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保温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保温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8253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08253ACN102008253A21申请号201010500400022申请日20100929A47J41/0220060171申请人韩桂林地址225400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八一巷36号72发明人韩桂林54发明名称陶瓷保温瓶57摘要本发明及一种陶瓷保温瓶,主要包括瓶体、内胆固定架和陶瓷内胆,陶瓷内胆配合放置于内胆固定架内,内胆固定架配合放置于瓶体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固定架包括左、右固定架和圆盘状底座,左、右固定架为镂空半圆柱结构,左、右固定架的底部分别铰接在底座圆盘周边上对称接合成镂空状圆柱形结构的内胆固定。
2、架;左、右固定架的顶部镂空成沿半圆直径方向上的左、右拎手。该陶瓷保温瓶采用镂空的左、右固定架铰接在圆盘状底座上形成镂空圆柱状内胆固定架,将陶瓷内胆安装在保温瓶瓶体内,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保温瓶便于使用以及维护,使用成本低。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5页CN102008253A1/1页21一种陶瓷保温瓶,主要包括瓶体1、内胆固定架2和陶瓷内胆3,陶瓷内胆配合放置于内胆固定架内,内胆固定架配合放置于瓶体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固定架2包括左、右固定架22,23和圆盘状底座21,左、右固定架为镂空半圆柱结构,左、右固定架的底部分别铰接在。
3、底座圆盘周边上对称接合成镂空状圆柱形结构的内胆固定架;左、右固定架的顶部镂空成沿半圆直径方向上的左、右拎手223,2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固定架22,23的中部至底边半圆周边镂空使左、右固定架的底部分别留有位于半圆直径上的左、右支脚221,231,左、右固定架的中部至上部半圆镂空分别留有半圆状的左、右固定环边222,232。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保温瓶,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1的圆盘结构底面镂空使底座内留有内支撑环边2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保温瓶,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拎手223,233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分别设有相互接合的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左、右扒口22。
4、4,234,所述左、右拎手相互接合的接触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接合左、右拎手的定位销与定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保温瓶,其特征是所述陶瓷内胆3包括多层内胆盘和内胆盖34,最下层的内胆盘底部放置于底座21内,每层内胆盘经其底部凸台卡合其下层的内胆盘盘口,内胆盖盖合最上层的内胆盘盘口。权利要求书CN102008253A1/2页3陶瓷保温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瓶,具体说是一种内部活动设置陶瓷内胆的保温瓶。背景技术0002保温瓶可以盛放冷、热食物以及饮料,因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传统保温瓶通过内胆盛放食物和饮料,内胆固定在保温瓶内,如要将食物和饮料取出只有通过直接倒出。
5、,该类保温瓶大都属于大口型的保温瓶,内胆口必然较大,如直接将食物或饮料倒出,在大口型的内胆口很容易倾泻造成泼洒,使用极为不便;另外在内胆失效,整个保温瓶即报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保温瓶浪费。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保温瓶内胆中盛放食物和饮料取出不便等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盛取保温瓶内食物和饮料方便的陶瓷保温瓶。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保温瓶,主要包括瓶体、内胆固定架和陶瓷内胆,陶瓷内胆配合放置于内胆固定架内,内胆固定架配合放置于瓶体内腔,其技术特点是所述内胆固定架包括左、右固定架和圆盘状底座,左、右固定架为镂空半圆柱结构,左、右固定架的底部分别铰接。
6、在底座圆盘周边上对称接合成镂空状圆柱形结构的内胆固定架;左、右固定架的顶部镂空成沿半圆直径方向上的左、右拎手。0005进一步地,所述左、右固定架的中部至底边半圆周边镂空使左、右固定架的底部分别留有位于半圆直径上的左、右支脚,左、右固定架的中部至上部半圆镂空分别留有半圆状的左、右固定环边。左、右支脚旋接在底座上,可活动打开;左、右固定环边对各自固定架起加强筋作用,结构稳定。0006再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圆盘结构底面镂空使底座内留有内支撑环边。内支撑环边有利于陶瓷内胆更为稳固地放置于底座上。0007再进一步地,所述左、右拎手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分别设有相互接合的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左、右扒口,所述左、右。
7、拎手相互接合的接触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接合左、右拎手的定位销与定位孔。左、右固定架闭合成完整圆柱结构时,左、右拎手的定位销与定位孔起定位、卡合作用;左、右固定架需打开时,扒开左、右拎手的左、右扒口即可从中间使左、右固定架绕与底座的铰接点旋转打开。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内胆包括多层内胆盘和内胆盖,最下层的内胆盘底部放置于底座内,每层内胆盘经其底部凸台卡合其下层的内胆盘盘口,内胆盖盖合最上层的内胆盘盘口。陶瓷内胆分层叠合再由内胆盖封盖,各层内胆盘可单独或组合使用。000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陶瓷内胆由多层内胆盘和内胆盖组成,多层内胆盘上下卡合,最后由内胆盖封盖,陶瓷内胆组合。
8、新颖,结构紧凑,每层内胆盘可分别放置不同食物或饮料,适用范围广;陶瓷内胆经内胆固定架置于保温瓶瓶体内腔,可将陶瓷内胆由瓶体内腔取出,分拆打开内胆固定架的左、右固定架便于说明书CN102008253A2/2页4取出多层内胆盘,可单独取出陶瓷内胆内的食物和饮料,且在陶瓷内胆损坏后,可部分或整体更换陶瓷内胆,重复利用,使用成本低。0010本发明采用镂空的左、右固定架铰接在圆盘状底座上形成镂空圆柱状内胆固定架,将多层内胆盘组合结构的陶瓷内胆安装在保温瓶瓶体内,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保温瓶便于使用以及维护,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本发明内胆固定架结构示意图;001。
9、3图3为图2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0014图4为本发明陶瓷内胆结构示意图;0015图5为本发明安装结构示意图。0016图中瓶体1,内胆固定架2,底座21,内支撑环边211,左固定架22,左支脚221,左固定环边222,左拎手223,左扒口224,左定位销225,左定位孔226,右固定架23,右支脚231,右固定环边232,右拎手233,右扒口234,右定位销235,右定位孔236,陶瓷内胆3,下层内胆盘31,中层内胆盘32,上层内胆盘33,内胆盖34。具体实施方式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8图1所示,陶瓷保温瓶包括瓶体1、内胆固定架2和陶瓷内胆3,陶瓷内胆3配合。
10、放置于内胆固定架2内,内胆固定架2配合放置于瓶体1内腔。0019图2、3所示,内胆固定架2包括底座21和左、右固定架22、23,底座21呈圆盘结构,底座21圆盘结构的底面镂空使底座21内留有一圈内支撑环边211;左、右固定架22、23均为镂空半圆柱结构,左、右固定架的中部至底边半圆周边镂空使左、右固定架的底部分别留有位于半圆直径上的左、右支脚221、231,左、右支脚分别活动铰接在底座21圆盘周边上对称接合成镂空状圆柱形结构的内胆固定架2;左、右固定架22、23的中部至上部半圆镂空分别留有半圆状的左、右固定环边222、232,左、右固定架的顶部镂空分别留有位于半圆直径上的左、右拎手223、23。
11、3,左、右拎手223、233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分别设有相互接合的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左、右扒口224、234,左拎手224相互接合的接触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接合左、右拎手的左定位销225与左定位孔226,右拎手234相互接合的接触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接合左、右拎手的右定位销235与右定位孔236,左定位销225与右定位孔236对应;右定位销235与左定位孔226对应。0020图4所示陶瓷内胆3包括下层内胆盘31、中层内胆盘32、上层内胆盘33和内胆盖34。中层内胆盘32经其底端的卡口套装于下层内胆盘31的盘口,上层内胆盘33经其底端的卡口套装于中层内胆盘32的盘口,内胆盖34封盖上层内胆盘33的盘口。0021图5所示为陶瓷内胆置于内胆固定架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陶瓷内胆3的下层内胆盘31置于内胆固定架2的底座21内并支承于底座中的内支撑环边211上,左、右固定架22、23绕与底座21铰接点旋转闭合将陶瓷内胆3包裹于内胆固定架2中。说明书CN102008253A1/5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08253A2/5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08253A3/5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08253A4/5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08253A5/5页9图5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