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环保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 散发于空气中的恶臭主要由以低级脂肪酸代表的酸系臭气、 以氨代表的碱系臭气 和以硫醇代表的硫系臭气组成。 目前去除恶臭的常规方法主要有 : 化学法、 物理法和生物法 等。化学法通过使用除臭剂和芳香剂来减轻恶臭, 其中化学除臭剂的使用并不能彻底去除 臭源物质, 除臭效果不充分不彻底, 同时使用的芳香剂有时因遮蔽香料过强则会带来不快 气味。物理法通过使用吸收剂将臭味物质吸收到吸收剂的微孔中, 但吸收剂一旦吸收臭味 物质后就难以解吸, 无法重复使用难以处理, 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生物法主要通过微生物 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相关的酶作用来消化分解臭源物质, 该方法使用条件温和, 消除臭源物 质彻底, 且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另外, 现有技术还有研究通过燃烧臭源物质来去除恶 臭, 但燃烧臭源物质会产生大量废气和臭气污染环境, 也存在发展局限。
现有技术中的发明专利液体除臭剂, 发明人山口纪子等, 申请号为 00805018.X, 该 专利主要通过优选配比适当的缓冲剂和表面活性剂并添加适量香精来去除臭味。 发明专利 废气除臭装置及方法, 发明人郑石治等, 申请号为 200710129839.5, 该专利通过沸石层吸附 废气达到除臭除湿的功效。 发明专利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微生物干细胞的除臭剂和除臭方 法, 发明人为海老泽真等, 申请号为 200510003675.2, 该专利优选埃希氏菌属、 短杆菌属和 芽孢杆菌属的细菌, 通过发酵、 热灭菌制成微生物干细胞除臭剂, 效果虽优于活性炭, 但该 方法使用灭活的菌体细胞吸附作用, 不能够利用微生物活性酶分解臭味化合物, 没有从根 本解决臭味问题, 除臭效率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除臭剂中化学法除臭效果不充分不彻 底易产生不快气味, 物理法通过使用吸收剂易造成二次污染, 或生物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臭味问题且除臭效率并不理想的缺陷, 提供了一种能快速去除异味同时彻底消除臭源物质 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微生物除臭剂, 其含有芽孢杆菌 Bacillus 和丝状真菌 Fungus。
本发明中, 所述的芽孢杆菌较佳的为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和 / 或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当芽孢杆菌同时含有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和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其除臭效果更佳。
其中, 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属于芽胞杆菌属的细菌菌种, 较佳的为地衣芽孢杆 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更 佳 的 为 地 衣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CGMCC 1.265、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1858 和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518 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含量较佳的为菌数占微生物除臭剂总菌数的百分比 30%~ 50%, 更佳的为 40%。 地衣芽孢杆菌能有效分解各种 碳水化合物、 糖及各种蛋白质氨基酸, 为其他有效微生物提供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降低产 生臭味化合物。
其中, 所述的凝结芽孢杆菌属于芽胞杆菌属的细菌菌种, 较佳的为凝结芽孢杆 菌 Bacillus coagulans, 更 佳 的 为 凝 结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coagulansCGMCC 1.949、 凝 结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coagulans CGMCC 1.2009、 凝 结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coagulans ATCC 10545、 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ATCC21366 和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ATCC 31284 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凝结芽孢杆菌的含量较佳的为菌数占微生 物除臭剂总菌数的百分比 30%~ 50%, 更佳的为 40%。 凝结芽孢杆菌能有效分解各种碳水 化合物、 糖及各种蛋白质氨基酸和小分子化合物, 降低产生臭味化合物, 消除臭味。
当 芽 孢 杆 菌 仅 含 有 地 衣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与 凝 结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coagulans 二者任一种时, 优选具体的菌种类如前所述, 同时所述的芽孢杆菌含 量较佳的为菌数占微生物除臭剂总菌数的百分比 60%~ 80%, 更佳的为 80%。
本发明中, 所述的丝状真菌较佳的为红曲霉菌。所述的红曲霉菌属于曲霉属真 菌的菌种, 较佳的为红色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更佳的为红色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CGMCC 3.549、 红色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CGMCC3.4636 和红色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CGMCC 3.4701 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红色红曲霉的含量较佳的为菌数占微生物除臭剂总 菌数的百分比 20%~ 40%, 更佳的为 20%。红色红曲霉可分泌多种酶类, 如蛋白酶、 肽酶、 脂肪酶和其它水解酶类等, 可有效分解有机物和产生气味化合物, 消除异味。
本发明的微生物除臭剂含有的微生物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作用。在该协同作用 下, 有效分解大量腐败有机物质, 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 消除臭味。 其中, 丝状真菌能有效分 解各种碳水化合物、 糖、 淀粉及各种蛋白质氨基酸, 为其他有效微生物提供增殖所需的营养 物质 ; 所分泌的多种酶类, 如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淀粉酶、 果胶酶和木质酶等, 可更有效地分解产臭味的有机物质。芽孢杆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和抗菌肽, 能 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杀死对人畜有害的病原体, 同时其所分泌的多种酶类, 如蛋白 酶、 肽酶、 脂肪酶、 淀粉酶和蔗糖酶等能有效地分解油脂和蛋白质废物, 消除异味。
本发明所述菌种均可以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CGMCC) 以及美国菌种保藏中心 (ATCC) 购买。
本发明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存在形式较佳的为冻干粉、 微生物菌液、 微生物菌液与 赋形液的混合物、 或微生物菌液与固体辅料的混合物。
其中, 所述的赋形液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赋形液, 较佳的含有丙三醇 10 %, 水 80%, 碳水化合物 5%, 微量元素 4%和香料 1%, 百分比为各成分占赋形液总量的质量百分 比。其中, 所述的碳水化合物较佳的为葡萄糖和 / 或乙酸钠。所述的微量元素较佳的为含 有质量百分比硫酸亚铁 0.4%, 硫酸镁 0.5%和氯化钾 1%的水溶液。所述的香料可为本领 域常规使用的香料。
其中, 所述的固体辅料为本领域常规固体辅料, 所述的固体辅料较佳的含有奶粉 和碳酸钙 ; 其中, 所述的奶粉的用量较佳的为微生物菌液体积百分比的 10%; 所述的碳酸钙 的用量较佳的为微生物菌液质量体积百分比的 50%。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存在形式为冻干粉时, 制备方法包括将芽孢杆菌发酵液和 丝状真菌发酵液均匀混合后, 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成冻干粉即可 ; 或者将芽孢杆菌发酵液 和丝状真菌发酵液分别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成冻干粉后, 均匀混合 ; 或者芽孢杆菌冻干粉 和丝状真菌冻干粉均匀混合, 即可 ;
所述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存在形式为微生物菌液时, 制备方法包括将芽孢杆菌发酵 液和丝状真菌发酵液均匀混合, 即可 ;
所述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存在形式为微生物菌液与赋形液的混合物时, 制备方法 包括将芽孢杆菌发酵液和丝状真菌发酵液混合后, 再与赋形液按照菌液 : 赋形液体积比为 1 ∶ 10 ~ 1 ∶ 50 均匀混合, 即可 ;
所述的微生物除臭剂存在形式为微生物菌液与固体辅料的混合物时, 制备方法包 括将芽孢杆菌发酵液和丝状真菌发酵液与固体辅料均匀混合, 28℃~ 40℃烘干, 粉碎即可。
其中, 所述的芽孢杆菌发酵液和丝状真菌发酵液均按照本领域常规的培养程序获 得, 均经过斜面培养、 一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
其中, 芽孢杆菌涉及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较佳的为营养 肉汤培养基, 具体配方较佳的为 : 蛋白胨 0.3%~ 2%, 牛肉膏 0.3%~ 2%, 氯化钠 0.3%~ 1%, pH 为 7.0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含有 1.4%~ 2%琼脂粉, 上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其 中, 一级种子培养的培养温度较佳的为 30℃~ 37℃, 一级种子培养时间较佳的为 1 ~ 2 天 ; 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较佳的为 30℃~ 37℃, 发酵培养时间较佳的为 2 ~ 4 天, 发酵培养的 接种量较佳的为 5%~ 15%。 其中, 丝状真菌涉及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较佳的为改 进的 PDA 培养基, 具体配方较佳的为 : 土豆 30 %~ 40 %, 葡萄糖 2 %~ 3 %, 麦芽提取物 0.2%~ 0.5%, pH 为 6.5 ~ 7.0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含有 1.4%~ 2.0%琼脂粉, 上述百分 比为质量百分比。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的培养温度较佳的为 25℃~ 28℃, 一级种子培养时 间较佳的为 4 ~ 6 天 ; 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较佳的为 25℃~ 28℃, 发酵培养时间较佳的为 4 ~ 7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较佳的为 5%~ 15%。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微生物除臭剂在处理垃圾除臭或废水除臭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微生物除臭剂直接喷洒于臭味物质就能有效去除氨、 三甲胺、 低级脂肪 酸等的异味, 更能彻底消除臭源物质。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除特殊说明外, 均市售可得。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 本发明中上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得到较佳 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该微生物除臭剂能快速去除异味同时彻底消除臭源物质, 长时间的维持除臭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 施例范围之中。
下述实施例中, 除特殊说明外, 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所述的微量元素为含有硫 酸亚铁 0.4%、 硫酸镁 0.5%和氯化钾 1%的水溶液。实施例 1
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 :
将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265、 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CGMCC 1.2009 和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CGMCC 3.549 按照下述各种菌的菌数 占总菌数的百分比进行混合 : 地衣芽孢杆菌 50%, 凝结芽孢杆菌 30%, 红曲霉 20%; 然后将 菌液与赋形液液体按照体积比 1 ∶ 10 均匀混合, 即可。
其中, 赋形液的配方为丙三醇 10 %, 水 80 %,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5 %, 微量元素 4%, 香料 1%。
其中, 芽孢杆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均为营养肉汤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蛋白胨 0.3%, 牛肉膏 2%, 氯化钠 1%, pH 为 7.0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含 有 2%琼脂粉, 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37℃, 一级种子培养时间为 2 天, 发酵培养 的培养温度为 37℃, 发酵培养 4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5%。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芽孢杆 菌的菌数。
其中, 丝状真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改进的 PDA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土豆 40%, 葡萄糖 2%, 麦芽提取物 0.5%, pH 为 6.5 ; 其中, 斜面培 养基还含有 2.0%琼脂粉。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5℃, 一级种子 培养时间为 4 天 ; 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5℃, 发酵培养时间为 7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15%。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丝状真菌的菌数。 实施例 2
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 :
将 地 衣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1858、 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CGMCC 1.949 和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CGMCC 3.4636 按照下述各 种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百分比进行混合 : 地衣芽孢杆菌 30%, 凝结芽孢杆菌 30%, 红曲霉 40% ; 然后将菌液与赋形液液体按照体积比 1 ∶ 50 均匀混合, 即可。
其中, 赋形液的配方为丙三醇 10 %, 水 80 %, 碳水化合物乙酸钠 5 %, 微量元素 4%, 香料 1%。
其中, 芽孢杆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均为营养肉汤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蛋白胨 2%, 牛肉膏 0.3%, 氯化钠 0.3%, pH 为 7.0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 含有 1.4%琼脂粉, 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30℃, 一级种子培养时间为 1 天, 发酵 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30℃, 发酵培养 4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10%。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芽 孢杆菌的菌数。
其中, 丝状真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改进的 PDA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土豆 30%, 葡萄糖 3%, 麦芽提取物 0.2%, pH 为 6.5 ; 其中, 斜面培养 基还含有 1.4%琼脂粉。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8℃, 一级种子培养 时间为 5 天 ; 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8℃, 发酵培养时间为 5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5%。 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丝状真菌的菌数。
实施例 3
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 :
将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518、 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ATCC 10545 和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CGMCC 3.4701 按照下述各种菌的菌数占 总菌数的百分比进行混合 : 地衣芽孢杆菌 30%, 凝结芽孢杆菌 30%, 红曲霉 40%; 即可。使 用时, 可将混合菌液直接加水稀释 100 倍, 即可。
其中, 芽孢杆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均为营养肉汤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蛋白胨 1%, 牛肉膏 1%, 氯化钠 1%, pH 为 7.0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含有 1.8%琼脂粉, 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34℃, 一级种子培养时间为 2 天, 发酵培养 的培养温度为 34℃, 发酵培养 3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10%。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芽孢杆 菌的菌数。
其中, 丝状真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改进的 PDA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土豆 30%, 葡萄糖 3%, 麦芽提取物 0.2%, pH 为 6.5 ; 其中, 斜面培养 基还含有 1.4%琼脂粉。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8℃, 一级种子培养 时间为 6 天 ; 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8℃, 发酵培养时间为 4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5%。 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丝状真菌的菌数。
实施例 4
微生物除臭剂 ( 固体制剂 ) 的制备 : 将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518、 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ATCC 31284 和红曲霉 Monascus rubber CGMCC 3.4701 按照下述各种菌的菌数 占总菌数的百分比进行混合 : 地衣芽孢杆菌 30%, 凝结芽孢杆菌 30%, 红曲霉 40%; 然后将 微生物菌液加 10% ( 体积百分比 ) 奶粉和 50% ( 质量体积百分比 ) 碳酸钙, 混匀, 40℃以 下烘干, 粉碎即可。
其中, 芽孢杆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均为营养肉汤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蛋白胨 1%, 牛肉膏 1%, 氯化钠 1%, pH 为 7.0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含有 1.8%琼脂粉, 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34℃, 一级种子培养时间为 2 天, 发酵培养 的培养温度为 34℃, 发酵培养 3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10%。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芽孢杆 菌的菌数。
其中, 丝状真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改进的 PDA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土豆 30%, 葡萄糖 3%, 麦芽提取物 0.2%, pH 为 6.5 ; 其中, 斜面培养 基还含有 1.4%琼脂粉。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8℃, 一级种子培养 时间为 6 天 ; 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8℃, 发酵培养时间为 4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5%。 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丝状真菌的菌数。
实施例 5
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 :
将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265、 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ATCC 21366 和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CGMCC 3.549 按照下述各种菌的菌数占 总菌数的百分比进行混合 : 地衣芽孢杆菌 30%, 凝结芽孢杆菌 50%, 红曲霉 20%; 然后将菌 液与赋形液液体按照体积比 1 ∶ 30 均匀混合, 即可。
其中, 赋形液的配方为丙三醇 10 %, 水 80 %,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5 %, 微量元素 4%, 香料 1%。
其中, 芽孢杆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均为营养肉汤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蛋白胨 0.3%, 牛肉膏 2%, 氯化钠 1%, pH 为 7.0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含 有 2%琼脂粉, 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37℃, 一级种子培养时间为 2 天, 发酵培养 的培养温度为 37℃, 发酵培养 2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15%。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芽孢杆 菌的菌数。
其中, 丝状真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改进的 PDA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土豆 40%, 葡萄糖 2%, 麦芽提取物 0.5%, pH 为 7.0 ; 其中, 斜面培 养基还含有 2.0%琼脂粉。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5℃, 一级种子 培养时间为 4 天 ; 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5℃, 发酵培养时间为 7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15%。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丝状真菌的菌数。
实施例 6
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 :
将菌数比 1 ∶ 1 的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265 和地衣 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518, 菌数比 1 ∶ 1 的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CGMCC 1.2009 和 凝 结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coagulansATCC 10545, 以及菌数 比 1 ∶ 1 的红色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CGMCC 3.4636 和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CGMCC 3.549 的发酵液分别制成冻干粉, 按照下述各种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百分比进行混合 : 地 衣芽孢杆菌 40%, 凝结芽孢杆菌 40%, 红曲霉 20%, 即可。
其中, 芽孢杆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均为营养肉汤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蛋白胨 0.3%, 牛肉膏 2%, 氯化钠 1%, pH 为 7.0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含 有 2%琼脂粉, 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37℃, 一级种子培养时间为 2 天, 发酵培养 的培养温度为 37℃, 发酵培养 4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5%。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芽孢杆 菌的菌数。
其中, 丝状真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改进的 PDA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土豆 40%, 葡萄糖 2%, 麦芽提取物 0.5%, pH 为 6.5 ; 其中, 斜面培 养基还含有 2.0%琼脂粉。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5℃, 一级种子 培养时间为 4 天 ; 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5℃, 发酵培养时间为 7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15%。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丝状真菌的菌数。
实施例 7
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 :
将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265 和红曲霉 Monascusruber CGMCC 3.549 按照下述各种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百分比进行混合 : 地衣芽孢杆菌 80%红曲 霉 20% ; 然后制成冻干粉即可 ;
其中, 芽孢杆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均为营养肉汤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蛋白胨 0.3%, 牛肉膏 2%, 氯化钠 1%, pH 为 7.0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含 有 2%琼脂粉, 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37℃, 一级种子培养时间为 2 天, 发酵培养 的培养温度为 37℃, 发酵培养 4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5%。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芽孢杆 菌的菌数。
其中, 丝状真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改进的 PDA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土豆 40%, 葡萄糖 2%, 麦芽提取物 0.5%, pH 为 6.5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含有 2.0%琼脂粉。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5℃, 一级种子 培养时间为 4 天 ; 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5℃, 发酵培养时间为 7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15%。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丝状真菌的菌数。
实施例 8
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 :
将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CGMCC 1.2009 和红曲霉 Monascusruber CGMCC 3.549 按照下述各种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百分比进行混合 : 凝结芽孢杆菌 60%, 红 曲霉 40% ; 分别制成冻干粉后, 均匀混合即可。
其中, 芽孢杆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均为营养肉汤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蛋白胨 0.3%, 牛肉膏 2%, 氯化钠 1%, pH 为 7.0 ; 其中, 斜面培养基还含 有 2%琼脂粉, 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37℃, 一级种子培养时间为 2 天, 发酵培养 的培养温度为 37℃, 发酵培养 4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5%。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芽孢杆 菌的菌数。
其中, 丝状真菌所使用的斜面培养基、 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改进的 PDA 培养基, 具体配方 : 土豆 40%, 葡萄糖 2%, 麦芽提取物 0.5%, pH 为 6.5 ; 其中, 斜面培 养基还含有 2.0%琼脂粉。其中, 一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5℃, 一级种子 培养时间为 4 天 ; 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 25℃, 发酵培养时间为 7 天, 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 15%。之后活菌计数, 检测丝状真菌的菌数。 效果实施例 1
将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265、 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CGMCC 1.2009 和红曲霉 Monascus ruber CGMCC 3.549 同实施例 1 的方法培 养得发酵菌液, 然后各取与实施例 1 除臭剂菌数相同量的三种菌液分别与赋形液均匀混合 得同实施例 1 体积一致的混合液, 即可制备 BLC( 地衣芽孢杆菌 )、 BCC( 凝结芽孢杆菌 )、 MRC( 红曲霉 ) 三种单菌除臭剂。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 1 制得的微生物除臭剂、 与 BLC、 BCC、 MRC 单菌除臭剂分别配成 十分之一浓度的稀释菌液 ( 使用去离子水稀释 10 倍 ), 混匀 10 分钟, 即成除臭菌液 ; 随机从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仓内采样 250 公斤腐烂垃圾, 充分混合后用 “五分法” 各取 50 公 斤, 同时加入 1#、 2#、 3#、 4#、 5# 试验箱 (1 立方米 ), 加盖放置 3 天。
本试验参考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 主要检测氨、 硫化氢、 臭气浓 度三个指标 ; 三天后, 检测起始值 ; 接着从加料口对垃圾表面均匀喷洒 200mL 清水 (1# 箱 ) 和 100mL 菌液 (2#、 3#、 4#、 5# 箱 ), 喷液后 10 分钟、 4 小时分别进行取样、 检测。
表 1 试验结果
由上述实验可知, 本发明实施例 1 的除臭剂对于腐烂垃圾除臭见效快, 效果明显, 持续时间达 4 小时以上, 在同等用量情况下, 其除臭效果远高于其他三种单菌除臭剂, 协同 作用最大, 效果最好。
效果实施例 2
在垃圾填埋场实施现场除臭试验, 气象条件是气温在 25℃左右, 风速在 3 级以下。 在作业区域中心设布设一个采样点, 检测项目 : 氨、 硫化氢二个项目, 喷洒前本底值检测 ; 用量按一平方米喷洒 100mL 十分之一浓度除臭剂进行 ; 喷洒实施例 2 制备的除臭剂后 10 分 钟、 40 分钟进行检测。
表 2 试验结果
除臭剂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除臭见效快, 效果明显。
效果实施例 3
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硫化氢和氨是最主要的臭气组成。仪器与方法 : 硫化氢的 检测采用亚甲基蓝比色法, 氨气采用次氯酸纳 -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采样点为距水面 10 ~ 50cm, 以 1L/min 流量采样 20min。仪器 : Q-2C 型大气采样仪,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
静止污水池内硫化氢 : 平均浓度为 2.54mg/m , 气温度 32℃, 投加 10PPM 实施例 3 3 制备的微生物除臭剂后, 10 分钟后硫化氢平均浓度为 1.63mg/m , 30 分钟后, 硫化氢浓度为 3 3 3 0.72mg/m , 4 小时后为 0.68mg/m , 8 小时后 1.3mg/m 。
表 3 污水厂除臭效果
序号加菌时间硫化氢平均浓度 mg/m3去除率气温℃11102068711 A CN 102068713说原水 10 分钟 30 分钟 4 小时 6 小时 8 小时 2.54 1.63 0.72 0.68 0.75 1.3明书/ 35.8% 71.6% 73.2% 70.4% 48.8% 32 32 32 34 33 309/9 页1 2 3 4 5 6
结果显示, 实施例 3 制备的微生物除臭剂发酵菌液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硫 化氢去除效果较好, 持续时间达 4 小时以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