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绷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膝绷带.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76292A43申请公布日20110525CN102076292ACN102076292A21申请号200980124575122申请日20090624102008029825520080625DEA61F13/0220060171申请人麦迪有限及两合公司地址德国拜罗伊特72发明人J赫雷斯特尔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代理人吴鹏马江立54发明名称膝绷带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膝绷带,包括A绷带基件2,该绷带基件具有用于膝盖骨的中间的膝盖骨区域20、与所述膝盖骨区域20邻接的用于大腿部分区域的大腿区域21以及与所述膝盖骨区域20邻接的用于小腿部分区域的。
2、小腿区域22;B至少一个按摩垫5,所述至少一个按摩垫固定在所述绷带基件2上的按摩区域23中并具有向内在所述膝绷带被佩戴时朝向腿部的按摩件50;C其中,具有所述至少一个按摩垫5的所述按摩区域23布置在所述大腿区域21中并用于股外侧肌的激痛点或激痛区;或者,在所述膝绷带被佩戴时,尤其在膝盖运动时,所述按摩垫5对所述股外侧肌的激痛点或激痛区进行按摩。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227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09/00456520090624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56143DE20091230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
3、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CN102076299A1/2页21一种膝绷带,包括A绷带基件2,该绷带基件具有用于膝盖骨的中间的膝盖骨区域20、与所述膝盖骨区域20邻接的用于大腿部分区域的大腿区域21以及与所述膝盖骨区域20邻接的用于小腿部分区域的小腿区域22,B至少一个按摩垫5,所述至少一个按摩垫固定在所述绷带基件2上的按摩区域23中并具有向内在所述膝绷带被佩戴时朝向腿部的按摩件50,C其中,具有所述至少一个按摩垫5的所述按摩区域23布置在所述大腿区域21中并用于股外侧肌的激痛点或激痛区;或者,在所述膝绷带被佩戴时,尤其在膝盖运动时,所述按摩垫5对所述股外侧肌的激痛点或激痛区进行。
4、按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绷带,其中,所述按摩垫5具有基体51,所述按摩件50尤其以突起的形式形成或设置在所述基体5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绷带,其中,所述按摩件50的至少一部分以半壳形或半球形突起的形式形成或设置在所述基体5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膝绷带,其中,所述按摩件50的至少一部分以棱纹形或波纹形突起的形式形成或设置在所述基体51上。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膝绷带,其中,所述按摩件50垂直于所述基体51或在离开所述基体51的方向上具有在1MM至8MM范围内的尺寸。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膝绷带,其中,所述按摩垫5或所述按摩件50由弹性体形成,尤其由基。
5、于硅或聚硅氧烷的弹性体形成,优选具有2080SHOREA,尤其是5565SHOREA的肖氏A硬度。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膝绷带,其中,所述按摩垫5布置在一袋子25中,所述袋子位于所述绷带基件2的朝向所述腿部的内侧上。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膝绷带,其中,所述膝绷带具有至少一个矫正件42,尤其是矫正带或矫正箍,所述矫正件42在膝盖骨的外侧布置在所述绷带基件2上用以向中央向内对膝盖骨施加侧向力。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膝绷带,其中,所述膝绷带具有至少一个张紧件6用以调节所述按摩垫向内施加在腿部或所述股外侧肌的所述激痛区或激痛点上的压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膝绷带,其中。
6、,所述张紧件具有张紧带6,所述张紧带6倾斜地经过所述绷带基件2的所述大腿区域21延伸至向所述膝盖骨区域20过渡的过渡区域或者延伸至所述膝盖骨区域,和/或所述张紧带6的长度能被调节以改变张紧力。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膝绷带,其中,所述张紧带6具有两个张紧带部分60,62,所述两个张紧带部分在彼此背离的端部区域上分别固定尤其是粘接或缝接在所述绷带基件2上,尤其是固定在所述绷带基件2的背离腿部的外表面上,所述两个张紧带部分在彼此面对的区域或端部上通过连接件尤其是环圈61彼此连接或者是能彼此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膝绷带,其中,在其中一个张紧带部分62上设有粘扣件,通过所述粘扣件能调。
7、节所述一个张紧带部分62的长度。权利要求书CN102076292ACN102076299A2/2页3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膝绷带,其中,所述张紧件包括至少一个尤其是弹性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被夹置或能被夹置或者是被布置或能被布置在一张紧带或者所述绷带基件的弹性区域与具有所述按摩垫的所述按摩区域之间,由此向所述按摩区域施加压力。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膝绷带,其中,通过所述中间件的厚度以及可能通过该中间件的弹性能够调节压紧力;和/或其中包括至少两个中间件,所述至少两个中间件能互换并具有不同的厚度和/或弹性。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膝绷带,其中,具有所述按摩垫的所述按摩区。
8、域用于股外侧肌的远端边缘区域中或过渡区域中的激痛点或激痛区,所述过渡区域到达或进入髌外侧支持带中。权利要求书CN102076292ACN102076299A1/5页4膝绷带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膝绷带。背景技术0002已知各种形式的膝绷带或者膝关节绷带。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膝绷带具有机械地矫正膝盖骨髌骨脱位的功能。其中通过机械的辅助件如箍件或绷带从外部向髌骨施加侧向压力,从而矫正髌骨脱位。例如由DE10200404793A1或DE3838576A1或US6287269B1已知这种膝关节绷带。0003在解剖学上,对髌骨的引导一方面通过滑车被动地进行,另一方面在运动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的大腿。
9、外侧肌肉股外侧肌和指向中央的大腿肌肉股内侧肌的不同的肌肉力的动态机能。在中央并沿侧向朝向膝盖骨和膝盖骨韧带延伸有一韧带、即髌骨支持带,该韧带分为中间部分,即由股内侧肌形成的髌内侧支持带,和侧向部分,即髌外侧支持带,该髌外侧支持带由股外侧肌形成或者股外侧肌的若干肌纤维附着其上且作为附着面在另一侧与髌骨的侧面外侧,LATERAL侧向边缘外侧缘连接。股外侧肌的下部区域在远端固定在大腿骨上以及髌骨的侧面边缘上,而且借助于韧带在膝盖上拉动髌骨。在股外侧肌向侧面或向外拉动髌骨时,股内侧肌向内或向中央拉动髌骨。在膝盖的整个可能的运动范围内,必须通过平衡的肌肉共同作用使髌股关节系统、即从髌骨到股骨的系统保持平。
10、衡。例如,股外侧肌的孤立收缩会导致髌骨向侧面半脱位。0004如果髌股关节系统由于肌肉的不平衡而失去平衡,那么尤其是会出现异常的髌骨倾斜,这种倾斜与脱位不同会加重侧面髌骨的侧面关节的负荷。同样,侧面支持带的适应性缩短或者支持带的错误负荷会导致髌后软骨受损的风险增加。这种长期的错误负荷还可能导致更迅速的软骨磨损并例如可能由肌肉较长时间保持在收缩状态而引起,例如处于坐或卧姿时完全伸展的膝盖。0005此外,来自收缩的肌肉的负荷导致形成肌肉的激痛点,该激痛点引起局部和牵涉性疼痛。会导致髌骨阻滞的、远端股外侧肌中的激痛点通常位于表面。在膝盖伸展时最容易发现激痛点。0006已知局部缺血性压迫例如网球法,该方。
11、法会使股外侧肌的大多数表面激痛点钝化。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膝绷带。0008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由从属于权利要求1的各权利要求得到根据本发明的膝绷带的改进方案和设计方案。0009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认知设置在膝绷带上的按摩垫或者摩擦垫对股外侧肌的激痛区或激痛点施加有针对性的按摩作用。令人惊异地发现,由此可以减轻或积极地影响功能性的紊乱或失衡,如股外侧肌的痉挛紧绷或收缩。膝绷带上的按摩垫减轻了股说明书CN102076292ACN102076299A2/5页5外侧肌的紧张,由此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股内侧肌的肌肉失衡并优化对髌股关节系统的整体引导。根据本发。
12、明的膝绷带尤其可以通过减少异常的髌骨倾斜、进而减小髌后压力来帮助阻止软骨损伤和可能发生的髌后关节炎RETROPATELLARARTHROSE,或者还会帮助抑制髌骨的脱位或偏侧。膝绷带的这种新型功能使膝关节静态机能与肌肉功能以协同作用的方式结合。0010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膝绷带朝向膝盖骨在股外侧肌的至少一个激痛区或激痛点上包括至少一个按摩垫,该按摩垫借助向内指向腿部的按摩件或所述按摩件上的按摩点或按摩区域,尤其在膝盖运动时,在按摩压力和/或按摩摩擦力下持续不断地作用在股外侧肌的激痛区或激痛点上,从而抑制通过股外侧肌沿侧向向外施加在膝盖骨上的不期望的横向力,或者减小该横向力。0011优选地,布置有。
13、按摩垫的按摩区域用于股外侧肌的远端边缘区域中或者过渡区域中的激痛区或激痛点,所述过渡区域到达或进入侧面支持带中。该激痛点也称为股外侧肌的激痛点1。0012为了达到期望的效果,以规定的方式调节按摩垫的按摩压力。为了能够针对诊断和患者具体地调节通过按摩垫产生的按摩压力,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设有至少一个张紧件用以调节按摩垫的向内朝向激痛点的压力。0013张紧件尤其包括张紧带,所述张紧带的长度能被调节和/或所述张紧带可以沿对角方向延伸经过大腿区域。0014替代或附加地,张紧件还可以包括一尤其是弹性的中间件,该中间件被夹置或布置在张紧带或绷带基件的弹性区域与具有按摩垫的按摩区域之间,由此对按摩区域施。
14、加额外的压力。可以通过中间件的厚度,也可以还通过其弹性来调节压紧力。因此,张紧带可以设计为长度不能调节的简单条带,尤其设计为粘扣带尼龙搭扣带。0015此外,按摩效果还通过按摩垫的形状和材料来调节或影响。0016因此,按摩垫可具有基体,按摩件可以尤其是一体地或以共同成形体的形式形成在基体上,按摩件特别是设计成优选半壳形或半球形或棱纹形或波纹形的突起。优选地,按摩件垂直于基体或在离开基体的方向上具有在1MM至8MM范围内的尺寸。基体的基本构型尤其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梯形或卵形。0017按摩垫或至少按摩件的优选材料是弹性体,尤其是基于硅或基于聚硅氧烷的弹性体,其中所述弹性体优选具有2080SHORE。
15、A,尤其是5565SHOREA的肖氏A硬度。0018有利地,按摩垫布置在一例如缝接或粘接在绷带基件的朝向腿部的内侧上的袋子中。0019此外,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机械矫正髌骨脱位的矫正件,尤其是布置在髌骨外侧的矫正带。0020在一种改进方案中,张紧件或张紧带可以至少部分地与矫正件或矫正带集成在一起或一体形成,或者是固定或连接在该矫正件或矫正带上。附图说明0021下面根据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在此还参考了附图,图1至4中彼此对应的部件和尺寸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说明书CN102076292ACN102076299A3/5页60022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膝绷带的正面透视。
16、图;0023图2示意性示出根据图1的膝绷带的透视图,该膝绷带具有松脱的、部分未示出的张紧带以及位于内侧的按摩垫;0024图3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图1和图2的膝绷带的按摩垫的透视图;0025图4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膝绷带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根据图1和图2的膝绷带包括尤其为软管状或管状的绷带基件2,该绷带基件2通常由弹性材料,尤其由纺织品、织物或针织品或编织品构成。在不对一般性做出限制的情况下,合适的材料为基于合成纤维或棉的纺织材料。0027在被佩戴的状态下,绷带基件2完全包围相关的膝盖以及与之相连的小腿和大腿的部分区域。包围膝关节本身、腘窝和膝盖骨的中间膝盖骨区域以20标。
17、示,与大腿相邻的大腿区域以21标示,与小腿相邻的小腿区域以22标示。0028在膝盖骨区域20中,在绷带基件2上固定有环状的边缘件或者环状垫3,该边缘件围绕膝盖骨或髌骨未示出并尤其是由弹性的和/或具有缓冲能力的材料构成,例如由硅弹性体基于聚硅氧烷的弹性体或其它弹性体构成。在绷带基件2的朝向膝盖或腿的内表面上,直接通过粘接或间接地通过装入相应的袋子中来固定边缘件3。0029在绷带基件2的外侧上,边缘件3由半月形或近似半圆形或半卵形的矫正带或矫正条带42围绕,在中间区域中该矫正带42在外侧固定、尤其是粘接或缝接在绷带基件2上。在矫正带42的自由端部处可通过两个环圈长形环41和43中的相应一个分别借助。
18、于第一张紧带40和第二张紧带44向内或向中央张紧该矫正带42,该第一张紧带40在边缘件3下方延伸且固定在绷带基件2的小腿区域22中,而第二张紧带44在边缘件3上方延伸且尤其固定在绷带基件2的膝盖骨区域20和大腿区域21之间的过渡区域中。为此,可以通过未示出的粘扣件以不同的长度、进而以不同的强度张紧两条张紧带40和44,从而能够对用于机械地矫正脱位的、由矫正带42对膝盖骨施加的、从外向中央、即向内作用于膝盖骨的矫正力进行调节。0030在矫正带42上方,在绷带基件2的朝向腿部的内表面上,在一按摩区域23中,在绷带基件2上固定、尤其是在内表面上的袋子25中设置一按摩垫5。该袋子25四周闭合,尤其可以。
19、由一块粘接或缝接在绷带基件2的内侧上的纺织材料形成。0031如图3所示,按摩垫5可以在基体51上具有多个按摩件50,所述按摩件50尤其是具有点状的按摩区域或按摩点,尤其是设计成半壳形或半球形元件。然而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按摩垫上设置具有线状按摩区域的按摩件,尤其是设计成棱纹或波纹。按摩件50从绷带基件2的内侧朝向腿部延伸,并通过袋子25的材料以按摩的方式作用于患者腿部位于绷带基件2的按摩区域23下的区域上。按摩垫5优选同样由硅弹性体基于聚硅氧烷的弹性体或其它弹性体构成。按摩垫5优选具有适应于期望的按摩效果的弹性,其中选择使按摩垫5的肖氏A硬度优选在2080SHOREA之间,尤其在在5。
20、565SHOREA之间。0032在图3的实施例中,按摩垫5的基体51具有长方体的基本形状,至少在具有按摩件50的区域外具有尽可能恒定的厚度。说明书CN102076292ACN102076299A4/5页70033然而,按摩垫5或其基体51也可以具有其它构型,例如卵形、多边形,尤其是三角形或梯形的基本形状,也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在按摩区域23的位置处略弯曲地延伸以适应膝盖和腿的形状。基体51的基本面积匹配于按摩区域23的大小。按摩件50的形状、长度和厚度及其在基体51上布置的表面密度以及基体51自身的厚度匹配于期望的按摩效果。基体51的厚度的常用值在2MM至8MM之间,按摩件50的从基体51向外测。
21、量得出的长度的常用值为1MM至8MM。0034膝绷带或其绷带基件2的按摩区域23布置成,使得该按摩区域23在膝绷带被佩戴时朝向髌骨贴靠在股外侧肌的激痛点或激痛区上,优选在股外侧肌的激痛点1上或上方,亦即在解剖学上看来是在远端边缘区域上或股外侧肌向髌外侧支持带过渡的过渡区域上。0035由此,布置在按摩区域23中的按摩垫5可以垂直向内并且通过运动沿侧向或沿表面地、以按摩方式作用在其下的股外侧肌的激痛点或激痛区上。通过膝绷带的按摩垫5产生按摩效果,由此减轻朝向髌骨的股外侧肌的激痛区或激痛点的痉挛和收缩,进而抑制由股外侧肌向外或向侧面对膝盖骨施加的力。尤其是,由此来缓解髌骨的异常的病态倾斜歪斜。003。
22、6在按摩区域23上或按摩区域23中设有张紧带6,该张紧带倾斜地经过绷带基件2的大腿区域21延伸到膝盖骨区域20或者通向膝盖骨区域20的过渡区域,该张紧带具有两个张紧带部分60和62,所述张紧带部分60和62在彼此背离的端部区域上分别在绷带基件2的背离腿部的外表面上固定、尤其是粘接或缝接在该绷带基件2上,所述张紧带部分60和62在彼此面对的区域或端部上通过环圈或者长形环件61彼此连接或者是能彼此连接。在此,在较长的张紧带部分62上设有粘扣件,通过该粘扣件可以调节张紧带部分62的长度,进而可以通过张紧带长度的改变来调节整个张紧带6的拉力或张紧力。由此,基于所设定的第二张紧带部分62的长度,张紧带6。
23、以可调节的不同压力作用于张紧带6下、尤其是第一张紧带部分60和环圈61下的按摩区域23、以及该按摩区域23处的按摩垫5上。由此,可通过不同的张紧压力,根据患者和诊断有针对性地借助张紧带6来调节由按摩垫5的按摩件50向内作用于股外侧肌的激痛点上的按摩压力。0037较短的张紧带部分60优选牢固地与环圈61连接且其长度不可调节。较长的张紧带部分62的长度可通过粘扣结构或粘扣件来调节,该张紧带部分62横向经过整个大腿区域21延伸至相对中央侧,而较短的张紧带部分60在大腿区域21中布置在绷带基件2的远端侧。通过张紧带6的对角布置获得一较大的长度调节范围,进而获得良好、可变的张紧力作用以及按摩压力的施加。。
24、0038在根据图4的实施例中,在用于膝盖骨的边缘件3的矫正带或矫正条42上形成张紧带6的用于按摩区域23和按摩垫5的部分46。为此,矫正带42设计为近似T形且具有类似图2中的带40和环圈41,此外还具有带有环圈461的张紧带部分46,张紧带6的第二张紧带部分162可固定在该张紧带部分46或环圈461上。在固定状态下由两个张紧带部分46和162组成的张紧带6横向地或对角地从外或从远端向中央朝向膝盖骨或边缘件3的方向经过按摩区域,并通过张紧带部分162上的粘扣件能再次调节按摩垫5的张紧力或压紧力。0039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张紧带部分地集成在矫正带上或一体形成在矫正带上。说明书CN1020762。
25、92ACN102076299A5/5页8在一变型中,也可以将矫正带42熔接或缝接在绷带基件2上,而将张紧带6固定在该熔接缝或缝接缝上。最后,张紧带和矫正带也可以由一个部件裁切成并固定在外部上边缘上。0040附图标记列表00412绷带基件00423边缘件00435按摩垫00446张紧带004520膝盖骨区域004621大腿区域004722小腿区域004823按摩区域004925袋子005041环圈005142矫正带005243环圈005344张紧带005446张紧带部分005550按摩件005651基体005760张紧带部分005861环圈005962张紧带部分0060162张紧带部分0061461环圈说明书CN102076292ACN102076299A1/3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76292ACN102076299A2/3页10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76292ACN102076299A3/3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7629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