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复合维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 具体涉及用于制备稳定的复合维生素组合物的水溶 液, 以及复合维生素组合物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
胃肠外营养在疾病的治疗上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 广泛用于如先天性消化道畸 形、 中重度营养不良、 消化道疾病 ( 严重腹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短肠综合征早期、 肠梗 阻、 肠瘘、 坏死性胰腺炎 )、 不能正常摄食的重危新生儿、 放化疗所致严重胃肠道反应、 严重 感染、 较大的手术、 创伤、 烧伤等的治疗。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 物质, 一般不能在人体内经自身的同化作用合成, 正常人体通过食物即可获得人体所需的 维生素, 烧伤、 手术、 严重创伤、 感染等可能引起超高代谢等将导致人体营养不良, 包括维生 素的缺乏, 患者对维生素需求增加, 补充肠外维生素利于患者康复。
按溶解性质分, 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主要 为维生素 A、 维生素 E、 维生素 K、 维生素 D 及其它们的类似物,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为维生素 B1、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叶酸、 右泛醇、 生物素、 烟酰胺、 维生素 C 及其它们的类似 物。
已有技术显示, 维生素类成分理化性质复杂, 溶解性质不同, 多不稳定, 多对光、 热、 氧、 金属离子、 酸度等敏感, 其贮存条件多要求较严格, 如叶酸对酸碱不稳定, 维生素 D 要求避光、 密封、 充氮、 冷处保存 ; 维生素各成分之间也不稳定, 如维生素 B1、 维生素 B12 相互 作用会使含量降低, 维生素 B12 可使维生素 C 含量降低。
临床上单成分维生素注射剂如维生素 E 注射液、 维生素 D2 注射液利用其脂溶性而 采用油为溶剂制备, 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B1 注射液、 维生素 B2 注射液、 维生素 C 注射液 等根据其不同理化性质等而调节不同 pH 范围及加入抗氧剂等而制备得到 ; 目前国内上市 的多种维生素注射制剂有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 素和注射用 12 种复合维生素 [ 又名 : 注射用多种维生素 (12), 商品名 : 施尼维他 ] ; 国外上 市的如美国 Sabex Inc. 的 13 种维生素注射液 (Infuvite Adult),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的注 射用 13 种维生素 ( ネオラミン·マルチ V 注射用 )。
为制备得到稳定可靠的多种维生素注射剂, 解决其溶解性及稳定性为主要手段, 上市的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采用大豆油、 卵磷脂为赋形剂制备成稳定的乳剂 ; Baxter 公 司进口的注射用 12 种复合维生素 ( 施尼维他 ) 采用大豆磷脂、 甘氨胆酸为助溶剂和稳定 剂; “Infuvite Adult”采用 A、 B 瓶分装的形式 ; CN101433547 公开了一种以甘氨酸为填 充剂, 以大豆磷脂、 甘氨胆酸为助溶剂的 12 种维生素冻干粉针制剂。此外, CN1989975、 CN101491499、 CN1843362、 CN101073580、 CN100361659、 CN101181289、 JP2006143599、 JP4235925、 EP0247616、 CN1843327 也公开了一系列多种维生素注射制剂。
上述药物或文献主要分两类, 一类为根据其理化性质不同采用 A、 B 瓶 (2 瓶 ) 及 A、 B、 C 瓶 (3 瓶 ) 分别分装的形式, 另一类为加入磷脂类、 胆酸类助溶剂和稳定剂的形式。由于多种维生素注射制剂的不稳定性, 其制剂贮存条件一般要求也很严格, 一般要求避光、 药品隔绝氧气和低温贮存, 低温贮存由于样品运输、 意外停电、 南北方地域及四季气温的差 异, 会出现不可完全避免的风险, 如在夏季及中国南方地区, 由于气温较高而出现因贮运不 慎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产品质量问题, 将严重威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同时目前在使用时 仍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分瓶包装的成本较高, 且使用较为不便。此外, 由于维生素与其类似 物在理化性质方面存在不同, 使得产品的组成也成为影响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 消旋 α- 生育酚与维生素 E 互为类似物, 并且与维生素 E 相比, α- 生育酚具有更好的活性, 但是由于稳定性的问题使用较少, 而维生素 E 为消旋 α- 生育酚的醋酸酯, 其理化性质较消 旋 α- 生育酚稳定, 因此, 目前上市的国内外多种维生素注射剂中多用为更稳定的维生素 E。 如果要提高复合维生素的活性, 使用消旋 α- 生育酚代替维生素 E, 那么解决其稳定性就 成为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实用、 有效的方法。
CN1879648 虽然公开了一种以吐温 80 为增溶剂的含 13 种维生素的冻干粉针剂, 但 其产品的稳定性问题仍没有解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使用消旋 α- 生育酚的稳定的复合维 生素组合物,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复合维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制造成本低, 可常 温贮存, 稳定性优异, 尤其可以使含高活性消旋 α- 生育酚的复合维生素稳定性提高。
本发明在研究中发现, 根据配制总体积的不同, 聚山梨酯助溶剂含量也会有所不 同, 聚山梨酯类助溶剂含量可根据复合维生素组合物的各成分及其类似物具体成分的不同 而不同。主要是消旋 α- 生育酚或其类似物的种类的变化对聚山梨酯类助溶剂含量影响 较大, 试验发现, 无论复合维生素组合物的其他成分及其类似物是否变化, 当复合维生素组 合物使用维生素 E 时, 聚山梨酯类助溶剂含量为 0.016g/mL 时就能达到良好的制剂溶解状 态, 并能制备得到质量符合要求的稳定的复合维生素制剂 ; 而当复合维生素组合物使用消 旋 α- 生育酚时, 其聚山梨酯类助溶剂含量为 0.018g/mL 时其制剂均不能达到良好的溶解 澄清状态, 溶液为浑浊液或乳状液。经前期的试验证明, 甚至在 0.028g/mL 时仍不太令人满 意。 经试验证明, 聚山梨酯助溶剂含量达到 0.029g/mL, 制剂就能达到较好的溶解澄清状态, 制剂稳定性基本满足要求。但最令人意外的是当聚山梨酯助溶剂含量为 0.035g/mL 以上, 制剂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研究发现, 当选择聚山梨酯作为组合物添加剂时, 控制聚 山梨酯的含量达到 0.03g/mL 时, 药品满足一般需要 ; 当达到 0.035g/mL 时, 不仅 α- 生育酚 的稳定性大大改善, 与其混合存在的其他维生素类化合物也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应用于本发明的聚山梨酯可为聚山梨酯 80、 聚山梨酯 60、 聚山梨酯 40、 聚山梨酯 20 或其任意混合物。优选实施方式是聚山梨酯 80。通过测定发现优选聚山梨酯含量为大 于 0.035g/mL 较好, 优选 0.035 ~ 0.105g/mL, 更优选 0.035 ~ 0.06g/mL, 最优选 0.038 ~ 0.05g/mL。 在制备注射用制剂时, 在冷冻干燥前需要先配置成溶液, 聚山梨酯的用量以该溶 液的体积进行投料, 在冻干后形成的疏松块状物的外观体积与溶液状态时的体积相同, 因 此对于疏松块状物而言此时聚山梨酯的量仍以体积进行计算。因此, 无论组合物是以液体 形式还是以固体形式存在, 聚山梨酯的用量均以该组合物当前形态下的体积计算。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复合维生素水溶液组合物, 该组合物用于制备注射用复合 维生素组合物, 其中含有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生素 D3、 维生素 C、 四水合辅羧酶、 核黄素磷 酸钠、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叶酸、 右泛醇、 生物素、 烟酰胺或上述化合物的类似物, 任选组合 物中含有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其特征在于 : 该组合物含有消旋 α- 生育酚和聚山梨酯, 其 中聚山梨酯的用量大于 0.03g/mL。其中聚山梨酯可以为聚山梨酯 80、 聚山梨酯 60、 聚山梨 酯 40、 聚山梨酯 20 或其混合物, 优选酯可以为聚山梨酯 80、 聚山梨酯 60、 聚山梨酯 40、 聚山 梨酯 20 或其混合物, 优选为聚山梨酯 80。聚山梨酯含量为大于 0.035g/mL, 优选 0.035 ~ 0.105g/mL, 更优选 0.035 ~ 0.06g/mL, 最优选 0.038 ~ 0.05g/mL。
优选该水溶液组合物中含有的复合维生素由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生素 D3、 维生素 C、 四水合辅羧酶、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叶酸、 右泛醇、 生物素、 烟酰胺和消旋 α- 生育酚组成。
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是组合物中维生素和聚山梨酯满足以下比例关系 :
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2800 ~ 4200IU
维生素 D3 176 ~ 264IU
维生素 C 110 ~ 220mg 四水合辅羧酶 5.0 ~ 6.6mg
核黄素磷酸钠 5.1 ~ 6.3mg
维生素 B6 4.9 ~ 6.6mg
维生素 B12 4.8 ~ 7.2μg
叶酸 332 ~ 720μg
右泛醇 14.5 ~ 18.0mg
生物素 55.2 ~ 82.8μg
烟酰胺 41.4 ~ 50.6mg
消旋 α- 生育酚 9.1 ~ 11.3mg
聚山梨酯 150 ~ 300mg
本发明还具体提供了一种注射用复合维生素组合物, 含有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 生素 D3、 维生素 C、 四水合辅羧酶、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叶酸、 右泛醇、 生物 素、 烟酰胺或上述化合物的类似物, 其特征在于 : 该组合物含有消旋 α- 生育酚和聚山梨 酯, 以冻干后的疏松块状物体积计算, 其中聚山梨酯的用量大于 0.03g/mL, 任选组合物中含 有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组合物中的复合维生素优选的方式是 : 由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生素 D3、 维生素 C、 四水合辅羧酶、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叶酸、 右泛醇、 生物素、 烟酰胺和消旋 α- 生育酚组成。
组合物中维生素和聚山梨酯优选满足以下比例关系 :
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2800 ~ 4200IU
维生素 D3 176 ~ 264IU
维生素 C 110 ~ 220mg
四水合辅羧酶 5.0 ~ 6.6mg
核黄素磷酸钠 5.1 ~ 6.3mg
维生素 B6 4.9 ~ 6.6mg
维生素 B12 4.8 ~ 7.2μg
叶酸 332 ~ 720μg
右泛醇 14.5 ~ 18.0mg
生物素 55.2 ~ 82.8μg
烟酰胺 41.4 ~ 50.6mg
消旋 α- 生育酚 9.1 ~ 11.3mg
聚山梨酯 150 ~ 300mg
本发明的复合维生素组合物, 可含有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 可添加稳定剂, 稳定剂选自依地酸二钠、 依地酸钙钠、 龙胆酸乙醇胺之一种或多种, 如 0.01% (w/v) 的依地 酸钙钠, 0.02% (w/v) 的依地酸二钠, 2% (w/v) 的龙胆酸乙醇胺, 或者上述 2 种或 3 种溶液 的混合物。组合物也可含有赋形剂, 赋形剂选自甘露醇、 右旋糖酐 40、 右旋糖酐 20、 右旋糖 酐 70、 葡萄糖、 甘氨酸之一种或多种 ; 如甘露醇, 右旋糖酐 40, 葡萄糖, 甘氨酸单独成分作为 赋形剂, 或如甘露醇、 甘氨酸联合使用作为赋形剂 ; 赋形剂用量可以为 3%~ 15% (w/v), 如 4% (w/v) 右旋糖酐 40, 9% (w/v) 甘露醇, 11% (w/v) 甘氨酸等。本发明的组合物, 还可含 pH 值调节剂, pH 值调节剂可以为盐酸、 柠檬酸、 氢氧化钠、 柠檬酸钠之一种或多种。pH 值调 节剂为将其溶液调节至适宜的 pH 值, 如将 pH 值调节为 5.5 ~ 6.5, 为避免调解过于剧烈, pH 值调节剂实际应用多为如所述盐酸、 柠檬酸、 氢氧化钠、 柠檬酸钠之一种或多种配制的一定 浓度水溶液, 并缓慢加入, 如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0.1mol/ 盐酸溶 液等。 为提高配制效率, 也可以取适量 pH 值调节剂将部分原料先行溶解, 如取适量 0.1mol/ L 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生物素、 叶酸等, 然后与其他成分溶液混合。本发明叙述中 w/v 在其他 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和载体时表示意义指重量 / 体积。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通过将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维生素水溶液按本领域常规的制 备冻干制剂的方法制备得到。
具体可以按以下方法操作,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生素 D3 或两种物质的类似物, 以及消旋 α- 生育酚、 聚山 梨酯, 和任选的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混合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适量, 得脂溶性维生素溶 液, 备用 ;
取其余各维生素原料或它们的类似物, 和任选的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分别或合 并与注射用水溶解, 用 pH 值调节剂调节 pH 值 5.5 ~ 6.5, 并与上述脂溶性维生素溶液混合 ;
加入活性炭, 搅拌, 过滤, 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精滤, 灌装, 冷冻干燥。
或者也可以按以下方法操作,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生素 D3 或它们的类似物、 消旋 α- 生育酚、 聚山梨酯和任 选的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混合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适量, 得脂溶性维生素溶液, 备用 ;
取叶酸、 生物素或它们的类似物, 和任选的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加适量氢氧化钠 溶液溶解, 备用 ;
取其余各维生素或它们的类似物, 和任选的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用注射用水溶 解, 用 pH 值调节剂调节 pH 值 5.5 ~ 6.5, 并与上述两个备用液混合, 加入活性炭, 搅拌, 过 滤, 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精滤, 灌装, 冷冻干燥。由于维生素理化性质的不稳定性, 制备过程优选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并尽可能在 配制过程中充惰性气体以避免氧的影响, 如充氮气 ; 各维生素原料在配制过程中, 为提高效 率, 可以根据其不同理化性质单独配制或部分性质类似的合在一起配制, 如维生素 D3 及其 类似物用适量乙醇溶解后加入至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或它们的类似物和聚 山梨酯类助溶剂的溶解液中 ; 如叶酸、 生物素先用适量 pH 值调节剂 ( 如氢氧化钠溶液 ) 溶 解备用 ; 维生素 B12 最后加入至其他各种维生素、 赋形剂均配制混合好的溶液中以提高稳定 性。
活性炭用量一般为 0.01%~ 0.1% (w/v) ; 冷冻干燥工艺为一般的工艺, 为本领域 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可根据不同的生产设备、 不同的赋形剂等作相应调整。
本发明组合物中含有的活性成分中 :
维生素 A 棕榈酸酯及其类似物可以是维生素 A 的酯, 维生素 A 醇, 优选维生素 A 棕 榈酸酯、 维生素 A 醋酸酯等。
维生素 D3 及其类似物可以是维生素 D2、 维生素 D3 及阿法骨化醇等。
维生素 C 及其类似物可以是抗坏血酸及其相应的盐或酯等。
四水合辅羧酶及其类似物可以是硫胺素、 盐酸硫胺素、 硝酸硫胺素、 磷酸硫胺素、 四水合辅羧酶等。
核黄素磷酸钠及其类似物可以是核黄素、 核黄素磷酸钠、 核黄素 5‘-( 二氢磷酸 酯 ) 单钠盐二水合物等。
维生素 B6 及其类似物可以是盐酸吡多辛、 吡多辛、 比多醛、 比多胺等。
维生素 B12 及其类似物可以是钴胺素、 氰钴胺素、 羟钴胺素、 甲钴胺素和 5‘- 脱氧 腺苷钴胺素等。
右泛醇及其类似物可以是泛酸、 泛酸钠、 泛酸钙、 泛醇、 右泛醇等。
烟酰胺及其类似物可以是烟酰胺、 烟酸等。
本发明的复合维生素组合物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
1) 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生素 D3 与消旋 α- 生育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中国药 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V D) 测定。( 避光操作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4.6×150mm), 柱温 25℃, 以甲醇 - 乙醇 (15 ∶ 25) 为流动相 A, 以乙腈 - 水 (60 ∶ 5) 为流动相 B, 按下列 程序进行梯度洗脱 :
时间 (min) 流动相 A(% ) 流动相 B(% )
0.01 38 62
20.00 38 62
30.00 100 0
40.00 100 0
40.10 38 62
45.00 STOP
总流速为 1.0ml/min, 检测波长为 265nm, 理论塔板数按维生素 A 棕榈酸酯峰计算, 应不低于 4000, 维生素 D3 峰与消旋 α- 生育酚峰以及维生素 A 棕榈酸酯峰与消旋 α- 生育 酚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维生素 D3 峰、 维生素 A 棕榈酸酯峰与消旋 α- 生育酚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约为 0.8, 1.6。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维生素 D3 对照品约 5.5mg, 精密称定, 置 100ml 量瓶中, 加正 己烷适量, 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 2ml, 置 10ml 量瓶中, 加正己烷稀释至 刻度, 摇匀, 作为维生素 D3 对照品储备液 ; 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对照品约 21.0mg, 精密称定, 置 25ml 量瓶中, 加正己烷适量, 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维生素 A 棕榈酸酯对 照品储备液 ; 精密量取维生素 D3 对照品储备液 1ml 与维生素 A 棕榈酸酯对照品储备液 5ml, 置 50ml 量瓶中, 另取消旋 α- 生育酚对照品约 20.4mg, 精密称定, 置上述同一量瓶中, 加正 己烷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品溶液。
样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 研细, 取细粉约一瓶的量, 精密称 定, 用 65%的乙醇 50ml 分次转移至 250ml 分液漏斗中, 精密加正己烷 25ml, 振摇, 提取, 放 置至上层澄清, 取上层澄清液作为样品溶液。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各 20μl 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 图;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即得。
2) 四水合辅羧酶、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6、 维生素 C、 烟酰胺、 叶酸、 右泛醇照高效 液相色谱法 (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V D) 测定。( 避光操作 ) 色 谱 条 件 与 系 统 适 用 性 试 验 用 Inertsil 5μODS2 4.6×150mm 色 谱 柱, 柱温 40℃, 以 0.005mol/L 戊烷磺酸钠的 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 A, 以 0.005mol/L 戊烷磺酸钠 的 0.1%磷酸溶液 - 乙腈 (20 ∶ 80) 为流动相 B, 按下列程序进行梯度洗脱 :
时间 (min) 流动相 A(% ) 流动相 B(% )
0.01 94.5 5.5
6.00 94.5 5.5
34.00 70.0 30.0
39.00 20.0 80.0
39.10 94.5 5.5
45.00 STOP
总流速为 1.0ml/min, 检测波长为 210nm, 理论塔板数按核黄素磷酸钠峰计算应不 低于 15000, 核黄素磷酸钠峰与叶酸峰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 4.0。四水合辅羧酶峰、 维生素 C 峰、 烟酰胺峰、 维生素 B6 峰、 右泛醇峰、 叶酸峰与核黄素磷酸钠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约为 0.11, 0.13, 0.18, 0.36, 0.42, 1.1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四水合辅羧酶对照品约 11.6mg、 核黄素磷酸钠对照品约 11.34mg、 维生素 B6 对照品约 11.0mg, 精密称定, 置 10ml 量瓶中, 加水适量, 振摇使溶解并稀 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品储备液 A ; 取叶酸对照品约 8.28mg, 精密称定, 置 100ml 量瓶中, 加水适量及氢氧化钠试液少许, 振摇使溶解并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品储备液 B ; 取右泛醇对照品约 16.16mg, 精密称定, 置 10ml 量瓶中, 加水适量, 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 度, 摇匀, 作为对照品储备液 C ; 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 A、 B 各 1ml 与对照品储备液 C 2ml, 置 50ml 量瓶中, 另取维生素 C 对照品约 25.0mg 与烟酰胺对照品约 9.2mg, 精密称定, 置上述 同一量瓶中, 加水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品溶液。
样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 研细, 取细粉约一瓶的量, 精密称 定, 至 50ml 容量瓶中, 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溶液 5ml, 置 25ml 容量
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样品溶液。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各 20μl 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 图;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即得。
3) 维生素 B12 与生物素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V D) 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 Inertsil 5μODS2 4.6×150mm 色谱柱, 柱温 40 ℃, 以 0.0015mol/L 己 烷 磺 酸 钠 - 甲 醇 (83 ∶ 17)( 用 磷 酸 溶 液 (1 → 10) 调 节 pH 至 2.65±0.05) 为流动相 ( 根据色谱柱情况可适当调整比例 ), 检测波长为 210nm。理论塔板 数按维生素 B12 峰计算应不低于 1800, 生物素峰与维生素 B12 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生物素峰与维生素 B12 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约为 0.87。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维生素 B12 对照品约 18mg, 精密称定, 置 500ml 量瓶中, 加 水适量, 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维生素 B12 对照品储备液 ; 取生物素对照品约 20.7mg, 精密称定, 置 50ml 量瓶中, 加水适量及氢氧化钠试液少许, 振摇使溶解并用水稀释 至刻度, 摇匀, 作为生物素对照品储备液 ; 精密量取上述两种储备液各 1ml 于 100ml 量瓶中, 加水适量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品溶液。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 研细, 取细粉约一瓶的量, 精密 称定, 精密加水 5ml, 振摇溶解, 精密量取 3ml, 置 l0ml 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 为样品溶液。
测定法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各 20μl 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 谱图 ;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即得。
实施例 根据表 7 所示处方, 制备注射用复合维生素。
实施例 1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3, 加入 聚山梨酯 80 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备用。
(3) 取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12、 甘氨酸,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用 10%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用。
(4) 将上述 (1)、 (2)、 (3)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 射用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5)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2
除将甘露醇替换甘氨酸外, 其他如实施例 1 工艺制备, 即得。
实施例 3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3, 加入 聚山梨酯 80 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备用。
(3) 取右旋糖酐 40, 加入 80℃的水搅拌使溶解, 冷却, 加入取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
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12,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用 10% 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用。
(4) 将上述 (1)、 (2)、 (3)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 射用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5)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4
除将聚山梨酯 20 与聚山梨酯 80 先混合及甘露醇替换甘氨酸外, 其他如实施例 1 工艺制备, 即得。
实施例 5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3, 加入 聚山梨酯 80 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备用。
(3) 取依地酸二钠、 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 酸钠、 维生素 B12、 甘露醇,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用 10%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 用。 (4) 将上述 (1)、 (2)、 (3)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 射用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5)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6
除将依地酸二钠替换成依地酸钙钠外, 同实施例 5 同法制备, 即得。
实施例 7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3, 加入 聚山梨酯 80 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备用。
(3) 取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12、 甘氨酸、 龙胆酸乙醇胺,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用 10%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 用。
(4) 将上述 (1)、 (2)、 (3)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 射用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5)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8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醋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3, 加入聚 山梨酯 80 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备用。
(3) 取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12、 甘氨酸、 甘露醇,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用 10%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用。
(4) 将上述 (1)、 (2)、 (3)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 射用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5)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9
同实施例 1 工艺制备, 即得。
实施例 10
同实施例 5 方法制备, 即得。
实施例 11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3, 加入 聚山梨酯 80 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备用。
(3) 取右旋糖酐 40, 加入 80℃的水搅拌使溶解, 冷却, 加入取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 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12、 依地酸钙钠,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溶解, 用 10%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用。
(4) 将上述 (1)、 (2)、 (3)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 射用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5)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12
除将甘氨酸换成葡萄糖外, 同实施例 1 方法制备, 即得。
实施例 13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醋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2, 加入聚 山梨酯 80 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备用。
(3) 取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12、 甘露醇,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用 10%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用。
(4) 将上述 (1)、 (2)、 (3)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 射用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5)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14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3, 加入 聚山梨酯 80、 聚山梨酯 20 混合液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备用。
(3) 取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12、 甘露醇,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用 10%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用。
(4) 将上述 (1)、 (2)、 (3)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 射用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5)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15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3, 加入 聚山梨酯 80 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备用。
(3) 取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B12、 依地酸钙钠、 甘氨酸、 甘露醇,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用 10%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用。
(4) 将上述 (1)、 (2)、 (3)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 射用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5)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16
处方同实施例 1。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3, 加入 聚山梨酯 80 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 酸钠、 维生素 B12、 甘氨酸,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用 10%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用。
(3) 将上述 (1)、 (2)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射用 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4)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17
处方同实施例 2。除将甘露醇替换甘氨酸外, 其他同实施例 16 制备, 即得。
实施例 18
(1) 在避光的操作间内, 称取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D3, 加入 聚山梨酯 80 中, 充入氮气, 搅拌使溶解,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 放置备用。
(2) 取叶酸、 生物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备用。
(3) 取维生素 C、 烟酰胺、 四水合辅羧酶、 维生素 B6、 右泛醇、 核黄素磷酸钠、 维生素 B12、 甘露醇, 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用 10%氢氧化钠调 pH 至 5.5 ~ 6.5, 备用。
(4) 将上述 (1)、 (2)、 (3) 混合均匀, 加入 0.05%活性炭, 搅拌 30 分钟, 过滤, 补注 射用水至全量, 测定中间体含量、 pH 值, 精滤, 灌装。
(5) 样品冷冻干燥, 即得。
实施例 19、 20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 18。
实施例 21
制备工艺除聚山梨酯 80 替换为聚山梨酯 20 外, 其他同实施例 18。
实施例 22
制备工艺除聚山梨酯 80 替换为聚山梨酯 40 外, 其他同实施例 20。
实施例 23
制备工艺除聚山梨酯 80 替换为聚山梨酯 60 外, 其他同实施例 20。
实施例 24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 18。
稳定性试验
试验方法 :
将被测样品在某一环境中放置, 测定其放置后不同时间的各主药成分含量, 并同 时观察其外观等指标, 以初始 0 天的检测结果为 100%作为参比, 计算放置后样品的含量。1. 高温 50℃试验 将样品在高温 50℃的条件下放置 30 天进行考察。 表 1-150℃放置 30 天试验含量结果实施例 18 97.9% 79.1% 83.9% 88.7% 98.2% 98.6% 97.2% 97.4% 97.6% 95.0% 98.8% 80.6% 实施例 19 97.8% 85.4% 90.8% 94.7% 98.8% 98.1% 97.1% 97.1% 97.2% 96.0% 98.7% 83.2% 实施例 20 97.5% 97.3% 96.7% 95.7% 98.5% 98.4% 96.8% 97.9% 96.8% 94.8% 98.5% 86.4% 实施例 2 97.9% 96.8% 97.0% 95.3% 98.3% 98.3% 97.0% 97.8% 96.6% 94.1% 98.7% 85.3% 施尼维他 97.8% 82.9% 91.8% 90.9% 97.5% 96.9% 94.6% 92.7% 92.9% 92.6% 95.7% 80.6%含量 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生素 D3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C 烟酰胺 右泛醇 维生素 B6 核黄素磷酸钠 四水合辅羧酶 叶酸 生物素 维生素 B12
表 1-250℃放置 30 天试验含量结果 ( 续 )含量 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生素 D3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C 烟酰胺 实施例 21 98.1% 96.0% 94.6% 94.7% 97.2% 实施例 22 97.4% 96.8% 95.3% 95.6% 98.0% 实施例 23 97.5% 95.9% 96.1% 95.6% 98.4% 实施例 24 97.8% 61.3% 48.9% 76.4% 99.6%15102068453 A CN 102068454说99.0% 97.5% 96.6% 97.5% 92.8% 98.4% 85.2%明99.2% 95.8% 96.1% 96.3% 94.2% 97.9% 86.0%书98.6% 96.8% 97.5% 96.7% 95.4% 98.4% 87.1% 98.7% 98.5% 96.4% 98.0% 94.5% 93.9% 75.5%12/16 页右泛醇 维生素 B6 核黄素磷酸钠 四水合辅羧酶 叶酸 生物素 维生素 B12
结果表明 : 本 发 明 的 样 品 与 施 尼 维 他 50 ℃ 30 天 稳 定 性 后, 各成分含量控制 指标有不同程度变化。实施例 18、 19、 20、 2、 24 的组合物中聚山梨酯浓度分别为 (w/v, g/100mL,% )2.9、 3.2、 3.5、 4 和 2.6, 出人意料地发现本发明的样品在聚山梨酯浓度大于 3%, 尤其是大于 3.5%时, 维生素 D3、 消旋 α- 生育酚和维生素 C 含量稳定性特别好, 组合 物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2. 高温 60℃实验
将实施例 1 ~ 15 制备的样品在高温 60℃的条件下放置, 测定其稳定程度。 其中实 施例 1-3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表 2-1 高温 60℃影响因素试验含量结果
表 2-2 高温 60℃影响因素试验含量结果 ( 续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的样品与施尼维他在外观、 溶液澄明度与颜色、 酸度等质量控制 指标上均符合规定, 5 天、 10 天稳定性样品无明显变化 ; 而在各成分含量控制指标, 本发明 的样品在高温 (60℃ ) 的条件下放置 5 天、 10 天后质量相对更稳定, 而进口样品施尼维他则 部分成分含量明显降低, 本发明的样品热稳定性显著优于进口产品施尼维他。
3. 配伍稳定性试验
取实施例 1 ~ 15 制备的样品各 1 支分别用 5ml 注射用水溶解, 将上述溶解后的溶 液加入到 0.9%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100ml 中, 室温放置 24 小时, 检测 pH 值、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含量的变化, 以及相对于初始状态的含量变化程度。其中实施例 2 与 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数据参见下表。
表 3 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 : 本发明样品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 5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放置 24 小 时, 溶液的 pH 值、 澄清度与颜色、 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溶液性质稳定。
4. 加速稳定性试验
取样品, 置于温度 30℃ ±2℃的条件下放置 6 个月, 分别于第 1、 2、 3、 6 月取样, 考 察各项指标。
表 4 加速稳定性试验 6 个月时间点结果 (% )
17102068453 A CN 102068454
说实施例 1 99.7 98.4 99.5 93.5 99.4 98.6 99.7 98.6 98.3 98.5 98.6 89.7明书实施例 3 97.1 98.8 100.2 96.5 98.6 99.1 98.2 99.6 97.0 99.5 99.1 90.814/16 页指标 维生素 D3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生素 C 烟酰胺 维生素 B6 右泛醇 维生素 B1 核黄素磷酸钠 叶酸 生物素 维生素 B12
实施例 2 98.6 98.7 99.7 96.1 99.2 98.1 101.7 99.8 96.4 98.0 99.7 87.7施尼维他 82.1 94.1 99.4 89.6 98.4 94.6 97.8 94.3 91.2 89.0 96.5 80.2结果表明 : 本发明样品在加速试验 6 个月内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 而进口产品施 尼维他部分成分含量下降幅度更大, 表明本发明样品质量稳定, 稳定性优于进口产品。
5. 长期留样试验
取样品, 置于温度 25℃ ±2℃条件下保存 24 月, 考察各项指标。
表 5 样品长期留样 24 个月稳定性试验结果时间点结果 (% )
指标 维生素 D3 消旋 α- 生育酚 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维生素 C 烟酰胺实施例 1 98.7 98.2 99.7 98.3 99.5实施例 2 99.3 98.1 99.8 98.4 99.2实施例 3 99.2 98.7 98.6 99.9 98.318102068453 A CN 102068454说维生素 B6 右泛醇 维生素 B1 核黄素磷酸钠 叶酸 生物素 维生素 B12明99.1 100.4 99.2 98.0 98.7 101.8 92.8书98.6 101.3 99.4 99.5 99.0 99.7 93.4 99.2 99.5 99.2 97.3 98.1 98.6 97.115/16 页结果表明 : 本发明样品长期留样试验样品的性状、 酸度、 溶液澄清度与颜色等质量 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安全性评价试验
1. 溶血试验
取实施例 1 ~ 15 样品, 临用前分别加 5ml 灭菌注射用水作为供试品溶液。配置方 法见表 6, 观测 15、 30、 45 分钟, 以及 1、 2、 3、 4 小时的结果。
表 6 溶血性试验配置方法
1 供试品 (ml) 生理盐水 (ml) 2%细胞悬液 (ml)
2 0.2 2.3 2.53 0.3 2.2 2.54 0.4 2.1 2.55 0.5 2.0 2.56对照0.1 2.4 2.52.5 2.5蒸馏水 2.5测定结果 : 除阳性对照管在 15 分钟内即出现溶血现象外, 实施例 1 ~ 15 样品直至 4 小时时, 均无溶血或凝聚现象。
2. 血管刺激性试验
实施例 1 ~ 15 样品, 临用前分别加 5ml 灭菌注射用水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结果 : 静脉多次推注试验样品溶液, 所有样品对家兔血管无明显刺激反应, 表 明实施例 1 ~ 15 样品均无血管刺激性作用, 符合静脉注射用安全性检查的要求。
3. 过敏试验 实施例 1 ~ 15 样品临用前分别加 5ml 灭菌注射用水作为供试品溶液, 阴性对照采 用 0.9%氯化钠注射液, 阳性药采用马血清 ( 临用前用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 5% )。 取 健康无伤豚鼠 96 只, 随机分为 16 组, 每组 6 只, 按无菌操作。
测定结果 : 所有药物组均于第一次注射后的第 14 日与第 21 日进行攻击, 结果均无 明显反应, 未发生咳嗽、 竖毛、 呼吸困难、 抽搐、 虚脱等过敏反应症状。 阳性组给予 5%马血清 攻击后 6 只动物全部死亡, 阳性率 10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