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38999A43申请公布日20110504CN102038999ACN102038999A21申请号201110036803922申请日20110212A61M27/00200601A61M35/00200601A61F13/0020060171申请人刘柏地址110000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北街30号千缘新财富大厦190472发明人刘柏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07代理人金春华54发明名称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57摘要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海绵体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分成引流区、吸引。
2、区和疏通注药区,吸引区上设有若干孔,引流管穿过海绵体,吸引区置于海绵体内,引流区和疏通注药区分别伸出海绵体的两端,疏通注药区的端部连接密封堵头。上述的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通管器。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疏通堵塞操作容易,对创面注药容易,不会对创面造成二次污染。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039001A1/1页21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包括海绵体(1)和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引流管(2)分成引流区(21)、吸引区(22)和疏通注药区(23),吸引区(22)上设有若干孔(24),引流管(2。
3、)穿过海绵体(1),吸引区(22)置于海绵体(1)内,引流区(21)和疏通注药区(23)分别伸出海绵体(1)的两端,疏通注药区(23)的端部连接密封堵头(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通管器(4)。权利要求书CN102038999ACN102039001A1/2页3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骨外科或手足外科,用于修复软组织或皮肤缺损的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中的护创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骨外科或手足外科,在对大面积软组织感染、缺损及坏死,钢板外露、骨外露、肌腱外露,以及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进行。
4、修复手术前,需要对创面进行处理,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人工的方法,每天对创面消毒换药,这样每一次换药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医护人员处理困难,也会造成创面的二次污染。因此在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了负压引流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指用护创材料填塞机体皮肤或软组织缺损、感染、坏死后形成的创面,充当创面与引流管之间的中介,将传统的点状引流变为全方位引流;以医用透明薄膜为全密闭材料,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和腔隙,同时将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使整个与护创材料相接触的创面处于一个全表面封闭负压引流状态,以促进创面、腔隙内的渗液、液化坏死组织及时排出体外;隔绝创面与外环境之间的感染机。
5、会;对与护创材料接触面下的毛细血管起拔苗助长的作用,加快创面的肉芽组织均匀整齐地生长;敛合创面及腔隙。0003但是现有护创材料的结构只是将带有多孔的引流管插入海绵体内,引流管的一端封闭在海绵体内,另一端伸出海绵体与负压源连接,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创面的渗液或液化坏死组织在负压源的负压作用下,通过海绵体的孔及引流管的孔进入引流管内,一旦将引流管堵塞,无很好的解决办法或者通过回注液体浸泡堵塞处,但是同时也会使已经进入引流管的渗液或液化坏死组织重新进入创面造成二次污染;堵塞不能排除时,只能更换全套产品,造成医疗成本高而且给患者带来痛苦;再有,如需要对创面注入药物,也只能通过引流管的开口端注入,同样也。
6、会使已经进入引流管的渗液或液化坏死组织重新进入创面造成二次污染。发明内容000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疏通堵塞操作容易,对创面注药容易,不会对创面造成二次污染的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0005本发明创造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包括海绵体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分成引流区、吸引区和疏通注药区,吸引区上设有若干孔,引流管穿过海绵体,吸引区置于海绵体内,引流区和疏通注药区分别伸出海绵体的两端,疏通注药区的端部连接密封堵头。0006上述的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通管器。0007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创造由于将。
7、引流管分成引流区、吸引区和疏通注药区三部分,而吸引区置于海绵体内,引流区和疏通注药区分别伸出海绵体的两端,且在疏通注药区的端部连接密封堵头。因此在对创面进行负压引流过程中完全可以达到密封的说明书CN102038999ACN102039001A2/2页4效果。一旦引流管堵塞将堵头打开,注入液体将堵塞物通过引流区冲出,同时也将渗液或液化坏死组织冲出。如液体处理堵塞效果差,也可以通过疏通注药区将通管器插入引流管中,直接将堵塞部位通开;如需要对创面注入药物,同样通过疏通注药区向创面注药。可见不论是堵塞或是注入药物,都通过疏通注药区而非经过引流区,因此不会将已将进入引流管内的渗液或液化坏死组织重新进入创。
8、面,造成二次污染。本发明创造当引流管出现堵塞问题时,医护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处理,为患者减轻病痛的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因引流管堵塞而需要更换时所需的费用与痛苦。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创造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透视图。0010图3是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4是本发明创造引流管和通管器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如图1图4所示,负压引流创面修复系统用护创装置由海绵体(1),引流管(2)和通管器(4)构成。0013引流管(2)分成引流区(21)、吸引区(22)和疏通注药区(23),吸引区(22)上设有若干孔(24),引流管(2)穿过海绵体(1),吸引区(22)置于海绵体(1)内,引流区(21)和疏通注药区(23)分别伸出海绵体(1)的两端,疏通注药区(23)的端部连接密封堵头(3)。0014必要时,通管器(4)从疏通注药区(33)的端部插入引流管(2)中。说明书CN102038999ACN102039001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38999ACN102039001A2/2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3899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