,弹子23被推进在弹子窝22中,外执手套筒被锁死,保险装置上锁保险。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保险牢固又顺畅。由于采用弹子滚动控制保险,即牢固又顺畅。

    2、上锁手感明显,让使用者放心。

    3、防盗性能增强。

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特别是一种抗强扭矩执手三杆锁。它包含外执手组件、内执手组件、传动机构和保险装置,所述的传动机构包含方向扭、弹子座、传动方管和控制条,所述的方向扭一侧设有“一”字键,与锁头中的“一”字槽相连接,所述的方向扭另一侧设有90旋转槽,与控制条一端相连接,控制条另一端与手扭扭杆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保险装置包含设在外执手套筒上的开口槽、弹子及设在弹子座上的凸轮和设在与锁孔中心线相垂直的外执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