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199600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23649.1

申请日:

2010.07.12

公开号:

CN101869672A

公开日:

2010.10.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日:2010071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 A61P11/04; A61P31/00; A61P19/08; A61P19/02; A61P19/04; A61P25/00; A61P29/00; A61P21/00; A61P1/04; A61P43/00; A61P37/08; A61P31/10(2006.

主分类号:

A61K36/898

申请人:

郑继厚

发明人:

郑继厚

地址:

154700 黑龙江省汤原县汤原镇铁路街十四委2组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涉及一种针灸用药及其生产制备工艺。其配料有:三七;黄莲;辣椒素;韭根;羌活;全艾;桂心;透骨草;胡椒;白及;红花;当归;肿节风;鸡血藤;川椒;筋骨草;粮食酒。本灸疗液的工艺流程为:三七、黄莲后与诸药共入陶容器内,阳光爆晒七天,再移入大于陶容器的铁锅内,隔水烧沸10-100分钟,后趁热移到提前挖好的高于容器33厘米的土坑内,埋好踏实21天后取出封存六个月,提纯浓缩萃取即得本灸疗液。本灸疗液具有卓佳驱风散寒、消炎杀菌、温经止痛、利湿排毒、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跌打损伤、软坚散结等功效。主要解决了如下问题,因风、寒、湿、劳损等引起的头、颈、肩、腰、腿等酸、麻、胀、痒、增生肿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特征是本灸疗液的配方为:三七0.2-0.5公斤;黄莲0.2-0.5公斤;辣椒素0.4-1.0公斤;韭根0.2-0.8公斤;羌活0.2-0.8公斤;全艾0.2-0.8公斤;桂心0.2-0.8公斤;透骨草0.2-0.8公斤;胡椒0.2-0.8公斤;白及0.2-0.8公斤;红花0.2-0.8公斤;当归0.2-0.8公斤;肿节风0.2-0.8公斤;鸡血藤0.2-0.8公斤;川椒0.2-0.8公斤;筋骨草0.2-0.8公斤;粮食酒15-30公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特征是本灸疗液的工艺流程为:三七、黄莲,后与诸药共入陶容器内,阳光爆晒七天,再移入大于陶容器的铁锅内,隔水烧沸10100分钟,后趁热移到提前挖好的高于容器33厘米的土坑内,埋好踏实21天后取出封存六个月,提纯浓缩萃取即得本灸疗液。

说明书

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灸用药及其生产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外用药,以传统膏药、散剂、喷剂、水剂、酒剂为例,均采用毒麻止痛和激素化学等药组方为主,例如:川草乌、马钱子、乳香、没药、虫蛇类,冰片,樟脑、薄河脑、乙醇、黄丹、铅、粘合剂、橡胶等附基物,使用见效缓慢,不能连续使用。药物渗透力差,而且药味会污染环境或衣物,影响人的食欲更主要是直接造成肌肤吸毒现象。过敏中毒后,起泡、腐蚀人体表面下的软组织及骨骼等,直接产生了恶性循环及不良后果等等。

常用的口服药,也离不开上面那些有毒麻,激素等西药成份,而且只是单一消炎镇痛等疗效。短期不能驱风散寒、活血化瘀等。很多药物在服用后会导致病情反复,毒副作用很大,如发胖、破坏免疫力,对肝肾及其它代谢器官也有损害等等。这些缺点和不足需要改善和弥补。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快速高效、安全、绿色又内病外治的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灸疗液配方为:

三 七0.2-0.5公斤            黄 莲0.2-0.5公斤

辣椒素0.4-1.0公斤           韭 根0.2-0.8公斤

羌 活0.2-0.8公斤            全 艾0.2-0.8公斤

桂 心0.2-0.8公斤            透骨草0.2-0.8公斤

胡 椒0.2-0.8公斤            白 及0.2-0.8公斤

红 花0.2-0.8公斤            当 归0.2-0.8公斤

肿节风0.2-0.8公斤           鸡血藤0.2-0.8公斤

川 椒0.2-0.8公斤            筋骨草0.2-0.8公斤

粮食酒15-30公斤

本灸疗液的工艺流程为:

三七、黄莲(姜汁制三遍)后与诸药共入陶容器内,阳光爆晒七天,再移入大于陶容器的铁锅内,隔水烧沸10-100分钟,后趁热移到提前挖好的高于容器33厘米的土坑内(最好是醋糟坑内),埋好踏实(去火气、受地气、增灵气)21天后取出封存六个月,提纯浓缩萃取即得本灸疗液。

本发明灸疗液的原材料功效功能与主治:

三七:散寒消肿。

黄莲:消炎清热燥湿。

鲜椒根:辛温散沉寒驱邪而除痺。

羌活:辛苦性温,解表散寒,驱风胜湿,主通身百节疼痛,除新旧风寒湿痺。

灵仙:辛咸性温善动不居,通经止痛,主调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

宣通十二经络。

全艾,辛温归肝脾肾经,散寒温经止痛,合用热气内住温煦气血通达经络。

桂心: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助肾阳调胃寒。

透骨草:辛甘温,祛风活血止痛。

胡椒:辛热、温中散寒消痰。

白芨:苦、甘、涩,消肿生肌。

番红花:甘、平,入心肝经活血解郁清血解毒。

当归: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鸡血藤:苦、甘、温,补血活血通经络,麻木瘫痪风湿痺痛。

川椒:辛、温、归、脾、胃、肾经,治瘙痒性疾病菌。

柳屑:主风瘙肿痒筋骨痛疼。

韭根:温经脉,通阳解表、散风寒湿之邪。

本发明的灸疗液独特优势有:

1、组方独特并采用天然中上等无毒麻成分中草药,经特殊工艺科学萃取浓缩而成,并集火疗、灸疗、热疗、药疗、热敷、熏蒸、按摩、拔罐等于一体,最大限度发挥了绿色中药与肌体的亲和保健综合效应。具有卓佳驱风散寒、消炎杀菌、温经止痛、利湿排毒、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跌打损伤、软坚散结等功效。

2、安全绿色,不含任何毒麻成分中草药及激素和化学药品。保证了原生态药液的质量,确保对人体无刺激、无中毒、无伤害。长期使用起到防病保健的功效,给肌肤增加一层保护层。并起到了滋润嫩白美肤,保护脏腑的作用。

3、有自动诊病、治病功能。例如淤滞病重的用后反映就大一些,病情较轻的或亚健康的反应就小一些,因为血脉、经络、神经不太通畅时喷药后流通量小,产生的药效扩展渗透慢也少,这时灼热感和针刺感明显,甚至发痒,灸疗时间长,大约过半小时后,待通经活络血脉打通后,病情便会逐渐好转或缓解。而病情轻或亚健康会加强人体气血正常运畅,随着血液脉络的正常循环传输很快到达身体各处起着保健防御疾病的作用了。所以病轻反应就小一些。

4、快速高效,充分发挥了药液与自身免疫系统相结合的优势,使药液快速、高效、释放渗透。利用封闭技术,起到快速祛风散寒、通经消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功效并快速调理、激活修复受损的细胞、神经、经络、肌肤等,改善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快速振奋全身的阳气,推动气血运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从而调整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快速达到气血畅通。喷药后病轻者一小时当场见效,病重当场缓解。

5、费用低、禁忌少,使用方便,容易携带,普及面广,不用找穴位,那痛喷那,且无副作用,保存期时间长,保健治病,老百姓谁都能用得起,按说明使用,每次1元左右,治病保健方法一听一看就会,还可自由创造发挥。

6、保健治病机理,用药几分钟后,通过汗腺渗透、吸收。加速进入血液、促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从而使肌体阴阳平衡。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可使抗病能力和病后的自我康复能力增强。达到治疗免疫同步,减少了病态链的生成,有效抑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种老幼皆宜和防治疾病最有疗效的内病外治方法。

7、保健治疗范围广,主要解决了如下问题,因风、寒、湿、劳损等引起的头、颈、肩、腰、腿等酸、麻、胀、痒、增生肿痛等例如:咽炎、腮腺炎、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症、筋膜炎、神经痛、腰肌劳损、腰突狭窄、增生骨刺、强直性脊柱炎、软组织损伤、扭伤等尤对胃寒痛、胃痉挛、疝气、腿抽劲、皮肤过敏、脚气、冻伤、风湿性关节炎、防治感冒等疗效卓佳。灸疗液还有燃脂排肪功效,可起到减肥美肤、嫩白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以制作42.4公斤灸疗液的配方为:三七0.5公斤,黄莲0.5公斤,辣椒素1.0公斤,韭根0.8公斤,羌活0.8公斤,全艾0.8公斤,桂心0.8公斤,透骨草0.8公斤,胡椒0.8公斤,白及0.8公斤,红花0.8公斤,当归0.8公斤,肿节风0.8公斤,鸡血藤0.8公斤,川椒0.8公斤,筋骨草0.8公斤,粮食酒30公斤。制作方法为:三七、黄莲(姜汁制三遍)后与诸药共入陶容器内,阳光爆晒七天,再移入大于陶容器的铁锅内,隔水烧沸10——100分钟,后趁热移到提前挖好的高于容器33厘米的土坑内(最好是醋糟坑内),埋好踏实(去火气、受地气、增灵气)21天后取出封存六个月,提纯浓缩萃取。

实施例2:以制作18.4公斤灸疗液的配方为:三七0.2公斤,黄莲0.2公斤,辣椒素0.4公斤,韭根0.2公斤,羌活0.2公斤,全艾0.2公斤,桂心0.2公斤,透骨草0.2公斤,胡椒0.2公斤,白及0.2公斤,红花0.2公斤,当归0.2公斤,肿节风0.2公斤,鸡血藤0.2公斤,川椒0.2公斤,筋骨草0.2公斤,粮食酒15公斤。制作方法为:三七、黄莲(姜汁制三遍)后与诸药共入陶容器内,阳光爆晒七天,再移入大于陶容器的铁锅内,隔水烧沸10-100分钟,后趁热移到提前挖好的高于容器33厘米的土坑内(最好是醋糟坑内),埋好踏实(去火气、受地气、增灵气)21天后取出封存六个月,提纯浓缩萃取既得灸疗液。

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涉及一种针灸用药及其生产制备工艺。其配料有:三七;黄莲;辣椒素;韭根;羌活;全艾;桂心;透骨草;胡椒;白及;红花;当归;肿节风;鸡血藤;川椒;筋骨草;粮食酒。本灸疗液的工艺流程为:三七、黄莲后与诸药共入陶容器内,阳光爆晒七天,再移入大于陶容器的铁锅内,隔水烧沸10-100分钟,后趁热移到提前挖好的高于容器33厘米的土坑内,埋好踏实21天后取出封存六个月,提纯浓缩萃取即得本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