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属于中药领域。背景技术 肠易激综合征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 腹胀、 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 粘液便 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经检查排除可以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 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 有 IBS 症状者欧美报道 为 10% -20%, 我国北京一组报道为 8.7%。患者以中青年居多, 50 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 男女比例约 1 ∶ 2。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 属于祖国医学的 “腹痛” 、 “便秘” 与 “郁证” 范畴。从病变的 部位来看, 虽病在大肠, 但却与肝、 脾、 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病因病理可以概括为 : 情志失调而致肝气郁滞, 肝脾不和, 引起肠道气机不畅, 肠 腑传导失司 ; 或因中寒日久, 脾阳虚弱损及肾阳, 阳虚不能温煦中焦, 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此 外, 饮食、 劳倦与寒温失常可影响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 临床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能收 到较好效果, 可分为以下三型辨治。
肝郁脾虚型 : 症见腹泻欲泄, 泻后痛减, 嗳气食少, 易烦怒善太息, 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弦。治宜疏肝运脾, 燮理气机。
脾肾阳虚型 : 症见形寒肢冷, 腹中冷痛, 大便溏薄, 日行 3 ~ 4 次, 或五更即泻, 泻后 腹安, 腹胀纳呆, 喜温乏力, 舌质淡舌体胖, 苔薄白, 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 厚肠止泻。
阳明热结型 : 症见大便量少秘结, 腹胀痛, 伴有口干烦躁, 舌红少苔或苔黄津少, 脉 弦或微弦数。治宜养阴除热, 润肠通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是由以下中药配伍而成 :
乌梅 10-30 份、 桂枝 10-30 份、 吴茱萸 10-30 份、 干姜 10-30 份、
密陀僧 10-30 份、 马齿苋 8-25 份、 薏苡仁 8-25 份、 山药 8-25 份、
千日红 8-25 份、 雪莲花 8-25 份、 百草霜 5-15 份、 当归 5-15 份、
黄连 5-15 份、 巴豆 5-15 份、 九香虫 5-15 份、 丹参 1-10 份、
阿胶 1-10 份、 珍珠 1-10 份、 无花果 1-10 份、 轻粉 1-10 份 ;
制备方法 :
按配方比例将上述中药挑拣干净, 放入高压锅内蒸 40 分钟, 冷却至室温, 摊放在 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 粉碎成 300-400 目粉末, 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成 品;
服用方法 : 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 每日三次, 每次服用 15g, 温开水送服, 5 日为 一疗程, 2-3 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是由以下中药配伍而成 :
乌梅 15-25 份、 桂枝 15-25 份、 吴茱萸 15-25 份、 干姜 15-25 份、
密陀僧 15-25 份、 马齿苋 10-20 份、 薏苡仁 10-20 份、 山药 10-20 份、
千日红 10-20 份、 雪莲花 10-20 份、 百草霜 8-12 份、 当归 8-12 份、
黄连 8-12 份、 巴豆 8-12 份、 九香虫 8-12 份、 丹参 2-8 份、
阿胶 2-8 份、 珍珠 2-8 份、 无花果 2-8 份、 轻粉 2-8 份。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是由以下中药配伍而成 :
乌梅 20 份、 桂枝 20 份、 吴茱萸 20 份、 干姜 20 份、 密陀僧 20 份、
马齿苋 15 份、 薏苡仁 15 份、 山药 15 份、 千日红 15 份、 雪莲花 15 份、
百草霜 10 份、 当归 10 份、 黄连 10 份、 巴豆 10 份、 九香虫 10 份、
丹参 5 份、 阿胶 5 份、 珍珠 5 份、 无花果 5 份、 轻粉 5 份。
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药理及药性 :
乌梅 :
【性味归经】 酸、 涩, 平。归肝、 脾、 肺、 大肠经。
【功能主治】 敛肺, 涩肠, 生津, 安蛔。用于肺虚久咳, 久痢久泻, 虚热消渴, 蛔厥呕吐 腹痛 ; 胆道蛔虫症。 桂枝 :
【性味归经】 味辛、 甘, 温; 归心、 肺、 膀胱经。
【功能主治 : 】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 脘腹冷 痛, 血寒经闭, 关节痹痛, 痰饮, 水肿, 心悸, 奔豚。
吴茱萸 :
【性味归经】 性温, 味辛、 苦,
【功能主治】 温中止痛, 理气燥温, 适用于脘腹胀痛, 呕吐腹泻, 呃逆吞酸, 头痛, 疝 痛, 月经痛。
干姜 : 【性味归经】 味辛、 微温、 无毒 ; 入肺、 心、 胃、 脾四经。
【功效】 发表, 散寒, 止呕, 开痰、 痈疮。
密陀僧 :
【性味归经】 性咸、 辛、 平、 有毒 ; 入肝、 脾经。
【功效】 消肿、 杀虫、 收敛防腐、 坠痰镇惊、 经试验对多种致病皮肤真菌, 有不同程度 的抑制作用, 能收缩粘膜及溃疡处的血管, 使分泌减少, 并有消炎的防止感染等作用。
马齿苋 :
【性味归经】 酸, 寒; 归肝、 大肠经。
【功用主治】 适用于痢疾 ( 大便半干半稀 )、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 痈肿疔疮, 湿疹, 丹毒, 蛇虫咬伤, 便血, 痔血, 崩漏下血。现代大多用于治疗肠炎、 急性关节 炎、 膀胱炎、 尿道炎、 肛门炎、 痔疮出血等。考证出自 《本草经集注》 《本草图经》 : 马齿苋, 又 名五行草, 以其叶青, 梗赤, 花黄, 根白, 子黑也。主治 : 热毒泻痢 ; 热淋 ; 尿闭 ; 赤白带下 ; 崩 漏; 痔血 ; 疮疡痈疖 ; 丹毒 ; 瘰疬 ; 湿癣 ; 白秃。. 《滇南本草》 : 益气, 清暑热, 宽中下气, 润肠, 消积滞, 杀虫, 疗疮红肿疼痛。
薏苡仁 :
【性味】 甘; 淡; 微寒。
【功能主治】 健脾, 渗湿, 止泻, 排脓。用于脾虚腹泻, 肌肉酸重, 关节疼痛, 水肿, 脚 气, 白带, 肺脓疡, 阑尾炎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 有活血调经止痛、 利尿、 消 水肿的作用。 《本草纲目》 谓薏仁 “健脾益胃, 补肺清热、 祛风胜湿, 养颜驻容、 轻身延年” 。
山药 :
【性味归经】 味甘、 性平, 入肺、 脾、 肾经 ;
【功能主治】 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 益胃补肾、 固肾益精、 聪耳明目、 助五脏、 强筋 骨、 长志安神、 延年益寿的功效 ; 主治脾胃虚弱、 倦怠无力、 食欲不振、 久泄久痢、 肺气虚燥、 痰喘咳嗽、 肾气亏耗、 腰膝酸软、 下肢痿弱、 消渴尿频、 遗精早泄、 带下白浊、 皮肤赤肿、 肥胖 等病症。
千日红 :
【性味】 甘, 平。
【功能主治】 祛痰, 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 ; 治头风, 目痛, 气喘咳嗽, 痢疾, 百日咳, 小儿惊风, 瘰窃, 疮疡。
雪莲花 : 各地民间将雪莲花全草入药, 主治雪肓、 牙痛、 风湿性关节炎、 阳痿、 月经 不调、 红崩、 白带等症。印度民间还雪莲花来治疗许多慢性病患者。如胃溃疡、 痔疮、 支气管 炎、 心脏病、 鼻出血和蛇咬伤等症。在藏医藏药上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藏医学 文献 《月王药珍》 和 《四部医典》 上都有记载。有祛风湿性关节炎, 除寒化痰、 壮阳补血、 温 暖子宫等功能。主治雪肓、 牙痛、 风湿性关节炎、 阳萎、 月经不调、 红崩、 白带等症。印度民间 还用雪莲花来治疗许多慢性病患者。 如胃溃疡、 痔疮、 支气管炎、 心脏病、 鼻出血和蛇咬伤等 症。在藏医藏药上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 中已有对 雪莲花的记载, 称雪莲 “性大热、 能补精益阳” 。 经现代化化学成分分析, 雪莲花草含生物碱、 黄酮、 兹醇、 挥发油, 含原糖和十六种氨基酸等等, 其主要功能有散寒除湿、 止痛、 活血通经、 暖宫散淤、 强筋助阳, 对医疗风湿疾病有特殊疗效。另经临床药学研究实践证明, 雪莲花草 入药, 具有通经活血, 暧宫散淤、 散寒除湿、 强筋助阳、 止血、 消肿之功能。 对治疗急慢性风湿 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 肺寒咳嗽、 宫寒腹痛、 闭经、 胎衣不下、 阳痿和麻疹不透等症。
百草霜 :
【性味】 辛, 温.① 《纲目》 : 辛, 温, 无毒。② 《玉揪药解》 : 味辛, 气平。③ 《医林纂 要》 : 辛苦, 温。
【归经】 入肝、 肺、 胃经。① 《本草求真》 : 入肝, 兼入肾。② 《要药分剂》 : 入肝、 肺、 胃 三经。
【功能主治】 止血, 消积。治吐血, 衄血, 便血, 血崩, 带下, 泻痢, 食积, 咽喉口舌诸 疮。① 《本草图经》 : 主消化积滞, 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② 《纲目》 : 止上下诸血, 妇人崩中 带下、 胎前产后诸病, 伤寒阳毒发狂, 黄疸, 疟痢, 噎膈, 咽喉口舌一切诸疮。③ 《玉楸药解》 : 敛营止血, 清热消瘀。专止失血, 吐衄便血, 产漏诸血。④ 《医林纂要》 : 泻心降火, 去妄热, 止 妄血, 下气消积行痰。⑤ 《现代实用中药》 : 涂白癣及头部湿疹。
当归 :
【性味】 性温, 昧甘、 辛。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 眩晕心悸、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虚寒腹痛、 肠燥便秘、 风湿痹痛、 跌扑损伤、 痈疽疮疡。
黄连 :
【性味归经】 苦, 寒; 归心、 脾、 胃、 肝、 胆、 大肠经。
【功能主治 : 】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 呕吐吞酸, 泻痢, 黄疸, 高热神 昏, 心火亢盛, 心烦不寐, 血热吐衄, 目赤, 牙痛, 消渴, 痈肿疔疮 ; 外治湿疹, 湿疮, 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 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 湿热中阻, 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 呕吐吞酸。
巴豆 :
【性味归经】 辛, 热, 有毒 ; 入胃、 大肠经。
【功能主治】 泻寒积, 通关窍, 逐痰, 行水, 杀虫。治冷积凝滞, 胸腹胀满急痛, 血瘕, 痰癖, 泻痢, 水肿, 外用治喉风, 喉痹, 恶疮疥癣。治冷积凝滞, 胸腹胀满急痛, 血瘕, 痰癖, 泻 痢, 水肿, 喉风, 喉痹, 恶疮疥癣。1. 峻下冷结 : 适用于冷结便秘, 腹满刺痛 ; 或小儿乳食积 滞, 痰多惊悸。 2. 攻痰逐水 : 可治水肿胀满, 二便不通之症 ; 寒食结胸, 痰涎壅盛, 胸膈滞闷, 肢冷汗出者 ; 以及痰迷清窍, 精神错乱。3. 用治痈肿脓成不溃, 本品有蚀疮排脓之功。
九香虫、 : 【性味归经】 性咸、 辛、 温; 归胃、 肝、 大肠经。
【功效】 败毒抗癌、 利气止痛。
丹参 :
【性味归经】 苦, 微寒 ; 归心、 肝经。
【功能主治】 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 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症瘕积聚, 胸腹刺痛, 热痹疼痛, 疮疡肿痛, 心烦不眠 ; 肝脾肿大, 心绞痛。 《本草正义》 : 丹参, 《本经》 谓 之微寒, 陶弘景已疑其误, 缪仲醇亦疑之, 至张石顽乃改作微温。 《本经》 : 主心腹邪气, 肠鸣 幽幽如走水, 寒热积聚 ; 破症除瘕, 止烦满, 益气。 《吴普本草》 : 治心腹痛。 《别录》 : 养血, 去 心腹痼疾结气, 腰脊强, 脚痹 ; 除风邢留热, 久服利人。 陶弘景 : 渍酒饮之, 疗风痹。 《药性论》 : 治脚弱, 疼痹, 主中恶 ; 治腹痛, 气作声音鸣吼。 《日华子本草》 : 养神定志, 通利关脉。治冷 热劳, 骨节疼痛, 四肢不遂 ; 排脓止痛, 生肌长肉 ; 破宿血, 补新生血 ; 安生胎, 落死胎 ; 止血 崩带下, 调妇人经脉不匀, 血邪心烦 ; 恶疮疥癣, 瘿赘肿毒, 丹毒 ; 头痛, 赤眼, 热温狂闷。 《滇 南本草》 : 补心定志, 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 惊悸不寐。 《纲目》 : 活血, 通心包络。治疝痛。 《云南中草药选》 : 活血散瘀, 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 痛经, 风湿痹痛, 子宫出血, 吐血, 乳腺 炎, 痈肿。
阿胶
【性味归经】 甘, 平。归肺、 肝、 肾经。
【功效】 补血, 止血, 滋阴润燥。
珍珠 :
具有安神定惊、 明目去翳、 解毒生肌等功效, 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在提高人体免疫 力、 延缓衰老、 祛斑美白、 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安神定惊, 清热滋阴, 明目, 解 毒。1. 镇心定惊, 适用于惊悸怔忡、 癫痫惊风。2. 清肝除翳明目, 用治目赤肿痛、 翳膜遮睛 等眼科疾病, 多外用。3. 收敛生肌, 适用于咽喉腐烂、 口舌生疮、 溃疡久不收口, 宜外用。
无花果 :
【性味】 味甘、 平;
【功用】 润肺止咳, 清热润肠 : 用于咳喘, 咽喉肿痛, 便秘, 痔疮。
轻粉
【性味】 辛, 寒, 有毒。① 《嘉佑本草》 : ″辛, 冷, 无毒。″② 《医学入门》 : ″有 毒。″③ 《本草从新》 : ″辛冷而燥, 有毒。″【归经】 入肝、 肾经。① 《玉楸药解》 : ″入足 少阴肾、 足厥阴肝经。″② 《本草再新》 : ″入肝、 肺二经。″【功用】 杀虫, 攻毒, 利水, 通 便。治疥癣, 瘰疬, 梅毒, 下疳, 皮肤溃疡, 水肿, 臌胀, 大小便闭。① 《本草拾遗》 : ″通大肠, 转小儿疳并瘰疬, 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齄, 风疮瘙痒。″② 《本草衍义》 : ″下涎药并小儿涎 潮、 瘈疭多用。″③张元素 : ″洁净府, 去膀胱中垢腻。″④ 《医学入门》 : ″消水肿, 止血 痢, 吐风涎。″⑤ 《纲目》 : ″治痰涎积滞, 水肿臌胀, 毒疮。″⑥ 《本草正》 : ″治瘰疬诸毒 疮, 去腐肉, 生新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该中药制剂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 符合传统 中医学的理论。以乌梅、 桂枝、 吴茱萸、 干姜、 密陀僧温补脾肾, 厚肠止泻为主药, 以马齿苋、 薏苡仁、 山药、 千日红、 雪莲花为辅药加强益气养胃温补脾肾肠胃的功效 ; 以百草霜、 当归、 黄连、 巴豆、 九香虫益气生津, 健脾宁心, 清热燥湿, 温经止痛 ; 以丹参、 阿胶、 珍珠、 无花果、 轻粉养阴除热, 润肠通腑, 健脾益肺。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从护肝、 养胃双重保健功效入手, 对 各种胃肠疾病患者具有独特疗效, 从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配方 :
乌梅 10g、 桂枝 10g、 吴茱萸 10g、 干姜 10g、 密陀僧 10g、 马齿苋 8g、 薏苡仁 8g、 山药 8g、 千日红 8g、 雪莲花 8g、 百草霜 5g、 当归 5g、 黄连 5g、 巴豆 5g、 九香虫 5g、 丹参 1g、 阿胶 1g、 珍珠 1g、 无花果 1g、 轻粉 1g ;
制备方法 :
按配方比例将上述中药挑拣干净, 放入高压锅内蒸 40 分钟, 冷却至室温, 摊放在 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 粉碎成 300-400 目粉末, 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成 品;
服用方法 : 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 每日三次, 每次服用 15g, 温开水送服, 5 日为 一疗程, 2-3 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实施例 2, 配方 :
乌梅 15g、 桂枝 15g、 吴茱萸 15g、 干姜 15g、 密陀僧 15g、 马齿苋 10g、 薏苡仁 10g、 山 药 10g、 千日红 10g、 雪莲花 10g、 百草霜 8g、 当归 8g、 黄连 8g、 巴豆 8g、 九香虫 8g、 丹参 2g、 阿 胶 2g、 珍珠 2g、 无花果 2g、 轻粉 2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实施例 3, 配方 :
乌梅 20g、 桂枝 20g、 吴茱萸 20g、 干姜 20g、 密陀僧 20g、 马齿苋 15g、 薏苡仁 15g、 山 药 15g、 千日红 15g、 雪莲花 15g、 百草霜 10g、 当归 10g、 黄连 10g、 巴豆 10g、 九香虫 10g、 丹参 5g、 阿胶 5g、 珍珠 5g、 无花果 5g、 轻粉 5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实施例 4, 配方 :
乌梅 25g、 桂枝 25g、 吴茱萸 25g、 干姜 25g、 密陀僧 25g、 马齿苋 20g、 薏苡仁 20g、 山 药 20g、 千日红 20g、 雪莲花 20g、 百草霜 12g、 当归 12g、 黄连 12g、 巴豆 12g、 九香虫 12g、 丹参 8g、 阿胶 8g、 珍珠 8g、 无花果 8g、 轻粉 8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实施例 5, 配方 :
乌梅 30g、 桂枝 30g、 吴茱萸 30g、 干姜 30g、 密陀僧 30g、 马齿苋 25g、 薏苡仁 25g、 山 药 25g、 千日红 25g、 雪莲花 25g、 百草霜 15g、 当归 15g、 黄连 15g、 巴豆 15g、 九香虫 15g、 丹参 10g、 阿胶 10g、 珍珠 10g、 无花果 10g、 轻粉 10g ;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本发明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 选择腹胀痛、 肝脾不和, 引起肠道气机不畅 等症状的患者临床试验。 其中, 男性 244 人, 女性 285 人, 服用 2 天显效, 最多 5 天症状消失, 总有效率 96.52%, 显愈率 85.96%, 表明该药对慢性胃炎等胃病具有明显疗效。
典型病例 :
病例 1 : 王 x, 男, 20 岁。患结肠炎。临床表现长期腹痛腹胀, 食欲长期不振, 服用一周后, 症状消失, 病情全愈。
病例 2 :
谢 x, 女, 25 岁。临床诊断为胃肠溃疡, 服用本药 6 天后, 病情全愈。
病例 3 :
田 xx, 男, 16 岁。患急性肠胃炎。临床表现为胃痛, 腹胀, 恶心, 食欲不振。服用本 药一个星期后, 症状消失, 食欲恢复。
病例 4 :
吴 xx, 女, 24 岁。患慢性胃炎。临床表现长期胃痛, 胃涨, 食欲长期不振, 服用一个 疗程后, 胃痛, 腹涨消失, 病情全愈。
病例 5 :
刘 x, 女, 22 岁。x 患急性腹泻。临床表现为黏液脓血状便, 腹痛, 大便每天 4-6 次。 服用本制剂一星期, 大便化验正常。
病例 6 :
高 x, 男, 36 岁。 x 临床诊断为肠胃炎, 胃痛难忍, 上吐下泻, 服用本药 48 小时后, 胃 痛减轻, 一星期后, 病情全愈。
病例 7 :
方 x, 男, 17 岁。患慢性肠炎。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 呕吐不止, 服用本药 10 天后, 症状消失, 食欲恢复。
病例 8 :
郭 xx, 男, 20 岁。x 患急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 食欲不振。服用本药 15 天 后, 症状消失, 食欲恢复。
病例 9 :
闫 xx, 男, 30 岁。患慢性结肠炎。临床表现长期腹痛, 腹涨, 食欲长期不振, 服用一
月后, 症状消失, 病情全愈。
病例 10 :
张 xx, 男, 30 岁。患急性腹泻。临床表现为水样大便, 腹痛。服用本药一星期后腹 痛消失, 一个星期后大便次数正常。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