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四氟醚菊酯与氯氰菊酯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组合物, 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的卫生、 环保、 高效的杀虫 组合物。具体为含有四氟醚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 防治卫生害虫所使用的药剂均为菊酯类药剂单剂, 菊酯类药剂单剂的 长期使用使得卫生害虫如蟑螂、 卫生蚊和卫生蝇等对菊酯类药剂的抗药性大大提高, 近年 来出现了防效普遍降低的现象。 因此需要一种环保高效的新农药品种或农药复配品种来延 缓卫生害虫的抗药性的产生, 由于新农药的价格比常规农药较昂贵, 单独使用会使防治成 本大大提高, 而常规农药单独使用的药效又达不到要求, 因此通过两种农药药剂的复配, 这 样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防治卫生害虫的防治效果, 而且经济方便, 大大降低了卫生害虫 抗药性的产生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提出一种四氟醚菊酯和 氯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组合后的品种表现明显的增效作用, 大大降低卫生害虫抗药性的 产生, 具有低毒、 安全、 高效、 经济、 环保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是, 所述的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制备为蚊香, 它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 :
杀虫组合物 0.01% -5%
常规助剂 1% -10%
可燃性物质 补齐 100%
该蚊香的具体生产步骤为 : 一方面, 制备杀虫组合物的乳油制剂或植物油溶液, 另 一方面将可燃性物质与助剂及水按常规捏合, 成型并烘干, 喷涂上述杀虫组合物溶液。 再烘 干即得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二是, 所述的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制备为气雾 剂, 它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 :
杀虫组合物 0.01% -5%
常规溶剂 10% -30%
常规推进剂 20% -60%
该气雾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 : 将杀虫组合物、 溶剂按常规混合, 加入一个装有阀门 的罐中, 并通过该阀门在压力下向罐中加入推进剂制得。
以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杀虫组合物含有四氟醚菊酯和氯氰菊酯质量比为 1 ∶ 99 ~ 99 ∶ 1。
所述四氟醚菊酯 (Tetraflumethrin), 化学名称为 2, 3, 5, 6- 四氟乙烯 -4- 甲氧 基 - 苯甲基 -2, 2, 3, 3- 四甲基环丙烷羧酸盐。该产品是吸入和触杀型杀虫剂, 也用作驱避剂, 是速效杀虫剂, 可防治蚊子、 苍蝇、 蟑螂和白粉虱。 它的防治效果是 D- 烯丙菊酯的 18 倍。
所述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 化学名称 α- 氰基 -(3- 苯氧苄基 )(1RS)- 顺, 反 式 -2, 2- 二甲基 -3-(-2, 2- 二氯乙烯基 ) 环丙烷羧酸酯, 杀虫谱广, 药效迅速, 对光、 热稳 定, 可防治对有机磷产生抗性的害虫, 该药残效期长, 正确使用时对人体安全。
所述常规助剂为表面活性剂、 粘结剂、 芳香剂、 着色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以 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助剂。
所述可燃性物质为木粉、 木碳粉、 桔柑皮粉、 玉米淀粉、 椰子壳粉、 胡桃壳粉中的任 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粉未。
所述常规溶剂为能溶解有效成份的有机溶剂、 醇、 水的一种。
所述常规推进剂为液化石油气、 丙丁烷、 二甲醚或压缩空气中的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应用实施例 1
向 100 重量份的木粉、 玉米淀粉和胡桃核粉 (5 ∶ 1 ∶ 4) 的混合物中加入 80 重量 份的水并捏合成形, 然后烘干形成盘式蚊香杀虫基材 ( 直径 14cm, 厚 4mm, 一对重 34g)。 另一方面, 将 0.08 重量份的四氟醚菊酯、 0.12 重量份的氯氰菊酯溶解到植物油中 得到含四氟醚菊酯 0.08w/v%, 氯氰菊酯 0.32w/v%的混合溶液。
用微型注射器吸取以上混合溶液 3.4ml 均匀滴加到以上盘式蚊香杀虫基材上, 然 后在室温下放置 5 小时得到一套具有 0.008w/w%四氟醚菊酯、 0.012w/w%氯氰菊酯的盘式 蚊香Ⅰ。
参比实施例 1
向 100 重量份的木粉、 玉米淀粉和胡桃核粉 (5 ∶ 1 ∶ 4) 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 重 量份的水并捏合成形, 然后烘干形成线香状盘式杀虫基材 ( 直径 14cm, 厚 4mm, 一对重 34g)。
另一方面, 将 0.2 重量份的四氟醚菊酯溶解到植物油中得到含四氟醚菊酯 0.2w/ v%溶液。
用微型注射器吸取以上混合溶液 3.4ml 均匀滴加到以上盘式蚊香杀虫基材上, 然 后在室温下放置 5 小时得到一套具有 0.02w/w%四氟醚菊酯的盘式蚊香Ⅱ。
参比实施例 2
向 100 重量份的木粉、 玉米淀粉和胡桃核粉 (5 ∶ 1 ∶ 4) 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 重 量份的水并捏合成形, 然后烘干形成线香状盘式杀虫基材 ( 直径 14cm, 厚 4mm, 一对重 34g)。
另一方面, 将 0.2 重量份的氯氰菊酯溶解到植物油中得到含氯氰菊酯 0.2w/v%溶 液。
用微型注射器吸取以上混合溶液 3.4ml 均匀滴加到以上盘式蚊香杀虫基材上, 然 后在室温下放置 5 小时得到一套具有 0.02w/w%氯氰菊酯的盘式蚊香Ⅲ。
测试实施例 1
将 应 用 实 施 例 1、 参 比 实 施 例 1 及 参 比 实 施 例 2 所 制 得 的 盘 式 蚊 香 按 GB/ T 13917.4-2009 进 行 灭 蚊 药 效 试 验 对 比, 试 虫 为 致 倦 库 蚊 (Culex pipiens quinque fasciatus), 羽化后 3-5 天未吸血的雌性成虫。具体过程为 : 用吸蚊管吸取试蚊 30 只, 放入
GB/T 13917.4-2009 所述圆筒装置 (3.1), 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 随机取待测蚊香一段, 水平状架在蚊香架上, 在另处预先点燃 5min 后, 移至圆筒内熏烟 1min, 立即将蚊香移去, 将圆筒密封, 并计时,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时各记录被击倒的试虫数, 观察时限为 20min。测试设四次重复, 且重复试验所用蚊香在不同盘蚊香随机采取。将重复测试数据按 线性加权回归法计算 KT50 值及毒力回归方程。
实验数据及结果见表 1、 表2:
表 1、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与对比化合物灭蚊基本数据
表 2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与对比化合物 KT50 值及 20min 平均死虫率 (% )蚊香 毒力回归方程 y = 3.5515x+3.3988 盘式蚊香Ⅰ R = 0.9804 y = 3.9858x+3.0065 盘式蚊香Ⅱ R = 0.9875 y = 3.6925x+2.4396 盘式蚊香Ⅲ R = 0.98812 2 2KT5020min 平均死虫率 (% )2.821003.1696.74.9470
表 3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共毒系数KT50 蚊香 毒性指数 (TI) 理论毒力 指数 (TTI) 实际毒 力指数 (ATI) 共毒系数 (CTC)盘式蚊香 2.82 Ⅰ 盘式蚊香 3.16 Ⅱ
6-122.5175.2143.0156.3---CN 101953367 A说4.94 100明-书-5/11 页盘式蚊香 Ⅲ从以上实验数据及结果可知,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的杀蚊活性 ( 为 A 级 ) 优于四氟 醚菊酯单剂 ( 为 B 级 )、 大大优于氯氰菊酯单剂 ( 为不合格 )。此杀虫组合物杀蚊的共毒系 数为 143.0, 明显大于 100, 说明此杀虫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
应用实施例 2
将 0.12 重量份四氟醚菊酯、 0.23 重量份的氯氰菊酯和 59.65 重量份的甲醇混合在 一起制备成杀虫组合物杀虫溶液, 将得到的溶液放入带阀门的气雾罐中, 在加压的条件下 通过阀门向气雾罐中注入 40.0 重量份的二甲醚, 得到一种杀虫气雾剂Ⅰ, 其中含四氟醚菊 酯 0.12w/w%, 氯氰菊酯 0.23w/w%。
参比实施例 3
将 0.35 重量份四氟醚菊酯和 59.65 重量份的甲醇混合在一起制备成杀虫组合物 杀虫溶液, 将得到的溶液放入带阀门的气雾罐中, 在加压的条件下通过阀门向气雾罐中注 入 40.0 重量份的二甲醚, 得到一种杀虫气雾剂Ⅱ, 其中含四氟醚菊酯 0.35w/w%。
参比实施例 4
将 0.35 重量份氯氰菊酯和 59.65 重量份的甲醇混合在一起制备成杀虫组合物杀 虫溶液, 将得到的溶液放入带阀门的气雾罐中, 在加压的条件下通过阀门向气雾罐中注入 40.0 重量份的二甲醚, 得到一种杀虫气雾剂Ⅲ, 其中含氯氰菊酯 0.35w/w%。
测试实施例 2
将 应 用 实 施 例 2、 参 比 实 施 例 3 及 参 比 实 施 例 4 所 制 得 的 杀 虫 气 雾 剂 按 GB/ T13917.2-2009 进 行 灭 蚊 的 药 效 试 验 对 比, 试 虫 为 致 倦 库 蚊 (Culex pipiens quinque fasciatus) 羽化后 3-5 天未吸血的雌性成虫。具体过程为 : 用吸蚊管吸取试蚊 30 只, 放入 GB/T13917.2-2009 中所述圆筒装置 (3.1), 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 将上述杀虫气雾剂筒 呈水平状, 喷嘴向下垂直, 对准圆筒密封装置上的喷药孔, 喷施 1.0g 药剂, 然后立即用胶塞
塞住圆孔, 1min 后拉开隔板, 立即计时,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时分别记录被击倒的 蚊虫数。20min 后将被击倒蚊虫移至清洁养虫笼中, 恢复标准饲养, 24h 检查死虫数。测试 设四次重复, 且重复试验所用气雾剂在不同气雾剂罐中随机采取。将重复测试数据按线性 加权回归法计算 KT50 值及毒力回归方程。
实验数据及结果见表 1、 表2:
表 1、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与对比化合物灭蚊基本数据
表 2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与对比化合物 KT50 值及 24h 平均死虫率 (% )气雾剂 毒力回归方程 y = 3.3951x+3.7649 气雾剂Ⅰ R = 0.9882 y = 3.0513x+3.8219 气雾剂Ⅱ R = 0.9954 y = 2.9289x+3.1776 气雾剂Ⅲ R = 0.98422 2 2KT5024h 平均死虫率 (% )2.051002.4395.34.1980
表 3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共毒系数KT50 气雾剂 (TI) 指数 (TTI) 力指数 (CTC) 毒性指数 理论毒力 实际毒 共毒系数
(ATI) 气雾剂Ⅰ 气雾剂Ⅱ 气雾剂Ⅲ
2.05 2.43 4.19172.4 100124.8 -204.4 -163.7 -从以上实验数据及结果可知,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的杀蚊活性 ( 为 A 级 ) 优于四氟 醚菊酯单剂 ( 为 B 级 )、 大大优于氯氰菊酯单剂 ( 为不合格 )。此杀虫组合物杀蚊的共毒系 数为 163.7, 明显大于 100, 说明此杀虫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
测试实施例 3
将应用实施例 2、 参比实施例 4、 参比实施例 5 及参比实施例 6 所制得的杀虫气雾 剂按 GB/T 13917.2-2009 进行灭蝇的药效试验对比, 试虫为家蝇 (Musca domestica), 羽化 后第 3 天 - 第 5 天在成虫。具体过程为 : 用吸蝇管吸取试蝇 30 只, 放入 GB/T 13917.2-2009 中所述圆筒装置 (3.1), 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 将上述杀虫气雾剂筒呈水平状, 喷嘴向下 垂直, 对准圆筒密封装置上的喷药孔, 喷施 1.0g 药剂, 然后立即用胶塞塞住圆孔, 1min 后拉 开隔板, 立即计时, 1min、 2min、 4min、 6min、 8min 时分别记录被击倒的蝇虫数。20min 后将被 击倒蝇虫移至清洁养虫笼中, 恢复标准饲养, 24h 检查死虫数。 测试设四次重复, 且重复试验 所用气雾剂在不同气雾剂罐中随机采取。将重复测试数据按线性加权回归法计算 KT50 值及毒力回归方程。
实验数据及结果见表 1、 表2:
表 1、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与对比化合物灭蝇基本数据
表 2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与对比化合物 KT50 值及 24h 平均死虫率 (% )气雾剂 毒力回归方程 y = 2.6921x+3.868 气雾剂Ⅰ R = 0.98882KT5024h 平均死虫率 (% )2.63100
y = 2.5763x+3.6471 气雾剂Ⅱ R = 0.995 y = 2.1986x+3.2282 气雾剂Ⅲ R = 0.9906
2 23.35976.4063.3表 3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共毒系数KT50 气雾剂 毒性指数 (TI) 理论毒力 指数 (TTI) 实际毒 力指数 (ATI) 243.3 共毒系数 (CTC)气雾剂Ⅰ 气雾剂Ⅱ 气雾剂Ⅲ
2.63 3.35 6.4191.0 100131.2 -185.5 -从以上实验数据及结果可知,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的杀蝇活性 ( 为 A 级 ) 优于四氟 醚菊酯单剂 ( 为 B 级 )、 大大优于氯氰菊酯单剂 ( 为不合格 )。此杀虫组合物杀蝇的共毒系 数为 185.5, 明显大于 100, 说明此杀虫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
测试实施例 4
将应用实施例 2、 参比实施例 4、 参比实施例 5 及参比实施例 6 所制得的杀虫气 雾剂按 GB/T 13917.2-2009 进行杀灭蜚蠊的药效试验对比, 试虫为德国小蠊 (Bluttella germanica), 10 日龄 -15 日龄成虫, 雌雄各半。具体过程为 : 取德国小蠊 20 只, 放入 GB/T 13917.2-2009 中所述圆筒装置 (3.1), 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 将上述杀虫气雾剂筒呈水 平状, 喷嘴向下垂直, 对准圆筒密封装置上的喷药孔, 喷施 1.0g 药剂, 然后立即用胶塞塞住 圆孔, 立即计时,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时分别记录被击倒的蜚蠊数。20min 后将被击 倒蜚蠊移至清洁养虫笼中, 恢复标准饲养, 72h 检查死虫数。 测试设四次重复, 且重复试验所 用气雾剂在不同气雾剂罐中随机采取。将重复测试数据按线性加权回归法计算 KT50 值及 毒力回归方程。实验数据及结果见表 1、 表2: 表 1、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与对比化合物灭蜚蠊基本数据
表 2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与对比化合物 KT50 值及 72h 平均死虫率 (% )气雾剂 毒力回归方程 y = 4.3817x+2.8333 气雾剂Ⅰ R = 0.9926 y = 4.9816x+2.2159 气雾剂Ⅱ R = 0.9908 y = 4.7209x+1.5992 气雾剂Ⅲ R = 0.99852 2 2KT5072h 平均死虫率 (% )3.121003.6295.35.2575
表 3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共毒系数KT50 气雾剂 毒性指数 (TI) 理论毒力 指数 (TTI) 实际毒 力指数 (ATI) 168.3 共毒系数 (CTC)气雾剂Ⅰ 气雾剂Ⅱ 气雾剂Ⅲ
3.12 3.62 5.25145.0 100115.4 -145.8 -从以上实验数据及结果可知,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的杀蟑螂活性 ( 为 A 级 ) 优于四 氟醚菊酯单剂 ( 为 B 级 )、 大大优于氯氰菊酯单剂 ( 为不合格 )。此杀虫组合物杀蟑螂的共 毒系数为 145.8, 明显大于 100, 说明此杀虫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