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201340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1201.2

申请日:

2010.07.30

公开号:

CN101879061A

公开日:

2010.11.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B 5/0402公开日:201011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5/0402申请日:201007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0402; G06F19/00

主分类号:

A61B5/0402

申请人:

河南华南医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夏振宏; 杨峰; 刘红月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槐街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代理人:

徐皂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包括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和数据存储器,心电导联线连接所述心电采集放大电路,数据存储器连接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连接PC机,其中,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建立N个文件,N≥3,文件一循环存储当前至少24小时数据,文件二到文件N分别存储R个事件,R为自然数。本发明采用“事件”和“循环记录”相结合的方法采集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记录,医生可以直接通过“事件”去观察病人发病前后的心电图,方便医生确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包括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和数据存储器,心电导联线连接所述心电采集放大电路,数据存储器连接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连接PC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建立N个文件,N≥3,文件一循环存储当前至少24小时数据,文件二到文件N分别存储R个事件,R为自然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导联线是单导或多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器为flash存储器或SD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与数据存储器通过SPI接口连接。

说明书

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脏病检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鉴于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及其患者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提高预防和监测该疾病的手段势在必行,而临床医学也表明,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心电信号检测便是发现心脏病的最经济、方便、无创的手段。现有的心电信号监测诊断设备主要包括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24小时动态心电记录仪(即HOLTER)等。

心电图机是一种常规诊断工具,在医疗机构的心血管内、外科、门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只能在病人就诊时给予检测、诊断。心电监护仪作为心脏电信号的监护工具,主要用于心血管病患者术中、术后及重症监护,并不常作为诊断的常用工具。由于心血管疾病或事件具有“一过性、突发性、非频发、不易捕捉、难以确诊”的特点,事件的出现常常是偶发的,常规心电图检查等短程分析方法不易发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上述仪器虽然在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监测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但对无明显自觉症状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偶发/一过性心悸、胸痛的确诊等尚不完全适用。因此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监测以明确诊断,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延长心电图记录时间并加以分析以期捕捉到异常心电信息。

24小时动态心电事件记录仪(即HOLTER)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依据,但现有的HOLTER只能存储24-72小时的数据,对无明显自觉症状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偶发/一过性心悸、胸痛的确诊等尚不完全适用。对于偶发性心脏病,使用HOLTER和常规的心电图机等短程分析方法不易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弥补了现有检测设备的不足,采用“事件”和“循环记录”相结合的方法采集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记录,医生可以直接通过“事件”去观察病人发病前后的心电图,方便医生确诊。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包括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和数据存储器,心电导联线连接所述心电采集放大电路,数据存储器连接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连接PC机,其中,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建立N个文件,N≥3,文件一循环存储当前至少24小时数据,文件二到文件N分别存储R个事件,R为自然数。

进一步,所述心电导联线是单导或多导。

进一步,所述数据存储器为flash存储器或SD卡。

进一步,所述微处理器与数据存储器通过SPI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系统采用“事件”和“循环记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的,

将人体的心电信息记录后传输到PC机进行分析处理,弥补了心电图机和HOLTER的不足。本系统的检测方法不仅可供大医院使用,也可普及推广应用于中、小医院、职工医院,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确诊、早期检测和防治有重要作用。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MCU与SD卡的连接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SD卡和数据传输装置的连接框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存储器的存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系统包括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装置,人体连接心电导联线,心电导联线连接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心电采集放大电路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连接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连接PC机,PC机对数据进行管理、显示、分析、打印等操作。

本系统不仅可同步循环记录当前N(N为自然数)小时患者全信息心电的动态变化,还可以单独记录病人发病时的前M(M为自然数)分钟和后Q(Q为自然数)分钟的动态心电变化作为“事件”,“事件”可以记录R个。这样就完善和弥补了HOLTER的不足,医生就可以直接通过“事件”去观察病人发病前后的心电图,方便医生确诊。

本系统中提到的全信息心电代表全导联,即18导联,但也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调整,也可记录12导联、3导联、单导联等。

实施例一:

取N=24,M=30,Q=30,R=10。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数据存储器中建立十一个文件,文件一循环存储当前24小时数据,文件二到文件十一分别存储按下的十个事件。

数据存储器选用flash存储器或SD卡,本实施例中选用SD卡,微处理器与SD卡通过SPI接口连接。数据传输装置采用USB传输芯片,型号为GL827。

本系统中通过心电导联线连接人体上设置的电极采集病患的心电数据,经信号采集放大电路放大滤波后传送到微处理器进行A/D转换,将转换后的心电数据记录到SD卡中,记录结束后将数据通过USB端口传输到PC机上进行数据管理、显示、分析、打印等操作。

可同步循环记录当前24小时患者全信息心电的动态变化,还可以单独记录病人发病时的前30分钟和后30分钟的动态心电变化作为“事件”,24小时过后覆盖前面的数据,但“事件”是单独记录的不会被覆盖,可单独记录10个“事件”。

实施例二:

在数据存储器中创建十个文件,文件一只记录24小时的数据,文件二到文件十单独记录在24小时之中发病的9个“事件”信息。

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偶发性心脏病检测系统,包括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和数据存储器,心电导联线连接所述心电采集放大电路,数据存储器连接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连接PC机,其中,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建立N个文件,N3,文件一循环存储当前至少24小时数据,文件二到文件N分别存储R个事件,R为自然数。本发明采用“事件”和“循环记录”相结合的方法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