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9550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2504.2

申请日:

2010.08.25

公开号:

CN101926344A

公开日:

2010.12.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7/22申请日:20100825|||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7/22; A01N43/88; A01N25/06; A01P7/04

主分类号:

A01N47/22

申请人: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耀秀; 卢瑞; 臧延琴; 卢镇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科园大道创新路西段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代理人:

黎明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成分为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的静电喷雾液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静电喷雾液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混灭威1.0份~50.0份、噻嗪酮1.0份~50.0份、导电剂1.0份~8.0份、助溶剂1.0份~10.0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本发明所述的静电喷雾液剂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药效好、持效长、工效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使用量,适合于静电喷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混灭威    1.0份~50.0份噻嗪酮    1.0份~50.0份导电剂    1.0份~8.0份助溶剂    1.0份~10.0份溶剂      补足至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其特征是所述组分重量配比优选:混灭威    5.0份~25.0份噻嗪酮    5.0份~25.0份导电剂    2.0份~8.0份助溶剂    2.0份~8.0份溶剂      补足至1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其特征是:导电剂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其特征是:导电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其特征是:助溶剂选用C4以上醇类,环己酮,二甲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其特征是:助溶剂优选正丁醇、正辛醇或N-甲基吡咯烷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其特征是:溶剂选用多烷基萘,重芳烃或植物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其特征是:溶剂优选二线油或C10以上芳烃。

说明书

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灭威(下文称为有效成分I)和噻嗪酮(下文称为有效成分II)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有效成分I的噻嗪酮(Buprofezin)属于噻二嗪酮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低毒,对皮肤和眼睛刺激作用极轻。对昆虫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用。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干扰新陈代谢,致使昆虫蜕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缓慢死亡。一般施药后3-7天才能看出效果,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防治半翅目的叶蝉、飞虱和粉虱及介壳虫活性高。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对害虫天敌及传粉昆虫安全。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药性问题。

作为有效成分II的混灭威(dimethacarb)是由两种同分异构体混合而成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飞虱、叶蝉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击倒速度快,一般施药后1小时左右,大部分害虫即跌落水中,但残效期只有2~3天。其药效不受温度的影响,在低温下仍有很好的防效。混灭威对鳞翅目和同翅目等害虫均有效,主要用于防治叶蝉、飞虱、蓟马等。

以上二元杀虫组合物现有制剂主要有乳油、悬浮剂、种衣剂、拌种剂、可湿性粉剂。而混灭威和噻嗪酮二元组合静电喷雾液剂,国内外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为有效成分的静电喷雾液剂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该静电喷雾液剂的制备方法。

静电喷雾液剂通过筛选挥发性低、闪点高、对原药溶解性高、对作物药害较低、粘度低的有机溶剂,施药时不对水,一般也不对其他有机溶剂,而是用静电喷雾机直接施用。静电喷雾使每个喷出的雾滴均带有静电荷,更易于被靶标捕获,比一般油剂沉积量高,对靶标如植物株冠层的穿透性更优越,故特别高效与省药,它是目前靶标命中率最高、环境污染最低的农药剂型与使用方法之一。而且雾滴中不含高挥发性成分,其大小与质量从离开机具到达靶标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减少了挥发与飘移。雾滴细小而均匀,符合“生物最佳粒径”要求,显著提高了沉积量。静电喷雾液剂直接使用而无须对水,特别适用于水源缺乏、病虫害属暴发性且发生面积大、须短时间内大范围施药的场合。

静电喷雾技术是应用高压静电在喷头与喷雾靶标间建立一静电场,而农药液体流经喷头雾化后,通过不同的充电方法被充上电荷,形成群体荷电雾滴,然后在静电场力和其他外力的联合作用下,雾滴作定向运动而吸附在目标的各个部位,达到沉积效率高、雾滴飘移散失少、改善生态环境等良好的性能。静电场作用下的液体雾化机理比较复杂,通常认为:静电作用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减小雾化阻力,同时,同性电荷间的排斥作用产生与表面张力相反的附加内外压力差,从而提高雾化程度。

雾滴充电有三种方式:(1)电晕充电法,利用静电高压电晕使雾滴带电;(2)接触式充电法,把静电高电压直接置于药液中,经喷嘴喷出后即为带电雾滴;(3)感应式充电法,是在外部电压电场作用下,利用电极与药液射流间的电场使雾滴带电。

静电喷雾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静电喷雾具有包抄效应、尖端效应、穿透效应,对靶标作物覆盖均匀,沉积量高。静电喷雾形成的雾滴带有同性电荷,在空间运动中相互排斥,不发生凝聚,带电雾滴的感应使作物的外部产生异性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雾滴快速吸附到作物的正反面,提高了农药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量,改善了农药沉积的均匀性。农药在作物表面上的沉积量比常规喷雾提高36%,叶子背面农药沉积量是常规喷雾的20~40倍,作物顶部、中部和根部农药沉积量分布均匀性都有显著提高。在蔬菜保护地采用静电喷雾,雾滴落在非导电体塑料薄膜上的沉积量比常规喷雾低得多,可以提高雾滴在植株上的沉积量,有效利用农药,减少飘移及沉降在塑料薄膜上的损失。

2.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静电喷雾雾滴体积中径一般在45μm,可有效地降低雾滴粒径,提高雾滴谱均匀性,符合生物最佳粒径理论,易于被靶标捕获。当静电电压为20KV时,雾滴粒径降低约10%,雾滴谱均匀性提高约5%。显著增加了雾滴与病虫害接触的机会,成倍地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样条件下比常规喷雾提高2倍)。而且油剂对昆虫体壁有亲和能力,易于穿透体壁进入害虫体内,使害虫快速中毒。用药量比常规喷雾节约30%。

3.对水源、环境影响小,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静电喷雾喷液量少,每亩仅为60~150mL,仅为常规喷雾的几百分之一,且电场力的吸附作用减少了农药的飘移,使农药利用率高,避免了农药流失,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静电喷雾持效期长。带电雾滴在作物上吸附能力强,而且全面均匀,施药效率高,农药在叶子上粘附牢靠,耐雨水冲刷,且油剂中的高沸点溶剂可以有效延缓农药有效成分的降解,药效长久。

5.工效高,防治及时。手持式静电超低量喷雾比常规喷雾提高工效10~20倍,东方红-18型背负式机动静电喷雾机每小时可喷20~30亩。

6.静电喷雾采用配套的静电喷雾液剂,无需加水,特别适合干旱缺水地区使用。

7.静电喷雾对作物不易产生药害,无明显残留,可提高作物的品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以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为有效成分制备静电喷雾液剂。

该静电喷雾液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混灭威    1.0份~50.0份

噻嗪酮    1.0份~50.0份

导电剂    1.0份~8.0份

助溶剂    1.0份~10.0份

溶剂      补足至100份。

以上所述组分重量配比优选:

混灭威    5.0份~25.0份

噻嗪酮    5.0份~25.0份

导电剂    2.0份~8.0份

助溶剂    2.0份~8.0份

溶剂      补足至100份。

适合的助溶剂选用C4以上醇类,例如正丁醇、正戊醇、正辛醇、苯甲醇,环己酮,二甲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优选正丁醇、正辛醇或N-甲基吡咯烷酮。

适合的导电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适合的溶剂为多烷基萘,如一线油、二线油;重芳烃;植物油;如松节油或棉籽油、玉米油。优选二线油、C10以上芳烃。

本发明所述的静电喷雾液剂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将有效成分与导电剂、助溶剂、溶剂按比例充分搅拌混合制成。

适合的靶标作物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大豆、花生、棉花、茶树等经济作物,番茄、茄子、辣椒、莴苣、芹菜、甘蓝、菜豆、蚕豆、豇豆、豌豆等蔬菜作物,黄瓜、南瓜、西瓜等葫芦科作物,葡萄、柑橘、苹果、梨树、桃等果树作物。

本发明的静电喷雾液剂适合防治稻蓟马、稻瘿蚊、稻飞虱、稻叶蝉,小麦粘虫、蚜虫、粉虱、介壳虫等。

施用本发明的静电喷雾液剂的优选方法是静电喷雾,根据防治对象发生情况确定适宜的用量,通常施药量是540~675g a.i./hm2

两种成分的二元组合物,可以解决单一成分使用效果欠佳且容易产生抗性的问题,并且由于噻嗪酮速效性差、持效期长,混灭威速效性强,持效期短的特点,两者的二元组合物能很好的达到相互弥补和增效的作用,已成为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优先选择。

本发明所述的静电喷雾液剂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药效好、持效长、工效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使用量,适合于静电喷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制备2%混灭威·噻嗪酮静电喷雾液剂

混灭威            1.0kg

噻嗪酮            1.0kg

正丁醇            3.0k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3.0kg

C10芳烃           补足至100kg。

混灭威与噻嗪酮原药用助溶剂、溶剂即正丁醇、C10芳烃完全溶解,再加入其他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均匀混合,充分搅拌后即可配成静电喷雾液剂。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可以制备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2:

制备10%混灭威·噻嗪酮静电喷雾液剂

混灭威            6.5kg

噻嗪酮            3.5kg

正辛醇            4.0kg

二甲基亚砜        3.0k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5kg

C10芳烃           补足至100kg。

实施例3:

制备25%混灭威·噻嗪酮静电喷雾液剂

混灭威             12.5kg

噻嗪酮             12.5kg

N-甲基吡咯烷酮     4.0kg

丙三醇             4.0k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5.0kg

二线油               补足至100kg。

实施例4:

制备35%混灭威·噻嗪酮静电喷雾液剂

混灭威            20.0kg

噻嗪酮            15.0kg

N-甲基吡咯烷酮    4.0k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5.0kg

二线油            补足至100kg。

实施例5:

制备45%混灭威·噻嗪酮静电喷雾液剂

混灭威                  20.0kg

噻嗪酮                  25.0kg

N-甲基吡咯烷酮          10.0k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8.0kg

C10芳烃                 补足至100kg。

实施例6:

制备51%混灭威·噻嗪酮静电喷雾液剂

混灭威                 50.0kg

噻嗪酮                 1.0kg

N-甲基吡咯烷酮         10.0k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8.0kg

C10芳烃                补足至100kg。

所制备的混灭威·噻嗪酮静电喷雾液剂外观为透明的均一油状液体;低温相容性好,在低于-5℃,冷藏7d不析出结晶或悬浮物;挥发性低,滤纸悬挂法测定结果,挥发率低于30%;对植物安全,无药害;采用闭口法测定,闪点大于70℃;粘度小于10mPa·s;电导率(μΩ·cm-1)在1~10-3之间。

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静电喷雾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成分为混灭威与噻嗪酮二元组合物的静电喷雾液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静电喷雾液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混灭威1.0份50.0份、噻嗪酮1.0份50.0份、导电剂1.0份8.0份、助溶剂1.0份10.0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本发明所述的静电喷雾液剂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药效好、持效长、工效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使用量,适合于静电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