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198114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15561.2

申请日:

2009.12.11

公开号:

CN101953293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H 1/02公开日:201101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H 1/02申请日:20091211|||公开

IPC分类号:

A01H1/02; A01H1/04

主分类号:

A01H1/02

申请人:

辽宁师范大学

发明人:

马有会; 崔成日

地址:

116029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850号

优先权:

2009.07.11 CN 200910012513.3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洋葱一代杂种新品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其关键技术是利用引进的不育系和选育的恢复系,作为F1代杂交种亲本材料,采用三系杂交育种技术,按照育种目标的要求,组配强优势的洋葱高产组合。“金天星”是以雄性不育系“HG02A”为母本,自交系“K400C”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在低积温带表现抗霜霉病和紫斑病,抗病性强于对照品种“北星”,产量62622kg·hm-2,比对照品种“北星”增产27.9%,质量接近“北星”,达到了育种目标的要求。新品种“金天星”的选育方法将为我国洋葱三系杂交育种在技术上提供一个成功范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洋葱一代杂种 “金天星” 的育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以雄性不育系 “HG02A” 为母 本, 自交系 “K400C” 为父本, 组配方式为 (HG02A×HG02B)×K400C。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不育系为 “HG02A”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保持系为 “HG02B”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父本材料 “K400C” 是自北海道北見地区 引进的常规品种 “北見黄” 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的优异自交系。

说明书


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洋葱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洋葱一代杂种 “金天星” 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洋葱 (Allium cepa L.) 是世界范围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全 球洋葱栽培面积约 4000 万亩, 每年生产葱头约 5000 万吨, 而且产量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培 育和推广一代杂种 (F1 代 ) 品种是提高洋葱产量及质量的主要方法。 自从 California 大学 Davis 分校的 Jones 和 Emsweller 在 1925 年发现洋葱雄性不育植株后, 该校在 Jones 等人 研究的基础上, 于 20 世纪 40 年代利用雄性不育系首次育成洋葱 F1 代品种并很快应用于生 产。同时, 该校还将培育的洋葱雄性不育系 (A 系 ) 和保持系 (B 系 ) 这样的成对材料通过 商业途径向社会提供。目前, 美国、 日本、 荷兰和以色列等少数几个国家的洋葱育种技术先 进, 处于领先地位, 并且垄断了世界上洋葱 F1 代种子几乎全部市场份额。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的洋葱生产大国, 但育种落后。目前我国尚无自己培育的一代 杂种品种, 种植的 F1 代品种均从国外进口, 每公顷种子成本在 6000-9000 元, 占生产总成本 的 40-60%。 鉴于我国洋葱生产效益低的现状, 开展洋葱 F1 代杂交种选育研究是提高我国洋 葱生产力的前提条件, 也是解决洋葱优良品种国产化的唯一有效途径。 迄今为止, 洋葱 F1 代 育种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的三系法, 既要同时具备不育系、 保持系和恢 复系。 通过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 不育系得以繁殖并保持不育性状 ; 通过不育系与恢复系杂 交获得杂交种子。鉴于我国洋葱 F1 代杂交制种尚属空白, 因而每年不得不花费巨额外汇进 口国外种子的现状, 本发明通过引进和选育等途径获得了 F1 代杂交种亲本材料, 采用三系 杂交育种技术, 在我国首次育成了洋葱 F1 代品种, 填补了国内无自育 F1 品种的空白, 并经田 间试验证实可以代替进口品种, 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北纬 40 度以北地区如新疆、 甘肃、 宁夏、 内蒙古高原、 山西大同、 河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等洋葱产区种植, 其选育方法将为我国洋 葱三系杂交育种在技术上提供一个成功范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洋葱一代杂种新品种 “金天星” 的育种方法, 其关键技 术是利用引进的不育系和选育的恢复系, 作为 F1 代杂交种亲本材料, 采用三系杂交育种技 术, 按照育种目标的要求, 组配强优势的洋葱高产组合。 本发明的育种目标是培育出抗病性 强于对照品种 “北星” 、 产量和质量接近或高于 “北星” 的洋葱新品种。本方法育成的 “金天 星” 新品种属长日照、 中早熟类型, 在低积温带表现抗病。单球质量 216g, 球型指数 110, 生 -2 比对照 育期 110 ~ 115d, 丰产性好, 2006 年 5 个生产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 62622kg·hm , 品种 “北星” 增产 27.9%。适合在我国北纬 40 度以北地区如新疆、 甘肃、 宁夏、 内蒙古高原、 山西大同、 河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等洋葱产区种植。 本发明成功地组配不育系和恢复系, 选育出了高产洋葱 F1 代品种, 并可以通过本方法繁育该品种种子。本发明内容关键技术如下: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引进洋葱 F1 代杂交种的雄性不育系母本材料 :
     从国外大量引进洋葱雄性不育 A、 B 对材料, 在杂交繁育过程中, 按照育种目标, 结 合采用混合选择法经多代选择, 以提高材料的经济学性状, 再通过品系比较鉴定试验和配 合力试验, 入选优良雄性不育系作为 F1 代杂交种的母本材料。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通过自交分离选育出性状优良的父本材料 :
     从国内外搜集到的大量常规品种和品系中, 通过比较栽培试验, 首先按照育种目 标筛选出基础材料, 然后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优异自交系, 最后经配合力试验, 从中选出 最优杂交组合, 该最优杂交组合的自交系就作为 F1 代杂交种的父本材料。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
     采用三系杂交育种技术, 组配方式为 ( 不育系 × 保持系 )× 恢复系, 按照育种目 标, 组配强优势的洋葱抗病、 高产组合, 作为新品种。 在配制杂交组合选配亲本时, 按照双亲 优良性状互补原则, 尤其注重抗病性的选育, 目标是培育出抗病性强于对照品种 “北星” 、 产 量和质量接近或高于 “北星” 的新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洋葱新品种 “金天星” 的选育过程, 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1、 材料
     洋葱新品种 “金天星” 是以雄性不育系 “HG02A” 为母本, 自交系 “K400C” 为父本杂 交育成的一代杂种。
     2、 母本来源及其性状特征
     HG02A : 母本 “HG02A”是从日本北海道 (Hokkaido) 引进的贺崎氏 (Gasaki)2 号 (02)A、 B 对材料, 在杂交繁育过程中, 结合采用混合选择法经多代选择育成, 不育系和保持 系登记名称分别为 “HG02A” 和 “HG02B” 。 “HG02A” 不育系的突出特点是抗紫斑病、 抗灰霉病、 抗霜霉病, 但在高温高湿生态区多年连作地对干腐病 ( 茎盘腐烂 ) 的抗性较差些。为长日 照湿润生态型, 叶管生长势旺盛, 种球为黄色地球型, 单球质量 180g, 在洋葱不育系中属中 等球型亲本材料。
     3、 父本来源及其性状特征
     K400C : 父本材料 “K400C” 是自北海道北見地区引进的常规品种 “北見黄” 经多代 自交分离选育出的优异自交系。 “K400C” 自交系突出特点是抗软腐病, 很少抽苔, 脱皮较少, 贮藏性较好, 假茎较长, 叶管生长旺盛倒伏期中性。 为长日照湿润生态型, 叶管生长势旺盛, 种球为黄色地球型, 单球质量 210g, 在洋葱自交系父本材料中属大球型亲本材料。
     4、 组配及选育方法
     洋葱新品种 “金天星” 是以雄性不育系 “HG02A” 为母本, 以自交系 “K400C” 为父本 配制的雄性不育三系杂交一代, 组配方式为 (HG02A×HG02B)×K400C。2000 年配制杂交组 合, 2001-2006 年连续 6 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抗病性、 球重等指标 均高于对照品种 “北星” , 不同年份间表现稳定。长日照黄皮 “北星” 是我国较早引自日本的 一个 F1 代品种, 是引进的 F1 代品种中主栽品种之一, 所以选 “北星” 为对照品种。2006 年 5 -2 个生产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 62622kg·hm , 比对照品种 “北星” 增产 27.9%, 最终培育出了
     抗病、 高产、 性状稳定的洋葱 F1 代新品种, 并命名为 “金天星” 。
     5、 品种性状特征
     洋葱新品种 “金天星” 鳞茎膨大需要 14 小时以上日照条件, 生育期 110 ~ 115d, 属长日照、 中早熟类型。其突出特点是抗病性较强, 尤其在低积温带表现抗病, 霜霉病病情 指数 17.65%, 比对照 “北星” 低 20.64%, 紫斑病病情指数为 20.73%, 比对照低 15.23%。 种子千粒质量 4.2 ~ 4.5g, 种子较大, 发芽出苗较快, 苗期生长旺盛。平均株高 60.5cm, 最高可达 70cm, 叶管生长势较旺盛, 开张角度大, 叶色深绿色。单球平均质量 216g, 球型 指数 110, 属于高球型, 外皮革质铜黄色。丰产性好, 2006 年 5 个生产试验点的平均产量 -2 为 62622kg·hm , 比对照品种 “北星” 增产 27.9%。品质较佳, 维生素 C8.92mg/100g, 总糖 6.87%, 可溶性固形物 9.1%, 含水量 92.03%, 肉质鳞片白色、 质脆细嫩, 味道柔和微辣带 甜, 带有宜人香气, 生、 熟食用皆宜。室内常温环境条件下可贮藏到翌年 2 月不萌芽, 属于中 期贮藏型。
     6、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
     国内还未见有洋葱 F1 代杂交种。与日本的长日照黄皮 F1 代品种 “北星” 相比, “金 天星” 在球形、 颜色、 假茎长、 硬度以及贮藏性等方面接近对照 “北星” 。 叶管生长势较 “北星” 旺盛, 开张角度大, 叶深绿色。在低积温带表现抗病, 霜霉病病情指数 17.65%, 比对照 “北 星” 低 20.64%, 紫斑病病情指数为 20.73%, 比对照低 15.23%。平均单球质量较 “北星” 约 -2 重 25g 左右。丰产性好, 2006 年 5 个生产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 62622kg·hm , 比对照品种 “北星” 增产 27.9%。
     7、 品种的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
     洋葱新品种 “金天星” 的特异性突出表现在在低积温带表现抗霜霉病和紫斑病, 产 量高, 品质好 ; 一致性表现为群体主要农艺性状整齐一致, 尤其是葱头大小较均匀, 横径在 6cm 以上的符合规格的葱头比率达 94% ; 稳定性表现为经过 2001-2006 年连续 6 年进行了 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该品种能够保持其特有性状的稳定遗传。
     8、 栽培技术要点
     本品种的育苗播种期 2 月下旬 -3 月中旬, 移栽定植期 4 月下旬 -5 月中旬。高畦 -2 栽培, 密度 350000 株·hm 左右。基肥施用量为有机肥 50t·hm-2, 二铵 400kg·hm-2, 磷肥 -2 -2 -2 300kg·hm , 钾肥 400kg·hm 。移栽后 3 周至膨大期追施氮肥 150kg·hm 。移栽前 7d 用 除草剂 33%施田补处理土壤, 覆地膜。生产田须有灌溉条件, 倒伏后叶枯 50%~ 60%时起 葱头着色。适合在我国北纬 40 度以北地区如新疆、 甘肃、 宁夏、 内蒙古高原、 山西大同、 河北 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等洋葱产区栽培。5

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3293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3293ACN101953293A21申请号200910215561222申请日20091211200910012513320090711CNA01H1/02200601A01H1/0420060171申请人辽宁师范大学地址116029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850号72发明人马有会崔成日54发明名称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57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洋葱一代杂种新品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其关键技术是利用引进的不育系和选育的恢复系,作为F1代杂交种亲本材料,采用三系杂交育种技术,按照育种目标的要求。

2、,组配强优势的洋葱高产组合。“金天星”是以雄性不育系“HG02A”为母本,自交系“K400C”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在低积温带表现抗霜霉病和紫斑病,抗病性强于对照品种“北星”,产量62622KGHM2,比对照品种“北星”增产279,质量接近“北星”,达到了育种目标的要求。新品种“金天星”的选育方法将为我国洋葱三系杂交育种在技术上提供一个成功范例。66本国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1953293A1/1页21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雄性不育系“HG02A”为母本,自交系“K400C”。

3、为父本,组配方式为HG02AHG02BK400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育系为“HG02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系为“HG02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父本材料“K400C”是自北海道北見地区引进的常规品种“北見黄”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的优异自交系。权利要求书CN101953293A1/3页3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洋葱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洋葱一代杂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背景技术0002洋葱ALLIUMCEPAL是世界范围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全球洋葱栽培面积约4000万亩,。

4、每年生产葱头约5000万吨,而且产量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培育和推广一代杂种F1代品种是提高洋葱产量及质量的主要方法。自从CALIFORNIA大学DAVIS分校的JONES和EMSWELLER在1925年发现洋葱雄性不育植株后,该校在JONES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利用雄性不育系首次育成洋葱F1代品种并很快应用于生产。同时,该校还将培育的洋葱雄性不育系A系和保持系B系这样的成对材料通过商业途径向社会提供。目前,美国、日本、荷兰和以色列等少数几个国家的洋葱育种技术先进,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垄断了世界上洋葱F1代种子几乎全部市场份额。0003我国虽然是世界上的洋葱生产大国,但育种落后。目前。

5、我国尚无自己培育的一代杂种品种,种植的F1代品种均从国外进口,每公顷种子成本在60009000元,占生产总成本的4060。鉴于我国洋葱生产效益低的现状,开展洋葱F1代杂交种选育研究是提高我国洋葱生产力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洋葱优良品种国产化的唯一有效途径。迄今为止,洋葱F1代育种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的三系法,既要同时具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通过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不育系得以繁殖并保持不育性状;通过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子。鉴于我国洋葱F1代杂交制种尚属空白,因而每年不得不花费巨额外汇进口国外种子的现状,本发明通过引进和选育等途径获得了F1代杂交种亲本材料,采用三系杂交育种。

6、技术,在我国首次育成了洋葱F1代品种,填补了国内无自育F1品种的空白,并经田间试验证实可以代替进口品种,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北纬40度以北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山西大同、河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等洋葱产区种植,其选育方法将为我国洋葱三系杂交育种在技术上提供一个成功范例。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洋葱一代杂种新品种“金天星”的育种方法,其关键技术是利用引进的不育系和选育的恢复系,作为F1代杂交种亲本材料,采用三系杂交育种技术,按照育种目标的要求,组配强优势的洋葱高产组合。本发明的育种目标是培育出抗病性强于对照品种“北星”、产量和质量接近或高于“北星”的洋葱新品种。本方法育成。

7、的“金天星”新品种属长日照、中早熟类型,在低积温带表现抗病。单球质量216G,球型指数110,生育期110115D,丰产性好,2006年5个生产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62622KGHM2,比对照品种“北星”增产279。适合在我国北纬40度以北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山西大同、河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等洋葱产区种植。本发明成功地组配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出了高产洋葱F1代品种,并可以通过本方法繁育该品种种子。本发明内容关键技术如说明书CN101953293A2/3页4下0005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引进洋葱F1代杂交种的雄性不育系母本材料0006从国外大量引进洋葱雄性不育A、B对材料,在杂交。

8、繁育过程中,按照育种目标,结合采用混合选择法经多代选择,以提高材料的经济学性状,再通过品系比较鉴定试验和配合力试验,入选优良雄性不育系作为F1代杂交种的母本材料。0007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通过自交分离选育出性状优良的父本材料0008从国内外搜集到的大量常规品种和品系中,通过比较栽培试验,首先按照育种目标筛选出基础材料,然后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优异自交系,最后经配合力试验,从中选出最优杂交组合,该最优杂交组合的自交系就作为F1代杂交种的父本材料。0009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0010采用三系杂交育种技术,组配方式为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按照育种目标,组配强优势的洋葱抗病、。

9、高产组合,作为新品种。在配制杂交组合选配亲本时,按照双亲优良性状互补原则,尤其注重抗病性的选育,目标是培育出抗病性强于对照品种“北星”、产量和质量接近或高于“北星”的新品种。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洋葱新品种“金天星”的选育过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00121、材料0013洋葱新品种“金天星”是以雄性不育系“HG02A”为母本,自交系“K400C”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00142、母本来源及其性状特征0015HG02A母本“HG02A”是从日本北海道HOKKAIDO引进的贺崎氏GASAKI2号02A、B对材料,在杂交繁育过程中,结合采用混合选择法经多代选择育成,不育系和保持系登。

10、记名称分别为“HG02A”和“HG02B”。“HG02A”不育系的突出特点是抗紫斑病、抗灰霉病、抗霜霉病,但在高温高湿生态区多年连作地对干腐病茎盘腐烂的抗性较差些。为长日照湿润生态型,叶管生长势旺盛,种球为黄色地球型,单球质量180G,在洋葱不育系中属中等球型亲本材料。00163、父本来源及其性状特征0017K400C父本材料“K400C”是自北海道北見地区引进的常规品种“北見黄”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的优异自交系。“K400C”自交系突出特点是抗软腐病,很少抽苔,脱皮较少,贮藏性较好,假茎较长,叶管生长旺盛倒伏期中性。为长日照湿润生态型,叶管生长势旺盛,种球为黄色地球型,单球质量210G,在洋。

11、葱自交系父本材料中属大球型亲本材料。00184、组配及选育方法0019洋葱新品种“金天星”是以雄性不育系“HG02A”为母本,以自交系“K400C”为父本配制的雄性不育三系杂交一代,组配方式为HG02AHG02BK400C。2000年配制杂交组合,20012006年连续6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抗病性、球重等指标均高于对照品种“北星”,不同年份间表现稳定。长日照黄皮“北星”是我国较早引自日本的一个F1代品种,是引进的F1代品种中主栽品种之一,所以选“北星”为对照品种。2006年5个生产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62622KGHM2,比对照品种“北星”增产279,最终培育出了说明书CN。

12、101953293A3/3页5抗病、高产、性状稳定的洋葱F1代新品种,并命名为“金天星”。00205、品种性状特征0021洋葱新品种“金天星”鳞茎膨大需要14小时以上日照条件,生育期110115D,属长日照、中早熟类型。其突出特点是抗病性较强,尤其在低积温带表现抗病,霜霉病病情指数1765,比对照“北星”低2064,紫斑病病情指数为2073,比对照低1523。种子千粒质量4245G,种子较大,发芽出苗较快,苗期生长旺盛。平均株高605CM,最高可达70CM,叶管生长势较旺盛,开张角度大,叶色深绿色。单球平均质量216G,球型指数110,属于高球型,外皮革质铜黄色。丰产性好,2006年5个生产试。

13、验点的平均产量为62622KGHM2,比对照品种“北星”增产279。品质较佳,维生素C892MG/100G,总糖687,可溶性固形物91,含水量9203,肉质鳞片白色、质脆细嫩,味道柔和微辣带甜,带有宜人香气,生、熟食用皆宜。室内常温环境条件下可贮藏到翌年2月不萌芽,属于中期贮藏型。00226、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0023国内还未见有洋葱F1代杂交种。与日本的长日照黄皮F1代品种“北星”相比,“金天星”在球形、颜色、假茎长、硬度以及贮藏性等方面接近对照“北星”。叶管生长势较“北星”旺盛,开张角度大,叶深绿色。在低积温带表现抗病,霜霉病病情指数1765,比对照“北星”低2064,紫斑病病情指数为。

14、2073,比对照低1523。平均单球质量较“北星”约重25G左右。丰产性好,2006年5个生产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62622KGHM2,比对照品种“北星”增产279。00247、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0025洋葱新品种“金天星”的特异性突出表现在在低积温带表现抗霜霉病和紫斑病,产量高,品质好;一致性表现为群体主要农艺性状整齐一致,尤其是葱头大小较均匀,横径在6CM以上的符合规格的葱头比率达94;稳定性表现为经过20012006年连续6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能够保持其特有性状的稳定遗传。00268、栽培技术要点0027本品种的育苗播种期2月下旬3月中旬,移栽定植期4月下旬5月中旬。高畦栽培,密度350000株HM2左右。基肥施用量为有机肥50THM2,二铵400KGHM2,磷肥300KGHM2,钾肥400KGHM2。移栽后3周至膨大期追施氮肥150KGHM2。移栽前7D用除草剂33施田补处理土壤,覆地膜。生产田须有灌溉条件,倒伏后叶枯5060时起葱头着色。适合在我国北纬40度以北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山西大同、河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等洋葱产区栽培。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