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201080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16569.3

申请日:

2010.07.01

公开号:

CN101884310A

公开日:

2010.11.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00701授权公告日:20120229终止日期:201207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00701|||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潘德博; 朱新平; 陈昆慈; 李凯彬; 郑光明

地址:

51038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兴渔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代理人:

宣国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在繁殖季节,挑选已达性成熟的美洲鲥亲鱼,放养到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池中的水温稳定在18~22℃,保持溶氧量6mg/L以上,维持水流刺激,即水流量为3~8立方米/小时,以促使美洲鲥持续自然产卵。本发明采用了强化培育、水温、溶氧量及水流刺激等生态调控措施,启动和诱导池养美洲鲥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并最终促使其自然产卵,减少了人工催产繁殖所造成的亲鱼死亡,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繁殖季节,挑选已达性成熟的美洲鲥亲鱼,放养到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池中的水温稳定在18~22℃,保持溶氧量6mg/L以上,维持水流刺激,即水流量为3~8立方米/小时,以促使美洲鲥持续自然产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化培育是:将美洲鲥亲鱼按照雌∶雄=1∶1数量比、以2~3公斤/立方米水体的密度放养于培育池内;每天2~3次投喂鱼体重量2%的饲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中至少含有蛋白为45~48%,维生素E为0.4~0.8%,不饱和脂肪酸为2~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是面积为200~250平方米的水泥池,水深为110~130cm,池底面呈边缘向中央渐凹状,池底中心处设有排水进口,与排水进口对应设有排水出口,在培育池边设有进水口,水流方向沿池壁的切线方向而使进水时池中的水能够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水流刺激是水流量为2天灌满整个培育池,即水流量为5~6立方米/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现有美洲鲥亲鱼互相追逐时,加大注水流量为1天灌满整个培育池,即水流量为10~12立方米/小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加水体溶氧量采用增氧机,增氧机的转动方向与进水方向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排水出口设置集卵箱,对受精卵进行收集,再将受精卵置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进口设置用于防止美洲鲥亲鱼逃逸的防逃设施;在所述排水出口设有溢水口。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培育池顶部覆盖双层塑料膜,并加盖双层黑色遮阳网。

说明书

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达到性成熟年龄的鱼类,在繁殖季节里,一旦受到条件因素,如水位突然上涨、水体流速加快、以及水温变化等的刺激,并在雌雄鱼的相互诱导下,可完成产卵过程,实现自然繁殖。

池养鱼类的繁殖,由于受池养生态环境条件的限制,一般须通过注射外源激素,并辅加必要的生态条件如流水刺激等作用,即“生理生态”相结合的方法,促进池养鱼类亲鱼的成熟和排卵,并多数通过人工受精完成繁殖。该鱼类繁殖方法的缺点在于: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容易引起亲鱼死亡。

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与中国鲥鱼同属一个亚科,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口感、味道上可与中国鲥相媲美。我国自2003年便从美国引进美洲鲥受精卵,在广东及江浙等地区进行育苗和养殖。

美洲鲥属溯河性产卵鱼类,在其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固有的从海水到淡水的徊游产卵习性。将美洲鲥从天然环境移至池塘环境养殖,与生殖活动密切相关的水流、营养、盐度、温度等主要生态因子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综合影响以及美洲鲥为了适应池养环境自身的调节过程都可能引起其生殖内分泌失调,导致美洲鲥生殖机制方面的障碍。

国内虽有研究单位尝试开展美洲鲥的人工繁殖,但由于美洲鲥应激反应强烈,离水即死,人工繁殖极易导致亲鱼死亡,因此,目前美洲鲥的繁殖技术尚待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可促使美洲鲥自然产卵,减少人工催产繁殖造成的亲鱼死亡,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繁殖季节,挑选已达性成熟的美洲鲥亲鱼,放养到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池中的水温稳定在18~22℃,保持溶氧量6mg/L以上,维持水流刺激,即水流量为3~8立方米/小时,以促使美洲鲥持续自然产卵。

本发明采用了强化培育、水温、溶氧量及水流刺激等生态调控措施,启动和诱导池养美洲鲥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并最终促使其自然产卵,减少了人工催产繁殖所造成的亲鱼死亡,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强化培育是:将美洲鲥亲鱼按照雌∶雄=1∶1数量比、以2~3公斤/立方米水体的密度放养于培育池内;每天2~3次投喂鱼体重量2%的饲料。

本发明所述饲料中至少含有蛋白为45~48%,维生素E为0.4~0.8%,不饱和脂肪酸为2~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培育池是面积为200~250平方米的水泥池,水深为110~130cm,池底面呈边缘向中央渐凹状,池底中心处设有排水进口,与排水进口对应设有排水出口,在培育池边设有进水口,水流方向沿池壁的切线方向而使进水时池中的水能够旋转。

本发明所述的维持水流刺激是水流量为2天灌满整个培育池,即水流量为5~6立方米/小时。

本发明当发现有美洲鲥亲鱼互相追逐时,加大注水流量为1天灌满整个培育池,即水流量为10~12立方米/小时。在水温、水流等的刺激下,美洲鲥亲鱼可陆续、持续自然产卵。

本发明增加水体溶氧量采用增氧机,增氧机的转动方向与进水方向一致。以便带动培育池中的排泄物向池中央集中,有利于污物从排水进口集中排出。

本发明在排水出口设置集卵箱,对受精卵进行收集,再将受精卵置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本发明在培育池顶部覆盖双层塑料膜,并加盖双层黑色遮阳网,双层塑料膜起到保温作用,而双层黑色遮阳网具有调光功能。

本发明在所述排水进口设置用于防止美洲鲥亲鱼逃逸的防逃设施;在所述排水出口设有溢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与美洲鲥生殖活动密切相关的生态调控措施,保证了美洲鲥正常的生殖机制,启动和诱导池养美洲鲥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并最终促使其自然产卵,减少了人工催产繁殖所造成的亲鱼死亡,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完善了美洲鲥的繁殖技术,开创了徊游性鱼类在池养条件下繁殖的新局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在繁殖季节,即2月底至3月初,挑选健康、已达性成熟的美洲鲥亲鱼放养到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强化培育是按照美洲鲥亲鱼雌∶雄=1∶1数量比、以2公斤/立方米水体的密度放养于培育池内;每天2次投喂鱼体重量2%的饲料。

饲料中含有蛋白为45%、维生素E为0.4%,不饱和脂肪酸为2%;除上述组分外,还含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可以选用现有成品鱼饲料中常用的微量元素。

培育池是面积为200~250平方米的方椭圆形水泥池,水深为110~130cm,池底面呈边缘向中央渐凹状,培育池内的水温为18℃,开动增氧机,保持溶氧量为6mg/L;维持水流刺激,水流量为2天灌满整个培育池,即水流量为5~6立方米/小时;在水温、水流等的刺激下,美洲鲥亲鱼可陆续、持续自然产卵。

在培育池的池底中心处设有排水进口,与排水进口对应设有排水出口,在培育池边设有进水口,水流方向沿池壁的切线方向,以便使进水时池中的水能够旋转。在排水出口收集受精卵,再将受精卵置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增加水体溶氧量采用1.1KW的水车式增氧机1台,增氧机的转动方向与进水方向一致,以便带动培育池中的排泄物向池中央集中,有利于污物从排水进口集中并从排水出口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培育是按照美洲鲥亲鱼雌∶雄=1∶1数量比、以3公斤/立方米水体的密度放养于培育池内;每天3次投喂鱼体重量2%的饲料。饲料中含有蛋白为48%、维生素E为0.8%,不饱和脂肪酸为4%;其余组分是微量元素。

培育池内的水温为22℃,保持溶氧量不低于6mg/L;维持水流刺激,即水流量为3立方米/小时。当发现有美洲鲥亲鱼互相追逐时,加大注水流量为1天灌满整个培育池,即此时的水流量为10立方米/小时。

在排水出口设置集卵箱,对受精卵进行收集,再将受精卵置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在排水进口设置用于防止美洲鲥亲鱼逃逸的防逃设施;在排水出口设有溢水口。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培育是按照美洲鲥亲鱼雌∶雄=1∶1数量比、以2公斤/立方米水体的密度放养于培育池内;每天3次投喂鱼体重量2%的饲料。饲料中含有蛋白为46%、维生素E为0.6%,不饱和脂肪酸为3%;其余组分是微量元素。

培育池内的水温为20℃,维持水流刺激,即水流量为8立方米/小时。当发现有美洲鲥亲鱼互相追逐时,加大注水流量为1天灌满整个培育池,即此时的水流量为12立方米/小时。

为了实现对培育池的保温、调光,在培育池顶部覆盖双层塑料膜,并加盖双层黑色遮阳网。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在繁殖季节,挑选已达性成熟的美洲鲥亲鱼,放养到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池中的水温稳定在1822,保持溶氧量6mg/L以上,维持水流刺激,即水流量为38立方米/小时,以促使美洲鲥持续自然产卵。本发明采用了强化培育、水温、溶氧量及水流刺激等生态调控措施,启动和诱导池养美洲鲥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并最终促使其自然产卵,减少了人工催产繁殖所造成的亲鱼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