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窗,尤其是一种内开窗的纱窗。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的纱窗越来越多,由于追求轻巧及降低成本,目前的内开玻璃窗的纱窗一般都采用连接件固定在室外。这种纱窗固定方式有二个缺点:一、安装较困难,需先在门窗外侧或外墙面上加工固定装置或打安装孔,需发专门的工具,装卸纱窗困难。二、在安装时容易造成门窗外侧或外墙面的破坏,当用户需要取下纱窗时室外有明显的安装件或孔,影响外观。这种操作方式只能由专门的安装人员来进行,使得用户对纱窗拆装和清洗比较困难和不方便,而且也不太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纱窗其安装困难、安装容易破坏门窗外侧或外墙面、纱窗不易装卸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安装不会破坏门窗外侧或外墙面、拆装和清洗更方便的纱窗。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纱窗,包括纱布、镶嵌纱布的纱窗框,所述的纱窗框包括由型材构成的内框与外框,所述的纱窗框装在与墙体固定的外窗框上,所述的外窗框包括室内侧与室外侧,其室内侧与内开玻璃窗扇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纱窗框通过固定装置可拆卸地装在所述外窗框的室外侧,所述外窗框的室外侧上设有朝纱窗框延伸的凸壁,所述外框的内端设置有与所述凸壁的内侧搭接的弯折部,在玻璃窗扇闭合状态下所述的弯折部夹在所述凸壁与玻璃窗扇之间;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穿设在所述纱窗框上的销件,所述销件露出所述外框的伸出段挡设于所述凸壁的外侧,所述的伸出段可移动至所述外框与内框之间的型腔内。
进一步,所述的销件包括穿设于纱窗框上的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穿过所述外框上的销孔伸出纱窗框外,其伸出段上扣接有销套,所述固定销上套接有抵设在所述销套与所述内框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销套上沿外框至内框方向设置有第一、第二凸肩,所述第一、第二凸肩的间隔不小于所述外框的壁厚,所述销孔为腰字形,其长度方向的孔径不小于所述销套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凸肩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销套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凸肩的长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装置连接在所述纱窗的四个框边上。
优选的,所述的弯折部垂直所述外框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销在远离销套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把手。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通过在纱窗框上穿设销件以及在纱窗框的外框设置弯折部,使得外窗框上的凸壁夹于销件的伸出段与弯折部之间,而弯折部的另一侧则由闭合状态下的玻璃窗扇抵挡,安装纱窗时,要先打开内开玻璃窗扇,将纱窗框从室内向室外推设,直至其外框上的弯折部与外窗框上的凸壁相抵,再穿设销件使其挡设于凸壁的外侧,纱窗则安装上;拆卸纱窗时,先打开内开玻璃窗,然后拔动销件使其伸出段进入内外框之间的型腔内,这样就可以将纱窗框向室内拉回。
具体地,对于销件而言,安装时先把固定销从纱窗框的内框穿到外框,再把复位弹簧套在固定销上,然后把销套扣接在固定销上,此时装配完成,复位弹簧抵设在销套与所述内框之间。需要拆卸纱窗时,朝窗框内侧拉动固定销,销套和第二凸肩沿销孔长度方向穿过销孔,进入内外框之间的型腔内,直至第一凸肩与外框相抵,转动把手一定角度(优选90度),使得第一、第二凸肩形成的卡口卡于纱窗的外框上,此时销件的伸出段已伸入纱窗框的型腔内部,对纱窗的向内收回不构成抵挡;需要安装纱窗时,只需反向转动纱窗把手,使得第一、第二凸肩与纱窗外框脱离,然后放掉把手,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销套和第二凸肩穿过销孔回到常态,挡设在外窗框的外部。
本发明在安装时不需要在外窗框上打孔,利用外窗框上地凸壁与纱窗框上的弯折部,通过弯折部与销件的伸出段构成的夹口来夹持外窗框的凸壁,从而固定纱窗,这样就避免了安装过程对门窗外侧的破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安装方便、安装不会破坏门窗外侧或外墙面、拆装和清洗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纱窗与外窗框、玻璃窗扇之间的装配图。
图4是图3在玻璃窗扇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纱窗固定装置的第一安装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的纱窗固定装置的第二安装状态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纱窗固定装置的第三安装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10:一种纱窗,包括纱布3、镶嵌纱布3的纱窗框,所述的纱窗框包括由型材构成的内框9与外框10,所述的纱窗框装在与墙体固定的外窗框4上,所述的外窗框4包括室内侧18与室外侧19,其室内侧18与位于室内的玻璃窗扇8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纱窗框通过固定装置可拆卸地装在所述外窗框4的室外侧19,所述外窗框的室外侧19上设有朝纱窗框延伸的凸壁6,所述外框的内端设置有与所述凸壁6的内侧搭接的弯折部7,所述的弯折部7垂直所述外框10设置,在玻璃窗扇8闭合状态下所述的弯折部7夹在所述凸壁6与玻璃窗扇8之间;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穿设在所述纱窗框上的销件1,所述销件1露出所述外框的伸出段20挡设于所述凸壁6的外侧,所述的伸出段20可移动至所述外框10与内框9之间的型腔内。
所述的销件1包括穿设于纱窗框上的固定销11,所述固定销11穿过所述外框10上的销孔101伸出纱窗框外,其伸出段上扣接有销套12,所述固定销11上套接有抵设在所述销套12与所述内框7之间的复位弹簧13,所述销套12上沿外框至内框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凸肩14、第二凸肩15,所述第一、第二凸肩的间隔不小于所述外框8的壁厚,所述销孔81为腰字形,其长度方向的孔径不小于所述销套12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凸肩15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销套12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凸肩14的长度之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装置连接在所述纱窗的上边框以及左、右边框上,当然,也可以来你接在纱窗的四个框边上。
所述的固定销11在远离销套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把手16。
本发明通过在纱窗框上穿设销件1以及在纱窗框的外框设置弯折部7,使得外窗框上的凸壁6夹于销件的伸出段20与弯折部7构成的夹口22之间,而弯折部7的另一侧则由闭合状态下的玻璃窗扇8抵挡,安装纱窗时,参照图4,要先打开内开玻璃窗(包括玻璃窗扇8与中空玻璃81),将纱窗框从室内向室外推设,直至其外框上的弯折部7与外窗框上的凸壁6相抵,再穿设销件1使其挡设于凸壁6的外侧,纱窗则安装上;拆卸纱窗时,先打开内开玻璃窗,然后拉动销件1使其伸出段20进入内外框之间的型腔内,这样就可以将纱窗框向室内拉回。可见,本发明的销件1只是起档件的作用,它与外框的弯折部7共同构成夹持外窗框的凸壁6的夹口22,简单至一个普通的销子即可。以下叙述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
具体地,对于销件1而言,安装时先把固定销11从纱窗框的内框9穿到外框10,再把复位弹簧13套在固定销11上,然后把销套12扣接在固定销11上,直到销套12的方形凸起23卡入固定销的卡槽21内,此时装配完成,复位弹簧13抵设在销套12与所述内框9之间。需要拆卸纱窗时,朝窗框内侧拉动固定销11,如图9所示,销套12和第二凸肩15沿销孔101长度方向穿过销孔101,进入内外框之间的型腔内,直至第一凸肩14与外框10相抵,如图10所示,再转动把手一定角度(优选90度),使得第一、第二凸肩形成的卡口卡于纱窗的外框上,此时销件1的伸出段20已伸入纱窗框的型腔内部,对纱窗的向内收回不构成抵挡;需要安装纱窗时,只需反向转动纱窗把手,如图8所示,使得第一、第二凸肩形成的卡口与纱窗外框10脱离,然后放掉把手,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销套12和第二凸肩15穿过销孔11回到常态,挡设在外窗框4的外部。
本发明在安装时不需要在外窗框上打孔,利用外窗框上的凸壁6与纱窗框上的弯折部7,通过弯折部7与销件1的伸出段20形成的夹口22来夹持外窗框上的凸壁6,从而固定纱窗,这样就避免了安装过程对门窗外侧的破坏。